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劉備嗎?為什麼?

偉大的時代


喜歡劉備的八大理由:

1、自小立志,不敢於平凡,人窮,志不窮。

2、堅韌不拔,不怕失敗,堅持信念。劉備不得志,很長一段時間無立錐之地,年過半百,一事無成,面對艱難處境,他從不氣餒,堅持到底。

3、善於組建團隊,武有關張,文有孔明。

4、善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5、禮賢下士,重視人才,三顧茅廬。

6、善於包裝,自我炒作,四處標榜“皇叔”身份。

7、善於籠絡人心,行假義,施真德,摔孩子向天下證明自己多麼關愛部下。

8、頭腦靈活,善於隨機應變,能幹的過就幹,幹不過就跑,裝可憐,攀親戚,耍無賴,樣樣精通。



冷水火鍋


Hello,大家好、我是L先森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喜歡

劉備的禮賢下士 待人和善的高貴氣質和魅力是劉備一生的財富。

喜歡犬馬、美衣服、音樂、結交天下朋友的他可以做到“年少爭附之。”、投奔袁紹等諸侯得到上賓禮儀的款待和崇高的評價,這一切證明了他是一個擁有極強魅力的人。

刺客來殺他卻被他感動不忍下手,名臣見到他就至死不渝,曹操見到他大乎“你和我都是英雄!”這種種又證明了他是一個擁有極強本領的人。

劉備的人品,從不屠城,不濫殺,在小縣城當政可以寬政愛民,在一方割據可以百姓信服,足見其仁。

關羽歸天,劉備怒火攻心,誓死報血仇不要江山,之前又為了公正援陶謙于徐州;關張等人“為之死用”,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只為先帝,足見其義。

常哭,為百姓而哭,為正義之士不得志而哭,臨死之前告訴子嗣“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足見其善良。

誓死於背漢曹賊決戰,永不屈服,以新野一城抵擋北方一國,劉備寧願去生死未卜的南方,也絕不投降,足見其嫉惡如仇!

先主可為萬世明君之表率。






全民在線影視吧


讀三國,獨愛劉備,這是為什麼呢?不是因為他漢室宗親的身份,也不是因為他漢昭烈帝的地位,更不是因為他創立季漢江山的功勳,而是因為他不放棄。

我們身處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你有堅持過你的事業長達20年之久嗎?20年不改變志向的人在這個時代是很少見的,其實有志向在這個時代都很難得。

如果你的事業20年下來還是一事無成,你會放棄嗎?想必不用20年,1年就會放棄。這就是劉備與我們最大的區別。

01劉備從26歲起家,46歲的時候依舊一事無成。

26歲的劉備,除了曾經有過遊學的經歷,其他什麼背景家業都沒有。就算是這樣,他依靠朋友的幫助,依舊打算建立一番功勳。

大丈夫手提三尺劍,不為國建功,難道在家坐吃等死不成?劉備憑藉著這種信念,帶領百來人發起了對黃巾軍的打擊。

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位卑未敢忘憂國。如果換做是我們,我們又該如何選擇?時值亂世,可能躲在家裡吃吃喝喝要容易的多,最多也就是跟著大流一起逃難。

  1. 劉備靠著自己的勇氣和武略,逐漸走到了世人的跟前。但是劉備的出身低微,雖然是皇室宗親,可是400年大漢江山,當時姓劉的皇室宗親至少也有幾十萬人,他的這種出身,根本不足為奇。
  2. 在老同學公孫瓚那裡混了一段時間後,因為風聞徐州即將遭受曹操的侵略,所以劉備帶著3000人馬就敢去救徐州。
  3. 此前陶謙已經向天下諸侯發起救援,實力強大的諸侯無人趕來,可幾乎沒有實力的劉備卻願意挺身而出。這種勇氣,我們有嗎?

