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唐僧肉食用指南:一場別有預謀的救贖(戊)

前情回顧

上回說道:在大鬧天宮後第一個五百年中發生的事實被我們揭示出來:如來以答應金蟬子(桃葉蟬精)成佛為交換條件,用金蟬子經蟠桃精華滋養的肉代替蟠桃,利用時間差,組織了一場盂蘭盆會幫助神仙系和佛老系的人完美避劫。這就是盂蘭盆會上發生的一切,也是《西遊記》一直存在的一條邏輯斷鏈。但是,還有一個“老問題”沒有解決。請看本回分解——

「連載」 唐僧肉食用指南:一場別有預謀的救贖(戊)

從西天取經計劃開始,在三界長生市場中,“唐僧肉”的價值,其實降低了。


第九回:唐僧往西,如來往東


為什麼這場“功勞甚巨”的盂蘭盆會被選擇性遺忘?連如來都不再提及,這不是一件好事嗎?

在佛老系看來,盂蘭盆會是如來所作的一場挽救生命的“功德”。

在神仙系看來,盂蘭盆會是如來在安天大會上接受他們的祈求所踐行的“承諾”。

在金蟬子看來,盂蘭盆會是解脫其罪孽獲得成佛機會的“交換”。

我相信,像如來這樣擁有大智慧的“狠角色”,是不會僅僅出於普渡眾生和做了好事不留名的衝動去耗費精力組織這樣一場救贖大會的。他一定另有目的。

依照常理,張羅一場如此費時費力的盂蘭盆會,如來完全可以藉此為佛老系創造大立功德的“發展機會”,但是他居然默默地任其消失在《西遊記》的故事之外,不再提及,他究竟想幹什麼?

包括吳閒雲在內的初步認識到金蟬子肉價值的研究者提出,如來希望利用金蟬子的肉來拉攏神仙系,以此和玉帝分庭抗禮。我以為,這個解釋太過粗糙。

若想分庭抗禮,當時玉帝傳召他去平定妖猴時,如來就可以不去;或者等孫悟空把玉帝尊位奪了,他再去坐收漁翁之利,一舉奪下天宮領導權,豈不更省力?但如來沒有這麼做。若說是拉攏神仙系,則更是不合理。一群可以為金蟬子的肉倒戈的神仙,如來是瞧不上的。喂他們吃了幾千年蟠桃的玉帝,他們都可以虛與委蛇,更何況是隻給了一塊金蟬子肉的如來呢?

其實,如來不是想隱瞞這場盂蘭盆會,而是這場聚會本就是他一直佈局的“東進計劃”的一部分。和整個計劃比起來,這樣的細節,不值一提。

根據《西遊記》的設定,神仙系和佛老系對於世界的掌控看似平分秋色。但前者其實比後者勢力要大出許多。天之上完全由神仙系掌管,且掌握著最重要的蟠桃資源;地之下名義上由神仙系(十殿閻君)和佛老系(地藏菩薩)共同掌管,但裁奪定讞之權還在閻王手裡;而地之上按北俱蘆洲、南贍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的劃分,遍佈神仙系的據點,佛老系只屈居西牛賀洲之靈山一隅,即便以西牛賀洲而論,又有多少土地人口是歸佛老系控制呢?

佛老系要發展,要壯大,要實現將法門之旨要、瑜迦之正宗“永傳東土,勸化眾生”的目標,那麼,佛老系必須要“東進”,而東進則必要打破現有的力量格局。

大鬧天宮的事情究竟是如來有意佈局還是如來從這一事件從中得到“神仙系玉帝權威弱化,內部力量瓦解”的重要信息,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來要借“蟠桃資源枯竭”的這一重要結果大做文章,由此開啟佛老系的“東進計劃”,應是不爭的事實。如來正是要通過一個“誘餌”,驅逐和收編在西牛賀洲的神仙系據點,拉攏和同化本信奉神仙系的南贍部洲唐朝(李唐王朝奉李耳為祖,李耳正是道祖太上老君)和東勝神洲花果山(孫悟空當年走出花果山的目的正是為了尋找長生不老的“神仙”),將四大部洲盡收其三,由此真正實現與神仙系的“實力平衡”!

