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東吳的實力強於蜀國,但是在三國曆史存在感不如蜀國?

永遠愛你親愛的燦燦


東吳的實力兩倍於蜀漢,北伐次數規模也多於蜀漢。但確實東吳的存在感確實是不咋樣。無論是民間還以是歷代史家對東吳並沒有什麼好感。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首鼠兩端、其位不正、殘暴戮殺、治理最差等

首鼠兩端:

公元208年孫劉聯盟擊敗曹操,三家瓜分了荊州。劉備得到的地盤是最多的。東吳無時無刻想要奪荊州。公元215年三月曹操徵漢中,因為韓遂等人有跟劉備聯合意圖。而孫權此時卻在背後捅劉備一刀。派呂蒙率軍攻打荊州的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劉備不得以跟孫權議和,承認東吳佔有桂陽、長沙兩郡。公元217年孫權跟曹操又互通友好,並通婚。孫權一邊罵曹操是漢賊一邊又通好。公元219年關羽北伐,威震華夏。洛陽周圍吏民紛紛起事響應。曹操大本營鄴城也有人密謀起事。而這時孫權卻向曹操稱臣,還公然講曹操應稱帝。孫權上書稱臣,稱說天命。然後在背後捅關羽一刀,偷襲荊州。為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大罵孫權包藏禍心,幫助曹操除害,這是消滅漢室宗室子弟勤王的軍隊,在曹公準備遷都的計劃,拯救大漢的計劃,因此停止。義軍所到之處,應該在孫家。意指孫權不忠不義,劉備東征軍隊是義軍。孫權潛包禍心,助魏除害,是為翦宗子勤王之師,行曹公移都之計,拯漢之規,於茲而止。義旗所指,宜其在孫氏矣。


蜀漢一直高舉興復漢室剿滅國賊的旗號。孫氏世為漢臣反而助賊。孫權奪荊州後又密謀奪益州。孫權把關羽的人頭送到曹操那裡去。曹操表奏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領荊州牧、封南昌侯。孫權接著派人進貢。孫權還任命周泰為漢中太守,劉璋為益州牧。從法理上否定劉備這個益州牧,也有以劉璋引誘其舊部的意圖。當時孫權率軍坐鎮公安。三國志:後權破關羽,欲進圖蜀,拜泰漢中太守。權復以劉璋為益州牧,駐秭歸。公元220年因曹丕棄襄陵,孫權趁機北上奪下襄陽,後被曹丕奪回。公元221年八月孫權向曹丕稱臣,並接受吳王封號。對於孫權接受曹魏封爵,東晉孫盛直言孫權連匹夫都大如。孫盛講:以前伯夷、叔齊不屈服周朝,魯仲連不願為秦朝子民。憑著匹夫之志,都知道義不容辱,何況列國的國君三分天下,怎麼能接二連三屈節,既然稱臣於魏又不接受魏國給予封號。昔伯夷、叔齊不屈有周,魯仲連不為秦民。夫以匹夫之志,猶義不辱,況列國之君三分天下,而可二三其節,或臣或否乎?公元222年九月魏吳交戰。孫權可謂臉皮之厚無人能及。向曹丕向書講請求讓他改過自新。如果他的罪不能改過,那不用陛下您處置。我會把土地百姓還給魏國。請讓我去交州終老吧。卑辭上書,求自改厲,"若罪在難除,必不見置,當奉還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終餘年。對去使蜀漢的使者講我已經收到劉備的書信,你告訴劉備我已經知道自己錯了,請求恢復以前的關係。近得玄德書,已深引咎,求復舊好。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孫權派人去弔喪。孫權通過士燮引誘蜀漢南中豪強反叛。任命雍闓為永昌太守,還任命劉璋兒子劉闡為益州刺史。前面才跟劉備復通後,接著就做這樣的事。三國志:燮又誘導益州豪姓雍闓等,率郡人民使遙東附,權益嘉之。南中豪率雍闓據益郡反,附於吳。權復以璋子闡為益州刺史,處交、益界首。這一年十一月蜀漢東吳重新恢復聯盟。但孫權直到公元225年才跟曹魏斷交。公元234年八月諸葛亮去世,孫權擔心魏國會趁機伐蜀,増派萬人駐軍巴丘。孫權有兩個打算,一方面打算救援蜀漢,另一方面企圖趁勢與魏國爭分蜀漢土地。蜀漢得知,也增加了永安的守兵,以防萬一。三國志:及亮卒,吳慮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萬人,一欲以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蜀聞之,亦益永安之守,以防非常。蜀漢宗預使吳,以查探情況。孫權責問宗預:東西兩國跟一家人一樣,聽說你増加白帝城的守衛,為何?宗預回道:我認為東吳增添巴丘的軍隊,蜀漢才增加白帝的守兵,都是事情和形勢使然,全不值得過問。孫權聽了大笑。


公元223年十一月蜀漢東吳重新恢復聯盟,孫權也跟曹丕斷絕往來。但是孫權並沒有跟蜀漢同心北伐的心思。但公元228年蜀漢北伐時,東吳根本沒有任何響應的軍事行動。石亭之戰在蜀漢第一次北伐半年後。在公元227年三月諸葛亮率軍進駐漢時,後主劉禪頒佈給諸葛亮的詔書中就提到了在蜀漢北伐時東吳也同時北伐,孫權也同意了。吳王孫權同恤災患,潛軍合謀,掎角其後。在魏吳石亭之戰後,司馬懿計劃從荊州方向進攻東吳,並把張郃所部調往荊州。公元228年十二月諸葛亮北伐陳倉以支援東吳。使魏賊不得盡力向東。有人認為張郃去荊州是支援石亭之戰,這個說法是錯誤的。石亭之戰時間是八月。而張郃到達荊州已經是冬天,因為這年冬天水淺大船難以航行所以暫停伐吳,時間隔了幾個月。司馬宣王治水軍於荊州,欲順沔入江伐吳,詔郃督關中諸軍往受節度。至荊州,會冬水淺,大船不得行,乃還屯方城。諸葛亮復出,急攻陳倉,帝驛馬召郃到京都。公元234年諸葛亮大舉北伐,親自寫信給孫權兩家聯合北伐。孫權是五月份北伐,七月份在魏國援軍還有數百里到達前就退軍了。不得不說孫權只是應付蜀漢。連魏主曹叡都預料可能他還沒到,孫權就會退軍。敕諸將堅守,吾將自往徵之,比至,恐權走也。