徐州本不是劉備的分內之事,他卻不怕被曹操給剁了,主動攤上大事,任何一個普通人,都不會去選擇。

此後劉備短暫地做了一段時間徐州牧,結果被呂布和曹操先後奪取。劉備再次一文不名後,先後在曹操、袁紹處輾轉,直到來到劉表的荊州。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範令。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餘,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皆怪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人。---《三國志》

此刻的劉備已經46歲,20年的軍旅生涯,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實質性的利益。他依舊只有幾千人馬,依舊只能駐守一個小縣城,依舊只能寄人籬下。但是他沒有放棄,還在尋找成功的方法。

02劉備48歲事業起飛,而很多人這個年紀已經準備退休。

劉備看著自己大腿上的贅肉,感嘆人生都快要結束了,自己卻還是沒能創建任何功勳,他心裡非常難受。

在荊州混了2年時間,劉備48歲的時候,迎來了人生的一次轉折。因為曹操南下,劉表的兒子劉琮選擇投降。

  • 不可能投降曹操的劉備,只好與東吳結盟,共同對付曹操。赤壁之戰擊敗曹操以後,劉備陸續拿下了荊州的大片土地,真正成為了有根據地之人。
  • 這是劉備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因為他開始創建基業了。不過這個時候的額劉備已經48歲。我們現代人退休的年紀在50到55歲之間,在劉備那個年代,能夠活那麼大已經不容易了,更別說建立功勳了。
  • 劉備雖然垂垂老矣,甚至還要給孫權當小弟,可是他並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在恰當的時候,很好地抓住了機會。

有了荊州的資源以後,劉備逐漸壯大勢力,順勢奪取了益州。50多歲的劉備依舊沒有鬆懈,繼續進攻,奪取了漢中、上三郡等地。

這個時候的劉備聲威大振,天下已經有了他的立足之地。可是他也已經年近六旬。60出頭的劉備是不是要選擇過上退休的生活了呢?沒有,劉備依舊在努力。

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裡,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三國志》

他帶領大軍進攻東吳,力圖收復荊州,順帶著滅亡東吳,一統長江以南地區。如果獲勝了,他將有資本和曹魏抗衡,奪取天下。

可惜最終失敗了,那麼很丟人嗎?我覺得一點不丟人。即使失敗了,劉備也是成功者,因為他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奮鬥不息的人生。

03劉備白手起家,卻能夠很好利用有限的資源。

劉備是白手起家嗎?當然是的,他的手比誰都要白。劉備家裡非常窮,父親早逝,他只能靠賣草鞋度日。

有人說劉備是漢室宗親,有這一塊牌匾,就足以是他的政治資本。當時他這樣的漢室宗親至少有幾十萬人,為什麼只有劉備一個能夠創立基業呢?

至涪,璋自出迎,相見甚歡。張松令法正白先主,及謀臣龐統進說,便可於會所襲璋。先主曰“此大事也,不可倉卒”璋推先主行大司馬,領司隸校尉。先主亦推璋行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璋增先主兵,使擊張魯,又令督白水軍。先主並軍三萬餘人,車甲器械資貨甚盛。是歲,璋還成都。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三國志》

當時手裡掌握雄厚政治資源的漢室宗親比比皆是,比如說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璋、揚州牧劉繇、幽州牧劉虞等等,這些哪個不是封疆大吏?哪個不是漢室宗親?

為什麼他們就沒有成就一番大業呢?他們只想著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根本就不顧漢室江山的死活,最終他們也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劉備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必然。他知道自己沒有什麼政治資本,所以便將有限的資本用到極致。

比如說他的老同學公孫瓚,就成為了他手握三千兵馬的最好依靠。好兄弟張飛,砸鍋賣鐵幫助他創業。

  1. 在徐州籠絡糜家豪族,得到了糜竺、糜芳兄弟的支持,順便還娶了糜家的小妹,與糜家結成姻親關係,擁有了財團支持。
  2. 到了荊州以後,劉備廣交好友,憑藉其強大的社交能力,將荊州豪族們一個個俘獲。在劉琮投降曹操後,很多人才都主動願意為劉備效力。
  3. 進入益州幫助劉璋擊退張魯的時候,劉備依舊沒有閒著,而是依舊開始結交蜀中豪族人才,所以他奪取益州,這些人不僅不反對,反而很支持。

由此可見,劉備是善於利用手裡的一切資源,即使你很窮苦,卻也不是一點出路都沒有。只要你肯挖掘,身邊總會有資源。

總結:劉備其人,是每一個創業者的典範。

創業之人,其實都應該比較喜歡劉備,尤其是白手起家創業的人。因為他們懂得,從基層慢慢爬上來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這一路走來,會遇到多少困難?會有多少白眼?多少人瞧不起你狼狽不堪的樣子?多少人落井下石,不願意看你一步步向前?

