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金融春雨润春耕

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 刘音妤 通讯员 白伟东

防疫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春耕已经陆续展开。近日,甘肃陇南市金融机构在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为解决春耕备耕生产资金紧缺问题下了一场“金融春雨”,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

  下好“政策雨”。人行陇南市中支及早谋划、靠前履职,出台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金融支持服务的指导意见》,从三个方面对全市春耕备耕资金保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求全市金融机构坚持“服务当地”经营理念,单列“三农”信贷计划,成立“三农”工作小组,创新“三农”信贷产品,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春耕贷款资金投放效率。二是鼓励各金融机构发挥背包银行的优良作风,深入农户、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企业提前调查春耕备耕的生产资金需求,建立台账,重点满足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信贷资金需求,保障粮食生产、生猪、奶牛、油料、禽蛋等重要民生商品生产的信贷供给。第三,指导金融机构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对接,探索创立“政银+公司+合作社+农户”“政府+银行+涉农企业+建档立卡户+订单”等模式,推动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扶贫政策的有机结合,精准高效服务广大农村的春耕备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下好“资金雨”。陇南市各金融机构迅速行动、认真落实当地人行各项要求,针对春耕备耕资金需求集中量大、急迫的情况,主动进入田间地头掌握春耕备耕资金需求。农业银行陇南分行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推送科学防疫知识和农行信贷政策,并成立4个春耕贷款指导组,深入辖内各县(区)农户家中推广富民产业贷款,截至目前,共推送相关信息3.2万条,发放产业贷款877笔、7999万元。同时,积极为农户办理信用卡分期1.02亿元,减免交易手续费54.6万元,全力支持广大农户不误农时,及早恢复春耕生产。邮储银行(601658)陇南分行开辟了三农服务绿色通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简化办贷流程,缩减审贷时间,实施优惠利率,截至目前,共投放“三农”贷款69笔、857.9万元。金桥村镇银行发挥村镇银行乡村主力军作用,研发推出“支农贷”,加大对农产品收购贩运、特色农业种植、运输和加工的资金投放力度,截至目前,共为6个贫困村投放涉农贷款156户、1464万元,帮助农户渡过难关。武都农村合作银行把特殊时期支持春耕生产工作放在首位,合理调整农户信贷政策,从1月初就全面启动了春耕贷款投放工作,截至2月27日,共计发放贷款1294笔、1.49亿元。同时,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对接,摸清全区“五保户”“特困户”春耕成产急缺秧苗、农具、化肥等生产资料底数,达成信贷投放意向资金600余万元,保障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下好“帮扶雨”。在认真做好春耕备耕金融服务的同时,陇南市金融机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行业优势,主动帮助农户对接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相关企业,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同企业和农户“面对面”摸需求、谈合作、论发展,努力为广大农户打破信息壁垒,帮助农户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农作物。兰州银行陇南分行通过对接从事大黄、半夏、黄芪等中药材收购、加工、销售的企业客户,帮助农户摸底了解企业成产需求,并根据农户实际情况制定了专项信贷方案,目前,已投放大黄种植贷款3000万元,半夏种植贷款1000万元。武都农村合作银行根据产业发展计划,帮助农户对全市“麻辣”产业扩种需求进行摸底,最大限度扶持农户购买花椒和辣椒秧苗,简化贷款流程,截至目前已发放秧苗采购类贷款2865万元。建设银行陇南分行主动联系马铃薯加工企业和良种供应企业,帮助适宜种植的武都区洛塘镇北雀沟村和陈家庄村购买了48吨优质脱毒马铃薯良种。采取职工消费帮扶方式,与楼房山村土鸡养殖户签订土鸡采购协议,共订购土鸡5700余只,帮助农户增收120余万元。同时,积极对接市农机公司,为贫困户挑选采购了20余台旋耕机,帮助提高春耕生产效率,大大提振了贫困户的致富信心。




甘肃陇南:金融春雨润春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