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精的死到底冤不冤?

LG手机15789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西游里有名的桥段,有人会觉得这个白骨精也不怎么厉害,怎么这个故事这么有名呢,经常有独立的戏曲、电影单讲这个故事。其实透过整个西游就看得出来,白骨精虽然是小妖,但是白骨精这个故事却把唐僧师徒一干人等的关系脾性以及矛盾展现的淋漓尽致,为全书取经奠定了基调,自然十分重要。

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聚齐以后遇到的第一个妖怪,收伏沙僧以后,唐僧取经队伍算是完备了,一马四人,整整齐齐。再这以后遇到了两次大考验,一个是四圣试禅心,一个是地仙镇元子,这俱是神仙,师徒几个虽然过关不易,但性命无忧。拜别镇元子以后,师徒一行人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妖精,那就是白骨精。在这之前,唐僧也遇到过几个妖怪,比如说黑熊精、黄风怪,黑熊精不过是贪图唐僧宝贝袈裟,黄风怪虽然吃人,却没有强调唐僧肉长生不老的妙用,只有到了白骨精这里,才有了吃唐僧肉长生不老的说法。


白骨精是个可怜的小妖怪,她没有手下也没有靠山,能够在这穷山恶水之间有个藏身之处也不容易,不知从哪听说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于是决定冒险吃唐僧肉。为何说是穷山恶水呢,原来这一路上连个瓜果蔬菜都没有,估计也是因为这地方太差了,有点能力的妖怪都不爱呆,所以才便宜了白骨精。走着走着,唐僧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于是斥责孙悟空去找吃的。孙悟空一离开,就给了白骨精可乘之机。不过这白骨精本领确实不高,她见到猪八戒沙僧两个在旁就害怕了,于是变成一个小美女去戏戏唐僧,找机会捉走他。

她变成美女一露面,猪八戒就来精神了。之前高老庄待的好好的,小媳妇睡着有吃有喝,结果来取经,一路上颠沛流离,经常连个饭都吃不饱。一看到这美女提个饭盒过来,兴奋的不得了,就要去吃白骨精的食物。唐僧却不一样,假模假样跟白骨精攀谈,说什么男女授受不亲啦,还说什么你有丈夫啦却跟我们出家人说笑,是不守妇道,所以我不能吃你东西,几个人是有说有笑,好不热闹。也亏得唐僧这么一番假推辞,争取了一点时间,等到了孙悟空回来。

孙悟空火眼金睛,一看这是妖精就要打。唐僧自然不让,孙悟空不听说这是妖怪,直接一棒子打死了。那白骨精别的本事没有,却有一个解尸法,留下个假尸真身走了。唐僧一看打死人了,就责备孙悟空,孙悟空指着那些食物给唐僧看,居然是些蛇虫鼠蚁,看的出来白骨精真的法力低微,平日伙食也不咋地啊。唐僧这才信了,然而一边的猪八戒不干了,原来他饿的不行,再加上高老庄被孙悟空折腾够呛,怀恨在心,所以故意说嘴说这是孙悟空的障眼法。唐僧本来就是个墙头草,一下就信了,赶紧念紧箍咒,把孙悟空折磨的死去活来。



如果说白骨精比较懂事,经过孙悟空的打杀她就该收敛一下,老老实实做她妖怪,吃点蛇虫鼠蚁小心度日也就罢了。可是白骨精并没有自知之明,她觉得自己还有机会吃唐僧肉,于是再次变作老妇跟老头去调戏唐僧一干人等,结果又被孙悟空两次打杀,最后魂飞魄散,彻底消失。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地方,白骨精一次次被打杀却不长记性,孙悟空明知打杀白骨精会受紧箍咒折磨却扔下死守。白骨精和孙悟空真的是妖性十足,完全一根筋,没有丝毫人类的变通。本来打妖怪这事并不困难,特别是对付白骨精这样的小妖,几棒子打杀就结束了。可惜有猪八戒这么个害群之马,他为报私仇,处处挑拨离间,最后害得孙悟空被唐僧逐出师门。