這些事情創業者遇到過,劉備同樣也遇到過。所以當你想要失敗的時候,不妨想一想,漢昭烈帝努力了20年,即使暫時沒有成功,卻還是不放棄,你有什麼理由放棄呢?加油,每一位在創業路上努力的朋友,早晚你會看到屬於自己的陽光。


江湖小曉生


對劉備談不上喜歡不喜歡,起碼值得敬重。劉備出身卑微,從小勵志,從青年到中年二十年坎坷的人生都在努力進取,矢志不渝。自從在隆中請得諸葛亮出山相助,如魚得水,事業從衰微走向興盛,在荊州有了立足之地,進取西川,奪得漢中,終成霸業。。。劉備手長耳大,五官端正,看似奇異。其母織蓆販履,劉備並未參與,其族叔劉元敬見劉備長相奇異,在少年時就是十足的兒子王,言語就有遠大志向,對劉備非常看好,認為是家族的非常人也。對劉備和自己兒子劉德善一樣愛護關照,儘量資助劉備,拜當世大儒盧植為師,習文練武,頗有成績。。。青年時的劉備偶遇關羽張飛,情投意合,在桃園結為兄弟,誓同生死。時此朝廷腐敗,農民起義,天下混亂,劉備有意為朝廷出力,建功立業。劉備在家鄉小有名氣,得到本縣商賈的資助,拉起幾百人馬,打造兵器,購買馬匹,積纘錢糧,參加了朝廷討逆大軍。在消滅黃巾起義軍後,劉備因軍功封為縣尉,一次上司都郵檢查,向劉備索賄,不然會遭誣陷丟官,這下激怒了劉備,鞭笞了都郵,掛印走人。劉備率領人馬投靠學友幽州刺史公孫瓚,得到歡迎,後隨公孫瓚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在虎牢關劉關張三英戰呂布,使劉備在天下小有名氣,公孫瓚安排劉備為平原相。曹操為父報仇,兵進徐州,徐州牧陶謙遍請天下英雄相助,其它諸侯都在觀望,只有劉備率三千人馬趕到徐州。曹操因呂布佔領濮陽又回師相救,陶謙熱情款待劉備,言談之間知劉備是仁德之君,對劉備甚是敬重,有意相讓徐州。劉備再三不受,直到陶謙病危去世,在徐州眾官員士族的堅持下,劉備領了徐州牧。在徐州劉備得到富商糜竺糜芳的大力支持,並納其妹糜夫人為妾。。。後呂布從兗州來投劉備,呂布趁劉備討袁術之際佔領徐州,劉備又聯合曹操消滅呂布。曹操邀劉備到許昌覲見獻帝,獻帝以族譜認劉備為皇叔,封左將軍,宜城亭侯。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只認為當世英雄是劉備和自己,劉備怕曹操加害,借討袁術之名領兵重佔徐州,後被曹操擊敗投河北袁紹。袁紹出鄴城二百里迎接劉備,隆重之極。因天下局勢不穩,在官渡之戰袁紹戰敗前夕,劉備離開了袁紹,後碾轉到荊州投靠了劉表。劉表也對同宗劉備十分熱情,從此劉備在荊州紮根。。。劉備在荊州時請出臥龍諸葛亮,隆中策略三分天下,取得荊益二州,同時北伐,復興漢室還於舊都,是劉備的遠大理想,對諸侯先生言聽計從,在取得益州漢中後,劉備不免內心澎漲,也沒對時局充分認識,在軍事上沒做充分安排。沒有制止和援助關羽北伐,只少事前對荊州有充分的戰略部署,致使關羽殞命,荊州丟失,功虧一匱。後又執意伐吳,夷陵大敗,蜀國國力衰竭,再無力奪取天下。劉備一生仁德愛民,三讓徐州,率新野十萬百姓南撤,以民為本,仁慈友愛。投靠眾諸侯以佳賓對待,忠厚賢良,信義注於四海。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鍥而不捨,百折不撓的精神永運值得後世人們學習,劉備從平凡到偉大受到人們的喜受和敬重。





劉坤忠120


我本人是喜歡真實的劉備,對於小說中,影視劇中的不喜歡。

喜歡真實中的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德

劉備是以德服人的代表,寬容仁厚,用咱們現在的說法就是講究。袁紹評價劉備說:劉玄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