其位不正,卻指責蜀漢:

歷來正統有多種依據:以得地多者為正,以居為久者為正,以前代血胤為正,以居前代舊都為正,以後代所承者為正,以中國種族為正。就是說以地盤最大大、存在時間更久的、前朝血脈所建立、前朝首都所在地、後朝所承認者、中國人建立。中國種族是指當有蠻夷政權並立的時候。這些來判定是不是正統。當然正統還有很多種說法。例如堯舜之道,這個指的是禪讓。當然誰都知道禪讓是逼迫的,但至少法理上說的過去。還有就是王道所在,東晉習鑿齒就認為不應以堯舜之道為正統而是以王道所在為正統。因為王道在蜀漢,所以晉朝的正統應繼承於蜀漢。習鑿齒的觀點在宋朝達到頂峰。


曹魏得國首先是因為漢朝禪讓。雖然是逼迫,但北方地盤是曹操南征北戰三十年打下來的。按上面所說的條件曹魏有:以得地多者為正,以居前代舊都為正,以後代所承者為正。蜀漢的建立者劉備是漢景帝子中山靖王的後人,雖然是遠的不能再遠。但蜀漢政權也佔了以前代血胤為正這一條。而且當時也沒有其他漢室宗親比劉備更有資格和實力延續漢室。備畏天明命,又懼漢阼將湮於地,謹擇元日,與百寮登壇,受皇帝璽綬。脩燔瘞,告類於天神,惟神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


而東吳連一條都沒有佔到。在公元200年時連曹操都不敢講漢室將亡。而東吳魯肅卻對孫權講漢室不可復興,還要孫權建帝號圖天下。而且多次說起這事。漢室不可復興......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公元229年孫權稱帝登壇時特意回頭對眾人講當年魯肅就想到了今天。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於事勢矣。對於魯肅這樣的行為,習鑿齒定義為小人。習鑿齒認為君子就當公忠體國輔助皇帝。即使不成功,也可以躬耕隱固。(不少漢臣不願效命於曹氏隱居在野)為何以人臣之禮對待孫氏,何況在漢室尚存的時候。夫君子之道,故將竭其忠直,佐扶帝宜,尊崇寧時,遠主名教。若乃力不能合,事與志違,躬耕南畝,遁跡當年,何由盡臣禮於孫氏,於漢室未亡之日邪?習鑿齒對諸葛亮的評價:諸葛武侯龍蟠江南,託好管、樂,有匡漢之望,是有宗本之心也。這也是歷代推崇諸葛亮的原因之一。因為當朝者肯定不希望有像魯肅、孫權這樣直言當朝亡,我當皇帝。


東吳老是稱臣於曹魏,又指責曹操、曹丕是漢朝孽臣篡奪神器。公元222年東吳群臣勸孫權稱帝。孫權還假惺惺地講:大漢王朝衰敗,我未能拯救大漢,那裡有那個心思。東吳自己從未做過什麼拯救大漢的事,連口號都沒有。東吳卻厚著臉皮指責蜀漢。公元221年劉備東征,諸葛瑾寫信給劉備。信中講:“奄聞旗鼓來至白帝,或恐議臣以吳王侵取此州,危害關羽,怨深禍大,不宜答和,此用心於小,未留意於大者也。試為陛下論其輕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損忿,蹔省瑾言者,計可立決,不復諮之於群后也。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先帝指的是漢獻帝。諸葛瑾以大義責備劉備,那東吳又幹了什麼事?相助漢賊曹操就大義了嗎?裴松之認為陳壽把諸葛瑾的書信記載下來完全是多餘的。載之於篇,實為辭章之費。


公元222年十二月孫權派鄭泉使蜀漢。劉備責問孫權為什麼不回信。我認為孫權不回信是因為不知怎麼稱呼劉備。稱呼為皇帝吧,孫權不願意。稱呼為漢中王吧,劉備肯定不滿。鄭泉反而指責劉備講:曹操父子欺壓漢室,最終奪其位。殿下身為宗室,沒有帶頭討伐曹魏。反而先稱帝,不符合天下人心。所以吳主才不回信。吳書的記載劉備聽了很慚愧,我認為這是扯淡。東吳大臣居然高舉大義指責蜀漢。在關羽北伐時,東吳怎麼沒有為海內率先,而是助曹。泉曰:"曹操父子陵轢漢室,終奪其位。殿下既為宗室,有維城之責,不荷戈執殳為海內率先,而於是自名,未合天下之議,是以寡君未復書耳。"備甚慚恧。


公元224年東吳派張溫使蜀漢。張溫跟蜀漢大臣秦宓有一場辯論,其意是爭正統。張溫問天有沒有頭?秦宓回答:有,在西方。意指天的頭在蜀漢。張溫又問天有沒有姓?秦宓回答:姓劉,因為天子姓劉。張溫又問:太陽是不是從東方升起?意指正統起於東吳。秦宓回:雖然太陽從東方升起,但最終落於西方。意指天下終屬於蜀漢。公元225年時孫權試探地問蜀漢使臣鄧芝。如果兩家滅魏後,分治天下,這不也是很快樂嗎?鄧芝回答: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如果大王未知天命,那我們雙方就準備好戰爭吧。孫權忍了四年就不再忍了。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居然讓群臣告知蜀漢希望並尊二帝。為了當皇帝真是連臉都不要。除了孫權還真沒有那個政權這樣乾的。


殘暴戮殺:

孫策所建立的江東政權,過於依賴武力。三國志:孫策在吳,張昭、張紘、秦松為上賓,共論四海未泰,須當用武治而平之。武力並不是說不對,但光靠武力就行的。當時坐在後面的江東人陸績大聲講:今論者不務道德懷取之術,而惟尚武,績雖童蒙,竊所未安也。孫策在平定江東時誅殺不少英豪。例如吳郡高岱,孫策曾把他下獄,很多人為他求情。孫策以他得人心殺之。殺了很人心的人,那孫策就失去人心。曹操不殺劉備和厚待張繡就是為了爭取人心。吳錄:知交及時人皆露坐為請。策登樓,望見數里中填滿。策惡其收眾心,遂殺之。孫策誅英豪的記錄見於各史料。《會稽典錄》曰:“孫策平定吳會,誅其英豪。《傅子》:孫策轉鬥千里,盡有江南之地,誅其名豪,威行鄰國。《三國志》: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孫權也曾誅沈友,據吳錄當時孫權問他有人說你要造反?他知道自己難倖免,於是講:主上在許,有無君之心者,可謂非反乎?



