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地標:除了李小龍廣州祖屋,小小永慶坊竟還有10多個名景點

廣州新地標:除了李小龍廣州祖屋,小小永慶坊竟還有10多個名景點

永慶坊,恩寧街上的一顆明珠

寫在前面:

李小龍祖居: 恩寧路永慶一巷13號,原為李小龍父親李海泉的房子;

粵劇八和會館:恩寧路177號,前身是佛山“瓊花會館”;

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恩寧路127號;

廣州新地標:除了李小龍廣州祖屋,小小永慶坊竟還有10多個名景點

粵劇藝術博物館中的梨園小築

李小龍啟蒙師傅:老爸李海泉

從永慶坊牌坊直進第一個巷口左拐盡頭,就是李小龍祖居;原為李小龍父親李海泉——粵劇“四大名醜”之一李海泉所購置的一座“西關大屋”,2019年3月更新為李小龍祖居特展場館。

重新修繕後的祖居,一共兩層,為典型的西關大屋磚木結構。內有雕花大梁、彩色雕花玻璃屏風間隔。坐南向北,三進深,面寬約8米、進深約21米,佔地面積200多平方米。

廣州新地標:除了李小龍廣州祖屋,小小永慶坊竟還有10多個名景點

李小龍祖居門口:與老爸李海泉過招

祖居旁有關於李小龍的簡介,旁邊還有一面李小龍的塗鴉牆。街道盡頭的牆邊矗立著李小龍和李海泉過招的塑像。

由於李小龍在此沒有長時間的居住,所以進去你會發現,裡面的陳設與李小龍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不外是展出了李小龍的照片、電影海報、報紙等各種資料,還有李小龍的電影片斷,以及一些李小龍的紀念品。

廣州新地標:除了李小龍廣州祖屋,小小永慶坊竟還有10多個名景點

李小龍的招牌動作

進了正門,可見“戲武世家”牌匾高懸正廳,是家庭議事和接見貴客的地方。中間設嵌大理石方桌,兩旁對稱擺設四幾八椅酸枝傢俱,象徵著“四平八穩”。

整個李氏“西關大屋”,以“戲武世胄,粵韻風華”主題,由李氏家族”“少年得志”“功夫巨星”等13個主題篇章和3處過渡空間構成。

廣州新地標:除了李小龍廣州祖屋,小小永慶坊竟還有10多個名景點

一代武魁的招牌

“武學天才”展廳內的3D全息投影動態,將李小龍的一招一式進行還原,參觀者可以與李小龍實現一次虛擬的“隔空交流”。3D投影動作是通過專業設備,捕捉李小龍模仿演員的表演,再結合李小龍電影中的動作進行微調,最終達到接近李小龍本人的完美效果。

正廳後的天井空間中設置了詠春拳功夫木人樁,希望能投射李小龍拜師葉問的人生歷程。然而相較佛山祖廟葉問堂,這裡的內容略顯得有些單薄。

廣州新地標:除了李小龍廣州祖屋,小小永慶坊竟還有10多個名景點

李小龍的照片

水上粵劇博物館

粵劇被譽為“南國紅豆”,是嶺南傳統文化的代表,2009年9月30日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百年恩寧路上的騎樓街卻是全廣州市最完整和最悠長的,集合著西關騎樓建築的精髓,被譽為“廣州最美老街”。

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與永慶坊都在恩寧街上,而且永慶坊東南角與博物館一牆之隔。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嶺南風格、水鄉特色的中國園林式博物館,沿荔枝灣湧三期分為南北兩岸。

廣州新地標:除了李小龍廣州祖屋,小小永慶坊竟還有10多個名景點

粵劇博物館西園的入口

南岸為主館及仿古園林建築,主要承載展覽、演出、教育、研究、公共活動等功能,主館地下兩層,地上三層,主要用作博物館庫房、展廳及劇院,周邊佈置亭臺樓閣等建築及約1500平方米的湖面;

北岸佔地約4600平方米,主要是為博物館配套的餐飲茶座和文化活動室。

Tip:博物館5點關門,參觀需提前預約,持身份證領票進入。

廣州新地標:除了李小龍廣州祖屋,小小永慶坊竟還有10多個名景點

矗立在水面上的舞臺

相對於百年曆史的八和會館,粵劇藝術博物館更強調是一座具有嶺南風格、水鄉特色的中國園林式博物館。

以沿荔枝灣湧三期為分界線南北兩岸建設,本身就是一個南派風物的景觀。譬如:隔湖相望的舞臺、古著古意的建築,伴隨著粵劇鏗鏘韻味的音調,本就已經構成了一片風景。

廣州新地標:除了李小龍廣州祖屋,小小永慶坊竟還有10多個名景點

永慶坊東南角,粵劇博物館的亭臺

如此之密的景點

恩寧路177號的八和會館:

前身為佛山“瓊花會館”,為海內外粵劇總會。最盛時期6000多會員登記在冊,恩寧路有“粵劇之街”的美譽,近190多位名伶在周邊擇居。由此,粵劇業內自稱為“八和子弟”。

永慶二巷7號鑾輿堂:

前身為“德和堂”,為八和會館旗下八分堂之一,為粵劇武打行演武之地,召集粵劇的龍虎武師。每年華光師傅誕迎神賽會巡遊禮,均由鑾輿堂弟子擔任,是巡遊路線的出發點。

廣州新地標:除了李小龍廣州祖屋,小小永慶坊竟還有10多個名景點

永慶大街23、36、28號民居

永慶大街24、26、28號民居:

位於荔灣區多寶街恩寧路永慶大街盡頭,為一連三座紅磚民居建築,建於中華民國,由廳、房和天井組成。建築正立面為紅磚砌築,側立面和背立面以灰砂磚砌築,24號主入口有三角形磚砌半柱、山花,一二層窗之間磚以三橫三縱方式砌築,窗周亦有磚砌線腳裝飾,女兒牆有簷口挑出,整體風格簡約大方,融匯了西方文化和漢族傳統民居風貌特點。

詹天佑故居:位於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

泰華樓:多寶坊27號;清朝探花、書法家、收藏家李文田辭官回鄉,修建於廣州荔枝灣畔;

寶慶大押:多寶街寶慶新中約43號;清末廣州六大當鋪之一;5層樓高20米,曾是清末廣州的城市制高點之一,也是當時的地標式建築。

廣州新地標:除了李小龍廣州祖屋,小小永慶坊竟還有10多個名景點

寶慶大押,曾是當年的地標建築

金聲電影院:恩寧路265號;

1934年開業,原名金聲戲院,英文名GRAND THEATER,位於恩寧路與寶華路交叉處。是廣州率先引入空氣調節設備的公共場所,1970年代末戲院達到輝煌期。

影院建成時,前樓達6層樓高,面積2000多平方米,內有1500個座位。一時成為西關小姐、東山少爺潮流雲集的場所。

廣州新地標:除了李小龍廣州祖屋,小小永慶坊竟還有10多個名景點

永慶坊的標誌,網紅景區

綜上:

廣州,作為千年的古城,又是海上絲綢之路最長時間的起點;擁有太多的歷史遺存和豐富內容。儘管多次前往廣州,但幾乎每次都會帶著遺憾回來:

1、 太多的沒辦法全部刻印在大腦和相機內存卡的歷史奇蹟,需要再一次前往探尋;

2、 幾乎每次都會遇到有歷史建築在維修。每每看到維修,不知為何心裡會一緊:是否因此就將永遠失去了歷史的原貌?

答案,可能永遠不會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