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生说“我考上清华靠自己,关学校什么事?”,对此你怎么看?

海归智库


学生有这种想法,可能很多人说学生不懂感恩,但是,反过来想,学校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学校就没有一点责任??我们都不知道学生经历了什么,他可能被老师逼着学,当然,也有人说,不逼能考上清华??学生可不这样想,你剥夺了他正常学习的机会,打乱了他时间规划,他只会认为没有老师,他会考的更好。。。而且现在考清北也是学校对老师的考核,学生是了解的,所以更多的学生不会感恩,只会想到这是互利互惠,老师花时间辅导他,他考上清北,老师完成任务,得到一些相应奖励。最重要的一点,学生哪怕不读清北,考浙大,考复旦,考北师大,这些学生也不会觉得多失落,但是对于学校,对于老师,差别很大,所以后期,很多压力都压向了学生。这种情况下感恩是不可能的。当然,也不排除有的老师淡泊名利,教良心书的,既然都淡泊名利了,也不会对学生的这种说法耿耿于怀,毕竟这样的老师追求的是问心无愧,不需要学生来认可你。。。。


波菜


有一天下午,一个高二的男同学走进校长办公室,对正在办公的校长说:“校长,我没有生活费了,你拿几百块钱来给我用好吗?”。校长一脸懵逼的表情看着那个男学生并没有说话,接着那个男同学又说:“你如果不给我钱,那么我就去其他学校读书了”。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就会问了,这个男同学是谁啊?他怎么能有这么大口气?他难道是校长家亲戚吗?他是那个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家的子女吗?

其实都不是,他只是一个学习很好的学生吧了,他是去年我们学校招生招来的一个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很好,中考成绩在我们县排名前十,于是学校给予他很多优惠的待遇(大家都懂的),于是这个学生就来我们学校读书了。

由于这个学生成绩很好,自以为是,感觉自己很了不起,所以才出现了开始的一幕,这个学生不感激学校给他提供的优惠待遇,反而去威胁校长,和题主这个学生一样,不懂得感恩,反而说自己考上清华靠自己,关学校什么事?

在我们农村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吃了人家的饭,反而在人家锅里拉屎!

不懂得感恩,反而恩将仇报。我们常说一个学生学习差了,顶多算是废品;一个学生成绩好了算是个合格品;但是一个学生成绩好但是人品差了,那么就是一个十足的危险品了。

而现在唯分数论的选拔考试造就了太多危险品了。

一个人教育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但是离得开学校的教育吗?离得开家庭的教育吗?如果没有学校他能考得到那么高的分数吗?他的考起和学校没有关系?难到他从小就没有上过一天学吗?难道他是坐在家里自学考起的?

现在教育造就了太多白眼狼,我们要思考了,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是“地理视角看教育”、分享知识、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大家关注、留言评论!

地理视角看教育


这对于能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来说,他们心里确实是这样想的,而且事实也如此。就我来说吧,虽然离清华北大还有差距,但也考了个不错的985,在学校我基本没有听老师讲课,作业只要是我想做的,老早就做完,不想做老师逼着做也懒得做。老师要求早来教室,晚回宿舍,这基本是做不到的,大部分比较厉害的人,都不依赖学校的。


无端静默


我认为学生的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理由如下。

一:智商方面

他能考上清华,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他智力高,智力不高能考上吗。天赋是父母遗传,是上天的赏赐,和老师真的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如果说和老师有关系,那不是扯蛋嘛?!

二: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孩子受家庭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最为关键的。父母注重教育,对孩子的学习起着老师起不到的作用。孩子的家庭教育,老师没有参与吧。

三:勤奋

考上清华的孩子,除了智商要高,勤奋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成功考上清华的。

四:关照

当过老师的都知道一个基本原则,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对一些学生置之不理,也不能对某些学生特殊关照。如果不能公平对待学生的,学生就会讨厌老师,从而也讨厌这个学科。

话又说回来,老师最关心的,提问最多的往往是差生,对差生照顾的最多。

好学生不用管呀,学霸还是学霸。因此,有能力考上清华的人,根本不需要老师的特殊照顾,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对老师感恩戴德,他只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只是听听课而已,听课也只是高一、高二为主,高三未必听课了吧,都是他刻苦钻研。

这个学生勇敢的说出了很多学霸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为他的敢说点赞!

从90年代至今,每一个学生都是从小学接受教育的,每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辛苦培育的。如果没有老师,不接受学校的培养,谁也考不上清华。

所以,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感谢每一位老师。


爱读书的蟋蟀


按照这样的思维,一定会发生很多下面这样的事情。结果则完全不同了!