東晉人孫盛評價孫氏政權:業非積德之基,邦無磐石之固。這也許是赤壁之戰前東吳大臣紛紛勸孫權投降原因之一。孫權當皇帝后一手炮製了呂壹事件和南魯黨爭。炮製這些事件就是因為當年跟江東人緩和起用大批江東人,已經威脅到政權的安危。帝王可不會因為你有沒有反意,而是顧忌有沒有這樣的實力。任中書典校郎,監察中央和地方州郡。曾告丞相顧雍、左將軍朱據、江夏太守刁嘉等人。太子孫登數次諫,孫權不聽。於是大臣都不敢說話。太常潘濬得知太子勸諫都不管用,於是準備在宴會時親自刺殺呂壹。但是可惜的是讓人告密。潘濬和陸遜談起呂壹只得流淚。時中書典校呂壹,竊弄權柄,擅作威福,遜與太常潘濬同心憂之,言至流涕。事情鬧太大後把呂壹下獄後,丞相顧雍前去審理。顧雍對他講: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呂壹只是叩頭不說話。三國志:壹叩頭無言。因為呂壹知道自己是棄子說了也沒用。



孫權因呂壹事件自我批評承認錯誤,並派中書郎袁禮代自己向各位大將致歉,藉機向各位大將詢問政事應該作些什麼樣的變革。但每個人都以自己不負責管理民政事宜為藉口,不肯陳述自己的意見,把責任全都推給陸遜、潘濬。兩人見到袁禮,傷心流淚言辭悲切,以至懷有恐懼的心理,內心極不自安。並以時事當有所先後,各自以不掌民事,不肯便有所陳,悉推之伯言、承明。伯言、承明見禮,泣涕懇惻,辭旨辛苦,至乃懷執危怖,有不自安之心。我認諸葛瑾、步騭、朱然、呂岱等人不說話是因為避禍。早在誅呂壹之前,步騭前後十多次上書也不管用。



公元242年孫權冊封孫和為太子。闞澤為太子傅,薛綜為太少傅,蔡穎、張純、封俌、嚴維等為太子侍從。本來孫權這樣的安排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孫權給魯王孫霸的待遇跟太子孫和是一樣的,這就使得一些人動了心思。三國志:霸為魯王,寵愛崇特,與和無殊。東吳的將軍和大臣分別支持太子孫和、魯王孫霸。殷基通語曰:中外官僚將軍大臣舉國中分。三國志:二宮並闕,中外職司,多遣子弟給侍。當時孫權對侍中侍中孫峻講:"兄弟不和睦,臣下分部,將有袁氏的失敗,被天下人恥笑。一人立,怎麼能不亂?”孫權這樣說完全是在胡扯,要不是他給魯王的待遇跟太子一樣怎麼會舉國中分。孫權的處理辦法是禁止太子孫和、魯王孫霸跟外界的往來,讓他們專心讀書。三國志:權禁斷往來,假以精學。



孫權立兒子孫和為太子時並未封孫霸為王。當時百官上奏請求立皇后和四個兒子為王。孫和是太子,其母王夫人當然應該立為皇后。四子是休、霸、亮、奮。孫權不同意,理由是天下未定,百姓勞苦,而且有功勞的人或沒有封賞,飢寒的人還沒有撫卹,濫割上地使子弟富裕,崇尚爵位來寵幸妃妾,我十分不可取。放棄這個討論。但是八個月後百官再次上奏請求立皇后和封諸王。 八月,立子霸為魯王。 下面列下太子黨和魯王黨和他們下場

太子黨:太常顧譚(流放)、驃騎將軍朱據(貶、杖一百)、太子太傅吾粲(處死)、顧承(流放)、姚信(流放)、揚武將軍張休(賜死)、尚書僕射屈晃(杖一百,罷免)、無難督陳正(誅族)、五營督陳象(誅族)、太子輔義都尉張純(棄市)等

魯王黨:楊竺(處死,流屍於江)全寄(誅)、吳安(誅)、孫奇(誅)楊穆(流放)等


公元250年孫權廢掉太子孫和,十多人因勸諫被殺和流放。孫和並沒有罪。群司坐諫誅放者十數。同年賜死孫霸。東晉人評價:孫權年老志衰,讒臣在君側,廢嫡立庶,以妾為妻,可以說是缺少仁義。現在偽設符命,求福於妖邪。將要滅亡的徵兆,不是很明顯嗎!權年老志衰,讒臣在側,廢適立庶,以妾為妻,可謂多涼德矣。而偽設符命,求福妖邪,將亡之兆,不亦顯乎!在廢掉太子之前孫權逼死了陸遜。陸遜死後,兒子陸抗送父靈柩東歸,進京向孫權謝恩。孫權以楊竺控告陸遜的二十件事來責問陸抗,禁絕他拜會賓客,派宮中使者臨門盤詰,陸抗不加思索,事事都作出有條理的辯答,孫權心中不滿漸漸消退。孫權不過是為了緩和跟江東士族的關係。楊竺是魯王黨的人,孫權痛恨到把他處死並流屍於江。而在孫權處死楊竺之前,太子太傅吾粲就上書地楊竺調離京師,吾粲反被孫權處死。 公元251陸抗到京城治病。病好正該回去時,孫權流淚與他告別,對他說:“我過去聽用讒言,對你父親在君臣大義上不篤厚,因此虧待了你。我前後責問的材料,一把火燒滅乾淨,不要讓人再見到。”三國志:權涕泣與別,謂曰:"吾前聽用讒言,與汝父大義不篤,以此負汝。前後所問,一焚滅之,莫令人見也。"所以孫權責問陸遜的話不為人所知。 我估計孫權是恐後人議論才讓燒掉。



