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農村的我,對旅遊風景區很不“感冒”,你也是這樣嗎?為什麼?

老李偷苞米啊


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首先我也這樣,對風景區不這麼”感冒”!

其實個人認為這和來自哪裡沒啥關係,是和個人的喜好、個性、審美等等有關係,但咱們肯定不排除對景區風景、人文等等的認可,只是不“感冒”而已!

首先我是不喜歡人頭攢動的嘈雜景點,不喜歡黃金週蜂擁而至的人流,因為喜好拍照尤其是空鏡狀態,同時也能靜心的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其次景區人為的修飾破壞了自然環境的原始狀態,趕上有素質差些的遊客亂丟亂畫、熙攘喧囂完全破壞了賞景的心境;最後在城市生活久了,高樓林立、車輛如織、摩肩接踵、行色匆匆的畫面原本就使人情緒煩躁、焦慮,好容易盼來假期,再去景點排隊購票、打卡式搶拍,想想都頭大,所以找個地方能安靜下來,親處自然的寧靜與和諧,同時感覺生活的另一面,也許才是完整的人生吧!











鍾愛自由


我也同樣出生在農村,卻非常喜歡,可能是農村情結吧。

我的家鄉在山西南部的運城盆地,小時候寫作文時,常用的一句話叫作“峨嵋嶺下,涑水河畔”。是一塊不大也不小的平原地帶。只能遠遠地望見南邊的中條山和北邊坐落在黃土高坡上的孤山。

村子四周用夯土築起高高的城牆。我家就住在西門口。緊靠城門的南北兩座院落,分別是兩個家族的家廟。西門外對面的土地廟已經拆除,舊址旁邊的石碾子當時還在。另一邊是一棵兩、三抱粗的老楊樹,樹葉背面長白色絨毛的那種白楊樹。再往南100米,還是一棵白楊樹,只是小一些,有碗口粗細。

聽老人講,當年國民黨二戰區閻錫山部隊有一個團的兵力,從村西邊的公路上下來,想到村裡安營紮寨。姓牛的團長讓人打聽這是什麼地方,副官告訴他說,這叫郭村。牛團長馬都沒下,急令開拔。副官疑惑不解,牛團長吼道:牛進到郭(鍋)裡,能有個好嗎?

說來也湊巧,由於日本人修建的公路,正好就在郭村的西邊轉到南邊。牛團長的隊伍從村口直接向南行進,剛到公路上,就和日本鬼子遭遇上了。那天晚上槍炮聲不斷,打了一場惡仗。

老人們還說,解放運城時,解放軍的大炮就架在村南地裡。

幾十年過去了,村裡當時的情景我依然記得。巷子裡不少古老的槐樹,由於年代久遠,有一棵中間腐爛成空洞,我們就從樹洞裡爬到樹上,抓知了,掏鳥蛋,捉迷藏。村東門外面的堡子裡,四周厚厚的城牆圍成一“王”字佈局的巷道,十分整齊。村裡人講,能住在寸土寸金的堡子裡,大多是有錢人家。

村中的大廟,也就是關帝廟,改成了學校。我就在那裡讀的小學和初中。校園裡幾十棵一個人抱不住的古柏參天,挺拔蒼翠。上下課的鐘聲就是一尊懸掛在古柏上的銅鐘,就和小時候看《地道戰》電影裡那個銅鐘一樣。

除了古柏樹,還有幾十棵桃、杏、果樹等,背書的時候,常常就坐在這些花果樹下。有時候還能揀到掉落下來的青杏、毛桃或果子吃,當然,有時趁老師不注意,偷摘幾個也是有的。上課時,我還在以前的供桌當作課桌上學習過。

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裡的一切。只是我1979年離開之後,就再也沒有能夠見到過村子原來的模樣了。

如今,我退休之後,鍾情於古村古鎮古建築,見到似曾相識的古樹老房屋,就有著不一樣的感覺與情愫。不僅不會不“感冒”,反倒情有獨鍾,偏愛有加。


林間泉韻


答:我也是在農村出生的,我從小就喜歡旅行。由於很多旅遊景區是對大眾開放的,和我們的出生是沒有關係的。因為我們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

