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受涼可能會感冒發燒?通常解釋為受涼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嗎?

edscn


為何受涼可能會感冒發燒?通常解釋為受涼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嗎?

感冒屬於一種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所引起來的一種以鼻部症狀(鼻塞流涕)為主要表現的上呼吸道感染,其中病毒感染佔90%以上,所以著涼不是引起感冒的病因。但是在現實中確實存在一部分人著涼之後發生感冒,這主要是因為人在寒冷的環境中需要消耗額外的能量來抵抗寒冷,以維持人體中心的溫度,外周消耗的能量相對下降,這時候會表現出外周血管收縮,外周器官抵抗外界侵擾的免疫力會出現一過性的下降,而上呼吸道感染又與外界直接相通。因此,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和細菌很容易入侵呼吸道,並在呼吸道繁殖,從而引起感冒症狀。

由於引起感冒的病毒種類很多,相互之間無交叉免疫力,人會反覆患病。如何有效預防感冒呢?

1. 與患者保持一米距離。患者咳嗽打噴嚏時,那些帶病毒的唾液可以濺到約一米遠,因此當你與感冒患者說話時,應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

2. 經常洗手。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過的地方存活三個小時,所以經常洗手能遠離感冒。

3. 封閉空間不要久留。空氣不流通容易導致感冒病毒滋生,因◇文/何達此不可久留。居室是易傳染感冒的地方,如果躲不開這些地方,可以用淡鹽水洗鼻孔,使鼻子經常保持溼潤。

4. 大量喝水。大量的水可以將病毒從體內帶走,並防止脫水症的發生,而脫水症是感冒的併發症之一。

5. 有氧運動。每天進行30~45分鐘的有氧鍛鍊,如散步、騎車、跳舞等,都可以極大地增強抵禦感冒的能力。

6. 廚具常消毒。廚房裡的海綿、抹布裡藏著大量的病毒,應經常進行消毒處理。如果家中有病人,要常用消毒液擦洗他經常觸摸的東西,如水龍頭、門把手、冰箱拉手等。

7. 服維生素E、C助免疫。維生素E在人的免疫系統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多存在於動物脂肪和植物油當中,所以不愛吃肉、吃油的人需要補充維生素E。維生素C則廣泛存在於水果蔬菜中,應適當多吃一些。

8. 睡眠充足。美國研究者曾進行一項試驗,讓42名志願者只睡後半夜,第二天他們的免疫力就下降了30%。接著,又讓他們睡足八小時,結果他們的免疫力完全恢復了。

9. 注意鼻部保健。約50%的感冒由鼻病毒引起,鼻咽部是最初感染的部位,因此鼻部按摩能有效預防感冒。先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兩側的迎香穴20~30次,然後用摩擦發熱的手掌,輕輕按摩鼻尖、鼻翼。

10. 按時接種流感疫苗。

我是黃志豔大夫,致力於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複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相關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黃志豔大夫


我們還是以主流觀點來分析受涼容易感冒原因,中醫和西醫說法都正確,這是理論基礎不同而已,所以我們不要混為一談,也不要強求之間聯繫,下面分別介紹:

中醫說法:氣候變化,寒熱不調,加上過度疲勞,也就是引起衛氣不固,腠理(皮膚的縫隙)疏鬆。當受涼後,風邪乘虛侵襲鼻腔及皮膚,肺開竅於鼻,外合皮毛,肺失宣肅,就出現鼻塞、流鼻涕等鼻腔症狀,也就是感冒。

西醫說法:鼻腔是呼吸入口,鼻腔可以調節外界空氣,給空氣加溫、加溼,沾附外界有害的物質,也就是淨化空氣。受涼及過度疲勞,機體需要分散一部分免疫力,所以抵抗力下降,鼻腔防禦能力下降,有害病毒就容易繁殖,集聚鼻腔有害細菌也開始繁殖。鼻腔為了和這些有害微生物作戰,就以前鼻腔黏膜炎性反應,可以發展咽部、喉部及氣管,也就是相關部位炎性反應!

總而言之!感冒和自身抵抗力密切相關,經常從事體育鍛煉的人或者從事重體力工作人是很少感冒,就是感冒了,症狀也比較輕,很快就會好的!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對預防感冒是非常重要的!


耳鼻喉科高醫生


這個問題其實困惑了許許多多人,其實跟困惑的是小孩驚嚇丟魂是一個原因。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很複雜的生理原因。

人體受到受涼刺激會激發應激反應,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相互調節實現,幫助我們對抗外界的不適。

原理:身體皮膚受到寒冷刺激時,產生的神經衝動傳達到位於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使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分泌增加,當甲狀腺激素隨血液運行到全身,使細胞代謝速率加快產生熱量,維持機體體溫平衡。這種持續的應激反應會抑制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功能,因為這個過程可以不通過下丘腦的樞紐作用而直接作用於免疫系統。

用句簡單的話說是應激反應是保護自己,反應過於強烈,會造成你的身體的抵抗力降低,會出現發熱等症狀。


兒科醫生話兒童


一般的感冒發燒跟受涼有關,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首先是因為身體虛弱,機體各項功能機能降低,皮膚腠理開合功能失調導致寒溼趁虛而入,下面就分兩種情況分析。

第一,如果長期飲食不當,作息不規律,大魚大肉,熬夜,缺乏運動,導致脾胃虛弱,運化功能失調,穀物水液代謝減弱,穀物消化不了變成溼,水液代謝不了形成熱,最後就形成了溼熱體質,再加上積食嚴重引起內熱嚴重,就會在體內引起溼熱嚴重,一旦外感風寒,就會導致寒熱交替,出現惡寒,發熱,頭痛等感冒症狀。

第二,長期的身體透支,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抵禦疾病能力下降,寒溼太重的話,影響血液循環,神經經絡傳導異常,機體排毒功能障礙,導致氣血虛,陽氣虛弱,陽不制陰,出現陰虛火旺體質,所以說,如果受涼以後,正不壓邪,寒熱夾雜,必然會導致忽熱忽冷,周身沉重,關節痠疼,發熱感冒!

所以說,不管是受寒還是內熱,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免疫力正常才是王道,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遵循養生規律,順天時,才能做到百病不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