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縣:防疫春管兩不誤

“驚蟄前,我們每天都組織果農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根據林果專家在微信群裡的指導,對杏李進行拉枝、剪枝,全鎮1萬多畝種植三年以上杏李果樹全部修剪到位。”3月9日,在淅川縣老城鎮馬溝村杏李基地,該鎮黨委書記翟成敬指著漫山遍野的杏李介紹道。這是淅川縣在疫情防控前提下,做好春管工作的縮影。

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渠首所在地,也是國家級貧困縣,為了既“生態”又“生財”,近年來,該縣按照‘快見效、可持續’的要求,短線發展短平快產業,中線發展生態林果,長線發展生態旅遊,走出了一條水源地綠色脫貧之路。目前,該縣已發展杏李、軟籽石榴等生態林果33萬餘畝、香菇4000餘萬袋,全縣貧困戶80%以上的收入來自扶貧產業,優質的春季管護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效至關重要。

但淅川縣地處豫鄂陝三省交界處,7個鄉鎮與湖北省相連,交界線達100餘公里,跨省大小道路近百條,村挨村、戶挨戶;淅川還是南水北調移民大縣,外遷至荊門、鍾祥移民多,日常交流頻繁;同時,淅川也是國家級貧困縣,外出務工人員較多,春節期間返鄉人流多,疫情防控形勢極其嚴峻。

對於亟待進行春耕春管、勞動力相對密集的農林產業,怎樣在疫情防控前提下抓好生產?淅川縣按照分時開工、分段下地、化整為零、嚴格防控的原則,改進服務方式,引導廣大農戶以戶為單位,分散生產線,減少人員集聚,同時,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幫助解決各種生產、銷售等難題,推動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改進服務方式。對於生態林果管護、迷迭香育苗、食用菌種植等重點扶貧產業的春管技術問題,該縣通過建立專家微信群、公佈專家諮詢服務電話、線上指導等方式,擴大服務面,提升服務質量。仍有疑問的,採取“小群體、多批次”形式,組織農民技術員、林果“土專家”,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基礎上,現場示範技術要領,為果農送上“科技大餐”。目前,全縣已開展田間管理技術培訓18次,培訓村級技術員300餘人,開展麥田除草8萬畝、追肥2萬畝、病蟲害防治約20萬畝。

暢通產銷渠道。針對涉農企業供銷難題,該縣通過益農信息社、產業協會等渠道,積極收集公佈原料供應、產品銷售、物流運輸等信息,擴寬種養殖業主供銷渠道。對於鄉村交通主幹道、涉農企業、種養基地通道,確保暢通。對全縣農資經營門店、種植養殖企業農資需求情況進行摸排,按照分片劃區、服務便民、涉農物資運輸優先的原則,有序抓好農資調運和配送。目前,已運輸物資3000餘噸,滿足了春耕生產需要。(特約記者 康帆 楊振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