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產生和清朝“衣冠”制度的關係

清朝統治者經山海關入關,擊敗李自成、南明政權、張獻忠一流,統一全國。為了統治需要,清朝政府不遺餘力的推行剃髮易服。因為剃髮易服,剛剛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統治變得動盪,江南地區的士族對於清朝的剃髮易服看作背叛行為,紛紛舉兵武力抗爭。清朝統治者推行剃髮易服這一國策時便想到了可能會發生的反抗,立即派兵鐵血鎮壓。在清朝的鐵血政策下,士族們最終還是屈服了。但這種屈服實際上是很不穩定的,如果不從根部去除基礎,那麼就是春風吹又生,野火燒不盡了!


京劇產生和清朝“衣冠”制度的關係


清政府也知道單單依靠“鐵和血”是解決不了衣冠問題的,還必須通過其他柔和的手段來引導。清朝統治者對剃髮易服的看重程度無以復加,力求推廣到每一個層面。不過在實際推廣中,清朝卻是有意忽略兩個群體,在這兩個群體中,清政府是使用懷柔的手段,以此來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兩個被清朝政府有意忽視的群體就是伶人和道士,這兩個忽視到了剃髮易服的後期,給政策的推行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在古代,伶人也就是唱戲的,有專門的戶籍,不得為良。到了清朝,為了需要,還另外規定伶人伶人不得參加科舉。道人則是“修仙養性”,婚嫁為少數;滿清貴族在關外便多信仰藏傳佛教,入關後更是形成了一種自上而下的趨勢,佛教大興而道教衰微。道教早已沒了在明朝的興盛,影響力不再。道教在清朝時期更多的是作為風水先生的存在,而不能再如過去影響到國家層面。清朝放鬆對這兩個群體的限制就是為了給士族和普通百姓看的,士族因為功名而傲世,好的伶人雖士族也喜歡聽,但伶人的地位很低,士族實際上不屑於與之為伍。放鬆伶人的衣冠限制,就是為了讓士族潛意識裡產生抵制心理。明朝的遺老遺少逝去,新一代的衣冠概念更多的是清朝的,那麼再看到伶人的衣冠自然而然產生輕視的心理。規定伶人不得為官,又從根源斷絕了明朝遺老遺少們從伶人群體進入朝廷的路徑。對普通百姓來說,伶人不得為官,那麼加入伶人行業也就斷絕了家族的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路,也就不會去加入了。衣冠更多的是停留在老一代人的目光中,新一代只有樂趣。舊人望悲,新人笑;斯人去,新浪來。

道士保留衣冠,只是清朝初期為了讓遺老遺少有一個去處,讓他們心裡有個寄託,不讓他們正面對抗朝廷。歸隱山林,寄居山水間,不問世事,豈不美哉!滿清貴族關注重點的是黃教,佛教,道教對於他們來說可有可無。道教講究的是無慾無求,信眾雖多,但在歷朝有意控制下,已經對掀不起什麼風浪。道教並沒有大規模的“兵員”,也沒有佔據大批田地,所以為了穩定,朝廷也不會過分逼迫道教。道教大多身處山高林密的地方.,當道士出仕時,已經習慣了剃髮易服的百姓只會認為道士的“發服”,那麼只會認為導致的“衣冠”是奇裝異服。

清軍先通過武力來解決強硬的那一部分人,再通過道士來招撫不是那麼強烈的一部分人,利用伶人來引導剩下的士族和普通百姓。清政府就這樣,剛柔並濟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一政策中,最關鍵的就是伶人。為了自己統治的穩定,清王朝也不會把引導的重點放在道士身上,伶人是最關鍵的!戲劇最為過去士族和普通百姓休閒時候的樂趣很受歡迎,所以清政府很注意對這一方面的把控。京劇的產生和清政府的此項國策息息相關,清政府大力扶植戲劇產業,讓他們可以更多人接觸到。經過幾十年,數代人的時間,士族之中幾乎沒有對明朝有念想的人存在了,百姓對清政府規定的衣冠規模也沒有什麼牴觸心理。京劇從基礎層面來完成自下而上的引導,一代又一代的士族和百姓經過這種引導,觀念就這樣根深蒂固!

京劇的產生對於清政府改革衣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懷柔避免了清政府很多不必要的損失,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擁護。清政府通過懷柔,在乾隆年間幾乎完成對“衣冠”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