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鲁迅的欢喜冤家,身为北大校长拥有36个博士学位,却情路坎坷

他是鲁迅的欢喜冤家,身为北大校长拥有36个博士学位,却情路坎坷

“首先,他绝顶聪明,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聪明的六个人之一。同时,他天生异类,他的思考模式完全是欧洲式的。任何人只要跟他做几分钟的交谈,就会心服口服。说他的聪明绝不只是教育和后天的产物,而只能说是天生的禀赋。”——英国著名翻译家韦利

他是鲁迅的欢喜冤家,身为北大校长拥有36个博士学位,却情路坎坷

左鲁迅,右胡适

引子

民国时期,由于接受了许多西方文化的冲击,诞生了许多有才华、有思想的年轻人。100年前,爆发了一场以学生为主的,通过示威游行、罢工、暴力等方式反抗政府的爱国运动,这就是“五四运动”。这次运动,催生了胡适与鲁迅两位代表人物。胡适有很多观点与鲁迅相驳,胡适虽说现在没有鲁迅出名,但是却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印记。


早年求学

胡适,1891年出生于上海,字适之,别名胡嗣穈、胡洪骍、胡希疆。

1894年,日甲午战争爆发,回到安徽省徽州绩溪县上庄村,于家乡私塾开始启蒙。

1905年,进入澄衷学堂进行学习,并于第二年考入了中国公学。

1908年,在中国新公学,负责教学英语,担任了英文教员的职位。

此后,于10年和15年分别进入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深入学习。

他是鲁迅的欢喜冤家,身为北大校长拥有36个博士学位,却情路坎坷

胡适


欢喜冤家

胡适与鲁迅在北京相遇,因“新文化运动”而相识,两人互相佩服欣赏对方的思想和文采,经常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借阅书籍,时常书信来往。在不断的接触中,一来二去,就成为了惺惺相惜的好友

他是鲁迅的欢喜冤家,身为北大校长拥有36个博士学位,却情路坎坷

鲁迅

但是后来,鲁迅认为改变民众思想应该从下层人们着手,而胡适认为改变民众思想要从上层阶级做起,并且还在后来大肆宣扬“好政府”,使两人渐离渐远。由于鲁迅和胡适的政治立场相对,两人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后来的很多篇文章中鲁迅也是对胡适讽刺、批判,并且将胡适描述成一个披着“丑态而蒙着公正的皮”的伪学者,就这样,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深,最后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其实从两人的性格和风格就看出了,他们两个迟早会有矛盾。鲁迅留学东洋——日本,胡适留学西洋——美国;鲁迅善写杂文,胡适善于训诂,并且对中外哲学深感兴趣,也有一定研究。鲁迅为人幽默,胡适却爱好做媒。爱好不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产生分歧也是迟早的事情。

他是鲁迅的欢喜冤家,身为北大校长拥有36个博士学位,却情路坎坷

鲁迅


感情经历

胡适在父母的包办之下,娶了一位名叫江冬秀的缠足农村女子,胡江两家就属于沾亲带故,这次的结婚更是亲上加亲。一个是新时代的领袖人物,一个是乡村妇女,这种搭配,怎么看都不觉得合适,但是胡适却没有跟江冬秀离婚,而是守了她一辈子。胡适属于妻管严,因为胡适属兔,江冬秀属虎,胡适经常会开玩笑说:“兔子怕老虎。”

他是鲁迅的欢喜冤家,身为北大校长拥有36个博士学位,却情路坎坷

胡适与江冬秀

1910年,胡适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农业。来到了美国的胡适,彻底放飞自我,不仅抽烟喝酒,还学会了打牌,甚至在有婚约的情况下,与一位画家韦莲司相爱了。然而韦莲司对于胡适不信仰基督教很有意见,反对两人的相爱;而胡适自幼由母亲抚养长大,是一个孝子,不敢反抗自己的母亲。虽说两人没有结婚,但是依旧保持着恋人关系,时常写信给对方,韦莲司甚至终生未嫁。

他是鲁迅的欢喜冤家,身为北大校长拥有36个博士学位,却情路坎坷

胡适与韦莲司

曹诚英是胡适与江冬秀婚礼上的伴娘,由于长相出众,曹诚英在婚礼上吸引了新郎官胡适的注意。由于两人是表哥表妹的关系,此后接触也逐渐变多了,再加上曹诚英在东南大学学习的也是农科,两人更是惺惺相惜。后来胡适发展到想要停妻另娶,但是江冬秀也不是吃素的人,干脆拿起刀子指着儿子说:“干脆我先杀了他再自杀,省得我娘俩碍人家娶小老婆!”将胡适吓得再也不敢提离婚。胡适与曹诚英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无疾而终了。

他是鲁迅的欢喜冤家,身为北大校长拥有36个博士学位,却情路坎坷

曹诚英


成就

胡适在二十几岁归国时,就担任了北京大学教授,毕生致力于提倡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创办了《努力报社》和《独立评论》,后来还出任了中华民国驻美大使,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他一辈子一共获得了36个博士学位,甚至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虽说没有获奖,但是这也是世界对胡适在文学方面的肯定。

他是鲁迅的欢喜冤家,身为北大校长拥有36个博士学位,却情路坎坷

胡适

参考资料:《胡适传》、《一介书生家国梦 胡适人生地图》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