西牛賀洲是佛老系的大本營,也是“東進計劃”中聯結南贍部洲和東勝神洲的重要紐帶,拿下西牛賀洲,則如來苦心經營的孫悟空和唐僧兩枚棋子才會在各自部洲發揮作用。於是,我們能看到,如來如此煞費苦心要引金蟬子入局,正是借這頓盂蘭盆會的肉,以此為引子,要“外強中乾”的神仙系,主動把這個“誘餌”的消息在西牛賀洲擴散開來。

在那場盂蘭盆會上,金蟬子作為如來的二弟子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在神仙系面前亮相。他被如來所介紹,並作為如來的代表向與會人員傳茶——神仙一定吃驚於這位受到如來青睞的弟子——之後,如來便宣佈了這樣的消息:我沒有忘記安天大會上王母的饋贈,我不敢獨享。金蟬子是我的二徒弟,他佛法修為高深,已受王母所贈蟠桃的供奉,將效仿我成佛前“以身飼虎”的大慈悲,通過十世轉世,向諸位貢獻出自己的身體。

「連載」 唐僧肉食用指南:一場別有預謀的救贖(戊)

《西遊記》中鎮元子對唐僧顯得過於熱情,這背後的原因值得琢磨。

這個消息一定會讓在座的神仙系眾人大為感動,以至於鎮元子在五百年後堅持要打下兩個人參果來“回報”已經變成唐僧的金蟬子。我們試想,鎮元子為何放著“邀他到上清天上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的元始天尊不管不顧(你總得帶點一萬年才能等到的人參果當點見面禮吧),卻把人參果給了僅有一次傳茶之誼的金蟬子呢,還給倆?

於是,在那個沒有文字記錄的五百年間,一切彷彿都被人打掃乾淨了,但有一件事卻頑強地留了下來且在第二個五百年開始後的十四年間影響深遠:關於金蟬子被十世輪轉,吃了他的肉可以長生的傳言。這個傳言在五百年後,在十萬八千里的取經路上,在號稱“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的西牛賀州瘋狂流傳。各路妖魔趨之若鶩,紛紛搏命搶奪。而我們要承認一個事實,也就是在進入西牛賀洲之前,沒有一個妖怪認識到唐僧肉的價值,而過了西牛賀洲的門戶五莊觀後,一路便沒有一個妖怪不識得唐僧肉是能夠“延壽長生”的。

如果不是如來有意佈局請神仙系入甕來靈山吃肉,如果不是神仙系親自品嚐金蟬子肉後賣力宣傳,金蟬子及其轉世的肉可以取代蟠桃成為長生食物的消息又豈是西牛賀洲的妖魔所能知道的?對於傳播者而言,這些肉在什麼場合吃,怎麼吃都是次要信息,肉能長生,才是關鍵。

於是,在我們熟悉的西遊故事裡,原本勢力均衡、各佔山頭的西牛賀洲開始蠢蠢欲動。代表神仙系的五莊觀遭遇佛老系的重創,神仙系控制影響下的寶象國、車遲國、比丘國、西梁女國、鳳仙郡紛紛供奉三寶,原先奉佛卻遭遇背叛的烏雞國、祭賽國、滅法國重尊釋教,與神仙系暗通款曲的平頂山、號山、黑水河、金兜山、火焰山、無底洞、豹頭山等據點被相繼端掉,搞獨立不服管教的通天河、小雷音、獬豸洞、獅駝國等幫派被悉數收拾,無數的妖魔鬼怪被帶入佛老系的教化體系內追求一個正果,無數的凡夫俗子被無上法力感染投入佛祖的懷抱,從唐僧踏上西天取經之路開始,神仙系在西牛賀洲便敗象連連,而如來的“東進計劃”越來越暢行無阻。回頭看那場盂蘭盆會,在如此宏大的戰略計劃和如此輝煌的成果面前,如來又怎會再去在意一個“猜枚行令,細吹細打”的引子呢?

