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果樹種植助力脫貧攻堅

映象網南陽訊(記者 周永生 通訊員 康帆) “梨花盛開,遊客不斷,這個週末可把我們忙壞了!”4月5日,在淅川縣毛堂鄉龍泉村的一個生態度假村裡,臨時充當“嚮導”的貧困戶徐貴裡擦了把汗,告訴記者。

忙是忙點,但老徐心裡樂呵呵的,就這幾天,他家裡的柴雞蛋、野菜賣了個精光,掙了好幾百元。徐貴裡全家四口人,妻子殘疾不能勞動,兩個小孩在上學,家庭負擔很重。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村裡把千餘畝土地集中流轉,種上了黃金梨,發展採摘、餐飲、觀光遊,老徐家的生活水準芝麻開花節節高。

“土地流轉費一畝600元,再加上在基地幹活兒,一天80元,一年掙2萬元左右沒問題。”徐貴裡自己算了一筆賬。

堅持綠色發展,確保“水清民富”,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國家級貧困縣淅川縣的首選發展項。近年來,該縣發展杏李、黃金梨、軟籽石榴等生態產業33萬畝,春天招客賞百花,舉辦多個賞花節推介淅川品牌;秋季引商收百果,不斷完善產業鏈、供應鏈,力促庫區群眾不斷增收。

漫山遍野的梨花,讓徐貴裡等貧困戶嚐到了甜頭,而對於閆虎成這樣的種梨大戶來說,今年梨園旁邊建起來的500噸保鮮庫,才是更大的實惠。

老閆告訴記者,前些年,每到秋季,總有不少黃金梨來不及售賣,爛在地裡心疼人;等到了春節前市場缺貨時,卻無貨可供急壞人。“保鮮庫建在果園中,可真是雪中送炭。咱鄉這幾千畝黃金梨,再也不怕沒地方放了。”他高興地說。

同樣歡喜的不只是毛堂鄉的果農。去年下半年,經省檢察院牽線搭橋,平煤神馬集團投資2000萬元,為淅川縣的庫區鄉鎮無償援建12座冷鏈倉庫,總庫容5000噸,目前已全部移交使用,長期困擾當地果農的產品儲存問題,將得到極大緩解。

截至目前,以“花果”產業為依託,淅川縣共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23個,培育鄉村旅遊示範村36個,全縣5萬餘名群眾通過發展綠色產業摘掉貧困帽,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