孫權的五位顧命大臣,只有一位是病死,其餘皆死於非命。對比同時期,蜀漢相對穩定的多。蜀漢很少戮殺大臣。蜀漢滅亡時諸葛亮子瞻孫尚、張飛孫遵、趙雲子廣、傅彤子僉、李恢侄球、黃權子崇等人皆戰死。司馬炎評價:天下之善一也。劉禪投降後霍峻子弋、羅蒙子憲各保一方。劉禪投降的消息傳來他們的反應:(羅憲)乃率所統臨于都亭三日。(霍弋)弋素服號哭,大臨三日。(姜維軍中)將士鹹怒,拔刀砍石。據漢晉春秋霍弋不投降的原因是要看魏國如何待劉禪。漢晉春秋:若主上與魏和,見遇以禮,則保境而降,不晚也。若萬一危辱,吾將以死拒之,何論遲速邪!而對比東吳滅亡之際:明日當發,其夜眾悉逃走。


治理最差:

東吳於是多次發行大錢(就是大面額的銅錢)榨取百姓血汗。據三國志公元236年鑄大錢,一當五百。就是說一枚大錢抵原來的五當銖小錢五百。(大錢的重量也就是原來四五個小錢,也就是說五百銖小錢可以鑄一百個大錢。然後可以換五萬小錢。)赤烏元年春(公元238年),鑄當千大錢。(說明東府庫一空)劉備當年奪蜀後發行直百錢就讓後世罵的不行。孫權比劉備更歷害。近些年出土了東吳的當二千錢、五千錢,但三國志中並沒有記錄。有人猜測是私人鑄的。但我有個疑問就是私人鑄的老百姓認嗎?東吳政權認嗎?就算私鑄也是造東吳已發行的貨幣。就好比現在中國最大面額是一百,總不能造假幣的造五百吧。而近些年從東吳官員墓中發現大量的蜀漢貨幣,東吳貨幣很少。有人認為因為蜀漢從東吳大量購買物資。我覺得不全是這個原因。我認為正是因為蜀漢貨幣價值遠比東吳貨幣購買力高,所以東吳官員才陪葬蜀漢貨幣。正如現代一些國家因通貨膨脹而使用外國貨幣是一樣的道理。


從孫權多次下詔也可得知,東吳百姓不堪重負。1公元234年:戰爭長期不停,百姓苦於徭役,年成有時歉收。要放寬各種拖欠的租稅,不要再督促課徵。2公元238年:天下尚未平定,敵仇仍然存在,軍民十分勤苦,我確實清楚明白。然而過分勞累百姓,這也是實在不得已而已。3公元240年:近期以來,百姓所負賦稅徭役甚重,又碰上水旱災害的年歲,糧食歉收,而官吏或有不良者,侵佔百姓務農時間,以致造成人民飢餓困苦。4公元242年:現在天下尚未平定,百姓勞苦物資貧乏。5公元250年:免去拖欠的賦稅,借貸給百姓種糧。6公元251年:省徭役、減徵賦,解除百姓因賦稅徭役帶來的苦累。


東吳的內亂也是三國之中最多的。一些人指責蜀漢南征並沒有收復南中,後面也有叛亂。如果看了東吳,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孫權期間大小二十次叛。規模數萬人的七次、萬人的有五次,剩下九次數千人和數目不詳。楊州十六次以上。平叛時間短則數月、中則一年、長則數年。東吳官員駱統給孫權上疏提到因為連年戰爭徴役頻繁,老百姓生活艱難,生了兒子也養不起只能拋棄。三國志:又聞民間,非居處小能自供,生產兒子,多不起養,屯田貧兵,亦多棄子。


其他的原因就不再詳述。其實魏晉也看不起東吳。


小鴻哥


三國時期,到底誰國最強,如何排列,這包括人力,財力,軍力,全面指揮系統作戰能力,甚至還有單兵將作戰能力。任何一個朝代對後世影響力,對後的傳播力,印象力,記憶力,一代一代的流傳的,人們都可以在田邊,地角,院壩,公園,隨行,隨聚都講一兩個古代故事,擺一擺一二句有樂趣話,一陣哈哈大笑後其樂無窮,這除了古代有驚人的故事,還應有比較獨特的,有樂趣的,值得講的,能引起夥伴關注,發笑的。

蜀國個人認為比吳國強:

從國家所據地形,蜀國比吳國強,特別用於軍事方面。

二,全國協調蜀國比吳國強。

三,單兵作戰,蜀國五虎上將通通強於吳國。

那麼蜀國為什麼會先亡,除其它因素外,最主要是劉備任人為親,一切為了結義兄弟,一切為了兄弟夥的原始股,有了利益分配也是先照顧兄弟,就是這第一大股東兄弟關羽,在樊城之戰失敗後,劉備為了私情,於國家利益不顧,導至國家滅亡是根本原因。這個問題不是本文所討論,本文主要是論述蜀國為什麼在後代比吳國,在百姓影響中強。

一,曹操,孫權沒有比劉備有故事,①劉備有劉關張三人結義故事,而孫權沒有。②劉備經歷了投靠曹操,袁紹,呂布,公孫瓚,劉表,劉璋等,這種反覆無常的舉動,滿口仁義道德,實際騙吃騙喝,

投一個害一個。不是把別人兵將拉走,就是要別人地盤,搞得別人家破國亡。

二,劉備有三顧茅廬故事,有東吳結親故事,有借荊州當老賴的故事,有劉璋把劉備當兄弟看待結果是引狼入室約故事,有為了報私仇而不顧國家人力,財力,軍力引發火燒連營故事。

三,劉備是以繼承正統面目出現,有皇叔身份。

四,蜀國有神一般,在三國天下第一的謀士諸葛亮,引出如借東風,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火燒天水,六次北伐,諸葛裝神,等等一系列故事。

五,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等故事。

六,趙雲大戰長板坡,七進七出救幼主等故事。

七,張飛被手下殺死的故事。

八,有三戰呂布劉關張故事。

總之蜀國不管從國家行動,單將單人行為都比吳國出名。

所以後人記蜀國人和事比吳國多些。


徐老大


東吳勢力雖強於蜀漢,但存在感不如蜀漢,筆者認為原因如下:

