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我是不是已被淘汰?前員工盤點百度犯過的4次戰略失誤

李彥宏在一次訪談中也提到:天天都在想,我是不是完蛋了,我是不是就被移動互聯網所淘汰了?最近這兩年我們看到百度更多的提及無人駕駛,似乎已經退出了移動互聯網主戰場。


李彥宏:我是不是已被淘汰?前員工盤點百度犯過的4次戰略失誤

李彥宏最近有點憔悴

這些年來,我和大家一樣,親眼見證了百度從BAT中的市值老大,慢慢的被後輩美團、京東、甚至拼多多超越;從11年的460億市值,到19年的410億市值,幾乎原地踏步;而同期的阿里、騰訊都已經是4、5千億市值的巨頭。


李彥宏:我是不是已被淘汰?前員工盤點百度犯過的4次戰略失誤


BAT三家創始人中最懂技術的李彥宏,到底做錯了什麼?作為曾經的百度員工,庖丁姐為大家忍痛盤點一下百度的4大關鍵戰場的失敗。


1、 錯失移動互聯網布局

李彥宏承認,在02年左右的時候,就有不少人提醒他要重視移動互聯網,手機是很重要的。但那個時候他覺得這麼小的屏幕、這麼慢的速度,每個字節都要為它付費,所以覺得我們不ready。


轉眼時間到了2011年,移動互聯網真的來了,很多人已經在這裡面佈局了,百度倉促應戰,李彥宏慌亂之下,昏招頻出。


2013年百度斥資19億美元收購91無線,這在當時是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金額的一筆併購。但91無線卻並沒有穩住應用分發第一入口,而是在手機廠商的發力下,漸漸衰落。2017年,91無線被關停。


李彥宏:我是不是已被淘汰?前員工盤點百度犯過的4次戰略失誤

19億美刀就這樣打了水漂


2、 不差錢的o2o佈局

2015年李彥宏在糯米的戰略發佈會上宣佈,百度賬上大概還有500億,我們先拿200億砸向糯米。


李彥宏:我是不是已被淘汰?前員工盤點百度犯過的4次戰略失誤

O2O戰場很不幸,碰到了王興

百度果然火力全開,不僅出錢出人,將高級副總裁向海龍派往戰場,還在各個入口端提供資源。彼時千團大戰已進尾聲,美團的戰鬥力爆表。百度可能並不清楚自己的對手王興,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王者。


這次百度又折戟而歸,2017年百度外賣作價8億美元出售給餓了麼,佔股5%。


3、 看不上眼的雲計算

2010年,3巨頭在論壇上都不約而同的談到雲計算,李彥宏認為它是新瓶裝舊酒,沒啥新東西;馬化騰認為雲計算為時過早,大約到阿凡達那個時代沒準才會有;只有馬雲堅定的認為,不做雲計算,10年後將沒有阿里的位置。

李彥宏:我是不是已被淘汰?前員工盤點百度犯過的4次戰略失誤

打臉現場:立圖為證

於是早在10年前,阿里就開始了雲計算的征程,每年投入10個億。直到去年,阿里雲掌門人王堅獲得院士,阿里雲估值超過5000億元。這一仗,阿里完勝——且是在國內沒有任何對手的情況下。


4、 虛弱無力的 “all in AI”

此時,大眾對李彥宏口喊的“all in”已經變得無感。因為每一次,百度都是聞風而動大筆砸錢,卻草草收尾。但這一次,人們更關注的是:百度從各處高薪挖來的人工智能領域專家,為何卻紛紛離開?副總裁陸奇從上任到離開僅16個月。是組織問題,還是什麼原因我們不得而知。


李彥宏:我是不是已被淘汰?前員工盤點百度犯過的4次戰略失誤

如果說騰訊和阿里的壯大,來自於抓住了時代的紅利,不斷完成主業的迭代切換。那麼百度則成了無法跨越到第二曲線的樣板。儘管PC時代,百度是搜索的霸主,但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百度卻失去了戰略入口地位。根源在哪裡呢?庖丁姐不是戰略家,只以一個肉眼凡胎略作分析。


1、 創始人的思維偏好,限制了對未來事物的感知力

李彥宏的技術背景,是BAT中最強的,但恰恰是這種技術自負,可能導致了他的思維定式:PC時代,是人找信息,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卻是信息找人。真正的抓住時代紅利,並非是簡單的把百度遷移到手機端。而是進化。那是一個新的物種誕生。


2、 缺乏佈局意識,疲於應戰

百度在16年廣告收入首次下滑,這其實是“失速點”的標誌事件,而李彥宏卻在17年才意識到feed流產品的重要性,開始發力百度百家,並將瀏覽器改造成搜索框+信息流的模式。而張一鳴早在12年就已經做出了“信息流分發”的佈局。佈局的意義,不僅在於透徹瞭解用戶的現狀需求,更在於預測判斷下一步。這也是為什麼跟隨者無法扭轉戰局的原因。


3、 以收入為KPI,而不是用戶導向

2012年,李彥宏在百度聯盟峰會上預測:移動互聯網廣告價值不如PC互聯網大;移動互聯網上電商的優勢不及PC;遊戲客戶是大客戶,而遊戲更適合端遊,手遊只能裝輕量級遊戲。——以上種種預測,我們不難看出,李彥宏的價值判斷完全是基於收入邏輯的。而每一個大趨勢在前期,沒有一個是可以立即看到回報的,沒有一個是不需要持續投入的,趨勢首先是用戶導向的。


當然,我們身為旁觀者,是無法準確評價的。用混沌創始人善友教授的話說,我們要做的是“借假修真”,通過別人的案例,來反思自己。百度的失誤帶給決策者哪些啟發呢?庖丁姐也總結了3點。


1、 錢砸不出核心競爭力、砸不出護城河、更砸不出洞察力,創始人的認知邊界就是公司的認知邊界


2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選對掌舵人才是勝出的關鍵所在

但作為決策者是否能給與這個人足夠的資源、足夠的授權、足夠的信任嗎?你是否能和這個人命運與共,共赴深淵呢?馬雲在王堅遭遇全公司質疑,甚至團隊成員80%都離職的情況下,毅然站在王堅身後,這種知遇與呵護幾人能做到?


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決策者和掌舵人之間的關係,不是從屬關係,不是投資關係,而是:士為知己者死。


3 什麼是timing?是大勢、是成就一番事業的戰略槓桿

脫離了時機的大勢,就沒有劃時代的公司橫空出世。所以要佈局大勢,不計回報的佈局大勢。華為的5G領先,不是靠小聰明、超前的眼光,或以小搏大操作出來的,是實實在在每年上千億的投入,上萬名工程師不斷地試錯,試出來的。


佈局從來不是賭博,更不可能是跟風。


最後,我想說李彥宏當然是卓越的,也是值得所有人敬意的。百度也有很多成功的產品,比如愛奇藝、去哪兒等。我們真心期待百度迎頭趕上。期待李彥宏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