  • 儿子长大之后完全可以给自己的妈妈说:“我之所以长这么大,都是靠我自己,与你有什么关系呢?”——妈妈:你是哪里来的?你是喝西北风长大的吗?!
  • “a、o、e……”等等都是自己学的,与老师教没教没有关系——老师:你天生就认得这些拼音字母,你“神仙”啊?!
  • 小偷被警察抓住了之后,心中一定会愤愤不平地说:“我是偷别人的东西,与你警察有什么关系啊?”——警察:你已经违法犯罪了,还不知道自己错了啊?!
  • 清华大学的教授肯定会给这个人说:“你还是趁早别来上学了,以免将来你不承认清华大学,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后悔吧你!
  • ……

这样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


中小学教育者


有学生说:“我考上清华靠自己,关学校什么事?”说出这样的话的学生,绝对不是个别现象。这种学生,认为考上好大学,凭的是自己的本事,他们口出狂言,伤害了辛辛苦苦教育他们的老师。

一个学生,说出这样的话,我认为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生源大战,少数老师犯贱,丧失为人师表的尊严,导致学生看不起。

现在各地各学校抢生源非常激烈,有竞争,就会有人做出过分的、甚至是虚假的承诺。

以我们本地为例,县城的一所普通高中,为了抢夺重点中学的生源,每年暑假就会派老师到各个成绩优秀的同学家中去走访,事实上就是游说这些同学到他们学校读书。

这些老师要想成功地劝说中考分数高于他们学校录取分数线的同学,就得给出优惠的条件。他们在宣传的时候,许诺让这些同学到普高去读实验班,并且违心地说普通高中的实验班一定重点高中的平行班好,他们还有意诋毁重点高中的声誉。

另外,他们还许诺除了免收这些同学的学杂费之外,还每个月给他们发生活补助……

试想,通过这种近似于哀求的方式招来的学生,他们还会尊重老师吗?

记得好几年前,我们县的中考状元被武汉某高中买去。这个同学本来按正常程序是录取到华师一附中,但是另外一所学校给予了丰厚的奖励:免去三年的高中学杂费,入学即给予10万元的奖励,签订协议,如果高考考取北大清华,再给予10万元的奖励,另外安排他母亲到学校工作,提供一套住房,供他们母子三年免费居住。

正是因为各地学校抢生源,大家彼此之间互相竞争,给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优越,师道之不尊,反过来学生也不会尊重老师,所以他们考上清华北大之后,当然就会看不起老师,说出让老师伤心的话。

第二,少数老师教书育人水平有限,让学生看不起。

毋庸置疑,我们老师当中,确实有一部分智商、情商都不如学生。学生问问题,老师经常回答不出来;上课讲课,让学生听得昏昏然。课后又不与学生打交道,形象猥琐,没有丝毫为人师表的风范。

这样的教师,既不能教好书,又不能育好人,怎么让学生钦佩和感谢呢?也就难怪学生毕业时会说:我考上好大学,靠的是自己。

第三,没有感恩之心的学生,首先是缺乏家教。

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讲究仁义道德,懂得感恩的优良民族,为什么现在一些学生却不懂得感恩呢?

恐怕与少数家长的教育有关,特别是那些独生子女的家庭,由于过分溺爱,导致孩子自私自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他人,总认为社会应该为他服务,老子天下第一。

这样的学生,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个人英雄主义,认为个人的利益大于集体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国家利益。

今天,他们说出考上清华北大靠自己,与老师和学校无关,将来他们就会出国,并且改变国籍,不会回来报效国家,忘根忘本。

当然,我们也不必为此伤神。这种不懂得感恩的学生,终究走不远。人是社会动物,脱离群体就无法生存。

“三英战吕布”,可以说吕布是三国里最勇猛的,绝对是“考北大清华的好料子”,但是“

三姓家奴”不懂得忠诚与执着,不懂得感恩有恩予他的“干爹”,最终身败名裂,一事无成。相反,刘备不仅善于结交有益的朋友,还懂得感恩朋友——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终成帝业。

所以,家里有聪明的孩子,父母确实值得庆贺和珍惜,但千万别忘了教育孩子感恩,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多半是要成为“不孝之子”,恐怕最后连父母也不认得。


大希教育园地


题主你好,很高兴分享我的看法。

要考上清华北大肯定是靠自己啊,关学校什么事儿啊?

要考清华北大的人在哪个学校都要考清华北大。就高中的学习来说,70%甚至70%以上的东西都要靠自学。老师要去吧,很高的升学率呢,就要顾及到班上的大多数同学。尖子生和无可救药的学生呢,通常是费不了老师多少精力的。甚至有些水平很糟糕的老师呢,试题都要讲错,根本就辅导不了高中的尖子生。有些个年纪大点的不求上进的,就只会照本宣科,甚至照本宣科也是无精打采的。所以啊,这个要考顶尖的大学吧,百分之七八十都要靠自己靠智商靠勤奋靠方法。还真和老师学校没多大关系。

当然,如果老师水平高的话,就另当别论了。[祈祷][祈祷]


安雅威


这是非常正常的表达,能上清华的学生智商不是一般的高,记忆力也不是一般的好。能够真正教得了他们的老师,实际上非常的少。大多数高中的老师都没有能力考上清华,没有能力考上清华的老师,怎么可能凭自己的能力教出一个清华的学生呢?


