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宋襄公稱霸為什麼沒有成功?

夏有涼風61


宋襄公只能稱得上“稱霸未遂”,或者“欲霸未霸”跟霸主不沾邊。我們讀歷史可以看看人家那幾個,比如齊桓公、晉文公、越王勾踐等等周天子都賜過胙的,而且被稱為伯。宋襄公只能說欲霸,想霸,僅此而已。

一、欲霸未遂

宋襄公八年,齊桓公去世,宋襄公親眼目睹了齊桓公稱霸期間是何其威風,於是想學著齊桓公的樣子稱霸諸侯。宋襄公十二年春,宋襄公在鹿地首次會合諸侯,齊國、楚國國君相聚在一起,宋襄公以盟主之位自居,引起齊國國君和楚成王的不滿。令人沒想的是宋襄公又自做主張,沒有經過齊國、楚國的同意就約定當年的秋天再次在盂地會合諸侯。

宋襄公的哥哥公子目夷勸他說,宋是小國,小國要爭當霸主會招來災禍的,但宋襄公不聽。在去盂地會盟前,公子目夷又勸宋襄公要他帶上軍隊,以防有變,眾人皆知楚國人向來是不講信用的。

宋襄公說:“此次會盟是我自己提出來不帶軍隊的,與楚人已約好,怎能不守信用呢?”於是,講信用的宋襄公,還真的不帶軍隊去赴會。

到了約定的日子,楚、陳、蔡、許、曹、鄭等六國國君還真的都來了。但是講信用的宋襄公哪裡知道,楚國已經埋伏了軍隊。宋襄公和楚成王為了爭當諸侯霸主而發生爭執。在此關鍵時刻,楚成王可不慣著宋襄公的性子,突然下令抓了宋襄公,而且把他帶回楚國關押起來,以備攻打宋國的時候派上用場。同年冬季,諸侯在薄地會盟時,在魯僖公的調停下,宋襄公才被釋放。宋襄公想借助他國力量稱霸企圖破滅。

二、實力不濟徒添笑柄

據《史記》記載:八年,齊桓公卒,宋欲為盟會。十二年春,宋襄公為鹿上之盟,以求諸侯於楚,楚人許之。公子目夷諫曰:“小國爭盟,禍也。”不聽。秋,諸侯會宋公盟於盂。目夷曰:“禍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於是楚執宋襄公以伐宋。

宋襄公一心想當盟主,卻被楚國給弄成泡影,還被俘虜。如此奇恥大辱讓宋襄公恨之入骨,可是恨也沒有用,誰讓宋國實力不濟呢。收拾不了楚國,可以拿楚國的盟邦小國撒氣,於是宋襄公遷怒於鄭文公多事,竟然敢提議尊楚王為盟主。此時,鄭文公緊緊地依靠在楚國周圍,還向楚國行朝禮。宋襄公聞知此事火冒三丈。宋襄公十三年,宋國以傾國之兵討伐鄭國。鄭文公趕緊派人向楚國告急。楚成王聞訊,回覆鄭文公說:“楚國、鄭國猶如父子,我楚國對待鄭國也要向自己的家人一樣,鄭國有難,楚國一定會伸出援助之手。”

三、與自稱蠻夷者行規矩

楚國大夫成得臣認真分析了國際形勢,獻計說:“此時救鄭不如伐宋。”楚王問:“此話怎講?”成得臣說:“如今宋襄公自不量力,出兵伐鄭,國內必定空虛,我們乘虛而攻之,必定取勝。如果宋襄公回兵自救,我們沿途設伏,以逸待勞,豈不是勝券在握。”楚王認為此話很有道理,就命成得臣為大將,鬥勃為副將,興兵伐宋。

講到這裡,不由得要說兩句,也許是齊國孫臏太過於出名了,所以“圍魏救趙”千百年來一直為大家所熟知,我們再看看剛才楚國成得臣的這個“伐宋救鄭”不就是最早版的“圍魏救趙”麼?

楚國派大將成得臣率兵向宋國國都發起攻擊。戰爭的發展果然按照成得臣設想的那樣,宋襄公擔心國內有失,只好從鄭國撤退,雙方的軍隊在泓水相遇。楚軍開始渡泓水河,向宋軍衝殺過來。目夷說:“楚兵多,我軍少,趁他們渡河的時候消滅他們。”宋襄公卻說:“我們是仁義之師,不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勝之不武。”楚軍過了河,開始在岸邊佈陣,目夷可問宋襄公是否以進攻了。宋襄公卻說:“不急,等他們列好陣,我們再打。”等楚軍布好軍陣,一陣衝殺。結果宋軍慘敗,宋襄公也被楚兵射傷了大腿。

宋軍吃了敗仗,損失慘重,都埋怨宋襄公不聽公子目夷的意見。宋襄公卻教訓道:“一個懷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戰時不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同時也不攻打頭髮已經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當作戰時,並不靠關塞險阻取勝,寡人的宋國雖然就要滅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沒有布好陣的敵人。”看來人家宋襄公真是個仁義之人,戰爭一觸即發,仍然不忘仁義。歷史上也稱“泓水之戰”為“宋襄公之仁”。