孙悟空离开唐僧以后,没地方去便回了花果山,结果发现猴子们少了大半,原来是被周围猎户捕杀了,孙悟空正一肚子气,勃然大怒,主动出击,一下子结果了千八百个猎户。因为三具假尸,孙悟空犯下了更大的杀孽,这笔账真要算起来,可以算到唐僧猪八戒身上,也可以算到白骨精身上,所以白骨精死的一点都不冤。

白骨精本领低微,跟后面层出不穷的妖怪比实在不值一提,然而她却是唐僧师徒关系的试金石,一个小小白骨精搅和的唐僧团队鸡飞狗跳,也暴露了团队里的诸多问题。孙悟空走后,唐僧很快被妖精擒拿,值得讽刺的是,他马上也遭遇了障眼法的威力,他被妖精变成一个大老虎,好不委屈。所谓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最后当然还是要请孙悟空回来降妖伏魔,解决问题。

经过白骨精这事以后,唐僧几个人的脾气都有所收敛,孙悟空不再那么鲁莽,唐僧不再那么是非不分,猪八戒不再那么小肚鸡肠。由于白骨精出现,唐僧团队开始走向团结,可以说这些是拿白骨精的小命换来的,白骨精能给取经队伍做点贡献,已经很不错了。然而唐僧这人记吃不记打,好了伤疤忘了疼,后来他再次驱逐孙悟空,,又遭遇真假美猴王危机。从那以后,取经队伍才算得上真正团结起来,再也没有什么队员出走的幺蛾子。


一览众河小


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前,首先得弄清楚白骨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是好人吗,不全是,那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吗,却又不尽然。白骨精绝对是《西游记》里的一个异类。

她的古怪在于是妖,却没有作为妖怪该有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白骨精没有尽到妖怪的“责任”与“担当”。她虽同蝎子精一样,只身闯世界,但却没有后者仗剑走天涯的潇洒(蝎子精艺高人胆大,法力修为到了让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看到都望而生畏的地步)。在大家尚知强强联合的当下,譬如大鹏精与狮、象结成战略同盟;黄狮精同一众狮子精背靠九灵元圣等,白骨精仍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在以开疆拓土为己任的残酷现实面前,白骨精的地盘只有区区四十里,与老鼠精上千里的势力范围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以至于手下没有一个服侍的小妖。同时,作为妖怪,业务能力极度不熟练,在以人肉为标配的妖怪餐食准则世界里,白骨精却没有染指人肉的记录(86版电视剧中,白骨精吃掉一家三口的剧情,在文本中并不存在)。

当然,这些事实都在无形中证明白骨精处在妖怪阶层的最底层。至少在取经团队到来之前,虽行妖怪之名,却无妖怪之实。

在取经团队到来之后,白骨精的所作所为更从侧面印证了她是不折不扣的弱者。具体表现为在孙悟空识破其诡计,要置她于死地时,白骨精竟毫无还手的记录;在一众女妖开始追求精神层面,力图破唐僧元阳时,她还在为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奔走,为此,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以求长生。


更反讽的是“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消息是白骨精首先提出的,但至始至终,她却没有看到一点能接近唐僧的希望。如果我们按照传统文化的认知来看,白骨精能力如此低微,平日也并没干丧尽天良之事,被孙悟空打死是不是惩罚有点过重(我们知道如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者,底子本身并不干净,都曾以靠吃人度日)。

用今天的话讲,白骨精充其量就是一安分守己,还沦落在社会底层的可怜人。依大众出于自身优越感的调性出发,同情弱者的心理,理论上白骨精应该能博得更多的同情分才是,那为何舆论反认为她的灭亡是咎由自取,死有余辜呢?