更重要的是,在大鬧天宮後第二個五百年開始,即西天取經開始的時候,唐僧肉的價值不是升高了,而是降低了。




第十回:唐僧肉的歸宿


唐僧肉的價值降低了?這個認識與我們在《西遊記》中反覆渲染的“唐僧肉是延壽長生的上邦稀奇之物”這一常識是背道而馳的。我這麼說,不是故作驚人之語,而是分析之後做出的謹慎判斷。

唐僧肉的價值高低,與唐僧肉的食用時機,密切相關。

研究唐僧肉如何食用,我們必須要再次引述獅駝嶺內透露的兩段重要信息:

那城上大小妖精,一個個跑下,將城門大開,吩咐各營卷旗息鼓,不許吶喊篩鑼,說:“大王原有令在前,不許嚇了唐僧。唐僧禁不得恐嚇,一嚇就肉酸不中吃了。”

(第七十六回)


“大哥,你抱住他怎的?終不然就活吃?卻也沒些趣味。此物比不得那愚夫俗子,拿了可以當飯。此是上邦稀奇之物,必須待天陰閒暇之時,拿他出來,整制精潔,猜枚行令,細吹細打的吃方可。”(第七十七回)

按照前面已經得出的分析證明,這套吃法是盂蘭盆會上眾神佛享用金蟬子肉身的方法。大致要滿足如下幾個條件:

1. 唐僧必須保持平靜,驚恐而斃的唐僧肉是沒有效果的。

2. 唐僧肉要整治精細,且全程要保持衛生乾淨,不能受汙。

3. 唐僧肉不能大快朵頤,要細嚼慢嚥。

4. 食客要揀“天陰”的時候,且心情要放鬆。

從目前可查的資料分析,“西學”研究者幾乎都默認這就是唐僧肉食用方法的全部事實。我表示認可,但他們有一點可能是望文生義了。吃唐僧肉和天氣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需要天陰呢?天晴能不能吃,下雨能不能吃,打雷行不行?

總之,實在匪夷所思。

《西遊記》這本書需要認真讀,認真讀才能發現大關竅。套用李白一句詩:理有疑誤而成過,事有形似而類真。其實,“天陰”二字並非是簡單形容天氣,而是另有所指。

我找到了第十三回雙叉嶺一折唐僧在獵戶劉伯欽家留宿時一段看似不重要的“閒筆”:

又往後再行,是一座大園子,卻看不盡那叢叢菊蕊堆黃,樹樹楓楊掛赤;又見呼的一聲,跑出十來只肥鹿,一大陣黃獐,見了人,呢呢痴痴,更不恐懼。三藏道:“這獐鹿想是太保養家了的?”伯欽道:“似你那長安城中人家,有錢的集財寶,有莊的集聚稻糧。我們這打獵的,只得聚養些野獸,備天陰耳。”(第十三回)

看到了嗎?這裡也出現了“天陰”。讓我們把“天陰”這段話重點拎出來細看:“似你那長安城中人家,有錢的集財寶,有莊的集聚稻糧。我們這打獵的,只得聚養些野獸,備天陰耳。”有錢的攢財寶,有田的攢糧食,打獵的攢野獸,為啥?很明顯,是為了防止災荒。一旦鬧災荒了,吃的變貴了,糧食也沒了,肉食需要提前儲備。聯繫劉伯欽的話,

這“天陰”不是別的,正是天氣出現極端情況,天時不利,災年到了。回頭看大鵬金翅雕那句話,思路就豁然開朗了——唐僧肉須待災年沒吃的時候,咱拿出來慢慢吃。

原來之前的研究都走入了歧途。吃唐僧肉沒有那麼多講究,不是因為食用方法不對,而是食用時機不對。唐僧肉確實是寶貝,是到了“災年”,神佛妖魔們避劫的緊急救濟品。顯然,他們的“災年”就是蟠桃資源枯竭、金蟬子十世輪迴的那個五百年。

那麼,即便如此,在大鬧天宮後第二個五百年開始的時候,唐僧肉的價值就降低了嗎?是的。

價值高低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雪中送炭的事情價值相對高,錦上添花的事情價值相對低。

在大鬧天宮後第一個劫數週期內,由於蟠桃資源枯竭,人參果沒有成熟,逢上“天陰”的神仙系和佛老系只能每人吃一片金蟬子肉避劫。如果把長生食物看做一個市場的話,那麼唐僧肉(金蟬子肉)在市場競爭中絕對處於壟斷地位,價值之高,需求之大,無出其右。但在第二個劫數週期開始後,市場關係已經發生了變化——