“泓水之戰”之後,宋襄公因傷去世。宋襄公稱霸不成反而身死。

據《史記》記載:十三年夏,宋伐鄭。子魚曰:“禍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鄭。襄公將戰,子魚諫曰:“天之棄商久矣,不可。”冬,十一月,襄公與楚成王戰於泓。楚人未濟,目夷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濟擊之。”公不聽。已濟未陳,又曰:“可擊。”公曰:“待其已陳。”陳成,宋人擊之。宋師大敗,襄公傷股。

十四年夏,襄公病傷於泓而竟卒,子成公王臣立。

四、敗因可循

宋襄公之敗在於對自身實力認識不足,且不聽勸誡,卻盲目求霸,於國際社會徒添笑柄。

春秋時代,自周平王東遷洛邑後,“是時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政由方伯”。周王室宗主國實力是一天不如一天。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周王室與諸侯國實力出現了大反轉,“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齊、楚、秦、晉始大”。周王室歷經犬戎之亂、東遷洛邑之後,已經淪落到了無法自保的地步,只能依靠諸侯國的保護,喪失了往日的實力和威望。犬戎之亂打破了周天子不可挑戰的神話,也令各諸侯國放下了思想包袱。

在此時代背景下,諸侯列國均一方面高舉“尊王”的旗號,實則行開疆擴土之舉。而宋襄公的意識形態尚處於西周的“禮、義、仁、智、信”時代,嚴重與時代脫節,尤其與自西周開始即以蠻夷自居的楚國交鋒,宋襄公即像生活在“理想國”裡一樣。


歷史倪說


大家好,我是趣撩歷史,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認為宋襄公稱霸沒有成功,一是因為他行君子之道,以仁為本,不適合在春秋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生存。另一個原因就是他也有野心,但是沒有和野心相匹配的實力和能力,最後的結果只能是悲劇。下面我和大家詳細說一說。


宋襄公可以說因為仁即位,又因為仁被楚國打敗身受重傷,最終因病而亡,也是因仁而亡。宋襄公的老爹宋桓公病重的時候,宋襄公當時是太子,他向宋襄公建議說,哥哥子魚年長,且素有仁義之名,請立子魚為太子。宋桓公於是任命子魚當太子,子魚沒有接受,說弟弟都能把國君之位想讓,還有比這更大的仁義嗎!於是就沒接受,最終宋襄公即位。

可就是因為仁義的原因,宋襄公被楚國打敗身受重傷。楚國攻打宋國,雙方在泓水邊作戰。宋國已經擺好陣勢了,楚國還沒渡完河。子魚建議趁對方正在渡河進行攻擊,宋襄公沒同意。等楚軍渡河後,整理陣列的時候,子魚又建議趁楚軍混亂攻擊,宋襄公還是沒同意。結果等楚軍準備好後,大敗宋軍,宋襄公的近衛都殉職了,宋襄公的大腿也受了傷。


戰後宋襄公還不承認自己戰術上的錯誤,他說君子打仗,如果敵兵受傷了,就不會再攻擊他,如果敵兵的歲數大頭髮都花白了,就不要俘虜他。不能憑藉地勢險峻來打敗敵人,一切以仁義為本行君子之道,結果這位仁義的君子因為戰爭中大腿受的傷,過了半年後,不治身亡。

如果宋襄公沒有野心,他在宋國國君的位置上會安安穩穩的,不會出什麼問題。而且當時正是齊桓公稱霸諸侯的時期,他也生不出什麼野心來。可壞就壞在這一年齊桓公掛了,他的五個兒子都爭奪國君之位,結果齊孝公爭位失敗,逃到了宋國。第二年,宋國打敗的齊國軍隊,立齊孝公為齊國國君。因為宋國打敗了齊國的軍隊,齊國國君還是因為自己才得以即位,這下子宋襄公稱霸的野心就像春天的小草一樣,在心裡生根發芽了。


他先是討伐曹國,就因為曹國沒有順從他的意願。接著就開始張羅召集諸侯會盟的事了。這裡我要說一下召集諸侯會盟與稱霸之間的關係。齊桓公為什麼會是春秋五霸之一,就是因為他九次召集諸侯會盟,召集國就是盟主的身份,因為如果別人不認可你的話不會來參加會盟。所以宋襄公召集諸侯會盟,他的野心就昭然若揭了。

宋襄公先是和齊國還有楚國這兩個大國會盟,商議盟主的事宜,楚國看著齊國的面子上勉強同意了。子魚就說,“小國爭盟,禍也。宋其亡乎,幸而後敗。”小國爭奪諸侯的盟主,這是取禍之道啊。咱們常說有多大能力辦多大的事。沒有強大的實力作為後盾,爭強好勝就是自取滅亡。


結果宋國和各諸侯國會盟的時候,楚國直接掀桌子了,把宋襄公抓住然後派兵攻打宋國,給了宋國顏色之後才把宋襄公放回了。可是宋襄公還是沒有接受教訓,腦袋裡還想著稱霸的事兒。轉過年就攻打楚國的小弟鄭國,這下楚國有了藉口,為了救援鄭國發兵攻打宋國,於是就有了前文說的楚宋之戰,最終宋襄公兵敗受傷,最終因傷而亡。

所以我的觀點就是宋襄公一是因為仁義選擇了錯誤的戰術,二是因為實力弱小與他稱霸的野心不匹配,最終沒有稱霸成功。如果您喜歡趣撩歷史的回答,請您關注我,我會為大家奉獻更多精彩內容!


趣撩歷史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來看看歷史上的宋襄公是怎麼"稱霸"的!