如此反讽的局面,无意中却透漏一个露骨的现实。

一是白骨精没有能力,却心比天高。那结果只能是命比纸薄。时至今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依旧含有巨大的贬义。

二是她的出身也被读者诟病。别的妖怪的载体大多都是鲜活的生命,白骨精却独树一帜,由白骨幻化成妖,本质上还不如孤魂野鬼。当然,这一点是读者在道德上不愿意同情她的诱因。

《西游记》中白骨精的灭亡,直接原因是想吃唐僧肉而被孙悟空打死,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在于白骨精身份低贱,却做着与自身实力不匹配的美梦。也就是说世俗的观念在她生命的最终走向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们回头再看白骨精在文本中,作者给其的定位:尸魔。此二字恐怕让广大读者在读到之初,便会心生厌恶,她出生低贱,挣扎在妖怪生态链的最底层,即使白骨精天生无害,也难以争取到大众的同情。

白骨精绝对是妖怪里的异类,出身卑贱,还不入俗,譬如不吃人肉等(在文本中她为唐僧提供的饭食,即用长蛆变得米饭,用癞虾蟆,青蛙变得面筋等可能就是白骨精的日常饮食)。只是千不该万不该,心比天高,去做很平常的“吃唐僧肉”的美梦。

别人都有此权利,只是白骨精不应该有。在取经路上,我们看到过形形色色的妖怪,那些真正把“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挂在嘴边的妖怪,却没有几个言出必行,一是压根不需要,如太上老君的家属,金角,银角,犀牛精者。二是大多只是在配合主人演戏,如佛家众坐骑等。只有傻傻的白骨精把它当成了终身追求,为此不惜飞蛾扑火。


文本中给的回幕名称是“尸魔三戏唐三藏”,一个“戏”字便足以道尽她的单纯,以至于被孙悟空识破诡计,一棒打在她身上时,用的是最基础的“解尸法”逃走。关键在于破绽被人看出,还不自知,如此三番,在挑战孙悟空的底线,白骨精从出场到灭亡的时间长度也仅仅一顿饭的工夫。由此可见,这确实有点悲催。至于白骨精死得怨不怨,很难为其下定论。烦扰大家自行体会吧。

在当今社会,这种成见还在,心比天高,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它可以让我们有更大的动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设法变得更好。只是在自身能力不足以够到目标时,我们要学会修炼自己,充实自己,切不可好高骛远,打错了如意算盘,把自己置身于虚幻与危险之中。而是要认清现实,脚踏实地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一文几值


《西游记》二十七回里,写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也是书里精彩情节之一。从白骨精的初衷来看,他死得一点都不冤。

【01】起心不良

孙悟空一行人一到一座高山上,便惊动了白骨精这一妖怪,便打起了唐僧的主意。因为唐僧是金蝉子转世,普通人吃了他的肉就会长生不老,妖怪吃了更是不得了,所以一路上都有人打他的主意,都想吃了他的肉。所以白骨精是妖精,他也想吃了唐僧肉,给自己助长功力。一开始,白骨精就没安好心的。

【02】付诸行动

一起心,趁悟空去化斋饭时,便变化成一个女子来接近师徒三人,遇上个猪八戒不识妖怪,唐僧也肉眼凡胎,差点上了妖精的当,幸好悟空及时赶回,打死了妖精的变化之状,却被不识妖怪的真身,然后又变成老太婆,说是女子的娘,又被孙悟空打死,最后化成一个老头子,说是女子的父亲,再次被悟空打死,如此三番,唐僧在猪八戒的挑唆下,与悟空产生了嫌隙,最终师徒分离。

【03】死得活该

在变成一个老者时,孙悟空怕唐僧再次阻拦,还请来了众神仙作证,真正地打绝了白骨精的灵气,化作了一堆白骨,偏偏唐僧偏听偏信,觉得所有现象都是悟空幻化,最终还是赶走了孙悟空。白骨精起到了挑拨师徒关系的催化作用,没有白骨精,猪八戒也挑唆不了,所以该死。

我是青鸾惊鸿,蜀女,喜欢读书写文字和心理学,感恩喜欢我的文字。

青鸾惊鸿


白骨精是很冤的,她只不过是想争取实现自己多年的梦想,结果遇到了不对的人。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连再次修炼的机会都没有了。



白骨精的来历,说起来是非常凄惨的。她生前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孩,后来被歹人盯上害了性命并且被遗弃山野。多年的风吹日晒,小女孩变成了一堆白骨,再经过多年的吸收日月精华,这堆白骨逐渐有了灵性并开始自行修炼。经过努力,白骨堆能化为人形,但终究还不是人。《西游记》里并没有写到白骨精有什么危害人间的地方,她所变的姑娘、老太婆和老公公,也并不是她谋害过的人,而是为了迷惑唐僧而随机变化的。



