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李白的家鄉“碎葉城”現在在哪裡?

今古言堂


“碎葉城到底在什麼地方?”從中學時候知道李白的出生地以後,對這個名字就比較熟悉了,但是令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大跌眼鏡的是,這麼一個純中文的、意境優美的名字,竟然在外國(當時還是蘇聯),當時感覺不可思議:蘇聯的名字不都是什麼格勒什麼斯克什麼堡的嗎?再到後來對清末那段屈辱的歷史清楚之後才弄明白所有的來龍去脈:

碎葉城是唐朝全盛時期把西域地區劃到了隴右道的安西都護府裡的重鎮,這已是中國曆代王朝在西部地區設防最遠的一座邊陲城市,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城市。它與龜茲、疏勒、于闐並稱為唐代“安西四鎮”。“碎葉城”或為關中話細小瑣碎的葉子,或為因其依傍素葉水得名。唐代碎葉城就是仿長安城而建,分為南城、北城。

現在其遺址在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城西南8公里處。唐朝時期的玄奘大師就曾到達這裡並見到了西突厥葉護可汗,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至素葉城,逢突厥葉護可汗。”

清代同治三年9月7日(1864年10月7日)沙皇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割佔中國西北地區領土的不平等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沙俄由此割佔中國西北部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齋桑淖爾(今齋桑泊)南北44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其中就包含我國的唐朝詩人李白的出生地碎葉城。

其實對於李白的出生地碎葉城,歷史上雖然有記載,但很長時間內都存有爭議,但由於年代久遠、文獻記載缺乏,其具體位置千年來一直無法確定。直到上世紀80年代,前蘇聯托克馬克市(今屬吉爾吉斯斯坦)的一個農民在田地裡耕作時,偶然發現了一塊石頭。這塊石頭大致呈長方形,邊緣部分已經殘損,共刻有41個漢字大意為:唐代安西副都護、碎葉鎮壓十姓使杜懷寶為天子祈福、為死去的父母冥福。

就是這塊“石頭”確定了唐代碎葉城城址。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阿克-別希姆(Ak-Beshim)遺址最終確定為碎葉城遺址,並樹立指示牌(Suyab)。北城遺址中心座標為東經75°12′02″,北緯42°48′19″;南城遺址中心座標為東經75°12′40″,北緯42°47′57″。

這就是碎葉城最終發現的經過,碎葉城在吉爾吉斯斯坦,並不在咱們國內。


大運河時空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該問題又回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李白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吉爾吉斯斯坦人。就這個問題我分析如下:

1、據史料記載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詩人-李白出生在碎葉城,即如今的吉爾吉斯共和國Tokmok,也有說法說出生在綿陽江油和隴西成紀,當然這些說法都無從考證,吉爾吉斯斯坦方面堅持認為碎葉城(中國唐代設置的“安西四鎮”之一)是李白的出生地。

2、碎葉城屬於唐朝在西域設置的四個邊境重鎮之一,對於朝廷管理和統治邊疆少數民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現今的吉爾吉斯斯坦國土在唐朝時大部分均屬於都護府管轄。1860年以後,大清王朝開始沒落,加上沙皇俄國的勢力滲透,最終失去了老祖宗打下的大片國土,其中就包括碎葉城在內的大片國土。

3、蘇聯時期,吉爾吉斯斯坦作為加盟共和國之一,首都比什凱克(解體前叫伏龍芝)是蘇聯很有名的城市之一,我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知道伏龍芝軍事學院吧,在中蘇關係交好之間,我黨的一些著名軍事將領均在此學院學習和生活過。而托克馬克作為當時伏龍芝的周邊衛星城市,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如今托克馬克大街上還有許多廢棄的舊式戰鬥機等。

4、李白究竟是中國人還是吉爾吉斯人,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深究這個問題,而作為中吉兩國的歷史紐帶,吉爾吉斯斯坦為了體現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還將李白的畫像印刻在了郵票上。同時吉爾吉斯斯坦政府還打算在托克馬克市按照古代一比一的比例復建一座碎葉城,以此來帶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總之,從我們中國人內心出發,肯定認為即使詩仙李白出生在碎葉城,但也還是我們中國人,因為那時的吉爾吉斯斯坦大部還是屬於唐帝國管轄,同屬於大唐子民。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意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暨興說歷史


碎葉城,曾是唐朝經營西域的“安西四鎮”之一,傳聞唐代詩仙李白在此出世,而被國人熟知。

碎葉城, 也稱素葉城、因為依傍素葉水而得名。其故址在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城西南8公里處的阿克-貝希姆。