■看不清楚形勢,茫目自大。

首先宋襄公的稱霸野心來源於對齊國的新國君登基的大功!當初齊恆公一死他的兒子們就開始爭位,公子昭是最弱的一個公子,打不過其他的公子。為了保命只好逃往宋國。宋襄公見公子昭來找他哭訴,也很氣憤於是他邀請了幾個小國諸侯一起出兵護送公子昭回國。當時纂位成功的是公子無詭,但不得人心。聽說宋國派兵護送太子回國,就發動政變殺掉公子無詭。宋襄公把太子送回國後覺得沒有什麼事就回去了。還沒來得及高興,另外四個公子就把公子昭趕跑了。沒有辦法只好再次逃往宋國宋襄公再次率兵回來和四個公子作戰工作打敗了他們,立公子昭為新國君——就是齊孝公!

從這裡可以看出宋襄公不適合謀略,第一次回齊沒有殺掉四個公子,還要開戰第二次。

宋襄公平定齊國內亂後,自認為大功。畢竟齊國曾經是霸主,而宋國幫助齊國解決了那麼大的問題,自然也有資格任霸主之位。可宋襄公沒有想到宋國畢竟是個小國,而誰當霸主是由實力決定的,並不是功勞。他想會集諸侯召開大會和諸侯結盟,自己憑藉盟主的身份登上霸主寶座。但是宋國是個小國,沒有那麼大的號召力,派人送請柬去,很多國家都推三阻四,最後只有幾個國家同意前往。



從這就暴露出宋襄公的茫目自大,不能正確看清自己。

■野膨脹自取奇辱。

這種情況讓宋襄公覺得很頭疼,在只有幾個小國參加的大會上自稱霸主,豈不讓天下諸侯笑掉大牙?於是他想了個餿主意,既然那些小國不給自己面子,那總會給大國面子吧。當時最大的國家就是楚國,他想借楚國的聲望來開辦大會。楚國自從和齊桓公結盟後就很少踏足中原,這次收到的邀請高興壞了,急忙同意在本國召開諸侯大會。

公子目夷比宋襄公看的長遠的多,他對宋襄公說:"小國去爭盟主,這是禍患啊!"但是昏了頭的宋襄公執意不聽最後還是去了。果然不出所料,在大會上宋襄公和楚王爭搶著當盟主,最後宋襄公被留下來當了俘虜。

宋襄公沒有量力而為,自己的體量多大沒有把握好。

■戰場上錯誤指揮。

當初宋襄公被俘虜,鄭國幸災樂禍,讓宋襄公很不高興,不久他就發動了對鄭國的戰爭。鄭國是楚國的被保護國。楚國也不來救鄭國,而是率領大軍,直接進攻宋國。宋襄公只好退,並決定楚國大戰一場。不久宋襄公和楚王在泓這個地方交戰。當時楚軍正在亂糟糟的渡河,公子目夷說:"現在是進攻的好機會呀,敵人渡河的時候發動進攻,一定能取勝!"宋襄公:"趁敵人渡河,發動進攻,是不仁義的行為,等敵人擺好陣式堂堂正正的和敵人打一仗。"楚軍好不容易渡過黃河,正在排列陣勢。公子目夷又建議發起進攻,但宋襄公以同樣的理由拒絕了。楚軍很快排列好陣勢,殺氣騰騰的向宋軍發起了進攻。宋軍根本不是對手,被殺得大敗。宋襄公的大腿也受了重傷。


幸好宋襄公平時愛護士卒,大家都拼死作戰,好不容易才把他救出來。但這一仗,讓宋軍死傷慘重,全國上下一片抱怨。宋襄公還嘴硬說:"君子不應該乘人之危,不應該在敵人還沒有排列好陣勢的時候發動進攻!"公子目夷生氣的說:"打仗就是為了贏,講什麼仁義道德!如果像國軍那樣說的話不如投降算了,還打個什麼勁兒!"宋襄公傷的很重,一直沒有治好一年後就死了。他不但沒有稱霸成功反而落下一個大笑柄。

沒有分析各國情況對鄭國開戰是錯誤之一。楚軍渡河沒有利用自己的優勢進攻是戰術上的錯誤。楚軍沒有站穩列好陣勢時沒有進攻喪失最後的戰機,註定敗局!

從受傷後的話語看出宋襄公從思想上就不是個合格的軍事家。面對手下的幾次薦言都不聽從,這樣的國君怎麼能稱霸成功!


遊戲界王者


從古至今,關於“春秋五霸”具體是哪5個,在歷史記載上至少出現過7種說法!

1、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史記索隱》
2、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荀子·王霸》

3、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白虎通·號篇》
4、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吳王夫差——《漢書注·諸侯王表》
5、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辭通》
6、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鮚崎亭集外編》
7、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四子講德論》

在這七種說法中,一般都採用《史記》、《荀子》兩種說法為主。

雖然五霸具體有誰,爭論比較大,但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基本上爭議比較少,爭議較多的是吳王闔閭、越王勾踐以及宋襄公三人。

吳王闔閭主要戰績是滅了楚國,越王勾踐的主要戰績是滅了吳國,雖然有爭議但是戰績也很輝煌。

唯有宋襄公,除了齊桓公死了之後,齊國內亂,宋襄公率領衛國、曹國和邾國等幾個小國打到齊國,同齊國齊孝公里應外合,擁立齊孝公成為齊國國君之外,基本沒有什麼戰績,反而和楚國的戰爭中淪為笑柄。

宋襄公為眾人所知的就是講究仁義導致戰爭失敗,讓大家都以為宋襄公其實是一個仁義的人,真的是這樣嗎?

