㬵片、感光元件都是方的,为什么相机镜头不做成方的呢?

发哥自留天地


这个问题问得好,多年以前我也有同样的问题,现在都释然了。

首先我们来看,现在的相机,尤其是可交换镜头的相机,比如单反、无反、微单等等,在更换镜头的时候,都是要旋转卸下、旋转安装镜头的,因为现在的交换镜头大多是卡口(早期的是螺口)的,拆卸、安装都很方便,既是旋转那必然要做成圆形的了。

卡口相机


其次,变焦镜头都是通过旋转镜头的方式,来改变镜片组结构达到变焦的效果,那么除圆形以外的形状又怎么去旋转呢。

变焦示意图


再者,相机镜头由于严格的光学成像的物理原理限制,很难被做成圆形以外的形状,即使能做出来,必然要耗费高昂的研发费用,而且还要经过市场考验,与市面上的镜头和相机均不兼容,这样的镜头,就算市面上有,你也不会买的。


平凡之旅3092


这是为什么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由砖头说开去

方形的东西方便堆叠,节约空间,并且在堆砌时相对稳定。于是古人逐渐将一些东西制作成方形。

与照片联系紧密的就是造纸了,纸张的形状与阅读、观赏习惯相互影响,最后形成了“方”的习惯,试想看书籍做成圆形的话,它的印刷装订、摆放、阅读或是寿命都成为了难题。

胶片和像纸因此沿用了方形或者连接成带状,这方便了相机、彩扩机或是打印机的输送。

那么镜头为啥圆的

有时候我们就不能只考虑“堆砌”啥的了。

  1. 首先是光学玻璃的特点,平板玻璃尚可,但用以成像的凸透镜和凹透镜是从中心到边缘逐渐变厚或变薄,如果做成方形使用在镜头中,成像产生的畸变更难控制。
  2. 机身和镜头的连接,通常镜头是拧在机身上,圆形就方便的多了。
  3. 同样可以制作成通过拉升实现变焦的镜头,但他的阻尼不容易做到理想的效果,并且容易磨损。

所以只能将镜头做成桶状,舍弃它的边缘成像,取中心方形部分。正如裁缝不会因为怜惜边角料,将布料裁剪一样。


圈养野猪


相机镜头是由各种镜片构成的一个镜片组,在这个镜片组里有很多光学镜片,为了达到设计的技术要求,这些镜片从边缘到镜片中心的厚度是不一样的,凸透镜中间比较厚边缘比较薄,凹透镜中间比较薄边缘比较厚。所以,根据镜片的这些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圆片更容易生产,方片生产起来比较麻烦,再说了,方片的工艺也比较复杂,等于又要增加几道工序,成本自然增加,出售价格也会提高,价格高的镜头,意味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比较低。因此,就没有厂家会去生产方式镜头了,明白了吗?。








lsc8058


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

照片是方的,是因为CCD或胶片是方的。

镜头是圆的,是因为圆形的镜头更容易加工,理论上可以作方形镜头,但成本太高,且使用不便,比如难实现变焦。

方形出片实际只是截取了圆形镜头中的一块,如下图所示:



平ge影像


说说我的见解。

从设计角度讲,圆形设计和方形设计,并无太多高难度差异,特别是如今几乎全部使用CAD的情况下。

但是,从加工制造环节说,难度就大大不同了。

一般来说,设计和制造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制造工艺,用最优化的制造工艺达到目标,另一方面,从产品成本方面讲,简化加工工艺也就是相对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有利于市场竞争,有利于节约资源。

方形物体,无论是从使用的便利性(例如镜头旋转+直线运动)、设计和加工的复杂性(例如各种接口匹配和联接等),还是成本的最优化性来讲,都不是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

了解上述,所有的工程师们,都不会将镜头做成方的,这是使用设计制造优化法则决定的。


骑着摄


有方形镜头啊,不少工业镜头和医用镜头就是方形的,富士龙镜头最多,医用日立镜头都有方形的


随心随风911


相机的镜头的镜片是凹凸,圆形的镜片便于打磨,有方形的镜片吗?镜头是圆的便于调整光圈和焦距,它们是一个整体。


龍泉居士


1.相机利用的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在镜头的曝光区域是方形的,所以就是方形成像。2、大家习惯了方形的照片。3,连续的胶卷没法做成圈形。


吾生闲人


这是我的想法,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e5790c7890e4c409d277870db25bf6b\

幽冥夜


成像与进光量不是一码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