80年代,前蘇聯的農民在今天吉爾吉斯斯坦阿克貝西姆遺址內,發現了一塊不完整的石頭,並根據上面的銘文,才終於確定了碎葉城的所在地。

碎葉古城,地處中亞和古絲綢之路要衝,自公元前一世紀時,漢朝設立西域都護以來,就成為我國曆代王朝疆域的一個組成部分。

唐朝為了全方位控制中亞,在征服西突厥後,在這裡設置軍鎮,並派軍駐守,是中國曆代王朝在西部地區設防最遠的一座邊陲城市。 宋代這裡曾是喀喇汗王朝的都城八喇沙袞,西遼契丹政權的首府虎思斡耳朵。元代屬於蒙古四大汗國之一察合臺汗國管轄。清朝中期一直為我國領土,由於晚清政府腐敗無能,在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後被俄國侵佔。






鄉野老甲


國內很多城市都在爭奪李白故里,開拓本地旅遊市場。就在大家爭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一個外國城市卻站出來說:你們都不要爭了,李白出生在我們國家。

這個城市,就是托克馬克。

中國有個鄰國叫吉爾吉斯斯坦,吉國首都比什凱克。托克馬克就在比什凱克東邊不遠,楚河南岸,北岸就是哈薩克斯坦。有人戲稱,李白是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國際友人。

托克馬克在中國古代史籍中有個響噹噹的名字——碎葉城,或素葉城。唐朝經營西域,設置很多軍鎮,其中有四大名鎮,其中就有碎葉鎮。另三個名鎮,是安西都護府所在的龜茲鎮(今庫車)、疏勒鎮(今喀什)、于闐鎮(今和田)。

碎葉鎮設置,很多學者認為是在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在西域大鎮中,碎葉鎮最偏西,是西域西北部(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南部)的重要城市。唐朝非常重視碎葉鎮,安西都護府治所在龜茲,由於吐蕃在西域作戰,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安西都護府的治所從龜茲遷到碎葉,直到公元692年唐朝收復安西。

31年後,也就是公元701年,李白出生。

關於李白的出生地,有好幾種說法,生於碎葉是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說法。清朝就有學者認為李白不是生在國內,而是生在碎葉城,其父李客彼時正在碎葉。民國很多學者也認同此說。到了六七十年代,有著名學者撰寫文章,認為李白的出生地就是碎葉城,並在這裡生活了6年。這篇文章的影響力非常大,李白生於碎葉城的說法也深入人心。

碎葉是西域名城,是中原通向歐洲、西亞、南亞的交通要塞。早在李白之前,還有一個著名人物也在碎葉城留下故事,他就是唐僧。當然,是歷史上的唐僧——玄奘法師。玄奘“西天取經”時,就在這裡和西突厥的葉護可汗相見,葉護可汗知道西行不易,送給玄奘很多物資。可以說,碎葉城是“唐僧”能“西天取經”成功的重要中轉站。沒有碎葉城,也許“唐僧”就到不了“西天”了。

因為碎葉的重要性,到了中晚唐,又成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黑汗王朝(喀喇汗國)國王卡迪爾汗去世後,國家一分為二,大王子巴扎爾自稱獅子汗,定都就在碎葉,當時稱為八拉沙袞。

在西域的西部,碎葉是公認的第一大城,又深處草原,水豐草美,很適宜定都。當歷史來到公元十二世紀時,在西域又出現了一個強大國家,這就是著名的西遼。遼朝天祚帝耶律延禧自取滅亡,遼太祖八世孫耶律大石率部眾西行,被東喀喇汗國收留。公元1134年,東喀喇汗國內亂,耶律大石趁機攻克八拉沙袞。

西遼王朝的國都,就在八拉沙袞,只不過改名為虎思斡耳朵。“斡耳朵”,是北方一些王朝君主宮賬所在地,也可以理解為國都。

西遼的疆域很大,差不多相當於清朝咸豐以前的新疆,也就是我國的新疆,以及哈薩克斯坦的東南部,吉爾吉斯斯坦全國、烏茲別克斯坦大部、塔吉克斯坦大部。而虎思斡耳朵,當仁不讓成為西遼帝國的核心城市,西遼的君主就在虎思斡耳朵發號施令,見證著一段段歷史風雲。

元朝時,虎思斡耳朵改了名,叫托克摩克,已和托克馬克無異了。托克馬克隸屬察合臺汗國,但察合臺汗國的國都在阿里麻裡(今新疆霍城西),托克馬克逐漸安靜下來。

然後就是公元1864年10月7日,著名的《勘分西北界約》簽訂,清朝把外西北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讓給沙俄,其中就包括托克馬克。