齊桓公死後,諸侯國分裂為兩大集團,一面是楚、齊、鄭、陳、蔡等國;一派是宋襄公和衛、邾、曹、滑等國。

周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41年),宋襄公扣押了滕宣公,又邀曹、邾兩國在曹南會盟,而後,又命邾文公把鄫國國君當作祭品押到睢水郊外去祭祀,想借此來威脅東夷臣服。同年秋天,宋襄公又因為曹國不服,發兵包圍了曹國。

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以為自己是霸主,於是召集諸侯會盟,結果楚、陳、蔡、許、曹、鄭等六國之君都來了,楚成王埋伏了軍隊抓住了宋襄公,被囚禁了一年才放回去。

宋襄公在諸侯中名氣不足,軍力不足,智慧不足,這樣還可以被史記列入五霸,可以說司馬遷對宋襄公青眼有加了。

我是頭條號以史為鑑,埋沒的歷史真相、誤解的歷史人物、不為外人所知的關係......我來為您講述,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宋襄公(?一前637年),子姓,名茲甫。在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637年在位。宋襄公即位以來,默默無聞,在第八個年頭,即公元前643年,終於有一個機會使其聞名於諸侯。這一年,齊桓公死,齊國發生內亂。齊桓公有6個兒子,而且都是庶妾所生,地位平等,齊桓公怕自己死後諸子爭位,就與管仲商定將公子昭立為太子,並且託付給宋襄公。等到齊桓公去世後,其寵臣易牙、豎刁開方三人廢掉齊桓公立的太子公子昭,另立公子無虧為君,公子昭逃到了宋國。宋襄公見齊國內亂,正好齊桓公生前又將公子昭託付給自己,同時宋襄公也想成為霸主,但當時宋國的實力不是很強大因此宋襄公認為公子昭來投奔他,這是個可利用的機會,於是就收留了公子昭。

次年,宋襄公發出通告,邀請各國諸侯出兵與宋國共同護送公子昭回國。但是由於宋國實力有限,除了衛、曹、邾幾個小國派了一些人馬外,其他諸侯都沒有派軍隊參與此次行動。宋襄公統領四國聯軍殺向齊國,齊國的貴族對公子昭懷有同情之心,再加上不清楚聯軍實力,於是便把無虧與豎刁殺了,趕走了易牙,迎接公子昭回國。公子昭回國後當上了國君,這就是齊孝公。

宋襄公幫助齊孝公即位後,自認為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足以樹立威信稱霸諸侯,於是他便想會盟諸侯,把自己的盟主地位確定下來。公元前641年,他邀集曹、邾、幾國在曹國都城會盟鄲國國君遲到,宋襄公懲罰了他。曹國因為沒有盡地主之誼送羊給宋襄公,於是宋襄公派兵包圍了曹國。宋襄公的這些做法,引起了一些諸侯的不滿,在陳穆公的倡議下,這一的冬天,魯、陳、蔡、楚、鄭、齊等國在齊國開會結盟,以示對齊桓公的懷念,實際上是與宋襄公對抗。而圖謀稱霸的宋襄公只有衛、邾、曹、滑等幾個小國依附於他,這樣就形成了兩個對立的聯盟集團。

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派使者去楚國和齊國,想把會盟諸侯的事先和他們商量一下,獲得楚國、齊國的支持。楚國本來看不起宋國,為了爭當霸主於是便將計就計,答應參加盟會。宋、齊、楚三國國君相聚在齊國的鹿地。宋襄公認為自己是這次會議的發起人,盟主非自己莫屬。他事先未徵求齊國、楚國的意見,自作主張擬了一份在宋國會合諸侯,共扶周天子的通告,並把時間定在當年秋季。楚成王和齊孝公兩人對宋襄公的這種做法很不滿意,但礙於情面還是簽了字。

到了秋天開會的日子,楚、陳、蔡、許、曹、鄭等六國之君都來了,只有齊孝公和魯國國君沒有到會。在開會時,宋襄公提出盟主應由爵位最高者擔任。楚成王認為自己是王爵應該是盟主,說著就坐在盟主的位置上。宋襄公一看如意算盤落空,不禁大怒,指著楚成王的鼻子罵道:“我的公爵是天子封的,普天之下誰不承認?可你那個王是自封的,你有什麼資格做盟主?”楚成王說:“你說我這個王是假的,你請我來幹什麼!”本來諸會盟時各國是不許帶兵到會場的,可是楚國不講這一套,把軍士偽裝成侍者,內穿鎧甲,暗藏兵刃,這時紛紛衝到臺上來,嚇得諸侯散而逃。楚成王下令把宋襄公拘押起來,然後指揮500乘兵車的大軍浩浩蕩蕩殺奔宋國。幸虧宋國大臣早有防備,堅守城池,使楚成王滅宋的陰謀未能得逞。楚成王遂把宋襄公帶回楚國去了。過了幾個月後,經過齊國和魯國的調解,楚成王覺得抓了宋襄公也沒什麼用,才把他放歸回國。