如果说她想吃唐僧也是一种罪过,那么沙和尚吃了那么多次转世的金蝉子该怎么算?猪八戒下界后一直祸害人家又怎么算?师徒四人为与道士争风吃醋就把人家哥仨给干掉了,这又怎么算?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妖精的需求永远是错的。

白骨精虽然是妖精,她确实像吃唐僧肉,但这是她的生存需要,急切转世重新做人的需要。一个被遗弃荒野的女孩子聚聚修炼这么多年却连个转世的机会都没有。到头来才发现修炼没用,只有唐僧才能解决她的问题,千百年的修炼都熬过来了,白骨精再也没什么可忌惮的。唐僧作为唯一能解决问题的人送上门来,哪个妖怪不会心动呢?所以说,白骨精打唐僧的主意,不是她的错,但对于孙悟空来说,你动我师父就是错。



苦苦修炼多年的白骨精,之前没有遇到前世那几个金蝉子;遇到的时候,金蝉子身边却多了几个厉害的徒弟。看来,这是上天不想让白骨精重新做人。


戴草帽的小老鼠


草根出身的白骨精,也想与天齐寿,靠千年万年修行,的确辛苦,蟠桃可长寿,人参果可长寿,太上老君仙丹也可长寿,这些好东西都与她无缘,想都不敢去想。

机会终于到来,吃不到蟠桃、仙丹,唐僧肉也可长生不老,而且是送货到了家门口,如此之大的诱惑,怎不令白骨精绞尽脑汁,冒着生命危险,吃上一口长生肉?

常言道愿赌服输,白骨精为达到目的,主动出击,实施各种诡计,仍被悟空识破,最终丢了性命,可惜了千年修行......白骨精之死冤吗?不,一点不冤,为了达到长生,放弃了清修,走捷径吃唐僧肉达到目的,只是她运气太差,遇到了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自己能力不足,虽死无憾......





是龙就上天


白骨精是西游记中法力最为低微的一个妖怪,没有之一!

白骨精想吃唐僧肉长生不老,而被孙悟空打死,到底冤不冤?

我的看法就是----不冤!

首先,白骨精听信谣言

白骨精道听途说,听说吃了唐僧肉就能长生不老,这只是一个谣言而已,可是,白骨精并没有去辨别谣言的真伪,只是听别人说是这么回事,具体的事情谁又知道呢?

为了一个道听途说的事情,而去只身冒险,只能说白骨精做事情太盲目,太冲动和鲁莽!

再者,白骨精没有对自己的实力进行一个精准的定位!

白骨精的实力,她的心里就没点数吗?自己能值几斤几两,自己心里都不知道,就去冒险,你说要是出点什么事,谁会同情你呢?对不对?

这就和我们去制定一个目标是一个道理,你制定一个目标,超出了你的能力的范围,这样的 目标能实现吗?微乎其微!

白骨精在进攻时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死,并没有吸取教训,她这是撞上南墙不回头啊!从她被孙悟空第一次打死的时候,白骨精就应该衡量下自己的能力,可是,白骨精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又一次的采取了进攻,然而,又一次被孙悟空打死。

最后,到了这个时候,白骨精就应该知难而退啦!

都已经被打死两次啦,跑都跑不了,明显的和孙悟空不在一个档次上,就应该另寻别路去修炼得了,唐僧肉不是那么容易吃的,可是她就像被灌了迷魂汤一样,一头扎进去不出来了。

明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行,还一个劲的去干,吃到了大亏,而不知道悔改和反思,直到撞的头破血流,依然死心不改,对于这样的人,真的不值得我们的同情!

所以说,白骨精死的不冤!