劉備年輕的時候就跟公孫瓚拜盧植為師,但劉備對讀書不怎麼感興趣,而是喜歡鬥狗、賽馬、聽音樂啥的,完全是個紈絝子弟(但劉備那時家裡挺困難,賣草鞋這是真的,大家可能會想不是靖王之後嘛,怎麼混的這麼差?命不好,爸爸死得早,在那個年的,頂樑柱沒了,出身再好也沒用了。)除了這些,劉備還喜歡打架鬥毆,時間長了做成了當地的講義氣好打抱不平的大哥,一些亡命徒都來投奔他,當時張世平、蘇雙等商人帶著2000金來請求得到劉備的保護。

後來更是在街頭鬥毆中認識了關於,張飛,三人情投意合還結拜成了兄弟!在後來徐庶、趙雲、馬超、諸葛亮、黃忠、龐統等名人都跟隨了劉備。南征北戰誓死效忠,可見劉備並不是靠哭就能讓這麼多厲害的人追隨的。正是他的做人講究加上遠大的報復和根子比較正,帶著大家一起創業,才會有那麼多人追隨他。

2、能

光有德還不行,你沒能力下屬能跟你嗎。很多人是看電視看得太多了,三國演義那是寫的小說,小說的話肯定有誇張,說實話我不喜歡小說裡面塑造的劉備形象,魯迅說過: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小說中描寫的太過了,有點虛偽和顯得懦弱了,試想真的是這樣的一個老大,誰有願意追隨呢?

其實真實的劉備不但不懦弱,而且也是有血性的人。《三國演義》中有一回是張飛怒鞭督郵,真實的歷史中這個督郵是劉備揍的,劉備破黃巾立功,本以為會受到重用,結果就給他了個安喜縣尉,連小縣城的一把手都不算,這可把劉備氣壞了,而這時候倒黴的督郵又以巡查為名勒索錢財,被暴打一頓,百姓叫好。在徐州斬殺曹操麾下徐州刺史車胄也是劉備乾的。

武功方面雖然出現的劉備的場面不多,黃巾起義時射中有地公將軍之稱的張寶,三英戰呂布,大戰張任,雖然只有這幾個鏡頭,但對手都不是一般人,可見劉備的武功也是可以的。

劉備的兵器是雌雄劍,明代何良臣《陣紀》雲:“莊子之紛擊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主之顧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超之出手法,五家之劍有傳。”在古人眼中,劉備與馬超並列為五大劍術高手,這也能說明劉備的真實武藝很高。只不過左膀右臂加之手下的人太厲害,很多事根本不用劉備出手,才顯得他沒啥武功。這也是他過人的地方,善於用人!

謀略方面稍稍差一些,但善於用人,愛惜人才,有信仰(匡復漢室),後得孔明才建立事業。是不是跟唐僧有點像,厲害的人並不是武功謀略厲害,正真厲害的是善於用人,目標堅定,能屈能伸。

曹操三國中可謂瞧得起也就是劉備。如果是個懦弱無名之輩,也不會稱他為梟雄了。

拋開藝術形象,喜歡他的義氣,喜歡他的隱忍,喜歡他的心懷大志,為了目標奮鬥。如果靠哭哭鼻子,假仁假義就能從草根成為三分天下中蜀國的老大,那我就更加喜歡了,更值得學習了。


千古笑


我們就拿劉備和曹操直接作對比吧。有人要問了,不是三國鼎立嗎?孫權也是人中龍鳳啊,怎麼就不能和他們一較高下了。曹操曾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生子當如孫仲謀“,這不是一句隨便的感慨,實在是算算孫權的年齡確實應該排在他們的兒子輩,整整小二十來歲。這麼一說,劉備和曹操,確實是有可比性的,既是同輩,又是亂世殺出的梟雄,評價還截然相反,很是有趣,待我們一點一點來剖析。

生子當如孫仲謀

首先,劉備作為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是具備一些梟雄的特質的,得到老百姓的喜歡並不容易,你首先的具備一些英雄的基本條件。那些躊躇不前沒有主見的人,只能稱作庸人,而梟雄所需要具備的特性可以是殺伐果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等等,這些多多少少都能在劉備身上找到些蛛絲馬跡。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劉備殺張裕一事,張裕是西蜀的的一個算命先生,經常在劉備軍中散佈一些不利的預言,導致軍中士氣低落,劉備很是不滿。後來出兵漢中時,張裕諫言不能出兵,否則出師不利,劉備沒有理會並且勝利歸師了,便藉著此次機會想要除掉張裕。

