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中,你喜欢“碑学”还是喜欢“帖学”?

央美觀唐書法


书法分帖学和碑学是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本质上来说,帖学和碑学是没有区别的。

这个没有区别是指从书法的构成形式来说没有区别。

这几个构成形式就是书法笔法、汉字结构、空间章法以及审美情感。从这几个构成形式的原理来说,碑学和帖学都在同一框架原理之下。


自汉末魏晋开始,蔡邕、钟繇、王羲之起,书法就形成了向前人优秀的书法家取法的传统,逐渐传承至清朝,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系统的帖学。

先秦两汉以及北魏时期,书法的主要载体是碑或类似于碑的刻铸类文字,然后是到了清朝的中晚期,碑学兴起。但是碑学的兴起都是在既有帖学的基础上发生的。清朝写碑的那些书家,他们的底子其实都在帖学,他们都是以碑化帖,也可以说是碑帖融合。但是根在帖学那里。


碑和帖没有根本的区别,书法艺术的高低也不应以师法碑或师法帖来论高低。而是以书法作品的神韵、格调来论高低。

只要是好的书法作品,无论是帖学还是碑学,个人都很喜欢。



纵横书法


我不喜欢碑学,但是绝不是排斥所有的碑学。

我排斥的碑学是自清朝以来的那种碑学,而且,背着碑学的所有人物都不喜欢。赵之谦,何绍基,康有为,感觉上没有一个是书法功底深厚的人物,尤其是康有为,一个骗子而已,不仅仅是人品低劣,在书法上更是欺名盗世。

我不反对引碑入帖,可是,你一定需要帖学功底深厚了才能引碑入帖啊?没有帖学的深厚功底,你的帖也好,碑也罢,都是没有根基的虚妄。

我不排斥碑是魏碑的碑,是没有经过污染的魏碑!魏碑也不是不能融合,功底够厚,你才有资格去融合!


一笑貫长天


碑学和帖学作为学术研究的区分而言是有意义的。是代表了书法史上两种不同的书写群体。帖学书家主要是以钟繇二王颜真卿苏轼文征明等传统文人精英为创作主体,代表着雅文化的一面

碑学,是指大多存在于北方的一些民间书法家低层文人所创作的作品,代表着俗文化的一面。

但是南宋以来随着传统文人书法的碑帖翻刻失真,不足取法等诸问题的出现。

在清中期就出现了一大批的文人书法家开始取法一些刚出土的北魏时期的墓志铭。这些墓志铭的笔法多变,结构多态,和传统文人书法家所追求的中正端庄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

兴起伊始便遭到了以正统自居的文人士大夫的抵制,约莫过了一百余年,经过刘墉,何绍基,康有为,赵之谦,杨守敬等儒林大佬的不断推广,才在当今书坛占据了半壁江山,与帖学分庭抗礼。

现在书坛对待帖学的态度有如下三种:一厚此薄彼,即始终认为二王唐楷一脉,才是书法正鹄,那些出土乡野的民间书人的墓志铭不足师法;二是从二王唐楷入手,基础打牢之后便开始有选择的从碑学里提取有用的东西,以求书法的多变,境界的提升,这一派是当今书坛的主流。很多学院派书家,上承文人书法一脉,下开碑学书法新风。三是始终以碑学为阵地,认为当今书法就应该以碑学为主体,其他书法皆不足观。碑学的兴盛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这二十年间学习书法者,言必称碑,是那时的显学。

而如今的话碑学和帖学是书法艺术的两座高峰,谁也离不开谁。再说固步自封的艺术是不会长远的。至于初学书法应该先学哪个,我认为哪个都可以,每一种碑帖都有自己的面目,而我们学书法的目的,则是要成就自己的面目。如何成就自己的面目,那就应该按照自己喜欢的楷书碑贴着手联系。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老师的指点才行,找到了好的师傅他可以把你看不到的东西交给你,手上的技法也传授给你。

归根结底还是要破除书法当中的迷信部分,科学的练习书法即可。











子期书法文化


关于碑学和帖学,自古以来就有争论,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碑学什么是帖学。

第一,关于碑学的界定,历来有多种说法。一说专指北碑,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言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所谓碑学,一是属于金石学范畴,是研究金石碑版的历史、功能、形制、真伪的学问;一是以研究碑刻(特别是北碑)为主要师法对象的书法艺术流派的学问,这一流派称为『碑派』。需要强调的是,碑学是清代的产物,也可特定地称之为清代碑学。

第二,所谓帖学,是清代碑学诞生后相对于碑派提出的概念,一是研究法帖源流、版本优劣和书迹真伪的一门学问;一是以研究魏晋名家(特别是『二王』)手札及其以后法帖为主要师法对象的书法艺术流派的学问,这一流派称为『帖派』。

自清初碑学兴起至今已三百多年,碑帖之争从未间断。一代代书法家们在“碑”与“帖”的比较、争诉中对书法传统进行着不同侧面的考量与探询。事实是,有人临习碑帖找到古意,有人在名帖中学得神采,南帖也好,背碑也罢,勤学、学对就好,就怕不沾碑帖,自我独创(大有人在)。


花拾间文化


我是老吕说文化历史,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个人来说比较喜欢“帖学”究其原因是字帖保存的相对完善一些,且可识别度比较高,尤其是行书和草书,因此更能够从古人的字里行间领会行笔的路线和作者当时的心境。

而“碑学”有两个问题

一、因为年代久远,很多碑帖上的字已经模糊不清了,不适合临摹。

二、因为碑学是在书家本人写完以后再由石匠篆刻到石碑上去的,所以早已少了原作者的那份感觉,很多人说学魏碑可以增加字的厚重感,事实上在碑学上所谓的厚重感是因为在篆刻的时候因为石头的材质而产生的一种变化。

但是呢,适当的临一下碑帖还是必须的,毕竟是可以博采众家之长,个人认为以帖学为主,以碑学为辅,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你满意。

如果喜欢可以关注 老吕说文化历史 我们一起交流!