敬知斋


看《西游记》一直感叹金箍棒的神奇,不但能把阴间的鬼差打成“肉酱”,还能打断本就是死人的“白骨夫人”的“灵光”。

当然我们并不了解白骨精的死,到底是灵光断灭后魂飞魄散,还是死后能转世投胎。如果是前者,那白骨精的死确实是有点冤,因为这一路走来,想吃唐僧肉的妖怪多了去了,只有“白骨精”一个是魂飞魄散的。而如果是后者,那就不冤了,因为凡是没有背景的妖怪,都是要被孙悟空剿灭的,这一路上打死的未成气候的小妖精又何止千儿八百。

而这个白骨精不同于其他的妖怪,是一个尸魔,本体是一具粉骷髅。而且背上还写着“白骨夫人”四个字,说明这个妖怪是个女人死后的尸体成的魔。这就让读者们有了想像的空间了,孙悟空化斋摘桃子去之前,就曾经跳上云端看过,说过这白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四周全是崇山峻岭,唯有西南处有片桃子林可摘桃子吃。既然如此,那这个白骨夫人是如何死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后逐渐变成尸魔的呢?

我们看书中此处叫做白虎岭,原文中写道此处:

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

可见此处是个十分凶险的地界,是孙悟空舞着金箍棒用了驱狼赶虎的手段才让唐僧安了心。但是这样一个凶险的地处明明是白骨精的地盘,却又叫做白虎岭,说明此前这里应该还有一个白虎精,后来才成为白骨精的地盘。

我们可以脑洞大开的想象一下,也许这个白骨夫人就是生前被白虎精摄来做了夫人了,死后被白虎精用“解尸法”复活,变成了一个妖精,然后跟随白虎精修炼。由于修炼的本领不够,直至白虎精没能躲过天灾,而白骨夫人修炼时间尚浅还未到达天灾年限,正因为眼见白虎精受到天灾年限痛苦而死,所以才会想尽方法不惜以命相博来吃唐僧肉以求延寿来躲避天灾。

正因为年限不够,我们看白骨精的修为显然是很低端的,虽然能腾云驾雾,但是变化之术很差,也只是会个障眼法,能变个人物而已。而且变化人物的能力也是十分的孱弱,用的是“解尸法”,很可能就是一种借用尸体的法术,所以孙悟空一眼就能看穿,不比牛魔王,靠变化变成孙悟空最熟悉的猪八戒他都没能认出来。

而白骨精的三次幻化,代表的是“贪嗔痴”三念。这也是作者在取经路上的设定,所以孙悟空必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打死他,哪怕是被赶走,哪怕是被念紧箍咒,这都是一个证道成佛的过程,是九九八十一难的必经之难。

这一难对于唐僧师徒来说,没有冤杀不冤杀,只是一难而已。而对于白骨精来说,吃唐僧肉也是死,不吃也是天灾满后等死,索性试一下,或许侥幸能成功也未可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白骨精死的并不冤,哪怕是魂飞魄散,也比天灾降临痛苦而死好的多!


TK强哥读书


冤不冤,要看罪犯的作案全过程。



第一,犯罪动机。白骨精是有作案动机的,就是吃唐僧,而且蓄谋已久。只要有作案动机,那么她就死有余辜。



第二,犯罪行为。准确来说,白骨精并没有具体的作案行为,她变成美女试图冲到唐僧身边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但是被猪八戒和沙僧的杀气给拦住了。正扯呢,孙悟空回来了,一棒子打死。后来变成老太和老头,也是没有犯罪行为就被干掉了。正因如此,唐僧才说白骨精是好人,被孙悟空打死了很无辜。如果白骨精把唐僧抓了或者要跟唐僧交配,那么她肯定是妖怪,唐僧也就不会怪罪孙悟空了。



第三,犯罪后果。白骨精没啥犯罪后果,她最多属于犯罪未遂。一个罪犯怎么定罪,最终要看犯罪动机和犯罪行为,以及造成怎么严重的犯罪后果。现在白骨精什么都没做,就是给唐僧送个饭,就被猴哥兜头三棒子打死,所以从法律角度讲,很冤。


唐风宋月


她死得真的很冤。她第一次伪装成了一名十八岁的小姑娘,第二次伪装成了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妇人,第三次伪装成了一位老爷爷,这一家人都见过唐僧师徒,想吃唐僧肉。其实这个美丽动人的女子就是代表了她对唐僧的贪欲,后来的两位老妇人和老头子分别代表了嗔和痴,大家把这三个字连起来会发现是“贪嗔痴”,这其实也是佛教所常说的三个字。西游记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就是在警告唐僧不要被这贪嗔痴三物所迷惑,也保留初心继续前行。

