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橋大家都很熟悉,1萬多鐵環,重達40噸,古人300年前如何修建

相信很多人對瀘定橋的認識都是基於《飛奪瀘定橋》的文章瞭解到的。當時是1935年5月,紅軍抵達了易守難攻的天險大渡河,此時部隊僅有幾艘小船,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渡河,瀘定橋恰好是眼前大渡河上唯一的橋樑。 紅二師第四團被選作了渡河的先頭部隊,二連連長廖大珠和戰士王海雲、李友林等22位勇士 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組成了一隻敢死隊,準備趁國民黨軍不備突襲奪橋。下午四點,敢死隊隊長廖大珠一聲令下,勇士們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衝上了懸在空中搖搖晃晃的且只剩下鐵鏈的瀘定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下了橋,為後面的大軍打通了渡河之路,最後贏得了戰役的勝利。文章裡面描述的瀘定橋十分兇險,下面水勢湍急,對面炮火猛烈。就是平常時候走鐵鏈過橋,就讓人膽戰心驚,真對當時的戰士感到敬佩。

這座易守難攻的交通要塞瀘定橋是怎麼樣一座橋呢?它是一座由13根鐵鏈、1萬多鐵環組成,重達 40噸的鐵索橋。 根據歷史記載,此橋是康熙年間修建的,康熙皇帝曾御筆親書“瀘定橋”三個大字立碑於橋 頭,橫批寫到“一統山河”,距今已經有三百多年曆史。 在此橋修建之前,商人們都是全部全靠船隻或溜索,效率低下,常常因為不能及時渡河而導致 一些貨物壞掉,而軍隊在此行軍也十分不便。


此橋修建完後,兩岸交流便利起來。大渡河兩岸交流全靠此橋,成為連接藏漢兩地的交通紐帶,這也是為何國民黨軍沒有直接拆掉這座橋以阻礙紅軍渡河的原因。 古老的瀘定橋全長103米,寬3米,是一座用鐵索製成的索橋,由13根鐵鏈組成,其中橋欄左右各2根,橋底9根,耗鐵共40多噸,在那個生產力有限的年代能在這種崎嶇之地建出這種工程實屬不易。

在修訂瀘定橋古人在沒有現代工具支撐的情況下面臨著鐵索供應、鐵索過河以及鐵索固定三個難題,同時這裡大渡河這裡地方偏遠,河面寬、河道深、水流急。 當時,瀘定縣沒有鐵礦,稀缺生鐵,鐵匠這種技術人員更是尤為稀少,需要前往別處採鐵製作 鐵索和徵調鐵匠,加上此地又偏遠交通不便,因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終才製成了這40噸鐵索,並將其運送到了施工地點——大渡河。

兩岸銜接這個難題也困擾了施工者很長一段時間,他們一開始試用船隻和羊皮小筏甚至竹筏運輸,但均以失敗告終。 最後聰明而又智慧的勞動人民研究出了一種新方法:先將粗而結實的竹繩系在兩岸,將鐵鏈繫於穿在竹 繩上的短竹筒上,然後拉動繩索進行輸送,成功將鐵索送到了對岸。

為了固定鐵索,人們用當地的巨石做了橋頭,又在橋頭挖了深井,並且在井底鑄成橫縱地樁, 最後連接所有鐵鏈,將橋栓得紮紮實實,使瀘定橋能夠安全的運輸茶葉、牛羊肉、布匹等貨 物。時至今日,瀘定橋已成為了一處旅遊的景點,大家可以這裡緬懷歷史,感受古人智慧的結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