我們發現,第二個劫數週期內,認識到唐僧肉價值並有所企圖的妖魔在《西遊記》的科層制世界裡,地位其實並不高。

像白虎嶺的白骨精、隱霧山的豹子精、敵毒山的蠍子精這樣的草根妖怪自不必說,即便從神佛主人那裡偷跑下來的也不過是像金兜山的青牛精(太上老君的坐騎)、玉華州的九頭獅精(元始天尊的坐騎)、通天河的金魚精(觀音菩薩的池魚)、無底洞的耗子精(託塔李天王義女)這樣不入流的神佛系“二等公民”,稍微正經出身的像波月山的黃袍怪(二十八星宿奎木狼)、平頂山金角銀角大王(老上老君的燒火童子)、小雷音寺的黃眉怪(彌勒佛的司磬童子)其實也不過是些品級低下的末卒小吏。唯一拿得出手的獅駝嶺三怪,其實也不甚了了,除了獅子、白象是文殊、普賢二菩薩的兩頭坐騎,也不過剩下一隻和如來有些親眷卻沒有修成正果的大鵬。那些參加盂蘭盆會的神佛們去哪兒了?

這說明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無論是神仙系,還是佛老系,他們的中上層人物對於唐僧肉的渴望已經消失了。換言之,他們對於第二個劫數週期內“躲災年”的要求沒有了。

因為在第二個劫數週期內,長生食物市場供求關係發生了變化:

首先,人參果已經成熟了;其次,蟠桃樹又結蟠桃了。

人參果成熟了,這個沒有疑問。但蟠桃樹不是沒有果子了嗎?即便有,不是也被孫悟空和桃葉蟬精聯合糟蹋了嗎?下界僅僅過了五百年,天上過了五百天(約一年半有餘),這些幾千年一熟的蟠桃怎麼又有了呢?

這個判斷是有證據的。我來引述一則關鍵性旁證。

還是獅駝嶺那一折(獅駝嶺這一折,《西遊記》的篇幅就佔了四回,堪稱著墨之冠),孫悟空變幻成“總鑽風”,向“小鑽風”打聽獅駝嶺三怪的情況。也怪那小鑽風老實,竟將實話吐了個乾淨:

“長官原來不知,我大王會變化:要大能撐天堂,要小就如菜子。因那年王母娘娘設蟠桃大會,邀請諸仙,他不曾具柬來請,我大王意欲爭天,被玉皇差十萬天兵來降我大王,是我大王變化法身,張開大口,似城門一般,用力吞將去,唬得眾天兵不敢交鋒,關了南天門,故此是一口曾吞十萬兵。” (七十四回)

這段話簡直是爆炸性新聞。原來在《西遊記》裡有過大鬧天宮經歷的可不是孫猴子一人,而且這位獅魔王更有過之。他居然在某年蟠桃大會召開時主動跑去和玉帝爭天要蟠桃,這可比孫悟空厲害,猴子是魯莽惹禍,他是主動挑釁,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他有多厲害?根據獅魔王和孫悟空的鬥法來看,論智謀他或許不及猴子,但論戰鬥力,兩人是不相上下的。而且神通廣大的大鵬金翅雕後來奪了獅駝國,卻跑來和四百里外的獅魔王結盟,以一國之尊,屈居老三,可見獅魔王沒有些手段和閱歷,是無法服眾的。

「連載」 唐僧肉食用指南:一場別有預謀的救贖(戊)

2000年央視版《西遊記》中的獅魔王

而我注意到,獅魔王正是如來座下文殊菩薩的坐騎之一——青毛獅子(文殊菩薩的坐騎不止一頭獅子,另一頭獅子被派到烏雞國去執行佛旨了)。他一定是從他的主人那裡知悉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事情。猴子要得,我要不得?兩下聯繫,我們有理由相信,獅魔王去爭天,應是事實。