1.相比起曹魏來,東吳勢力不及。三國時,中國經濟重心在北方黃河流域,孫吳所在江南還比較落後,處於開發階段。蜀漢勢力雖然也不強,但居有“天府之國”,也算和東吳“半斤對八兩”。

2.相比起蜀漢來,東吳沒有皇統。曹魏曹丕憑藉勢力,假借漢獻帝禪讓做了皇帝。蜀漢劉備自稱皇叔,曹魏篡漢,劉備稱帝重建漢室,續接皇統。孫吳在曹魏和蜀漢曹丕以及劉備稱帝后於222年稱王,到229年才稱帝,應該說是有原因的。

3.周瑜、魯肅不在後,孫吳戰略短視。當時北方黃河流域具有經濟和軍事優勢,孫權聽從周瑜和魯肅建議,在赤壁之戰中,採取聯劉抗曹戰略,穩定了江東,形成三國鼎足之勢,但周瑜和魯肅之後,孫吳戰略上搖擺不定,首鼠兩端,既沒有曹魏之勢力統一天下,也沒有蜀漢續漢之正統,諸葛亮北伐之戰略。


京師大學堂師範館


看到這個問題,我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思考下,覺得原因很簡單:東吳的存在感確實很低,因為對普通大眾來說,瞭解歷史的方式是通過教科書和看小說看影視。

東吳流傳下來的經典詩詞或者出彩的歷史人物不多,我們上學的時候基本學不到,所以覺得東吳的存在感很低。我們上學以來,語文課本學習了諸葛亮的《出師表》、《草船借箭》,歷史課學習了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等。

畢業很多年了,記不得歷史課的內容了,去百度下載一份關於三國點考題:

從中可以看到,9道題只有1道題是有東吳周瑜的,其他大部分都是蜀漢的人物,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等。

三國題材的電影電視劇沒有一部是以東吳為主題的

其中演蜀國的電影有《關雲長》、《三國之見龍卸甲》,電視劇有《武神趙子龍》、《臥龍小諸葛》、《三國英雄傳之關公》、《武聖關公》,東吳為主角的電視劇電影基本沒有。

由此可見,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獲取的信息,關於東吳的資料遠遠低於蜀漢,所以覺得東吳的存在感低。


朱君看史


一個攪屎棍要什麼存在感?

很多人將東吳沒有存在感歸咎於三國演義,因為羅貫中的視覺是以曹操和劉備為主角的。

但其實這事兒還真怪不著羅貫中,看看東吳的所作所為,尤其是孫權接班以後的東吳所作所為,就知道三國演義裡輕視東吳是有原因的。


首先從理想和魅力上講,孫權和劉備曹操就完全沒有可比性。

曹操的理想,我們是可以梳理出一個明確的時間線的,年輕的時候的曹操想的就是誅滅董卓,匡扶漢室,後來隨著權力逐漸擴大,變成了一統天下,成就霸業。

不論哪個年代的曹操,都是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理想主義者,年輕的時候的曹操,寫出的是像短歌行這樣悲天憫人,同情人民的詩句,壯年時的曹操寫出的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這樣的豪邁文章。從曹操的作品上,我們可以看到他的理想主義情懷躍然紙上,這是一個有抱負的,而且不計代價追求自己理想的偉大人物。


雖然在歷史上曹操一直是一個白臉的角色,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曹操是一個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作為一個事實上的皇帝,曹操除了其優秀的文采之外,在政治軍事上做出的貢獻都非常突出,因為他是東漢末年亂世的終結者。

在曹操統一北方之前,東漢末年陷入了空前的混亂之中,而曹操剿滅了袁紹、袁術、陶謙、馬超等北方諸侯,統一了中國最核心的農業區,為當地的百姓帶來了安定的生活,這是他的巨大歷史貢獻。

而且,曹操的性格是十分真摯的。雖然我們一直將其稱為奸雄,說曹操大偽似真,但是,如果拋開小說的演繹成分,我們可以發現曹操是一個個人性格極其鮮明的人物,他的豪邁與奸詐都是寫在臉上的。

對於臣下,曹操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不以門第為計較提拔人才。因為曹魏政權在曹操時代能夠做到禮賢下士,唯才是舉,曹操才能獲得空前的競爭力,統一中國北方。


無論喜歡還是討厭曹操,我們都要承認曹操是一個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因此曹操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人物。

劉備和曹操一樣,都是家喻戶曉的歷史知名人物,但是劉備的形象絕不是像演義小說中講的,只會哭的一個受氣包形象。

事實上,歷史上的劉備是一個罕見的梟雄,在古代很多人物都將劉備作為一生的榜樣。

我們關於劉備只說一件事:在劉備47歲時,他投靠了當時的荊州牧劉表,駐紮在荊州新野縣。

一次劉表宴請劉備,劉備在宴席上突然流下了眼淚,因為他發現自己的大腿上有了肥肉,自己感嘆道,來到荊州以後,自己多年不再騎馬,因此腿上都長了肥肉。劉備感嘆自己功業還沒有建立,身體上就先懈怠了下來,因此流下了眼淚。


劉備23歲從軍,此時的他已經從軍超過了20年。在這20年裡,劉備在中原一直被人打來打去,光被曹操打得丟盔卸甲就有三次。20年來,劉備投靠過很多諸侯。可是到了47歲的時候,他還是沒有任何地盤,軍隊也只有幾千人,將領只有關羽張飛,除了獲得了巨大的名聲以外,劉備其實還是一個實力上微不足道的小諸侯。

以我們今天的角度來看,47歲正處於一個人的壯年時期,可是在三國時期,古代的醫療條件下,人能活到47歲已經完全屬於老人了。

劉備的遺書中寫道:“人到五十不稱夭壽”。在當時的人看來,47歲已經到了幾乎可以入土的年紀,而劉備漂泊一生,到了這個年紀,還沒有任命,還想著怎樣建立自己的事業,這是多麼偉大的志向,不要說那個年代,即使到今天又有多少人可以在近50歲的時候,還保持著當年的雄心壯志呢?


劉備不僅是如此想的,他也的確做到了。47歲的劉備雖然還沒有任何一塊地盤,但靠著接下來十幾年傳奇般的經歷,他居然成功實現了年少時的夢想,割據了半個南部中國,終於在62歲那年成為了皇帝。

這樣的一個人物,難道不能稱之為偉大嗎?