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帶我們去縣城的景區,當時玩的特別開心,縣城比在家裡熱鬧,要不是老師安排我們去景區,我們都不知道長多大了才有時間去旅遊景點。

後來我出來打工,放假的時候經常與同事去景區玩,免費的、買票的我都會去。由於很想去西藏看看,我後來辭職去了西藏,也看了布達拉宮,當時到西藏的時候看到這裡的景點,真的太美了,每天藍天白雲,心情都不一樣。由於我心情好,去了三次西藏都沒高原反應。

我現在是打工旅行,自己賺錢和旅行,還給家裡寄錢,每當我在旅行的地方也給家裡寄當地特產。我這幾年去過雲南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西雙版納、建水、河口、柳州、三亞、北京、上海、內蒙錫盟鑲黃旗、西安、西寧、成都、林芝、日喀則、格爾木等;還去過越南、老撾、尼泊爾。我還帶我父母來過昆明、麗江、大理旅行過。

有的旅遊風景區在世界上都很出名的,所以我覺得這與出生在農村真的沒有什麼,只有自己能多出去看一看國內的景點,相信會有很多收穫的。

最後我放幾張我在旅遊的時候拍的照片給你分享一下。











黃河留水


這個應該是因人而異吧!

我也出生農村,而且是出生於那種偏僻的山村。從小到讀大學前寒暑假很多時間是在家門口附近的大山裡兜兜轉轉。小時是在山裡玩耍放牛,長大後是幹農活,打柴採藥。我也一度為我貧寒的出身而自卑,發誓走出這個山村以後再也不回這個貧寒的地方了。

可是等融入城市後,特別是人到中年以後,激情不再,在城市生活的各種壓力下產生一種無力感,漸漸對曾經的農村生出一份獨特的迷戀。所以我越來越多參加各種戶外徒步和爬山,在這些類似家鄉的旅遊景觀中,放鬆了身心,也能尋找熟悉的鄉野味道,生出一種獨特的親切和放鬆感。

當然我也將當年的誓言拋到九霄雲外,每年都回家,這就叫故土難移吧?!






利滾利利滾利滾利滾利


出生在農村的我,對風景區很感興趣。我出生在東湖邊,磨山腳下。父母是農民,靠種地為生。我喜歡跑步,經常跑步看風景。武漢有一百公里的東湖綠道,有山、有水,風景怡人。而且管理特別好,綠道上有星級衛生間,專人打掃,還有很多商店。無論騎車還是跑步都是非常棒的選擇。春天,櫻花開了,夏天,荷花開了,秋天,桃花開了,冬天,臘梅花開了。





奔跑的姑娘小芳


跟你一樣的很多的呢,比如說我爸爸。

他一直農村長大的,也沒見過很多世面。一直家裡呆呆,麻將打打,很愜意。前幾年帶他出去玩,可沒少折騰。來看看我的吐槽:

首先:交通方面。第一次坐飛機,我爸就暈的不行不行的啦。吐啊,難受啊。根本受不了。到地方了,地鐵也不行,覺得頭暈。電梯也不行,頭暈。反正就是感覺要了他的命。跟人家老人團去了之後就怕的要死。之後我只能儘量體諒他給儘量舒服的環境。

其次:飲食方面。吃海鮮,拉肚子。去巴厘島點龍蝦花了我好幾千,結果他來一句一點也不好吃。後來海鮮拉肚子不行了就掛點滴,在巴厘島醫院度過了好幾天掛到水腫。去臺灣,也是海鮮吃的拉肚子,又去醫院。反正我已經沒想法了。不管嘗試什麼新鮮的,他都覺得不好吃。沒家裡吃的樂胃。

再次:遊玩,動不動沒勁。反正我也怕了,他也怕了。就是好好的氣氛會被破壞。玩的也不盡興。

總之,不喜歡出門。這兩年怎麼叫都不願意出門旅遊了。說寧可家裡打打麻將,自己燒點吃吃。你們去玩就行了。好吧。我放棄了。

不喜歡玩,跟農村應該沒什麼關係。覺得主要還是個人生活習慣有關。如果不適應,那麼再好也不樂意去。


甜蜜蜜房車遊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也是出生在農村,我對旅遊風景區很感興趣,相反我的一位好朋友和您一樣相當不“感冒”。