而令我更感興趣的是,這樣一個“大鬧天宮2.0”的事件,孫悟空卻對此不甚知情。

孫悟空是從小鑽風的表述中知道這一事件的。從“行者聞言暗笑道:‘若是講手頭之話,老孫也曾幹過。’“的反應看,孫悟空大概是相信的,但言外之意有對方是邯鄲學步,亦步亦趨的意思。且不管孫悟空有無醋意,我們應該能明白:這個“大鬧天宮2.0”的事件,不是發生在孫悟空大鬧天宮前五百年以及更久的以前,若是發生,依照孫悟空在天宮任職弼馬溫和齊天大聖期間“日日無事閒遊,結交天上眾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的狀態,他不可能不知道天宮曾經發生過這樣一起性質惡劣的“爭天事件”。只有發生在大鬧天宮後五百年到西天取經之前這段時間,才符合孫悟空的認識規律。因為那五百年猴子正被壓在五行山下“飲銅食鐵”受罰呢,外界變化他自然一無所知。

「連載」 唐僧肉食用指南:一場別有預謀的救贖(戊)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的五百年,發生了一件他不知道的大事。

因此,一個結論也就順理成章了。在孫悟空被押在五行山五百年間,王母又開了一次蟠桃會!

蟠桃會的召開時間是天曆一年一度,也就是人間的約360年。大鬧天宮那一年本來計劃召開蟠桃會,結果被孫悟空攪亂了。那麼,按照舊規,在孫悟空被押山下的第360年,應該要再次召開一場蟠桃會,這也是合情合理的。可是,往年定然不會摘完、分批用作下一屆蟠桃會供奉的熟果已經被孫悟空和桃葉蟬精一次性聯合糟蹋了,不是吃進了肚子,就是糟了蟲害降低乃至失去了功效, 沒了蟠桃,這場蟠桃會又怎麼能開起來呢?

這個答案請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來回答:能開。

在第二十六回中,孫悟空因推倒了五莊觀的人參果樹而遍求良方無果,於是不得不前往南海落珈山尋求觀音菩薩幫助。觀音說了一段別有深意的話:

菩薩道:“你怎麼不早來見我,卻往島上去尋找?”行者聞得此言,心中暗喜道:“造化了,造化了!菩薩一定有方也!”他又上前懇求,菩薩道:“我這淨瓶底的甘露水,善治得仙樹靈苗。”行者道:“可曾經驗過麼?”菩薩道:“經驗過的。”行者問:“有何經驗?”菩薩道:“當年太上老君曾與我賭勝,他把我的楊柳枝拔了去,放在煉丹爐裡,炙得焦乾,送來還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晝夜,復得青枝綠葉,與舊相同。”行者笑道:“真造化了,真造化了!烘焦了的尚能醫活,況此推倒的,有何難哉!”

「連載」 唐僧肉食用指南:一場別有預謀的救贖(戊)

《西遊記》中觀音菩薩對人參果樹的施救,是當年救助蟠桃樹的翻版。

很明顯,觀音菩薩很早就掌握著醫活仙樹靈苗的“藥水”,而且,她曾經看似無聊地和太上老君打過一個烤焦的柳枝能不能靠“藥水”復活的賭。結果,觀音贏了。

我曾經提醒大家注意盂蘭盆會上的肉應該少了一塊。金蟬子的肉少了一塊,拿來幹什麼了呢?我判斷,是如來交給了去引送金蟬子投胎的觀音,教她另作它用。

所謂萬物運行,相生相剋。毒蛇噬人,但血清能救人。當金蟬子還是桃葉蟬精的時候,他禍害了蟠桃樹;那麼,他的肉除了能讓人延壽長生,是否可以挽救蟠桃樹呢?如來一定這樣思考過。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金蟬子五行屬金,運用五行相生之理:金能生水,水能生木。金蟬子的肉經過提純能生出富有神奇功效的水,而這種水又能治療以蟠桃樹為代表的”萬載仙根“的命!觀音淨瓶裡的水,正是金蟬子肉化育而成的“救樹水”。因為觀音救活過天上的蟠桃樹,所以有信心救活這地上的人參果樹;因為觀音為了說服神仙系允許其使用淨瓶水救樹,才會與太上老君去打這個看似莫名其妙的賭。所謂“甘露久經真妙法,管教寶樹永長春”(第二十六回),何謂“久經”,何謂“管教”,觀音有此經驗,有此信心,正是基於曾經有過醫活蟠桃樹的成功實踐。