老吕说文化历史


碑学与帖学乃中国书法的两座高峰,关于“帖学”和“碑学”,康有为于《广艺舟双楫》中第一个明确提出来。“帖学”主要是指以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为代表以及属于其书法体系之下之晋、唐、宋等时代书法名家书法作品及理论为主要指导进行书法创作,其表现为以书卷气为创作样貌呈现;“碑学”则是指以两汉六朝碑板石刻及书风为指导之书法创作,它表现为以金石之气为创作样貌呈现。两者均为书法风格表现形式,没有高低之分,只是根据各人审美爱好而定。本人学书初学帖系书风,稍后涉两汉六朝碑板,力求以帖系书风增其内蕴,以碑系书风立其骨,倏忽已三十余载,尚未达理想目标,今后尚须努力矣。





思一堂书画


所谓“写碑”或“写帖”,其实来自中国书法史上的两种艺术主张,即“碑学”和“帖学”。简单点讲,“碑学”与“帖学”的艺术主张大致是“对立”的。碑学在清代兴起,主在原因,是由于刻帖越来越走样,所以碑学倡导者认为,与其去学这种多次翻刻的帖学内容,还不如直接去学唐代以前的碑刻内容。碑学本身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专指北魏碑刻,广义则把汉隶、大篆、小篆等等也包括了进去。而帖学呢,由通常指由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系统演变下来的书法艺术体系。当然,这也只是大致所指。其实每人写文章,具体碑学、帖学所指范围,也都不尽相同。大体说起来,碑学强调“雄强”、“豪气”等等。帖学则更注重“飘逸”、“秀美”、“书卷气”等等。再简单点分类,碑学所书内容,多为不相连接的单字。而帖学,则有大量行草内容。还是上面所说的,这也只是大致所强调的不同,所以在“写碑”或“写帖”问题上,在初期阶段,你可以根据自己兴趣来,觉得自己更喜欢哪种(碑学/帖学)艺术风格,就多往哪方面靠一靠。但有了一定基础后,一定要来点“反兴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不擅长的东西,就更要去多临习。原因很简单:你擅长的东西,你今后只会越来越加强,所以就要在不擅长的东西上面多下些功夫。今天就到这儿,再见。



这里是邯郸


关于碑学和帖学,自古以来就有争论,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碑学什么是帖学。

第一,关于碑学的界定,历来有多种说法。一说专指北碑,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言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所谓碑学,一是属于金石学范畴,是研究金石碑版的历史、功能、形制、真伪的学问;一是以研究碑刻(特别是北碑)为主要师法对象的书法艺术流派的学问,这一流派称为『碑派』。需要强调的是,碑学是清代的产物,也可特定地称之为清代碑学。

第二,所谓帖学,是清代碑学诞生后相对于碑派提出的概念,一是研究法帖源流、版本优劣和书迹真伪的一门学问;一是以研究魏晋名家(特别是『二王』)手札及其以后法帖为主要师法对象的书法艺术流派的学问,这一流派称为『帖派』。

自清初碑学兴起至今已三百多年,碑帖之争从未间断。一代代书法家们在“碑”与“帖”的比较、争诉中对书法传统进行着不同侧面的考量与探询。事实是,有人临习碑帖找到古意,有人在名帖中学得神采,南帖也好,背碑也罢,勤学、学对就好,就怕不沾碑帖,自我独创(大有人在)。


柠汁鲜


本人更喜欢帖学。因为他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毛笔所特有的美感,线条的质感、律动都能在纸面上表达出来,也能表现出书写者当时的书写顺序,能容易观察到书写者手中毛笔的运行轨迹,更甚者能够表达出书写者当时的情绪变化。而这些碑刻很难实现,但不能全盘否定碑学,由于石刻自身的特点,更容易长时间保存,因此,历史上遗存的碑刻远比字帖的数量多。我们可以两者结合起来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这样对自己的书法学习会有更大的帮助。


慕容長乐


碑帖两者无所谓喜好的问题,书法首先是作为实用工具而存在的。个人定位应是从自己初心原点也就是对书法本身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来说会好些!因为现在社会书法本身的实用工具功能的弱化!发现书法本身的美让自己在生活的压力和琐碎中让自己沉静下来的心态很重要!才有动力去学习!

对于帖学和碑学的学习步骤,个人觉得先从经典的帖学墨迹入手找到古人的日常书写习惯和规律 ,不容易掉坑产生不必要的挫败感焦虑和错误的书写习惯。再而入碑锻炼自己的笔力增加凝炼苍茫,避免帖学流美油滑的毛病。二者互补才会有更广的美的区域让自己去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