諸葛亮相勸

諸葛亮前來勸阻,說西蜀人才本就不多,為了處理好和蜀漢本地人的關係,即便他犯了罪也饒他一命罷。劉備這次卻沒有采納諸葛亮的建議,斷然回覆到:“芳蘭生門,不得不鋤”。意思是說,蘭草是芳香的,當然很好,但是如果生長在我的家門口,擋住了我的去路,我就一定要把它鋤掉。由此可見,劉備很是具有某些梟雄的特質,行事果斷,包括後來為了勢力奪劉璋地盤的例子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劉備和他的追隨者之間,能夠保持一種始終不渝的良好的關係,且相互信任。和曹操不同,曹操會因為僅僅想殺雞儆猴平息內部反對之聲便殺了一直輔佐他的荀彧和崔琰,劉備在君臣之義方面做得要比曹操好得多。如果說曹操用人是以權術相馭,那麼劉備用人則是靠性情相投,以感情相待。

劉備諸葛亮雕像

首先,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和諧的君王和丞相的關係,這種關係呢,和張良之於劉邦又有些微妙的不同。若張良和劉邦之間的關係是透明的,能坦誠相待,張良也不會在劉邦大業已定的時候立即辭官隱居,除非他十分了解劉邦,並且知道他最終是容不下自己的。但是劉備和諸葛亮不同,劉備最後永安託孤的時候曾對諸葛亮講,如果劉禪值得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實在是扶不起的阿斗,你就取而代之罷,這句話有幾分真情實意我不知道,但是歷史上關係鐵到能讓皇帝對宰相說出這句話的,唯此一例。其效果也十分卓著,君臣心心相印之下,又有三顧茅廬知遇之恩必然不會抹煞這份情誼。

永安託孤

還有就是諸葛亮和趙雲和關羽的關係。其實歷史上並無“桃園三結義”但是這幾人確實是恩若兄弟的,表面以君臣相稱,實際私下裡卻像親人兄弟。劉備有一個特點就是,如果他確定此人忠心耿耿,便也會給予對方無條件的信任。比如赤壁之戰初期,劉備一眾人在長坂坡遭曹操追殺向南逃去,混亂之中手下大臣稟報:”趙雲往北而去,一定是投靠曹操去了“。劉備揮戟指著那個大臣說”子龍絕不會棄我而去“果然不一會兒,趙雲回來了,還救回了劉備的一家老小,由此可以看出劉備和趙雲是一種肝膽相照的關係。包括關羽被東吳害死之後,劉備竟失態到不顧諸葛亮的勸阻也顧及不了形勢的分析,舉全國之力向東吳出兵,落得一個慘淡收場,劉備又何嘗不知道這是一個錯誤決定呢,只是兄弟的手足之情也唯有用鮮血來祭奠了。

最後,有一個因素決定了劉備區別於曹操等人,就是他的寬容敦厚的道德品質。這體現在他對待黃權、徐庶這些投靠了曹操的屬下十分友好和體諒,他充分地相信黃權等人是走投無路才投敵,並且不會做對自己不利的事情,實際上也是如此。著名的謀士徐庶一直到死都沒有為曹營獻過策,可謂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於是劉備不僅沒有聽從旁人的建議對付他們的家人以示懲戒,反而好生安頓和善待。

徐庶表忠心

從這些符合歷史的小說情節中,我們可以想見,老百姓知道這樣的一些事情後,內心是什麼感受。對於老百姓來說,一個歷史上的偉人,他的事業再偉大,比如曹操,跟我們老百姓其實沒有關係。老百姓最在乎的事情是,所交往的身邊的人一定要是靠得住的人。所以看曹操和劉備對待身邊親近的人的差別,也一定會選擇和喜愛劉備,因為他是一個值得交的朋友,雖然事業做的不是最大的,但至少能在亂局之中保證你的身家性命和尊嚴。






影視職員


我喜歡劉備

三國中,劉備赤手空拳打天下,能使三分天下居其一,時勢造英雄不假,但是劉備的鍥而不捨,百折不回,有一點希望而投百分之百的努力,終於成其帝業。劉備的一生是勵志的一生,是草根逆襲的一生,在士族門閥的時代,想改變自身命運,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劉備是盞明燈,指引多少後來人,又改變影響了多少後來人。

儘管也批評劉備數易其主,危難時也拋妻離子,對劉備來講,成大事就有犧牲,成大事就應不拘小節,但是對部下兄弟相待,對百姓叫愛民如子,完全是一位仁君,這樣的仁君劉備,我們還有什麼不喜歡的呢?


