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不杀和珅,是为了给嘉庆养年猪吗?

俗话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俗话还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乾隆不杀和珅,是为了给嘉庆养年猪吗?

乾隆在位六十年后禅位于皇十五子颙琰,依然把持朝政做了三年太上皇。公元1799年2日7日,阴历正月初三辰刻,弘历在紫禁城养心殿驾鹤西去。正月十八嘉庆立马清算和珅,赐其白绫自尽。

和珅罪大恶极,卖爵贪腐,富可敌国,据金融专家折算,其占黄金72万两(36吨)丶白银九亿两,房屋三千间,土地八千顷,瓷瓶古董十万件,青铜36万件等相当于四千亿,其财富胜过当时罗斯柴尔德的家族商业帝国,如果以现在价值估算约合人民币一百万亿,相当于一百个世界首富。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乾隆不杀和珅,是因为和珅潜水深吗,还是为了养肥和珅后留给嘉庆杀年猪?

第一,乾隆是一个极会享受的风流皇帝,他立志想做明君,做十全圣君。于是很多脏活得有人去干,而且心甘情愿背锅,不让圣名受辱,客观上需要和珅这个善于揣摩朕心的左右手。这一点,极像唐僧能包容猪八戒的贪吃丶懒惰,且数次卷铺盖回了高老庄,却从不曾像孙悟空那样一再被驱赶,一是猪八戒能哄丶顺意,二是猪八戒常使小坏整蛊孙悟空,为唐僧能为而不为。

乾隆一生,喜欢多民族的美女,民间流传回族香香公主,因其自带体香且聪明娇艳,而被乾隆强行掳获入宫。香香公主誓死不从,乾隆软磨硬泡三年之久,终于偷香得手。其中和坤出了不少心思,助乾隆一亲芳泽。乾坤生子十七,生女八十多,甚至七十高龄仍纳妃生女,可见其生育能力超强,这也得力于和珅多方搜寻美女,供乾隆享乐。

第二,和珅是个理财高手,办事能力强,关键时刻总有方法,能名正言顺地筹到钱。乾隆征服大小金川叛乱,六次下江南游玩,为太后六十大寿兴建万寿宫,贺乾隆八十大寿办千寿宴,修万园之园颐和园等等,耗资无数,和珅一一办妥,甚合朕意。雍正在位时国库充盈七千多万两银子,而乾隆崩,其丧银三百万两,嘉庆犹焦头烂额,实在是国库空虚。一方面乾隆是能花钱的主子,另一方面和珅能捞钱的奴才,一狼一狈,非和珅不以逞乾隆之挥霍,非乾隆不以成和珅天下第一贪。


第三,和坤精通满丶蒙丶汉丶回等多种文字,是外交能手,英王特使也盛誉和珅精明敏捷;和珅博闻强记,工书法,其代表作《嘉乐堂诗集》也相当不错,也是乾隆喜欢附庸风雅的好陪侍。弘历一生,写诗过万首(超出历史第二诗人陆游二千余首),这其中就有和珅的贡献。和珅还特意精选弘历得意诗作,精心编撰印制成册,供乾坤赏赐给臣工及待从,乾坤一可享受圣名,二可当体面的礼物,三可兴致高雅。想乾隆之所想,办乾坤之未能办,和珅圣恩宠眷,行多不义,最后死在狱中,留下绝命诗句: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

第四,一段夙缘。相传弘历年轻时,爱上了皇妃霞女,轻薄之后丑事暴露,霞女被雍正赐死。乾隆一直内愧,念念不忘,余情未了。而多年之后,做笔帖待的和珅,一次偶然的机会得乾隆问讯,其面相酷似霞女,而且对答洽合朕心。乾隆以为是天赐霞女转世,陪伴在侧,故十分恩宠和珅;并将自己最喜爱第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嫁给了和珅之子丰珅殷德。

可是,在乾隆三年太上皇时期,因为贪栈权势,和珅多次‘’出卖‘’嘉庆,向弘历通风报信。慑于父皇余威,颙琰一直隐忍,等到乾隆崩逝,国库空虚,和珅党又权倾朝野,权高震主,加上当年白莲教丶天理教等造反迭起,因此,从政治丶军事丶经济上权衡,嘉庆必须从重从快地铲除手心珅,或许这也是乾隆留给嘉庆一招收拢民心的妙棋。

乾隆不杀和珅,是为了给嘉庆养年猪吗?


乾隆崩于1799年2月7日,嘉庆先行麻痹之计,赐和珅领衔内阁大臣,以示重用,接着在国丧期间,由和珅领头治丧以示恩宠,实则软禁于紫禁城;人死大如天,帝丧重三七,和珅估摸,嘉庆再快动手也得在二十一天之后,没想到2月22日(阴历正月十八),乾隆崩逝才十五日,和珅即被赐白绫自尽。在狱中和珅写下《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即使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即使权倾朝野,重为首辅,但也是皇帝的奴才,这是历史上奴才的宿命,”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 , 和珅临死前才了悟,自己的聪明,不过是他人手中的一枚棋子。

乾隆不杀和珅,是为了给嘉庆养年猪吗?

据史载,查抄出和府帐薄有五车,金银珠宝等数以百车载,而嘉庆初年税赋每年才二千万两白银,杀了和珅这头年猪,嘉庆的确过了十个肥年。

喜欢历史故事的朋友,可关注凌风谈生活,让历史的光照亮现实,私信交流必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