散文丨我們應該銘記

散文丨我們應該銘記

文丨陳丹

重讀魯迅文集。人生在世,誰沒有親人、朋友,面對親朋,盡己之力去愛去扶持謂人之常情。我從先生的文章裡也更確信,對父親的敬愛、對小兄弟的希望與悔過,對兒子的疼愛與殷切的期盼,對劉和珍、範愛農、白莽、殷夫、章太炎等友人的關切與懷念,無不是人性最良善的一部分。

先生所處的時代,啟迪民智不可謂不任重道遠,志同道合的人往往會惺惺相惜,攜起手來,比肩而立。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民眾仍然有很深的封建思想,在國門大開之際,內憂外患。因此,先生以筆下的劍氣叱吒文壇,喚醒國民的靈魂。這救世情懷和勇於戰鬥的精神,這以筆為刃刺痛國人的虛偽愚昧,這啟迪民智“愛之深責之切”的大愛,正是我在讀魯迅時最敬佩的力量。

我們如今的世道可謂大不同了,然而,先生所憂患的問題並未失去意義。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人,萬物之靈,擁有改造世界的力量,大自然呢,依然擁有毀滅人類的力量。人,可以凌駕於大自然的法則之上嗎?難道地震、海嘯、洪水、火災、瘟疫,這一切都是可以戰勝的嗎?

今天,我們不必在故紙堆中去銘記人類與大自然博弈時,人應該敬畏生命,守望相助,我們要銘記這些日子以來,人民如何在生死一線的世界中努力奮鬥,如何在天災人禍中依然善良和勇敢,如何在悲傷絕望中幫助別人,我們應該銘記這一切!

風雪中,檢疫站的大叔堅守崗位,任寒風吹徹長空,任飛雪凌厲攻擊,他的身子一直沒有離開那張簡易的的木凳,這是我們的人民。

凌晨的蔬菜棚裡,菜農正在連夜採摘新鮮的蔬菜,不計一切成本地運往武漢,只為讓城裡的同胞吃上新鮮蔬菜,他們不求回報,這是我們的人民。

車站的橫幅醒目地寫滿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們的醫護人員穿上白色大衣,帶著口罩,豎起大拇指,他們正登上駛向武漢的長途客車,冒著被感染的危險,不畏艱辛,支援武漢,他們中間很多都是媽媽、爸爸,也有像我一樣的年輕人,本應對人生做許多美好的夢的醫護人員,如今披上白色戰衣投入戰鬥,這是我們的人民。

午夜,疲倦的護士從醫院出來。白天,她已經勞累過度,此刻她需要回到家裡,暫時遠離病人的呻吟,她需要重新蓄滿能量,只為第二天更好地投入戰鬥!志願車隊冒著風險來了,他們提供了免費的接單服務,他們聯絡了快餐連鎖店提供大米飯,他們聯絡了理髮師,他們聯絡了物資供應,他們聯絡了摩拜單車,他們盡一切所能,解決我們醫護人員的基本生活需求,他們沒有私心,這是我們的人民。

散文丨我们应该铭记

△2月5日,在武漢江漢方艙醫院,一名患者在床上看書。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方艙醫院裡,醫護人員面對愁苦的人們,自發地跳舞唱歌,帶動病人的積極情緒,因為他們知道在疫情最前沿,心理疾病又何嘗不會摧毀身體,一位青年依然在閱讀,他懂得定神來專注於所愛事物,也是一種瓦解疫情期間心理壓力的方式。這是我們的人民。

雷神山的建築工地上,一位工人將所有工資買了牛奶,捐給醫護人員,一位工人將勞動所得全部捐給了賑災物資募捐處,還有一位工人含淚與妻兒視頻報平安,凌晨三四點,我們的工地沒有停工,日夜奮戰,終於以最快的時間高質量地建好醫院!這是我們的人民。

車站門口,一個個志願者在執勤,登記進出人員的體溫信息,檢查身份證,提醒大家注意防護,而自己卻置身於這最有可能被感染的危險境地,他們捨己為人,他們沒有休春節假,一直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這是我們的人民。

高速公路上,一輛輛貨車,長途跋涉,不眠不休地趕往武漢運送物資,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原本可以坐在家裡隔離,卻選擇了發揮自己的力量,解救那些等待救援的生命,這是我們的人民。

他們捐贈善款,他們捐獻口罩,他們加班加點建造醫院,他們連軸轉地生產醫護產品,他們不分晝夜地照看病人……他們發揮了一個普通人最強的力量,這是我們的人民。

我們應該銘記這樣奮戰的人民。

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是何其渺小,災難終究會過去,我們不應該遺忘這個冬天的一切,我們應該銘記在這場戰役裡的一切良善!我們應該更加熱愛生命,懂得與大自然共生,善待野生動植物;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技術水平,對自己的業務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更加珍惜身體健康、平淡平安的日子,關心糧食和蔬菜,聽聽花開的聲音,散散步,爬爬山,享受簡單的快樂……

在這春暖花開時節,我們必將迎來最後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