秋天我們去森林公園,看樹林裡鋪滿金光的銀杏葉,我真的由衷感嘆好美啊!我發小卻來一句跟老家秋天樹林子裡落葉有啥區別,有啥可美的。最後還來一句,這時候老太太們都會掃走留著冬天餵羊。

我們去逛大明湖,我心裡想的是大明湖畔夏雨荷,人家倒好直接說跟老家的水庫有啥區別,一個大水坑罷了。

我也不知道她為什麼不感興趣,像這種打擊你遊玩心情的事情數不勝數,但並不影響她生活中是可愛善良的小仙女啊!也不影響我們是朋友啊!所以說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也沒必要為了迎合別人的心情假裝自己很喜歡,開開心心做自己!


時一媽媽的旅行


你好,我是小焦,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你說身為農村人,對旅遊不是很感興趣

其實我也是農村人,但因為我們這裡沒有山,也沒有水,很空曠,所以呢,我是特別喜歡旅遊的

並且呢,我還就是特別喜歡看一些自然的景觀,高山流水啊,瀑布呀,丹霞風貌呀,熔岩溶洞之類的

所以呢,今年有幸計劃一下,疫情結束之後呢,打算去自駕。

我認為有一些人吧,我身邊也有很多的朋友,都是不是很喜歡去旅遊?他們認為,有的可以在電視上,或者是手機上可以看到的,就不用親自去體驗了吧?

但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是親身體驗的,那才叫旅行,而且有這麼一句話,不是說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認為多看看,多出去轉一轉,對自己的眼見見識還是很不錯的

所以如果我有時間的話,我有這個精力的話,我一定會出去走走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哦





我是小焦


對旅遊風景區有無興趣與出生在哪裡沒關係。我生在大城市長在大城市一輩子生活在大城市,我的家庭沒有農村親戚,農村對我來說很陌生很遙遠,坦率說,我不知道水稻是怎麼來的,麥子什麼時候收割。看了一部農村電影,在夢裡見過村舍。所以,我永遠也寫不出農村題材的小說。我父親,祖父,曾祖母全是大城市人,我母親在小城市長大,但是從沒聽她說過有關農村的故事,他們都不知道農村。但是,我看到農村風景就很新奇,野花野草,空曠的原野讓生活在繁華都市裡的我們感到輕鬆,所以,春天,到郊外踏青,很是愜意。旅遊風景區可能在小城市,大都遠離鬧市,叫人心曠神怡,我特理解大城市人到風景區所在地居住,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是,一輩子在大城市生活慣了,我不習慣在小城市過日子,包括地級市。


明月清風8968


我也是出生在農村,但是對旅遊風景區就很“感冒”,凡有閒暇就到處去觀景。

你之所以不感冒,跟是生就農村人無關,是目光和心態。

你自幼目之所及皆本村的山水草木,已熟視無睹,從而想像為所有的旅遊景區無非皆如是。

所謂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貌。南北東西因地理位置,因氣候、因發展等原因,自然風光,人文風情信仰習俗更是不同。

先來說說自然風光的不同,遠近皆有景。

風景有高山、大海、沙漠、草原、城市、農村,各種地形地貌不同,景象迥異,景景不同自然各有各的內涵。

就如“三山五嶽”同為山,這山堪比那山高、奇、特。“五大洋”同為海洋,這海不比那海壯闊遼遠,波濤澎湃。同樣草原、城市、農村這些有人類居住的地方,本就風景不同,加之因人的生存、生活活動方式而去人為改造而有大不同的呈現。

哪怕同是農村,不同地方的農村也有不同的風光,你平原種水稻養雞鴨,他山區種玉米放羊牧牛。

再來說說人文風光,一方山水養一方人。

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衍生出各地不同的精神文化,或歌或舞,或寺或廟,或祭或拜,表現的方式、手法自是各式各法,精彩紛呈。

多走走,多領略,你會覺得江山如此多嬌,感知外面的世界是那麼大而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