從後來觀音拯救人參果樹的結果看,“只見那樹果然依舊青枝綠葉濃郁陰森,上有二十三個人參果。”(第二十六回)人參果樹推倒了,營養斷了,人參果照理都要乾枯了(清風明月在第二十四回說這東西不能久擱,必須馬上吃,否則容易僵化),孫悟空從推倒樹到找醫樹的方子至少三天,為何觀音的水一灑,這些“遇土即入”早已失水多天的果子又活了呢?可見,金蟬子的肉化水是有起死回生,補充元氣的功能的,是可以讓枯木逢春,讓失果復得的。

推導至蟠桃樹,我們發現,它們的受損程度其實比人參果樹要輕許多。一個是死,一個是病。從盂蘭盆會結束到下一屆蟠桃會召開,天宮約經過了半年的時間,對於調理蟲害,儘夠了。而對於當年而言,更重要的是,書裡已經說明,果實並沒有被摘光,只是剩下的是毛蒂青皮、並未成熟的病蟠桃,在孫悟空被鎮壓後的半年裡,它們其實一直在生長,只是沒有得到治本的醫治。金蟬子肉化成的水是含有本屬於蟠桃樹的千萬年精華,把精華還給病樹,讓病樹恢復正常,救回病果,才是蟠桃樹煥發生機的根本原因。

所以,真相就是:

觀音菩薩依靠金蟬子孑遺的那一片肉,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化育出了善於治療仙樹靈苗的藥水。在盂蘭盆會代替蟠桃會完成避劫的使命後,她受如來法旨,幫助神仙系救活了遭遇蟲害的蟠桃樹,從而重新恢復了蟠桃作為神佛兩系避劫主要食物的地位。

如來不是要執行與神仙系搞實力平衡的“東進計劃”嗎?怎麼反倒去幫助神仙系進行重要資源恢復重建工作了?他真的大慈大悲,慈悲糊塗了嗎?

如來很清醒。這是這份從未丟棄的清醒幫助他走到與神仙系平分秋色的現在。前面已經說過,如來並沒有打算長期供應金蟬子肉(唐僧肉)來收買神仙。把天宮系統的蟠桃資源轉移到金蟬子肉身的可持續供應上,於佛老系是一個極大的負擔,且會直接加劇玉帝及其上層統治集團對於如來“另立中央”的猜忌。更重要的是,作為引子的金蟬子將直接參與“東進計劃”的實施,他的肉身沒時間也不可能永遠來填補神佛們的口腹。但避劫還要繼續,“東進計劃”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才是如來需要考慮的問題。

如來看到,盂蘭盆會一定引起了玉帝及其上層統治集團的猜忌。為了儘可能減弱他們對於“東進計劃”的大規模干預,不逼使他們採取釜底抽薪的方式直接把唐僧幹掉,也為了安撫佛老系內部對於金蟬子為何受到如來照顧的議論,最好的辦法就是終止金蟬子的輪迴,恢復蟠桃的供應,讓金蟬子以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為名執行“東進計劃”成佛。

讓我們回到金蟬子完成十次轉世的那個夜晚吧。

如來將金蟬子的真靈和一塊肉鄭重地交到觀音手中,讓她仔細研究如何在下一屆蟠桃會之前救活蟠桃樹;以及他特別交待,在下一屆蟠桃會(孫悟空被壓山下三百六十年左右的時間)成功舉辦之後,儘可能拖延真靈被用於下次投胎的時間。一則為金蟬子轉世出場、參與“東進計劃”爭取更為充足的準備時間(如來要求觀音把戰略重點挪向南贍部州,唐太宗作為一枚棋子被設計錯斬涇河龍王和魂遊地府,然後安排水陸大會,製造出關於尋找合適的主持人和取經人的系列需求,而這一切經過吳閒雲等研究者的解讀,已經明確指證為觀音所為),二則使金蟬子肉(唐僧肉)可以長生的“誘餌”消息能夠在西牛賀洲進一步發酵,以達到搞亂西牛賀洲的目的。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金蟬子在轉世一百五十年後,剩下的那三百餘年忽然消失不見了。但關於他的肉可以長生的謠言卻一遍遍在已經吃飽蟠桃的神仙系眾人口中成為茶餘飯後“憶苦思甜”的談資,一傳十、十傳百,通過他們的門徒,他們的寵物,他們的妖魔哥們,用三百餘年的時間傳遍了整個西牛賀洲——當年有人災年吃了金蟬子肉(唐僧肉),躲過了劫數啊。

