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新型冠状病毒:论文推测来自蛇,病毒与人类接触或增强传播力

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或来源于蛇,且该病毒发生的“同源重组”可能有助于从蛇到人的跨物种传播。

日前,由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联合发表的一篇论文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或由蛇传染至人。

据作者介绍,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目睹”了几种新出现的病毒性疾病,包括1997年的禽流感,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和2010年的严重发热并伴有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

“最近的危机是在中国武汉市爆发的病毒性肺炎,病因不明。”作者写道。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汉出现以来,病毒从何而来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

此前有学者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或来源于蝙蝠。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新型冠状病来源于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

而此次发表的论文则给出了不一样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在官方最初报告的病例中,大多都接触过华南海鲜批发市场,这里出售有土拨鼠、蝙蝠、鸟类、青蛙、刺猬、兔子和蛇……

而冠状病毒可以感染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包括:人、猪、牛、马、骆驼、猫、狗、啮齿动物、鸟类、蝙蝠、兔子、雪貂、貂、蛇和各种野生生物。

新型冠状病毒的“身份”如何确定的?

当“不明原因肺炎”出现不久后,最初的实验室检测发现,引起肺炎的病毒,既不是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也不是流感病毒或腺病毒。

到1月初,科学家通过对病毒RNA基因组的测序,鉴定出了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的新型冠状病毒。“更重要的是,还从一名患者中分离出了新鉴定出的病毒。”作者写道。

这给了科学家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来源的基础。

据介绍,冠状病毒家族可分为四类,包括Alpha属、Beta属、Gamma属、Delta属。SARS、MERS以及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均属于Beta属,皆是人畜共患病原体,可引起人类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武汉市爆发的病毒性肺炎与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的暴露有关,表明可能存在人畜共患病。”作者分析。

此前的研究就发现,病毒倾向于发展与其宿主相类似的密码子偏性。密码子是生物信息从基因到蛋白质的重要桥梁,每一个密码子(包含三个碱基)最终会被翻译成一个氨基酸。

不过,多种密码子都可能合成同一种氨基酸,但细胞在选用密码子的时候,会存在着某种偏好——“密码子偏性”。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病毒都不含有tRNA,所以病毒蛋白的翻译完全依赖其所寄生的宿主的tRNA。由此,宿主便会影响病毒的密码子使用,也就出现了相似的偏性。

这意味着,新型冠状病毒应该与其自然宿主有着相似的密码子使用偏好。

在对比了多个物种的密码子使用偏好后,研究者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银环蛇和舟山眼镜蛇(Naja atra)具有较高的相似度。

溯源新型冠状病毒:论文推测来自蛇,病毒与人类接触或增强传播力

“这些数据表明,与其他动物相比,2019-nCoV可以更有效地使用蛇的翻译机制,这表明2019-nCoV的流行可能源自蛇。”作者写道。

公开资料显示,这两种蛇在中国和亚洲多个地区均有分布,同时,华南海鲜市场也有蛇销售,许多病人在这里工作或接触过野生动物。由此,作者进而分析,蛇可能是2019-nCoV最有可能的野生动物宿主。

此外,作者还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似乎是蝙蝠冠状病毒与起源未知的冠状病毒之间的重组病毒。这种重组发生在病毒spike糖蛋白内,该蛋白用于识别细胞表面受体。

这也解释了新型冠状病毒为何会出现跨物种的传播——由蛇传染到人。

作者提出,蛇是冷血的爬行动物,其温度低于人类,因此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在感染人之后有所减弱。

但这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担忧,随着病毒与人类的密切接触,会否让其获得更有效的复制能力,和更快的传播能力?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