攬遍群山意未休


我比較喜歡劉備。

首先,劉備作為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是具備一些梟雄的特質的,得到老百姓的喜歡並不容易,你首先的具備一些英雄的基本條件。那些躊躇不前沒有主見的人,只能稱作庸人,而梟雄所需要具備的特性可以是殺伐果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等等,這些多多少少都能在劉備身上找到些蛛絲馬跡。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劉備殺張裕一事,張裕是西蜀的的一個算命先生,經常在劉備軍中散佈一些不利的預言,導致軍中士氣低落,劉備很是不滿。後來出兵漢中時,張裕諫言不能出兵,否則出師不利,劉備沒有理會並且勝利歸師了,便藉著此次機會想要除掉張裕。 諸葛亮前來勸阻,說西蜀人才本就不多,為了處理好和蜀漢本地人的關係,即便他犯了罪也饒他一命罷。劉備這次卻沒有采納諸葛亮的建議,斷然回覆到:“芳蘭生門,不得不鋤”。意思是說,蘭草是芳香的,當然很好,但是如果生長在我的家門口,擋住了我的去路,我就一定要把它鋤掉。由此可見,劉備很是具有某些梟雄的特質,行事果斷,包括後來為了勢力奪劉璋地盤的例子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劉備和他的追隨者之間,能夠保持一種始終不渝的良好的關係,且相互信任。和曹操不同,曹操會因為僅僅想殺雞儆猴平息內部反對之聲便殺了一直輔佐他的荀彧和崔琰,劉備在君臣之義方面做得要比曹操好得多。如果說曹操用人是以權術相馭,那麼劉備用人則是靠性情相投,以感情相待。

劉備諸葛亮

首先,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和諧的君王和丞相的關係,這種關係呢,和張良之於劉邦又有些微妙的不同。若張良和劉邦之間的關係是透明的,能坦誠相待,張良也不會在劉邦大業已定的時候立即辭官隱居,除非他十分了解劉邦,並且知道他最終是容不下自己的。但是劉備和諸葛亮不同,劉備最後永安託孤的時候曾對諸葛亮講,如果劉禪值得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實在是扶不起的阿斗,你就取而代之罷,這句話有幾分真情實意我不知道,但是歷史上關係鐵到能讓皇帝對宰相說出這句話的,唯此一例。其效果也十分卓著,君臣心心相印之下,又有三顧茅廬知遇之恩必然不會抹煞這份情誼。

永安託孤

還有就是諸葛亮和趙雲和關羽的關係。其實歷史上並無“桃園三結義”但是這幾人確實是恩若兄弟的,表面以君臣相稱,實際私下裡卻像親人兄弟。劉備有一個特點就是,如果他確定此人忠心耿耿,便也會給予對方無條件的信任。比如赤壁之戰初期,劉備一眾人在長坂坡遭曹操追殺向南逃去,混亂之中手下大臣稟報:”趙雲往北而去,一定是投靠曹操去了“。劉備揮戟指著那個大臣說”子龍絕不會棄我而去“果然不一會兒,趙雲回來了,還救回了劉備的一家老小,由此可以看出劉備和趙雲是一種肝膽相照的關係。包括關羽被東吳害死之後,劉備竟失態到不顧諸葛亮的勸阻也顧及不了形勢的分析,舉全國之力向東吳出兵,落得一個慘淡收場,劉備又何嘗不知道這是一個錯誤決定呢,只是兄弟的手足之情也唯有用鮮血來祭奠了。

最後,有一個因素決定了劉備區別於曹操等人,就是他的寬容敦厚的道德品質。這體現在他對待黃權、徐庶這些投靠了曹操的屬下十分友好和體諒,他充分地相信黃權等人是走投無路才投敵,並且不會做對自己不利的事情,實際上也是如此。著名的謀士徐庶一直到死都沒有為曹營獻過策,可謂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於是劉備不僅沒有聽從旁人的建議對付他們的家人以示懲戒,反而好生安頓和善待。

從這些符合歷史的小說情節中,我們可以想見,老百姓知道這樣的一些事情後,內心是什麼感受。對於老百姓來說,一個歷史上的偉人,他的事業再偉大,比如曹操,跟我們老百姓其實沒有關係。老百姓最在乎的事情是,所交往的身邊的人一定要是靠得住的人。所以看曹操和劉備對待身邊親近的人的差別,也一定會選擇和喜愛劉備,因為他是一個值得交的朋友,雖然事業做的不是最大的,但至少能在亂局之中保證你的身家性命和尊嚴。



er笨


不喜歡,甚至有點討厭他!