如來看似向神仙系服軟妥協,卻暗藏翻盤逆襲的玄機。我們仔細想一想,如來只有這樣做,才能讓中上層的神佛不必再以吃“唐僧肉”來避劫,才能讓神仙系中高級神仙不以“吃肉避劫”為口實對“東進計劃”中最關鍵的西天取經行動進行赤裸裸的干擾,才能堵住佛老系內部認為金蟬子不配成佛的言論,才能讓金蟬子完全沒有任何負擔地去投胎成為唐僧執行“東進計劃”,才能讓西牛賀洲的大小妖怪們通過這種“飢渴營銷”對只聞其名、未見其實的唐僧肉趨之若鶩!

因此,如來該做的事,正是及時恢復蟠桃供應和在合適時機幫助金蟬子完成第十一次投胎。“解鈴還須繫鈴人”。如來借金蟬子的肉化水,通過和天宮保持良好關係的觀音菩薩來執行這項滿足避劫需求、麻痺神仙系中高層、平息佛老系眾疑、為“東進計劃”創造良好外部條件的“非常任務”。從事情結果看,神仙系並沒有什麼阻力,除了太上老君略帶懷疑地和觀音打了賭,整個神仙系對佛老系這番做法並沒有明顯懷疑。所以,我們也才會看到,當金蟬子真靈進行最後一次投胎時,不是由十殿閻君和地藏菩薩經手,而是在觀音菩薩和南極仙翁的共同保護下進行的。對於神仙系而言,救活了蟠桃樹,是佛老系“大公無私”、“團結友愛”的表現,派遣掌管壽命的金仙護送捨生取義的佛子投胎,這是給予佛老系所作“功德”的一種禮節性感謝。當然,他們把這事想簡單了,等他們回過味來,想阻止西天取經,已經不能那麼正大光明瞭,只能派遣些門徒坐騎,幹些“賊喊捉賊”的勾當了。這是大家都熟悉的後話,我就不在這裡贅述了。

回到我們的故事吧。

經過如來授意,經過觀音的救治,蟠桃園內又鬱鬱蔥蔥,蟠桃又掛滿了枝頭,真正的蟠桃重新迴歸天宮,重新回到了蟠桃會上神仙系和佛老系的餐桌上。兩系一派和諧,三界依舊太平。而像唐僧肉這種到了“天陰”,逢了災年才要吃的“假蟠桃”,自然就留給下界的妖魔們去爭相搶奪了。而他們為什麼搶奪,在如來和玉帝的推杯換盞中,是永遠不會看到,其中藏著多少玄機的。

這就是唐僧肉的最後歸宿。(完)




西遊問遍,多少長生,直教苦參終老。嘉果有餌,靈肉為藥,太公怡然自釣。慈悲羅剎,粉面骷髏,不識皮相作妖?糊塗了十世百身,險渡三災六道。 誰堪入靈山勝境,蘭盆會中,飛觴猜枚叫好?混沌開闢,天地分曉,各育仙根靈苗。七竅矇蔽,九霄縹緲,十萬八千里遙。何曾想,猢猻拋棄,枝頭幾個蟠桃?(《蘇武慢》鹿舟楫)

感謝列位看官閱讀。這是本書第一回所起引子。書歸終章,再和一闕,來了卻這場因緣——

仙佛嘉會,莊嚴寶相,也曾霍霍磨刀。歷劫成形,奉身修果,反誣輕慢大教。丹藏元陽,身系根苗,權防天陰無餚。救得下十方九天,終究一石二鳥!誰傳音西天路上,五莊觀後,遍信延壽妙藥?浮屠心經,錦斕袈裟,難救獅鵬充庖。鶴歸華表,氣返青雲,人間遊戲終了。猛回頭,四洲八荒,皆慕龍華三寶。(《蘇武慢》鹿舟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