而孫權,他的人格魅力與曹操和劉備就完全沒有可比性了。

首先從志向上,孫權就比劉備和曹操差太遠。

劉備哪怕在最落魄的時候,心裡想的也是匡復漢室統一天下,曹操就更不用說了:“今治水陸兵馬共八十萬,與將軍會獵於吳”,這是何等的氣魄?即使在後世的史官看來,魏武帝曹操也是一等一的開國之君。

而孫權呢?他的志向是什麼?

孫權統治東吳幾十年,在這幾十年裡,東吳的發展方向只有兩個。一是向長江中游擴展,佔領荊州。二是向長江北部擴展,進攻合肥,佔領淮南。這兩個發展方向的目標都很明確,就是為了保證江東的安全。


說到底,孫吳政權奮鬥了幾十年,其最終目的不過是為了給自己江東的領土加一道保險而已。

而且這道保險加得還很失敗,縱觀孫權的一生,他在軍事上的建樹奇差無比。三次進攻合肥,每次都被人打得大敗虧輸,有一次甚至自己差點把命搭上。偷襲荊州倒是成功了,可是那是偷襲自己的隊友,被後人罵了上千年。唯一一次值得表揚的勝利就是赤壁之戰,可是赤壁之戰幾乎全部依靠周瑜,跟孫權本人沒有太大關係。

孫權一生能打贏的仗,基本都是防禦戰。而且,這些能打贏的仗,也基本都要靠大都督。


在整個三國的歷史中,只有孫吳政權才擁有大都督這種軍事主官。無論是劉備還是曹操,他們打仗更傾向於自己親自領兵,蜀漢政權的關羽,曹魏政權的曹仁夏侯淵,其權力遠遠不如東吳政權的大都督。從周瑜開始,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等大都督,都是東吳政權的核心人物,打仗全要依靠他們。

為什麼要依靠他們呢?因為孫權自己軍事能力太廢了,根本打不了仗。

而且,孫權最擅長的就是卸磨殺驢。從呂蒙開始,東吳的大都督們基本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打仗的時候依靠他們,不打仗的時候就該整治他們了,像陸遜這種東吳政權的大功臣,最後竟然被孫權逼死,其人品可見一斑。

而從歷史貢獻和功業上講,東吳政權與蜀漢和曹魏政權也沒有可比性。

曹操從零做起,從一個自己家族組織起的武裝,逐漸統一了中國北方,為日後的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曹操一生打了無數精彩的戰役,討伐董卓之戰,官渡之戰,剿滅袁術之戰,西涼之戰都是曹操一生中的高光點。曹操出山時天下大亂,而曹操去世時,中國北方已經擁有了一個穩定和平的環境,生產逐漸恢復,人口逐漸增多,這是曹操的歷史功績。



而劉備呢?劉備從一個底層百姓做起,靠著興復漢室的大旗,最終成功割據一方,變成了皇帝,讓漢朝的壽命因為劉備的存在而多延續了半個世紀。

在曹操人生中的後半部分,劉備集團是唯一一個有實力與他爭天下的政權。蜀漢集團在漢中打敗了曹操,關羽北伐威震華夏,打得曹操幾乎要遷都,如果沒有東吳的偷襲,也許蜀漢集團真的能在未來改變中國的政治格局。從任何角度講,劉備從一個草民做起,最終影響了中國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而東吳呢?提起東吳政權,我們總容易說到一個詞叫做“虎踞江東”。

可是,虎踞江東並不是什麼褒揚的詞。孫權十幾歲接任時,靠著父兄打下的基業,東吳政權虎踞江東。孫權七十歲死的時候,東吳還是虎踞江東,五十多年的時間裡,東吳幾乎沒有任何發展,除了偷襲盟友獲得荊州一塊地盤以外,東吳除了打了幾場防禦戰爭以外,沒有對天下局勢產生任何大的影響。

我們提起印度時,總容易嘲笑印度,因為印度一直髮展不起來,我們嘲笑印度說“印度永遠擁有未來”。

實際上東吳也一樣。東吳憑藉著比蜀漢還強的實力,在幾十年的時間裡除了保住自己的地盤以外,沒有任何建樹,所以對於這一點,曹魏政權看得也很明白,他們對於東吳的重視程度是遠低於蜀漢的。

東吳政權既沒有曹魏這樣的消除戰亂,統一北方的功績,也沒有蜀漢政權這樣匡扶漢室一統天下的大義,充其量他只不過是一個由江東地主組織起來的割據政權。

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割據政權有上百個。而孫權以後,東吳政權始終陷入在嚴重的內亂之中,在諸葛亮傾心北伐之時,東吳幾乎沒有發動任何有威脅的進攻,這樣的一個正確,又怎麼能讓後人瞧得起他呢?


小約翰


三國時期的第二強國,東吳的存在感比起蜀漢來說差了一個《三國演義》的距離。很多人都把東吳存在感低這個鍋甩給《三國演義》。因為在《三國演義》中,我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羅貫中是以曹操與劉備之間的鬥爭作為主線來寫的,其他的都是為這條主線服務的,包括東吳政權。

但是我覺得這個鍋不能完全讓《三國演義》來背,難道孫權就沒有責任嗎?

東吳之所以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保守的國策。這個大時代不對外擴張,就沒有太多的精彩故事,相對於有更多波瀾壯闊故事的曹劉兩家而言,孫吳就變得乏善可陳了。

東吳政權由積極進取變得保守轉折點就在於孫策的死亡。在孫策時期,東吳政權是一個外擴政權,在小霸王孫策的帶領之下蒸蒸日上,不斷地向外擴張,實力上漲很快。

在孫策死亡之前,他甚至在策劃突襲許昌,奪取漢獻帝的控制權。雖然這未必會成功,但是我們從中能看到孫策積極進取的一面,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但是隨著孫策的死亡,孫權的上位,整個東吳政權變得裹足不前。

孫權上臺以後,整個東吳集團,東吳政權對外主要做了兩件事情,奪取了荊州,完善了長江防線。還有一件事就是多次進攻合肥不下,孫權這麼做其戰略思想和民國時期的小諸葛白崇禧的設想一樣,就是守江必守淮。

你品你細品,不難發現孫權主政時期,他的對外策略都是以防守為主,他的所思所想就是構建一條鞏固的防線。曾幾何時,孫權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奪取荊州完善長江防線,一個是奪取徐州,力爭問鼎中原。

最終孫權選擇了和劉備撕破臉奪取荊州。孫吳政權好不容易向外擴張一次,還偷襲了自己的隊友,被人罵了1000多年。所以說在孫權時期,整個東吳集團的對外擴張性已經蕩然無存。

由於東吳集團在孫權時期,大部分時間停止了對外擴張,所以他們的故事就比較少,遠遠沒有同時期的曹劉爭霸來的精彩。

我們來看一看孫權主政時期,曹操和劉備在幹些什麼?