宋襄公受此奇恥大辱,雖對楚國懷恨在心,但由於楚國實力強大,一時也無可奈何。當時鄭國與楚國走很近,支持楚國為盟主,宋襄公就想先向弱小的鄭國開刀,出出胸中惡氣。公元前638年宋國出兵伐鄭,鄭文公向楚國求救。楚成王接報後,沒直接去救鄭國,卻直接殺向宋國。宋襄公顧不上攻打鄭國,帶領宋軍星夜往國內趕。待宋軍在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岸邊紮好營盤,楚國的兵馬也來到了對岸。因為雙方實力懸殊,有人向宋襄公建議與楚軍講和,宋襄公卻認為自己是仁義之師,仁義之師是不會吃敗仗的。宋襄公還特意做了一面大旗,上面繡有“仁義”兩個大字。第二天天亮,楚軍開始渡河。有人向宋襄公建議,待楚軍渡河過了一半時便向他們發動攻擊,可以獲得勝利。宋襄公卻認為這不是仁義之師應該做的。等到楚軍全部渡完河,在河岸上佈陣時,又有人勸宋襄公說:“趁楚軍亂哄哄地佈陣,我們發動衝鋒,尚可取勝。”宋襄公不聽,反而認為人家還沒布好陣,便發動攻擊,如何稱得上是仁義之師?楚軍布好陣後,雙方大戰,宋襄公衝在最前面,卻陷進了敵陣,被箭射中大腿。由於宋襄公是個講仁義的人,對待下屬很好,所以他的部下拼死保護他,才使他倖免被俘。此宋軍大敗,損失慘重宋襄公爭霸也以失敗而告終。

宋襄公儘管爭霸失敗,但後人仍將其視為春秋五霸之一,很可能與他講信用、寬厚待人有關。宋襄公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宋國的國力與他爭霸的目標不相稱,如果不顧一切地勉強實施,失敗終究是不可避免的。對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的行為,毛澤東曾有過精彩的評論,他在《論持久戰》一書中說:“我們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種蠢豬式的仁義道德。”此戰之後的第二年,宋襄公因傷重而死,他的圖霸行為也就成為歷史上的笑柄。


苦茶庵


可悲的宋襄公生於春秋的戰亂時代,妄想著以仁義之名來籠諸侯,然而戰爭畢竟是殘酷的,在各國諸侯互相征伐中,禮崩樂壞,各國之間都是爾虞我詐。


公元前652年 ,宋桓公病重。按照當時的嫡長子繼承製,宋襄公將要繼承父親王位,可是他卻在父親面前懇求,讓賢於庶兄目夷,多次請求說:“目夷年齡比我長,而且有仁德,請您立他為儲君!”態度十分誠懇。

在其它各國為爭奪王位大打出手,在宋國卻是互相推諉。宋恆公就告訴目夷,目夷聽了之後也不肯接受君位,說:“弟弟能把儲君之位讓我,說明他的仁義啊,況且況且廢嫡立庶,也不合制度啊。”堅決謝絕了桓公和弟弟好意。

於是宋襄公即位。當上國君之後,他仍然十分尊重哥哥目夷,任命目夷為左師,執掌全國政事。

齊桓公在與管仲考慮身後事時,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他,葵丘之會上,齊桓公委託他將來照顧太子昭,一般的託孤大臣都是在國內選出的,選其它國家的國君,還是非常少。

齊桓公死後,他的五個兒子為爭奪王位互相殘殺,公子昭逃往宋國,在宋襄公幫助下登上王位。襄公率領衛國、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齊人裡應外合,助太子昭復位,是為齊孝公。

襄公在與楚國爭霸中,以仁義著稱的他卻並沒有贏得勝利。在一次的盟會中,面對狡詐多變的楚國,朝中大臣建議。宋襄公帶兵前去,卻拒絕了。到達地點後,楚王提前埋伏好。在誰當選盟主上起了爭執,楚王手下脫下上衣露出鎧甲,就把襄公抓起來了,把他押回楚國。

宋襄公與楚國戰於泓水。宋軍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河。司馬公孫固說:“他們兵多,我們兵少,趁他們還沒有全部渡過河的時候,請君王下令攻擊他們。”宋襄公說:“不行。”等到楚軍全部渡過河來,還沒有擺好陣勢,手下打算進攻。宋襄公說:“還不行。”等楚軍擺開陣勢然後才攻擊他們,結果宋軍大敗。跟隨宋襄公的親兵侍衛也全部被殲滅了,宋襄公也受了重傷,第二年即病傷而死。


躁靜有徒


謙謙君子,霸主野心

宋襄公算是個謙謙君子,或者說一位仁君,但他肯定不是一位好的軍事統帥。但是壞就壞在這位君子仁君有野心,想效仿齊桓公做天下霸主。齊桓公死後,宋襄公進攻鄭國,結果鄭國向楚國求救,楚國和宋國在宋國泓水邊開戰。


宋楚爭雄,君子之風

當楚國軍隊剛剛渡河到一半時,大臣目夷向宋襄公建議說:“我們的軍隊數量沒有楚國多,現在楚國軍隊還沒完全渡河,我們可以立刻展開攻擊,那麼一定可以獲得勝利。”宋襄公沒有采納目夷的建議。


當楚國軍隊剛度過河的時候,目夷又建議趁楚國軍隊立足未穩進行攻擊,宋襄公還是沒有采納這個好的建議,他確實是一個君子,但卻是一個不稱職的統帥。結果楚軍擺好陣勢,一舉擊敗了宋軍,宋襄公自己也受了傷,如果沒有目夷等人拼死相救,宋襄公就不是稱霸天下而是性命不保的問題了。