一,假仁假義,不知輕重。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劉備為了自己一個人臉上的“仁義”面具,陶恭祖三讓徐州而不受,把好端端的一個徐州搞得軍心不穩,民心浮躁,最後墮入曹操之手。劉備忘了自己聚義時立下“翦除奸賊,匡扶漢室”的初衷,忘了打天下就是要攻城略地佔江山的本義,忘了自己為難時他人出手相救的情義,劉備不忠人(陶恭祖)所託,讓陶恭祖有憾帶恨而死,這是劉備假仁假義的最真實表現。

二,假哭假“慈悲”,不分好歹。

劉備長坂坡“泣”而擲阿斗的橋段,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一定都不會忘記。為了阿斗趙雲冒著生命危險隻身在曹軍中七進七出,浴血奮戰,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幾乎拼盡了自己最後的力氣,才將其從曹軍佔地中救出,劉備倒好只是將自己的兒子——扶不起的阿斗假惺惺地往地上一擲,就試圖把趙雲之前所有的艱難和為此而冒的危險一筆勾銷,可見他是多麼地虛偽。

三,假承諾真不聽,心中只有自己的“面子”、利益和皇帝夢。

在自己落魄的時候,劉備三顧茅廬讓人似乎看到了他的幾分真情,然而,當他把諸葛亮請出山,尤其是劉備集團在諸葛亮的謀劃下開始走上坡路,有了一些氣色之後,他的本來面目就慢慢顯現出來了。要是在荊州的時候,劉備聽取諸葛亮襲取荊州的計謀,就不會出現後來需要向孫權借荊州的橋段,諸葛亮在《隆中對策》時所謀定的跨有荊、益之地而待時機一統天下的大好局面就會更早些到來,就不會有後面關羽大意失荊州的一系列不利於蜀漢發展的事兒,到那時蜀漢分兵進伐,一統天下還真是大概率事件。

可以說,正是劉備的假仁假義假慈悲,使得諸葛亮的智慧無法得到最充分的發揮,讓蜀漢一次次錯過了發展壯大甚至一統天下的大好時機。


油茶絲語


蜀漢昭烈帝劉備,他是怎樣一個人?對於熟悉三國曆史的朋友一定都會有自己的一種認知,對於劉備的看法歷來存在著不同的爭議,再加上《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對於劉備的藝術性加工,又使得人們對於劉備的印象往往被小說所誘導,那麼今天,小編就站在歷史的角度來儘可能為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劉備!

一、英雄出身微末,起於草莽之間,卻胸有大志

劉備,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室宗親,大漢皇叔……錯!

劉備起步之初,只是一個劉姓的社會最底層百姓,連維持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非常的艱難,袁術的一句“織蓆販履之徒”實在是非常貼切的評價。但是,即使是這樣的低微的出身,劉備卻始終胸懷遠大的志向!這裡有如下幾點表現:

一是外出求學。拜盧植為師,與公孫瓚等人為同窗。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一定知道盧植這個人,他是後來東漢平定黃巾之亂的主要將領,但是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身份: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家。經學是漢代學術的主體,劉備拜盧植為師實際上就很有深意了,這是希望自己得到主流文人的承認!另一個層面,他在盧植身邊學習,身邊的朋友如公孫瓚等後來都成為了一方諸侯,那麼可見其打造人脈圈子的時候是多麼的“有的放矢”。

二是對外始終宣稱自己是漢室宗親之後。儘管史書上也都承認,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但是小編始終認為這當中未必沒有貓膩,畢竟劉姓子孫傳了這麼多代,大多又是散落在民間,如何能夠做得準?但是劉備卻就是死死扣住“漢室宗親”這一條不放,長期以宗室自居,這種自居實際上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宗室身份也漸漸被其他人所認可。劉備也在這過程中,成功的將自己的血脈“高貴化”!

綜合前面兩點,也許人們會說這不過是一些“投機鑽營”的手法,但是我們要結合劉備後續所做的事情整體來看。如果劉備僅僅是利用盧植、公孫瓚等人的關係獲取些蠅頭小利,或者靠著漢室宗親的身份坑蒙拐騙,那麼“鑽營”之說確實站得住角。但是劉備沒有這麼做,他後來成就的是“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帝業,那麼我們要說他前期的這些手段,難道不是為自己開創偉業所做的鋪墊嗎?