曹操忙著在收拾袁紹的那幾個沒用的兒子,在忙著奪取荊州,在忙著進攻江南,在忙著打馬超,在忙著和劉備爭漢中。

劉備也沒有閒著,先是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接著又是隆中對,接著又是大戰曹操,赤壁之戰,收荊州,收益州,奪漢中,夷陵之戰……可以說在孫權故步自封的這個階段裡,曹操和劉備這兩位英雄無時不刻的都在奮鬥,積極創業。尤其是劉備,更是從一無所有,發展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

這期間,有無數的精彩故事值得《三國演義》大書特書。而孫權一方由於沒有對外擴張的動力,自然就沒有那麼多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所以就被羅貫中華麗麗的無視了,最終只能忽略不計。

所以在《三國演義》中,孫吳政權存在感較低,這個事情真的怪不了羅貫中,怪只怪孫權這個人胸無大志,安於現狀。

如果孫策能夠多活幾年,他很有可能成為攪動歷史漩渦的那條鯰魚,建立不世之功業。可惜天不假年,而繼承孫策的又是孫權這樣一個人,只能說上天沒有選擇東吳政權。


歷史評說


魏蜀吳三國中我們最熟知的就是劉備建立的蜀漢,其次是魏國,再其次是吳國。但是實際上論國力魏國最強,其次是吳國,再其次才是蜀漢。為什麼吳國強於蜀漢反而歷史存在感不強,主要是因為我們所瞭解三國大多數人還是由《三國演義》而來,而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是把蜀漢作為主角寫的。


再加上東吳相比於蜀漢,雖然國力比蜀漢強但是其得國是不正的。魏國是受禪與漢獻帝劉協,雖然是逼迫但是程序上是正統,西晉又承襲與魏國所以魏國多被後世奉為正統。

蜀漢劉備是漢室後裔,曹丕篡漢之後劉備以漢室後裔之名在益州稱帝,所以從血緣上劉備是承接漢嗣,從血緣上蜀漢屬於正統所以後世也稱蜀漢為季漢。像東晉和南北朝時期有一些政權以蜀漢為正統,到了南宋及以後也有奉蜀漢為正統。特別是南宋受朱熹的理學思想,南宋、元和明清時期很多都奉蜀漢為正統。所以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以蜀漢為主角也不足為其了,不管是魏國還是蜀漢皆有正統性。


而東吳本就屬於漢室臣子,割據江東最後還在江南稱帝了,論正統性東吳遠比不上蜀漢的。在曹丕稱帝之後因為東吳跟蜀漢交惡還跟魏國稱臣。而且孫權掌管的江東本來就是繼承父兄的基業,相比曹操和劉備自己打下的天下,孫權確實要查一些。

更重要一個原因是東吳的所作所為確實更像是一個偏安政權。在赤壁之戰時孫劉雙方就結為聯盟,但是東吳確屢次背棄盟約在蜀漢背後動手腳。在劉備準備在漢中與曹操對決之時,孫權率軍奪取荊州,後來雙方對峙,劉備以一半的荊州才獲得短暫和平。但是東吳並不滿足,關羽北伐襄樊之時,孫權暗中與曹操聯合奪取荊州殺了關羽。

東吳的所作所為可謂是蛇鼠兩端,為後人所不齒,時常在蜀漢和魏國兩國之間周旋,所以東吳存在感不如蜀漢也很正常。


三國讀史


真正的三國曆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肯定是蜀國了。三國曆史上其實主要是曹魏和東吳之戰的戰爭,因為東吳和曹魏接壤的面積太大。而且曹魏的領土非常吸引東吳,而又東吳的領土又非常曹魏,所以他們之間一直想吞併對方的,而蜀國其實是一個打醬油的存在。



為何蜀漢存在感最低

自從漢中之戰以後,曹魏多次和東吳發動戰爭,一直想吞併東吳,但多次戰爭都是以雙方罷兵而結束,雖然互有勝敗,但是都沒能改變兩國局勢。而蜀國實力非常薄弱,曹魏根本看不上蜀漢,東吳需要蜀漢來牽制曹魏,所以雖然蜀國最弱,他們都沒有出兵討伐蜀國。

兩隻大老虎一直鬥來鬥去,而一隻獵豹一直躲在樹上,試問到底是老虎沒有存在感,還是狼沒有存在感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說蜀漢在三國時期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個國家。不僅是他的實力太弱,而且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其實歷史上的蜀國是一個很一個不特別適合人居住的地方。



為何蜀國在現代存在感這麼高

蜀漢在現代社會中的存在絲毫不亞於魏國和吳國的,其實這都是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力太強大了。在三國演義中是以蜀國為正統的,而曹魏的實力最強,所以只有東吳躺槍了,因此在三國演義之中東吳就是一個很沒有存在感的國家。

第二個原因就是東吳的出名武將和謀士比較少,現在在網上大多都是太討論哪個武將單挑厲害,哪個謀士智慧比較高。但是就是這個出名武將和出名謀士最少的國家打的勝仗卻是最多的。因此,吳國在現代存在感低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大多數讀者興趣低下造成的。



所以歷史上三國時期蜀國存在感最低,而吳國在現代存在感最低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各方面水平都在不斷的提高。雖然現代社會依然有很多人把演義當歷史,把武打當戰爭,但是我相信這樣的時代只是一個過度,在以後的社會中,大家一定會更加看中歷史的。

那麼三國時期吳國存在感高於蜀國,而在現代低於蜀國的現象一定會隨著人類的進步而慢慢的消失!