其实这些都是佛祖安排好的了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考验师徒四人取经的决心。可是孙悟空被唐僧骂了几句就被气回花果山了,最后唐僧被狮子精哄骗的宝象国国王给关起来了。猪八戒和沙和尚都没有了办法,只能让猪八戒花果山找孙悟空回来救唐僧。

所以孙悟空宁愿被唐僧念三次紧箍咒,也必须要打死白骨精。

而且有一个问题,就是打白骨精为什么要打三次。这样写有三个好处:第一,更能表现孙悟空不顾师傅误解,排除阻挠,坚持扫除妖魔,充分表现了他坚定、机智的性格,第二,为了充分表现白骨精的狡猾,贪婪,诡计多端,还能表现唐僧胆小懦弱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西天取经的困难估计不足;第三,能够展开故事叙述,使情节曲折复杂,引人入胜,更能体现降妖除魔的艰难,从而突出孙悟空斩妖除魔坚定不移的决心。


春梦了无痕007


大家好,我是恒实。我来回答“白骨精的死到底冤不冤”的问题。要说白骨精被孙悟空打死,说冤也冤,说不冤一点也不冤。简单来说,白骨精有三冤三不冤?理由原来是:

第一冤

千不该万不该,白骨精就心动想吃唐僧肉。也不知白骨精这个家人究竟是何方高人,竟然能知道吃唐僧的肉就能长寿长生的秘密。白骨精也算是够可以的,在事实尚未调查清楚之前,就贸然动手欲要抓唐僧。这是第一冤!

第二冤

第一番变幻成了一个个月貌花容的女子,企图趁孙悟空外出化斋时,色诱将猪八戒与沙僧迷倒,然后一举将唐僧捉拿住!

只可惜时不我待,在计划快要成功之时,孙悟空关键时候返来,一棒要将白骨精击杀当场。幸好还会白骨精还会“解尸法”,使了个障眼术逃脱。眼见着计划功败垂成,这是第二冤!

第三冤

正所谓“晦气到了,那真是喝凉水都塞牙”!前后几回都险些让唐僧上了当,正待捞住之时,却都被孙悟空紧要时刻赶到,一棒将“好事”打破。以至于到最后“功名未就,身死当场”。此乃第三冤!

白骨精的死有三冤,这正是代表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共性。白骨精一心只看远处的利益,(就是吃唐僧肉能够长生不老)、但是却看不到眼前的危险(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看穿她)!难道说白骨精真的是活得不耐烦了?

其实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事都要“量力而行”,切莫“勉为其难”!成了事后的“冤大头”!


一不冤

在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就贸然行动,以至于次次计划都告以失败。欲话说得好:“谋而后动、相时而动”。白骨精连行动的目的唐僧肉究竟能不能长生都没有搞清楚,只是凭着一句道听途说的一句话贸然来捉唐僧,活该是让孙悟空给一棒打死。这是一不冤!

二不冤

在第一次行动失败之后,不仅不总结经验教训,更是不动脑子的、不全逻辑地,“换汤不换药”地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行动。难怪孙悟空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出破绽,将白骨精击杀!这是二不冤!

三不冤

正所谓是” no zuo no die“,翻成中文就是”不作不死“。想你白骨精已是一枚僵尸,多少年方休得了一丝灵光,成为白骨夫人。好生潜心修行,偏要凑什么热点、追什么风头。是仗着手下小弟无数?还是靠着手中法宝成堆?”没有那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这一下可好,不仅长生不老没有追求到,反而横死荒野化为荒野中的一堆骷髅。这是三不冤!

这件事更是告诉我们不作不死,莫要不动脑子强出头,成了那根”出头的椽子总先烂“。


所以,白骨精之死既冤又不冤。也正应了”红粉佳丽却为白骨骷髅,美丽皮囊暗藏丑陋之心“的道理。戒之诫之!


我是恒实,一个从事批零女装的微商自媒体人。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还请欢迎关注转发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