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紮實實四步走!解決幼升小最頭疼的計算問題!

↑ 立即關注!給孩子最好的數學思維啟蒙!

近年來,幼升小競爭激烈,而面試中,數學絕對是拉開孩子差距的一個重點。

不論是哪所小學,不論學校教育特色是什麼,數學都是考察的基本點和重點。而數學考察中,除了思維題,計算題也是每年幼升小面試必考題。

雖然計算題看起來比較簡單,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孩子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父母內心無比焦灼,可是又不知道怎麼辦,所以,今天和家長朋友們聊聊,到底該如何訓練孩子計算能力!

紮紮實實四步走!解決幼升小最頭疼的計算問題!

一、從“會數數”到真正理解數字

很多家長表示,孩子能成百上千數數,計算能力卻總不如人意,該怎麼提升?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家長所謂的孩子“會數數”,可能僅僅是“唱數”,孩子還停留在“背數字”表象階段,壓根不理解數字的真實意義,所以需要藉助實物幫助孩子理解數字。

紮紮實實四步走!解決幼升小最頭疼的計算問題!

舉個例子,4歲半的聰聰,一口氣數到10都沒問題。現在,他有3顆葡萄,媽媽又給他2顆。這時候,聰聰能準確說出自己一共有5顆葡萄,但卻不一定能說不出3+2=5。

實際上,這就是孩子沒有理解數字真實意義,僅停留在表面背數字階段。

二、不能忽視的“掰手指做算術”

很多家長擔心,一遇到計算,孩子就要掰著手指算半天,速度慢,而且顯得孩子好像不聰明,所以總是要求孩子戒掉掰手指算算術的習慣。

我們還用3+2舉例,當孩子學會運用實物做加減法後,家長可能會問:寶寶3+2等於多少啊?孩子估計立刻掰起手指,家長這是多半會制止孩子。

紮紮實實四步走!解決幼升小最頭疼的計算問題!

其實,如果家長髮現孩子計算時掰手指,那說明孩子正停留在“直觀水平”。而且,這個階段,是小朋友必須要經歷的。手指,是孩子最方便,最簡單易得的實物,家長們無需制止,等孩子對數字和計算足夠熟悉以後,自然就會擺脫掰手指這個習慣了。

三、加減算式裡的數字位置

孩子好不容易度過掰手指計算階段了,家長以為孩子這就是掌握了計算,很遺憾,並沒有。實際情況是,很多孩子數字換個位置,就不知道結果了。

紮紮實實四步走!解決幼升小最頭疼的計算問題!

舉個例子,當家長問孩子3+2等於多少時,孩子可能頓一下,或者悄悄點了下手指,然後說出答案為5。但是如果家長再追問2+3等於多少時,按照我們大人的邏輯,答案應該脫口而出,但孩子往往還會重複剛才的過程,甚至算錯答案。

像這樣,孩子以以一個數字為起點,再接著數的方式,我們稱之為“半直觀水平”。很多孩子可能長時間處於這個階段,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推薦一個很簡單直觀的加減法學習方法——數軸

紮紮實實四步走!解決幼升小最頭疼的計算問題!

以3+2=5為例。孩子可以先在數軸上,找到2,然後再往右,數3格,落在數字5。

紮紮實實四步走!解決幼升小最頭疼的計算問題!

以9-6=3為例。小朋友在數軸上,找到9,然後再倒退,往前數6格,落在數字3。

此外,“數軸”除了幫助孩子學習加減法之外,還可以幫助學習“數和數之間的關係”

四、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計算

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始終貫穿於生活之中,所以我們可以藉助生活中的實際行為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

舉個例子,帶孩子去超市買東西:

(1)讓孩子幫忙拿東西,“寶寶到蔬菜區幫媽媽拿兩個西紅柿,看一下多少錢一斤哦”,這樣不僅讓孩子有數的概念,還能鍛鍊孩子的方向感和社交能力。

(2)給孩子一次買他喜歡的零食的機會,讓他自己算總價和結賬,並且儘量用現金付款,剛好可以教他認識人民幣的面值,還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

紮紮實實四步走!解決幼升小最頭疼的計算問題!

幼升小數學計算,家長一定要讓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多學習數學,多幫助孩子開動腦筋,培養數學學習興趣和數學思維,相信孩子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點擊"瞭解更多",領取“幼升小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