唐朝的長老


三國時期的魏蜀吳,其歷史存在感並不僅僅取決於其實力,更多的是他們在後世中的認同感。

由於《三國志》的影響,史學界對曹魏的認同感比較強,歷史存在感也就更強一些;《三國演義》在民間影響很大,蜀漢在民間的認同感較強,其歷史存在感也就更強。比較尷尬的是,東吳勢力遠遠強於蜀漢,但《三國志》不認同,《三國演義》也不認同,在史學界和民間,都不認同孫吳,因而其歷史存在感就不強。

01

《三國志》以曹魏為正統,對曹魏、司馬氏多有溢美之詞,致使蜀、吳存在感降低。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原是蜀國的官吏,263年,蜀漢滅亡以後,陳壽多年不被舉薦。西晉建立後,西晉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藏書家張華,欣賞其才華,推舉他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

太康元年(280年),西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鉅著《三國志》。

《三國志》成書後,就受到了時人的好評。陳壽敘事簡略,三書很少重複,記事詳實,取材十分嚴謹,為歷代史學家所重視。

《三國志》與前三史一樣,都是私人修史。史學界把《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合稱前四史,視為紀傳體史學名著。

但陳壽畢竟是晉臣,晉朝又是承魏而有天下。所以,《三國志》尊曹魏為正統。在《魏書》中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吳書》則只有傳,沒有紀。

按照史書紀傳的習慣,一般只有帝王的傳記才稱為本紀。曹操並沒有稱帝,只是曹丕稱帝后,追尊曹操為魏武帝。但陳壽還是為曹操作了本紀。這就是說,陳壽是認可曹魏正統地位的,並把曹操看作為帝王。

這一點,在《魏書·武帝紀》中就有明確的體現。陳壽稱呼曹操都是太祖、公、魏公、魏王。而在《蜀書·先主傳》中稱呼劉備就是先主,在《吳書·吳主傳》中直呼孫權為權。

從這個稱謂中,就可以看出魏蜀吳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這就是編纂史書為政治服務的一個典型例子,也是《三國志》的一個特點。

由此看來,蜀、吳儘管都已經建國稱帝,但陳壽老先生並不認可。

陳壽雖然名義上尊曹魏為正統,但實際上依然把魏、蜀、吳三國各自成書,如實地記錄了三國鼎立的局勢,表明了它們各自為政,互不統屬,地位是平等、相同的。

但《三國志》對曹魏、司馬氏還是多有迴護、溢美之詞,這是其最大的缺點,受到了歷代史學家的批評。

不管咋說,由於《三國志》的地位和影響,後世難免會尊崇曹魏,視曹魏為正統。因而,蜀漢、東吳的認同感、存在感就會受到影響。

02

《三國演義》褒劉抑曹貶低吳的傾向,讓東吳存在感進一步降低。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西幷州太原人。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有志圖王”的羅貫中也曾參與其中。他與施耐庵在蘇州結識,並以師徒相稱,而且一起參加了張士誠反元起義政權。

由於張士誠不接受羅貫中等人暫緩稱王的主張,令羅貫中大失所望,之後就離開了。

明朝建立後,因為羅貫中曾經與朱元璋為敵,便放棄了讀書入仕的機會,專心創作。

羅貫中著述頗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國志通俗演義》,這部書對後世影響很大,這就不必多說了。現在還有許多人把他描寫的故事,當做歷史史料來看待。

全書以宏大的結構描繪了漢末三國時期複雜的政治軍事鬥爭,起自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作品譴責統治者的殘暴和醜惡,反映動亂時代人民的痛苦,表現出對請明政治、對仁德之君的嚮往,體現了鮮明的“擁劉反曹”傾向。

演義最早的是嘉靖本,現在最流行的是清代毛綸、毛宗崗父子的修改本,順治時期金聖嘆批註的版本影響也很大。

在這裡就不去品評各版本的思想理念是否正確,僅說一點,不管是反曹還是擁曹,但曹魏的存在感還是很大,卻把孫吳幾乎是拋在了一邊。本來孫吳的勢力遠在蜀漢之上,不管是統治的地域、人口規模、經濟軍事實力,以及政權存在的時間,都遠遠超過蜀漢。但在羅貫中筆下,孫吳卻成了打醬油的。

羅貫中先生要提倡一種思想、理念,這無可厚非,演義之所以深受民眾喜歡,還是滿足了普世的觀念,這是小說成功之處。

但不得不說,這僅僅是一部小說,不代表歷史史實。演義中的劉備、曹操都是羅貫中先生塑造的藝術形象,跟史書不同,具有很強的主觀性。信與不信、如何看待就在於讀者自己啦。

因此,由於對三國時期最有影響的兩部著作《三國志》、《三國志通俗演義》,不是褒曹就是擁劉,無形之中提高了魏、蜀的歷史存在感,而把孫吳給有意識地忽視了,從而在史學界和民間都對孫吳的認同感不高,也就影響了其歷史存在感,這是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應該公允、公正地去看待這段歷史,或許更好一些。


豹眼看歷史


東吳的實力強於蜀國,但存在感比較低。這個問題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東吳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

東吳自從孫策和周瑜去世以後,從孫權任命魯肅為大都督以後,東吳的方略就是以自保為主,鞏固江東,再也沒有爭奪天下的雄心和能力。

二、魏蜀是天敵

魏國是取漢而代之,蜀國是以漢作為延續。“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所以蜀國在諸葛亮的帶領下,六出祁山,頻頻與魏國作戰,就是因為天敵的原因,不可能進行談判和議和。

相反,東吳可以跟兩國都可以進行談判和共處,左右逢源。如果是動兵也是不得不動或者為了利益而進行出兵,並沒有那種天敵屬性。

三、江東士族只願自保

朱、張、顧、陸四大家族作為東吳的政治和經濟支持,並不願常年征戰,只求自保。孫氏雖為江東領袖,但並非本土家族的孫氏需要依靠江東世家大族的全力支持。如果赤壁之戰時沒有周瑜和一干孫堅心腹,或許那時候已經被世家大族一同投降曹操了。

現既沒有周瑜那種力挽狂瀾的英才也沒有一批鐵桿心腹作為朝中主力,只能依靠這些士族子弟,自然無法鬧出太大的動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