爭霸稱雄,實力為先

我記得自己看過的那本書裡提到過兵法有云:“兵半渡可擊之”,還有“趁對方立足未穩可擊之”。顯然宋襄公不懂的兵法,在大爭之世他是不可能成為天下霸主的,他自己腿部受傷後不久就離開了人世。宋襄公不知道兵法的要訣就是變通,以變應對不變,爭天下霸主的關鍵不僅在於品德更要有實力。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宋襄公不能稱霸,是因為身不逢時,他活在齊桓公、楚成王的光環之下。齊、楚爭霸,齊得名聲,楚得實惠。實力抗衡齊桓公、以一敵八卻後來居上的楚成王,是宋襄公永遠越不過的大山

“齊桓公始霸,楚亦始大。”楚文王和齊恆公幾乎同時步入春秋爭霸的舞臺。公元前684年,楚文王出兵攻蔡,俘虜蔡侯;公元前680年,楚文王又滅息為縣,佔領蔡國。公元前679年,齊桓公會盟宋、陳、鄭諸國開始稱霸。次年,為了徹底打通北入中原的通道,與齊桓公抗衡,楚文王北出漢江一舉滅鄧(今湖北襄陽)置縣,滅申(今河南南陽)置邑,勢力直到方城外,自此楚國成為中原大國,不再是“蠻夷”。


公元前671年,不滿七歲的楚成王熊惲繼位,採取了尊周親諸侯的政策,天子賜“胙”,成為名正言順征討四方的“方伯”。公元前656年春,齊桓公為制約楚國北進,親率齊、魯、宋、陳、衛、鄭、許、曹等八國聯軍南下攻楚,打敗蔡國突入楚境。二十出頭的楚成王毫不示弱,親率大軍迎戰,迫使八國聯軍退駐召陵(今河南郾城東)。歷史上留下了楚人的壯語(楚成王派屈完外交斡旋,齊恆公搞聯合國閱兵示威:“以此眾戰,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完針相對地答道:“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齊桓公權衡得失,只得定盟撤兵。召陵之盟,是齊、楚雙方經武力對峙之後達成妥協的產物。

次年齊桓公大會諸侯於首止(今河南睢縣東),以定周太子之位,周惠王不滿,命鄭文公“聽從楚國不與盟會”,楚國也舉兵滅掉齊之姻親弦國(今河南息縣、潢川間)以示聲援。第二年夏,齊桓公率齊、魯、宋等國軍隊報復鄭國,楚成王親自率軍北上圍攻齊之盟國許國(今河南許昌),救援鄭國。各國出兵教許,楚成王退駐武城(今河南南陽市北),仍嚇得許僖公在蔡穆侯帶領下,向楚成王肉袒請罪。

齊桓公惱羞成怒,全力攻鄭,鄭只得向齊請和。公元前651年齊恆公與諸侯盟於葵丘,鄭、許均被迫與盟。而楚成王並不正面爭奪,而是“迂迴打從”,繼續東進削弱對方。公元前648年,楚成王出兵伐江滅黃(《穀梁》說:“楚伐江,滅黃,桓公不能救”);公元前646年攻滅英(今安徽金寨東南)、六(今安徽六安東北),楚國勢力推進到淮河中游。公元前645年楚成王因徐國(徐戎所建,今江蘇泗洪南)親齊興兵討伐,齊桓公急忙會宋、魯、陳、衛、鄭、許、曹等國盟於牡丘(今山東聊城東北,當時屬齊地),各國國君恐懼駐於“匡(今河南睢縣西)”、不敢親臨前線。正面抗楚不利,同年夏齊國聯軍又攻打楚之歷國(今湖北隨州東北),企圖抄襲楚國後方,而楚成王乘宋襲曹國之機,敗徐於婁林(今安徽泗縣東北)。

齊恆公以八國之眾不敵長驅直入之一楚,足見楚成王大膽果斷,齊桓公不能與之匹敵。同年,齊管仲卒。此後兩年,齊桓公雖曾伐歷伐英,以“報婁林之役”,但已難挽回在淮泗地區的敗勢。

宋襄公不能稱霸,是因為他的“仁義”是假的,小姐身子丫環命,純屬一個逗逼;有霸心無實力,業績頂多是一個縣欺負幾個鄉鎮;結果被楚成王虐死,淪為一個笑柄


宋國為紂王庶兄微子啟承繼殷商之祀而得封的“公”國,爵位最高,據有今豫東與蘇、魯、皖接壤地區。公元前643年(即楚成王二十九年)齊桓公死後,齊國出現五公子互相攻伐的爭立局面。作為齊桓公的主要盟國,宋襄公於次年率曹、衛、邾等國軍隊入齊平定齊亂,立姜昭為齊孝公。但他充其量只是齊桓公的打手,狐假虎威慣了,老大死後帶著幾個小弟平定了齊國內亂,就想坐上老大的位置,從而踏上了與楚爭霸的作死之路。

1.他乾的最“仁義”的事就是對小弟下黑手(執滕宣公、以鄫君為人牲)

