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韦尔奇这么厉害,为什么GE还是“没落”了?任正非知道答案


杰克韦尔奇这么厉害,为什么GE还是“没落”了?任正非知道答案


作者| 叶光森

来源| 润商财经(ID:runshangcaijing)


杰克韦尔奇去世这一天,GE的市值已经不到1000亿美元(958亿美元)。


而他之所以被誉为“最受尊敬的CEO”、“全球第一CEO”,成为张瑞敏、马云、特朗普等企业家的偶像,是因为他在20年任期内,令GE的市值从130亿美元飙升至4800亿美元,一度成为美国股票市值最高的公司;GE在电器和电子设备制造领域的市场地位,也从全球第十提升至第一。


1907年起,GE连续110年入选道琼斯产业指数成分股,但在2018年,GE成为早期12只成份股中最后一只被剔除的股票。近些年的GE,已经成为市值不断萎缩、出现巨额亏损(2018年亏损233.55亿美元)、信用评级不断下调(从3A级下降为A2级)的“没落”企业。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全球第一CEO”退休之后,GE走向了“没落”?这源于杰克韦尔奇给GE埋下的两个“恶因”。


杰克韦尔奇把GE带上世界之巅,除了超一流的管理能力——他倡导的“群策群力、无边界组织、全球化、数字化、六西格玛”等理念都成为中国企业界的指路明灯,他还有两个绝招:金融业务与并购交易。


他的接班人伊梅尔特萧规曹随,在来钱很快的道路上继续狂奔。在韦尔奇时代,GE金融的利润占集团总利润的40%多;伊梅尔特大肆在48个国家开展放贷业务,把金融业务占集团总利润的比例提升到了55%。在500强的分类里,GE被归为多元化金融企业,而不再是工业企业了。


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GE金融遭受巨创,幸亏美国政府拉了它一把,提供了1390亿美元贷款担保,GE才活下来。但监管机构推出的新规则,大幅提高了金融机构合规和运营的成本,GE金融无法进行各种高杠杆的金融操作,一直在亏损的黑洞里走不出来。


伊梅尔特也像杰克韦尔奇那样,热衷于并购交易(包括买进和卖出企业),但他的眼光,却显然不如他的老师。


在伊梅尔特执掌GE的16年里,累计交易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在所有美国公司里排名第一。那他的投资回报率如何呢?有投资银行家做过测算,如果这1000多亿美元用来买股票指数基金,GE不动脑子就可以增加一倍的收益。


杰克韦尔奇与伊梅尔特扩张金融业务,以及频繁并购交易的背后,是美国职业经理人急于赚快钱,以向资本市场交出漂亮财务报表的浮躁心态。


浮躁的背后是巨大的诱惑。杰克韦尔奇多年来致力于“股东利益最大化”,2001年退休时,他获得了股东们的回报——创纪录的4.17亿美元退休金,而且从高级公寓到公务飞机、乡村俱乐部会员,甚至一张报纸,GE还持续为他买单。对于自己的“贪婪”,杰克韦尔奇直截了当地说,“我值这个价”。


资本市场带来的贪婪与浮躁心态,正是任正非多年来极力排斥的。


曾有记者问道:“华为未来想发展成什么样的企业,或者什么样的方向?”任正非的答案很清晰:“除了不让资本进来,其他什么都可以讨论。”“我们不需要资本进来,资本贪婪的本性会破坏我们理想的实现。”


“我们炮击(信息流量疏导)这个城墙口的‘弹药量’每年已经接近20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了。全世界已经没有几家公司敢于这么攻克同一个项目,上市公司都要看财务报表,他们在投资上都趋于保守。我们非上市公司不在乎财务报表漂不漂亮,只管战略目标一定要实现。所以没有战略方向调整的问题。”


“西方的财务管理是成功的,值得我们学习,但也有缺点,就是绝大多数是上市公司,主要关注短期效益,对长期利益关注较少。我们公司不能只关注短期效益,而要更多关注长期的、战略性的建设,这就是我们与西方上市公司的主要区别。”


对照杰克韦尔奇的做法,我们对任正非的话会有更深的体会。


杰克韦尔奇执行“数一数二战略”,只进入那些能够做到“行业第一或第二”的领域,同时又强调“以速度取胜”,这都有助于获取短期利润,提升股票价格。很多新兴科技产业是需要长时间培养才能成长起来的,但它们的投资回报周期太长,就被杰克韦尔奇无情舍弃了,GE因此错失了许多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业务。


韦尔奇的朋友们曾经透露,公司的衰落使杰克韦尔奇感到痛苦,他给自己打分为A,而给了自己选择的继任者F的成绩。2017年底,杰克韦尔奇对媒体说:“我期望的更多。我做出了我认为可以做出的最佳选择,但事实并非如此。”


看来杰克韦尔奇最终还是没能真正领悟,什么是“长期主义”,什么叫“延迟满足”。任正非十几年前就默默投入巨资,发展芯片业务作为“备胎”;华为十多年前就根据一位土耳其教授的数学论文,几千人一起研发5G技术,做到了世界第一;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任正非表示,华为在这个领域“比5G还要有能耐”。


“二十多年来抵制诱惑是企业最大的困难。华为这么大的队伍及力量,随便攻击一个目标,容易获得成功。从而容易诱使年轻的主管急功近利,分散攻击的目标。公司内部一直在为聚焦到主航道上来矛盾重重。”


“怎么使我们的高级干部主动抵制偏离主航道的利益诱惑呢?就是要树立公司的远大目标,树立成为世界产业领导者的宏伟目标,以实现公司远大目标作为高级干部的个人目标,而不把个人的名誉、出人头地,以及个人的权力和利益看得很重。”


如果“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生前能看到任正非上面这番话,他对企业家精神,会不会有新的感悟呢?


(跟润商财经的读者交流,请添加微信号:yyqsgdmn13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