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省外公司爭搶物業公司也要分羹 九江小區智能充電成了“唐僧肉”

九江新聞網訊在綠色能源時代,大量居民改用電動車,其中尤以電瓶車居多。隨著充電需求加大,各類所謂智能充電公司陸續登陸九江,欲在潯城“攻城略地”。每進駐一個小區,即意味著吞下一塊收益持續、穩定的蛋糕。然而盯著這塊蛋糕的不僅有各類科技公司,還有服務小區的物業公司,通過收取電費“差價”從中分羹。不過,所有收益均是從消費者這隻“羊”身上薅下。

小區充電市場烽火旺

充電市場何時火暴起來的?有的人說是這兩年,有的說是5年前。不論何時,人們公認當下充電市場是熱火朝天。

據調查,目前充電市場流行兩種充電方式:投幣式和掃碼。而投入充電樁建設的基本為私人或私企。在王家凹安置小區,物業服務經理透露,小區內的充電樁為私人投資運營,物業不參與,隨後再建的一處充電點也採取私人運營模式。

同時,充電樁建設還有私營企業參與。據瞭解,目前九江市場中有10多家智能充電公司參與競爭,以前則有30餘家公司,而最早進入九江市場的一家贛州智能充電公司則被大浪拍在了沙灘上。

“芝麻來電”九江地區負責人葉先生說,九江的充電市場很火暴,目前市場已經過一輪洗牌,正進入下一輪洗牌中。市場中的公司既有九江本地的,也有本省其他地區的,還有省外的。能吸引這麼多公司進來,原因不外是城市居民小區增加,有足夠容量的市場。

本地、省外公司争抢物业公司也要分羹 九江小区智能充电成了“唐僧肉”

小區內付費充電的車棚。

攻佔小區保收益

目前,各類充電公司主要瞄準的是居民生活小區,採取在小區安裝充電樁,收費充電來獲取利益。幸福裡小區現有的充電樁就是由充電公司安裝的,除此之外,小區內再無其他同類公司。據瞭解,該小區充電模式為掃碼,計價為4小時/元。負責安裝充電樁的公司一名負責人透露,他們主要目標是進駐小區,因為主要市場在這一塊,而且他們也不想去挖同行的牆角,一般進入後要保證只有他們一家運營。目前,他們在九江市場已經擁有幾十個小區的市場。

事實上,很多智能充電公司都把目標放在進駐小區上,為此甚至在小區還在建設時就與開發商洽談設置充電樁。壹品灣小區地下車庫安裝的充電樁就是建設時就規劃好的,因能提升小區品質,也得到了開發商的支持。

那麼,除了市場因素外,各類公司把精力放在佔領小區還有什麼考慮呢?據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講,目前城區內的小區,特別是新建小區都是封閉式的,佔領一個就能壟斷一個,而且在許多中小型小區,這種壟斷性更強,不像一些大型小區,物業公司會允許幾家公司入駐,造成競爭,當然這對業主有利,但充電公司之間的傾軋其實是不利於市場的。

物業公司也分羹

智能充電獲益的主要方式是什麼?據調查,目前主要是通過計價收費。不過,這個價格在不同小區也有差異,多數小區採取的是4小時/元。然而,因支付方式的不同,形成的收益也有高低。

據業內人士介紹,以前九江市場主要是投幣方式,但這種方式不能保證充多少電收多少錢,而多出的錢業主也無法收回,最終歸物業公司或充電公司,這種方式其實很受物業公司歡迎,但目前市場上並不受歡迎。還有一種為掃碼支付,可以隨充電時間即時計費,做到充多少電收多少錢,是目前的主流方式。

“芝麻來電”九江地區負責人葉先生認為,充電收費是現下的主要獲利模式,但因小區壟斷性的存在,很多時候充電公司進駐小區還要向物業公司繳納入場費,有的物業公司還要從電費中分成。葉先生說,他們在開拓九江市場時,就遇到一個小區物業公司,要按1.3元/千瓦·時的價格向他們收費,而小區的電價一般是按家用電收取的,其中的差價就被物業公司收走了。而這種情況,其實在很多小區都存在。

小區自裝充電樁省錢省電

這一點也被一些小區認識到,特別是一些自治小區乾脆採取自主建設的方式解決居民電瓶車充電問題,既滿足需求,又為小區建設提供了建設資金。

八里湖街道畔湖社區民強·99號苑小區是業主和業委會自治管理的。據小區業委會主任楊兵介紹,小區雖不大,但也住著近200戶家庭,據統計共有電動車近80輛,在今年6月之前,充電一直是小區業主的一大難題,當時小區只有一個停車棚和一部私人安裝的電動車充電裝置,只能為20多輛電動車充電,而且那個充電裝置也十分老舊了,所以以前大部分電動車都是停在小區單元樓下,靠業主私拉電線充電的,這樣的行為既不文明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為了整治私拉電線的現象,畔湖社區及小區業委會通過多方途徑聯繫,最終業委會選定購買充電裝置,為小區居民提供電動車充電服務。

6月,該小區業委會購買了三套充電樁,放置在小區新建的兩個停車棚內,每套裝置價格在1500~2000元之間,一套裝置有18個充電樁,三套可為54輛電動車充電,基本滿足了小區業主的需求。業委會楊主任介紹,這種充電樁收費約1元錢充4小時電,業主可通過掃二維碼充值,30元、50元不等,而且電動車充滿即斷電,不會造成浪費,業主對設備十分滿意,所以使用率比較高。充電樁扣除所需電費外,產生的收益分為兩部分,其中10%收益作為充電公司的主機後臺維護費,其餘收益則全部用作小區公共建設的費用。

不過,在小區充電市場火熱的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市場則顯得有些冷清,很多小區也沒有配套,對於這部分車主的需求又該如何解決呢?

(呂安琳 潯陽晚報記者 張新紅/文 歐陽海員/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