公元前641年(楚成王三十一年),齊亂剛定,宋襄公就急於稱霸。先是逮捕了滕宣公嬰齊,繼而又與曹、邾、鄫等國會盟於曹南鄙。因為曹國不服氣,故不盡地主之誼,把會盟地點選在了南部邊遠的地方。鄫君遲到了,宋襄公就命邾君把鄫君綁了當祭品。秋,曹不服宋,宋襄公又圍攻曹國。對“執滕子”與“用鄫子作人祭”這兩件事,當時宋襄公的左師子魚就勸諫說:

古者六畜不相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況敢用人乎?祭祀以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誰饗之?齊桓公存三亡國以屬諸侯,義士猶曰薄德,今一會而虐二國之君,又用諸淫昏之鬼,將以求霸,不亦難乎?得死為幸。(《左傳·僖公十九年》)

同年冬,陳穆公以“無忘齊桓之德”、“修桓公之好”為名,邀請諸侯會盟於齊。參加盟會的有陳、蔡、楚、鄭、魯、齊六國,當時中原主要國家幾乎都參加了,真正主盟者是楚成王,此盟實際上承認了楚成王的霸主地位。其實早在前一年,鄭文公就朝覲楚國。

2.他頻繁會盟,召楚參加盂之盟而被楚成王綁起來示眾、顏面丟盡

宋襄公不甘心失敗,第二年又“欲合諸侯”。魯人臧文種聞訊後,指出:順從眾望,霸業或可成功;如一意孤行,強迫他人順從自己慾望,則很難成功。一語道破了宋襄公利令智昏、違背眾望之所為。公元前639年(楚成王三十三年),宋襄公果真發起鹿上之盟,由於中原諸國已從楚,所以宋襄公讓諸侯向楚求情,楚成王佯裝答應,觀察動靜。這件事,宋襄公兄弟公子目夷指出:“小國爭盟,禍也。宋其亡乎!”同年秋,宋襄公得寸進尺,又想會盟楚、陳、蔡、鄭、許、曹等國於盂。楚成王終於怒了:“(敢)召我,我將好往襲辱之”,於會場捉拿宋襄公示眾(《史記・楚世家》),隨即舉兵攻宋,敗宋師。

冬,楚成王於薄(即亳)會盟魯、陳、蔡、鄭、許、曹等國君,當眾釋放宋襄公,以示仁義。楚成王對宋襄公先執後釋,玩弄於股掌之間上,足見無論在政治還是在軍事上,宋與楚遠不在一個重量級。

3.他討伐楚之與國在泓水之戰中被楚成王大敗、中箭而死


利令智昏的宋襄公不知收手,反而在獲釋後的第二年,即公元前638年(楚成王三十四年),糾集衛、許、滕等小國攻鄭,以討伐其從楚。伐鄭即與楚爭,楚成王立即興兵攻宋救鄭。冬,雙方在泓水(已湮,故道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大戰。《史記・宋世家》記載:

(襄公)十三年夏,宋伐鄭。子魚曰:“禍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鄭。襄公將戰,子魚諫曰:“天之棄商久矣,不可。”冬十一月,襄公與楚成王戰於泓。楚人未濟,目夷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濟擊之。”公不聽。已濟未陳,又曰:“可擊。”公曰:“待其已陳。”陳成,宋人擊之。師大敗,襄公傷服。國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於厄,不鼓不成列。”子魚曰:“兵以勝為功,何常言與!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戰為?”

泓水之戰,宋軍大敗,宋襄公被射傷第二年病死。宋襄公在歷史上就是個笑話,他用“仁義”掩飾其愚蠢,與楚成王爭霸三年,其殘忍、偽善與虛弱暴露無遺,與楚成王的睿智大度、求實進取恰成鮮明的對比。

如果宋襄公能當霸之名,那麼楚成王就是齊桓公之後名符其實的“中原霸主”。晉文公城濮之戰後立威成霸,也說明了這一點。這樣,“春秋五霸”實則應為:齊桓公,楚成王,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五霸有其二,這才能解釋為何楚以最強大國邁入戰國


1.宋襄公霸業實即楚成王霸業

楚成王即位後就與齊桓公爭雄,並步步進逼,後來居上。齊桓公卒後,楚成王實際上已稱霸中原。宋襄公不自量力,妄圖代齊桓公而霸,與楚成王較量中,一敗再敗,毫無霸業可言。童書業一針見血指出:“所謂‘宋襄霸業’,實為楚成霸業。”(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

楚成王因齊桓公早死,宋襄公繼而敗死,其時“上無明天子,下無賢方伯,強楚主會”(《說苑·敬慎》),成為勢盛一時的中國霸主。童書業說:“(楚國)不特莊王為霸主,成王亦為霸主也。是時微晉人大挫楚鋒,楚將有中原而或代周,春秋歷史之形勢必大變矣。”(同上。)


2.楚成王熬死了晉文公,城濮之戰雖敗實力仍在晉之上

泓水之戰後,楚成王繼續稱霸中原。公元前637年(楚成王三十五年),陳國親宋,楚成王命子玉討伐,取焦(今安徽毫縣)、夷(城父,毫縣東南),築城於頓(今河南項城西)而還。第二年,宋成公初立,即“如楚”,宋始從楚。公元前635年(楚成王三十七年),頓之君迫於陳攻而奔楚,令尹子玉率軍圍陳,陳從此從楚。