從1924年開始,托克馬克就隸屬於蘇聯的吉爾吉斯州,後改為吉爾吉斯國。1991年,吉爾吉斯自立,更國名為吉爾吉斯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是個山地小國,面積近20萬,人口600萬,城市並不多。能叫得上來的,也就首都比什凱克(蘇聯名伏龍芝)、奧什、賈拉拉巴德,以及和中國歷史淵源非常深的托克馬克。

托克馬克知道李白在中國的地位,只要有中國客人來訪,托克馬克人總是自豪的說:李白是我們的驕傲……


地圖帝


關於李白出生在今吉爾吉斯坦的托克馬克這個“碎葉”值得商榷。隋朝614年 李家因莫須有的“楊家滅,李家興”被隋煬帝“殺盡天下李家姓”而蒙難,當時隋煬帝殺了李白先祖32口(一共有一百多口人,具體不詳) 其餘被髮配西域(西域主要指新疆,還有泛西域)。而隋朝的版圖公元618年(被唐取代)當時擴展到了西海郡(青海)新疆的版圖南疆為鄯善郡(今新疆若羌)且末郡(新疆)東疆到了托克遜一帶(焉耆已經臣服,還沒有徵服)新疆北疆還不屬於隋朝。也就是說,李白先祖在614年蒙難時,不可能發配到,今天的吉爾吉斯坦,因為那時新疆的南北兩疆大部分還在西突厥 東突厥的勢力範圍。直到唐朝630-659年由唐朝大將蘇定方,薛仁貴的兒子薛丁山,薛丁山的夫人樊梨花(巾幗英雄)南北兩疆開始征討東西突厥,直到把突厥趕到了今吉爾吉斯坦的托克馬克以西。基於此有幾個待解的迷:1:不屬於隋朝的版圖,如何將李白先祖發配到托克馬克。2:蘇定方等征討突厥時,難道還不忘帶著李白先祖繼續發配?我沒有看到這樣的史料。3:公元618年 唐朝建立,李淵大赦天下的詔書有“前代酷濫,子孫被流者,並返還鄉里。”為何那時李白先祖沒有返回?是通訊不暢,沒有得到消息?還是李白先祖不屬於大赦範圍?4:公元701年李白出生。705年已經距李白先祖蒙難過去了90年,是什麼原因,李白家還要採取“逃歸於蜀”,“潛還廣漢”的方式來到四川江油。


春江900510


碎葉城是唐朝在西域設的重鎮,位於中亞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楚河流域的托克馬克市附近,是中國曆代王朝在西部地區設防最遠的一座邊陲城市,也是絲路上一重要城鎮。它與龜茲、疏勒、于闐並稱為唐代“安西四鎮”。曾經多次修築城牆,唐代碎葉城就是仿長安城而建。

碎葉城,又作素葉城、 素葉水城,因其依傍素葉水,故得此名。其故址在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城西南8公里處的阿克-貝希姆(Ak-Beshim)。碎葉城曾是唐王朝經營西域的“安西四鎮”之一。

碎葉城,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廣大西域地區,自公元前一世經中漢朝設立西域都護以來,就成為我國曆代王朝疆域的一個組成部分。碎葉城地處“絲綢之路”兩條幹線的交匯處,中西商人彙集於此,東西使者的必經之路。



跪射俑


碎葉城,本意小葉城,又稱素葉城,遺址位於如今的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古長安語中,碎葉為細小瑣碎的葉子。而旁邊有一條河叫素葉河。】

是唐朝一路征服西突厥而擴展出來的領土之一。現在位於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的托克馬克市附近。

【這裡提一下,李白的故鄉到現在還沒有正式確定,有說四川江油、甘肅天水、湖北安陸。只不過流傳得最廣的就是這個碎葉城的說法。】


黑眼歷史觀


李白的父親那時在西域碎葉生活過,但李白是他父親入川后在四川江油所生。這兩個概念要搞清楚。


該睡覺了眼神迷離


詩仙李白的老爸是酒仙李客,祖籍隴西成紀。隋朝末年,李客酒後因為殺人,逃亡在西域,(其版圖不在當時的中國境內。)李客與一西域女子於公元701年,在吉爾吉斯坦北部,巴爾碦什湖南面的碎葉城生下混血兒李白。深眼眶,高鼻樑,眸子炯然,哆如餓虎。典型的西域人形象。而且好酒無度,沉湎酒色,有兩妻兩妾。放蕩不羈。有強烈的政治抱負,急於求取功名 。李白在5歲的時候,隨父親遷回隴西。《靜夜思》寫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裡的思故鄉是指李白5歲以後的隴西,而不是西域。因為5歲前的李白,對第一故鄉的西域。並沒有留下多少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