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hello,各位小伙伴们,每周一更的全球心理资讯又和大家见面了。本周我们要探讨的主题是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以及应对早期发展图谱的关键30天。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武汉疫情,牵动着万千国人的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及变故,人们往往会经历诸多痛苦,例如丧失,亲人离世,例如社会支持系统崩溃,隔离、孤独。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大多数人经历创伤后都能逐步恢复,但是高达23%的人则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以下简称PTSD),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难以治愈。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本周,小编为大家带来一项来自心理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我们了解和早期干预PTSD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这项来自佛蒙特大学心理学家学们的实验成果,发表在了最新的《抑郁与焦虑》(Depression and Anxiety)杂志上:

大多数经历过严重创伤的人都能恢复健康。但23%的人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这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它结合了对创伤的侵入性想法、对创伤提醒的回避、情绪低落和夸大的惊吓反应。

简言之就是: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早干预,早治疗。

早期的创伤性事件体验,前30天干预是十分关键的。


· 正 · 文 · 来 · 啦 ·

研究背景

大多数经历过严重创伤的人都能恢复健康。但23%的人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这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它结合了对创伤的侵入性想法、对创伤提醒的回避、情绪低落和夸大的惊吓反应。哪些创伤受害者会患上这种疾病,哪些会幸免,目前还不清楚。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刚刚发表在《抑郁与焦虑》(Depression and Anxiet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为在创伤患者中识别潜在的PTSD候选者提供了新的线索,并提出了可能阻止其发展的干预措施。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心理学副教授、该研究的第一作者马修·普莱斯(Matthew Price)说,这项研究是首次在创伤事件发生后的头30天内从创伤受害者那里收集大量数据,这是一个关键时期。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绘制图谱

普赖斯说:“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流感不同,后者不像你某天带着病毒醒来后感觉不舒服。”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系列症状会发展、建立并相互影响。大约一个月后,一切都决定了,所以为了理解和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很重要的是要描绘出早期发展的动态。”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普莱斯说,这种疾病的性质使这一点很难做到。研究人员要么很难接触到经常突然离开医院的创伤患者,要么在创伤后急性期多次接受采访时感到不舒服。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这项新研究采用了一种新方法。研究人员利用一款手机应用程序(一种非侵入性的信息收集方式),可以在创伤事件发生后的30天内,在方便的时候向创伤受害者发送一系列问题的短信,让他们回答。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这些问题是精心设计的,因此他们产生了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键症状的逐日信息,并以一种研究人员可以跟踪其随时间发展的方式来提问。

研究追踪

两个独立追踪研究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然后,研究小组使用一种称为短期动态建模的统计技术来确定哪些症状作为影响者,导致其他症状发展和增强,哪些症状来自这些影响者,哪些症状独立运行。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对于一系列症状,症状链看起来很像恐惧条件反射,”Price说。“人们首先会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产生侵入性的、不愉快的想法,这导致他们避免做那些让他们想起创伤的事情,而这种逃避导致了过度警惕。”这个序列反映了PTSD发展的一个普遍接受的理论框架。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大胆假设

但普赖斯说,抑郁情绪似乎与恐惧条件反射症状无关

“抑郁症不受其他症状的影响,也不是一个影响者;它自己消失了,而且永远消失了。”

普赖斯说,这与全面爆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有很大不同,后者将恐惧条件反射与抑郁紧密结合在一起,并提出了一种与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很大不同的治疗方法。

新型方案

“目前最常用的策略是观望,”他表示。“研究表明,相比之下——尽管治疗创伤后不久的受害者极具挑战性——及早干预以阻止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展至关重要。”预防是首选的策略,因为许多人会继续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而不是立即寻求治疗。相反,这些人在得到他们需要的帮助之前可能会遭受数月或数年的痛苦。”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普赖斯说,研究表明,干预可能沿着两条轨道发生。


一方面,患者可以接受某种形式的暴露疗法,以解决基于恐惧的症状


另一方面,一种更基于认知的方法可以治疗抑郁症


易感人群

哪些创伤患者最容易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

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对创伤线索有强烈反应的人,那些在创伤后不久似乎对那些让他们想起创伤的事情很有反应的人,可能是值得注意的人,”普赖斯说。

但是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问题仍然没有达成一致的答案,病理学家、心理学家甚至脑神经科学家们都在不断将研究成果向前推进。

研究贡献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我们将PTSD的早期发展图谱绘制出来。把在这一过程呈现出来的各类因素进行了整合,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始开发治疗方法。

就好像刑侦办案中,人物画像师和心理侧画师的重要性一样。一个提供外在特征的相关,一个提供行为、人格的共性。最近侦破的南大碎尸案,当年画像师的作品和案犯本人就有高度的相似。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以微见著,刑侦如此,心理治疗亦是如此。

当我们知道了对手的特征和类别,就能快速识别并作出反应。制定更为合理和有效的治疗模式,而不必在病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才开展工作,关键期在心理治疗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当然未来还有很多后续工作需要我们跟进,但是这意味着PTSD这项心理学中的疑难杂症,已向治愈模块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

心理Tips小妙招

  • 线下:寻求专业帮助(各级医院心理门诊或者精神科、专业心理机构、社区)
  • 线上:拨打专业心理援助热线、参与在线支持团体(各个城市均有开通,大家可以网络搜索)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by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Note: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JournalReference:

1. Kaustubh Sharma, Ryan LeBlanc, Masudul Haque, KatsuhikoNishimori, Madigan M. Reid, Ryoichi Teruyama. Sexually dimorphicoxytocin receptor-expressing neurons in the preoptic area of the mouse brain. PLOSONE, 2019; 14 (7): e0219784 DOI: 10.1371/journal.pone.0219784

— END —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了,我们会每周持续更新,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有趣的心理科普知识,亲们下周见咯,byebye

用心理学与你畅聊生活

心理咨询★ EAP★ 注意力


Weekly丨警惕,23%患病率!疫情之下“心理防创”30天

往期精彩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