公元前632年(楚成王四十年,晉文公五年),晉文公親統大軍全力攻伐曹、衛,與齊國會盟於孟(衛地,今河南濮陽東南),衛國國人驅逐其君以取悅晉國,魯亦背楚附晉。晉又賄賂齊、秦,孤立楚國。楚成王迫於不利形勢退居於申,命令尹子玉解宋圍。子玉出戰,晉文公“退避三舍”,於城濮敗楚左、右軍,子玉力保中軍主力未失。城濮之敗,主要責任在楚成王,沒有看清新手晉文公全力爭霸的動機,形勢不利時無統一謀劃;也與子玉不清楚戰場態勢意氣用兵有關。子玉歸國,代成王受過自殺。城濮之戰,是關係中原全局的戰爭,晉文公終露鋒芒,取得與楚成王爭霸的決定性戰役勝利。


但楚國實力並未受損,楚成王仍為大國強國之君,只是功虧一簣,未獲霸主美名。而晉文公則大會諸侯於踐土(鄭地,今河南原陽四南),周襄王策命晉文公為“侯伯”,晉文公霸業達到頂峰。會後,晉率諸國圍許攻鄭,以打擊楚之與國,公元前628年(楚成王四十四年,晉文公九年),楚成王遣大夫鬥章赴晉請和,晉文公亦遣大夫陽處父至楚回報,“晉、楚始通”,雙方均取友好態度,標誌著晉文公與楚成王爭霸的結束。這一年,晉文公卒,子歡立,是為晉襄公。秦穆公命孟明視等襲鄭,次年滅滑(姬姓,今河南偃師東南)而還。晉與姜戎在殽(今河南靈洛、靈寶間)截擊秦軍,秦全軍覆沒,自此秦晉世為仇敵,攻伐不止。楚、秦則利害相同,結為姻親之國。

秦《詛楚文》載:“昔我先穆公及楚成王,是僇力同心,兩邦相壹。絆以婚姻,蕝以齋盟。”楚成王與秦穆公建立的兩國友好關係,有助於楚國的繼續爭霸。

公元前627年(楚成王四十五年),晉襄公因許國附楚,派陽處父領軍與鄭、陳聯合攻伐。楚令尹子上即率軍北擊晉之盟國陳、蔡。陳、蔡從楚,子上又攻鄭,陽處父即侵蔡救鄭。子上救蔡,與晉軍夾泜水(今河南魯山西南)而對時。雙方皆無意決戰,晉軍歸,楚軍亦歸。

霸主之評,存世典籍多有偏頗。春秋時期是楚國的舞臺,這是顯而已見的

春秋爭霸,實乃晉、楚爭霸,中原鄭、宋是雙方爭奪的焦點,因為這兩國是楚國北上的要道。無晉領銜阻擋,楚有中原或代周都是可以想見的,這也正是中原諸國團結在周天子旗下對抗楚國的原因所在。

朝晉暮楚,是中原諸小國的宿命。由於楚國有為之君層出不窮,爭的結果是楚國越搞越大,完全兼併河淮,成為中原大國。“楚國之舉常在少者。”楚成王年幼繼位,接過楚文王的霸業,在位四十六年,熬死了齊桓公、晉文公。他後來居上,完勝齊桓公,城濮之戰雖失利於晉文公,實力仍在晉之上;泜水之戰,楚與晉所攜之中原諸國實力相當。楚成王卒前與秦穆公結為“姻親之國”,為楚國繼續擴張奠定了基礎,其子楚穆公繼續稱霸中原。楚莊王陳兵周疆、問鼎輕重已不用提了,其曾孫楚昭王也是年少即位,在位二十七年。子楚惠王(勾踐外孫)亦年少即位,在位五十七年,正江淮以北,東侵至海。屢世楚國之君以“篳路藍縷”自勵,以“子”爵為恥;以“蠻夷”和“王”自居,以觀政中原為任;以征伐為榮,以敗為恥,故有為之君輩出。若宋襄公稱得上“霸”,春秋之時楚國有為之君能稱霸者,又不知幾多矣!


“齊桓晉文”皆短命,身死霸業休,後繼之君皆不抵其老子。齊、晉根正苗紅,備受周王室倚重,只是閤中原諸國之力方能與楚國爭鬥而已。齊桓公霸業短暫,死後齊國國力不盛,多在晉、楚間騎牆。晉文公霸業更短,死後秦穆公始霸西戎,但秦進軍中原一直為晉所擋。春秋晚期,晉悼公雖然復強,但內部矛盾劇烈,外受秦擾,與楚彌兵實屬不得已。但楚國實際並未放棄兼併,晉國無力抗衡一直扶植東南吳國。楚國申公屈臣叛楚,教吳以乘馬、車戰之術,吳國始興。在伍子胥、伯嚭等楚國舊臣指點、帶路下,吳王闔廬曾破郢覆楚十月,其子夫差曾一時霸東南。楚昭王復國後也用此計,大力扶植越國,主要精力仍放在爭奪中原上。後勾踐滅夫差,楚惠王正江淮、吞泗上,勢及東海。越國被楚蠶食,限於東南一隅,時代已進入戰國。


因此,春秋霸主實則“齊桓晉文”、楚國曆代有為之王,跟中原小國毛關沒有。但撇開“中原”中心論,剔除史籍對“禮樂”和晉的偏愛,全面評估各諸侯國對民族融合、區域開發的貢獻,春秋實有六霸: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這一說法已成為主流共識(仍有人對秦穆公有爭議,認為其未涉足中原);而楚莊王是歷代楚王的代表,也是屬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