绝大多数考上清华的学生都是靠自己。

能够考上清华的学生,不是老师能够教出来的,而是他本身底子就非常的好。但是有一些学校,有一些老师总是喜欢以某一些学生考上清华来宣传自己学校的教学能力。这就会让一部分考上清华的同学非常的反感。

如果某个老师在自己的班上出过清华的学生,他就会体会到,很多时候并不是他在教这个上清华的学生,而是这个能上清华的学生在教他。清华生在做题时候的思维是非常的活跃的,比标准答案还更加的优秀。

由于现在教育资源集中到一些省会城市或者沿海城市。优秀的生源往往也是去省会城市或者沿海城市读书。所以现在很难看到二三线城市里面,普通高中里面考出清华北大的学生了。

二三线城市里面的高中老师的学历也是比较低的,学习能力也比较差。所以基本上不可能驾驭得了能上清华的学生。能从这些中学考出来的清华北大学生,他们如果不怪自己的老师拖累自己的学习,已经算很不错了。

并且现在网课也非常的发达,有很多优秀的老师通过网课教学。那些优秀的老师倒有一部分是从清华北大毕业的。我接触过的一些学生,有的就是通过网课考入985,他们经常会认为学校的教育拖累了他们的学习,如果不是这个时代有网课他们就可能考不上。

我上高中的时候,英语老师的水平也是比较差的,当时我的英语成绩就是拖后腿的科目。我也是通过网络搜索到背单词的方法,睡眠记忆法,然后再学习,整理和记忆考点的方法,最后通过背词组短语和固定用法,把英语成绩提高到140多。

同样的卷子,英语老师考100,我考140,上课我还要帮他纠错。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学校和老师以我的名义对他个人以及学校进行宣传。我也会心里不舒服。

很多好学校集中了整个社会最好的生源,最后实际上在浪费生源,但是由于生源很好集中在一起,所以最后学校的上线比例会很好。

但是能把一个普通生教成优等生的学校或者老师真的很少。基础教育很多时候还是很浮躁的,基本上就是拿着大锤大力出奇迹。并没有非常细致的因材施教。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在学生时代并没有成功,可是进入社会以后却非常的成功。很多人对于自己的能力会有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反观国外的教学,比如德国,学校里的成绩往往就真的决定了一个人社会上的社会地位。这是因材施教的结果,他们的大学选拔出来的学生往往是真的喜欢读书的人。

那些不喜欢读书的同学,学校往往会根据他们的兴趣,把他们安排到各种技工学校中去,让他们在未来成为灰领。

从这个清华学生说出来这句话,实际上可以反思出非常多我们教育上面的问题。


外语那点事


能说出这样的话的学生,一定是没有感恩之心的,现在很多学生都是:我学好了,成绩好,那是我自己有本事,自己聪明。若我没学好,那一定是老师没教好。更有甚者,家长也是这样觉得的。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家长,是没有感恩之心的。不懂得感恩他人,以后也一定不懂得感恩社会,这样的人,终将成为一个自私的人。

一个自私的人,考虑事情总是只顾及自己,而不管别人,这样的人,就算有再高的学历和能力,但终究只能是这个社会的蛀虫。之前一个高材生,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点儿好奇心,将硫酸洒到动物园的熊身上,只是为了看看熊有什么反应。这样的人,我们不可否认他有能力,但有时候,有了能力,却心术不正才是最可怕的,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恋依雪8


果树结果子都是果树的事,关果农什么事?为什么果农都有属于自己的所属权和管理权?果子的出售收入属于管理的果农所有而不归果树所有?结稻谷是禾苗的事情不是农民的事情,为什么稻谷归属种值稻谷的人而不归于禾苗本身?再问问这位学生本人:你长大是你自己的事情为什么父母你要接受父母为你付出的一切?你读书是你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从幼儿园幵始就要听老师授课?你考上清华大学是你自己的事情,关清华大学的学校与老师、教授什么事情,你自己跑到真空去上清华好了,反正你只靠自己的本事,不需任何外界条件。说得出这种话的学生将来读个大学、博士有什么用?在他(她)的世界里一切都不存在,只有自己一个人。不懂感恩,过了河丝毫不觉得造桥人的伟大,只有自己的本事,目空一切,唯我独尊。我要是任何重点大学招生办的人,这样的学生我第一个把他(她)拒之门外,不与录用。我要是这孩子的父母,我从此以后将他(她)赶出家门,看他(她)凭自己的本事能走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