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興安縣:幫扶養殖業渡難關

位於桂林市興安縣白石鄉的興安澳鴻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鴻公司”)主營生豬飼養與銷售。建有豬場60多畝,常年存欄母豬320多頭,年出欄生豬6000多頭,是興安生豬養殖的領軍企業。2019年銷售額達到3000多萬元,並通過成立扶貧車間、僱傭貧困戶做工等措施帶動當地群眾脫貧增收。然而,今年疫情來襲,豬場受到了極大影響。

  “最大的影響是飼料進不來。”澳鴻公司經理莫緒斌表示,他在廣東買了30噸飼料,因物流不暢運不進興安,飼料供應不足讓種豬的生長受到了影響,配種母豬也因飢餓驚慌導致配種受孕率下降,這給他的豬場造成了一定損失。瞭解情況後,當地政府出面協調,解決了物流通道不順暢的問題。一週後,飼料得以入場,莫緒斌的豬場總算渡過了難關。

  因防控需要,興安縣實行“餐館暫不經營、村民減少外出、避免外人入村”等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養殖產品銷路不暢、飼料短缺、衛生環境惡化等問題,為化解這些困難,縣、鄉(鎮)政府積極採取措施,興安縣農業農村局特別制定了《畜牧家禽養殖數量統計表》,全面核查養殖數量,充分利用網絡發佈待售消息、價格,及時組織銷售,全力減少損失。

  對於建檔立卡貧困養殖戶,因養殖數量少而無法大規模外銷,可能會造成不能脫貧或返貧的情況時,當地政府主動作為,採用微信朋友圈、當地宣傳部門介入等方法幫助銷售。興安縣白石鄉三友村因病致貧的貧困戶馮坤德與其身有殘疾的弟弟共同養殖了1500多隻雞,受疫情影響,無人進村收購,鄉政府發動全縣幹部群眾“愛心”幫扶,當地媒體通過微信、電視、公眾號發出信息,通過“線下找老闆”“線上找消費者”的模式,全力搭建購銷渠道。

  疫情期間,縣農業部門派出200多名技術人員到各個養殖場,瞭解家禽存欄、生長情況,為養殖戶帶去“益生素”等家禽生長所需營養素和家禽藥物120多件,全面防控可能發生的“禽流感”,保證家禽健康。

  當廣西的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三級後,興安縣加大了對畜牧養殖業的扶持,提供1200多萬元的扶持資金,對全縣存欄500頭以上的8家規模養殖基地進行升級改造。同時,號召興安縣內的飼料加工企業就近給養殖戶提供飼料,並按養殖戶需要生產進行“捆綁式”扶持,確保養殖場不因飼料短缺而減產。另外,針對一些養殖戶養殖環境不好的情況,縣農業農村局畜牧部門主動下沉到養殖場,幫助養殖戶聯繫消毒公司,進行專業化消毒、殺毒、清淤、埋溝,目前興安縣90%以上養殖場的養殖環境得到了改善。(通訊員 蔣甲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