二、卓爾不群,獨樹一幟的人格

一是創業之初便提出興復漢室的目標。劉備因為平民出身,所以在創業之初起步較晚,無論是人才、地盤、兵馬各方面的積累都要遠遠落後於其他諸侯,但是就是這樣他依然以“興復漢室”做為自己集團的政治口號。正是這樣的政治目標,使得劉備集團與漢末時期普通軍閥、流寇、盜匪有了顯著的不同。而正是這種不同,讓很多有識之士都願意死心塌地跟隨劉備,因為在於……他們認為跟著這樣的人是有前途的!這些人當中有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等等,哪一個不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

二是抓住關鍵機會,打造偶像神話。人們往往說劉備的人生轉折點是在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之後;而小編要說,劉備人生的轉折點是獲得“皇叔”身份之後。儘管史書上並沒有為劉備明確“皇叔”的稱呼,但是卻真實的記載了劉備與漢獻帝的這一次會面。就是這樣一次會面,實際上卻成為了劉備“漢室宗親”這一身份的官方認證!從此以後,劉備的宗室血脈再無任何人可以質疑,而那些心向漢室的頂級人才也開始投向劉備的懷抱!

從上面兩個層面我們可以看出,劉備雖然出身低微,但是他卻能夠為自己貼上獨樹一幟的“人格標籤”,善於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彰顯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這並不是我們所謂的“偽善”或者“裝”,而是一種將自己內在人格外化於形的特殊技能。

三是團隊核心,生來的領袖氣質。劉備雖然在創業前期屢屢遭受挫折,但是大家要看到他每走一處地方其核心圈子都是在不斷壯大。在徐州,孫乾、糜竺拋家舍業相隨,在荊州馬氏兄弟、伊籍等輩生死相隨,雖然一次次在失敗,但是身邊的追隨者卻越來越多,而且還是那種不論成敗死心塌地的追隨,這就非常厲害了!說明劉備本身具有極強的領袖氣質,這種氣質對有為之士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同時,小編特別要說,這和《演義》當中的偽善仁義,好哭鼻子是兩回事,絕對不要把古人當成傻子!

三、堅韌不拔,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

一是屢敗屢戰,從未放棄。劉備的前半生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投陶謙、奔袁紹、降劉表……倉皇之間幾無容身之地。當他的年紀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還在新野小縣彈丸之地依附劉表,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但是,劉備依舊沒有放棄!任何一個成大事的人,可以沒有高人一等的才華,可以沒有極強的能力,但是他一定需要堅韌不拔的毅力。而劉備恰恰就具備了這樣的特點!

二是為達目的,不遺餘力。劉備三顧茅廬雖然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當中杜撰的橋段,但是劉備為了求得諸葛亮出山確實多次前往拜訪。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劉備此人一旦認準了一件事情便會想盡各種辦法達到目的,百折不撓,永不放棄!正是這種堅韌的執著,才使得劉備在舉步維艱的狀態下一點一點的積蓄自己的實力,並最終迎來了一飛沖天的機會!

四、軍事指揮能力不遜於曹操

這一點小編要特別的說明一下,劉備集團當中最能打仗的人就是劉備!大家不要被《三國演義》所誤導,簡單的說吧:大家耳熟能詳的戰役中,博望坡之戰是劉備打的,入蜀之戰是劉備打的,漢中之戰依舊是劉備打的……好啦,現在大家明白劉備的軍事指揮能力有多強了吧,不說別的,但是漢中之戰正面擊潰曹操率領的曹魏大軍主力,便足可證明其統率力不在曹操之下。

所以,不要把劉備看成《三國演義》中仁德近偽的偽君子,百無一用的爛好人,他無論從人格魅力上、個人能力上、軍事水平上都具備和三國頂尖人物曹操抗衡的實力!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劉備是一個胸懷大志的英雄,其出身在曹操、孫權當中是最低的,卻憑著自己堅韌不拔的毅力於夾縫中求生存,依靠著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不斷積蓄實力,當時機來臨之際終於能夠一飛沖天,入西蜀、佔漢中,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偉業。這樣一個優秀的人物,難道不值得我們喜歡嗎?

今天我們就聊到這裡!我是華夏問長安,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喜歡我,就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