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产生和清朝“衣冠”制度的关系

清朝统治者经山海关入关,击败李自成、南明政权、张献忠一流,统一全国。为了统治需要,清朝政府不遗余力的推行剃发易服。因为剃发易服,刚刚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统治变得动荡,江南地区的士族对于清朝的剃发易服看作背叛行为,纷纷举兵武力抗争。清朝统治者推行剃发易服这一国策时便想到了可能会发生的反抗,立即派兵铁血镇压。在清朝的铁血政策下,士族们最终还是屈服了。但这种屈服实际上是很不稳定的,如果不从根部去除基础,那么就是春风吹又生,野火烧不尽了!


京剧产生和清朝“衣冠”制度的关系


清政府也知道单单依靠“铁和血”是解决不了衣冠问题的,还必须通过其他柔和的手段来引导。清朝统治者对剃发易服的看重程度无以复加,力求推广到每一个层面。不过在实际推广中,清朝却是有意忽略两个群体,在这两个群体中,清政府是使用怀柔的手段,以此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两个被清朝政府有意忽视的群体就是伶人和道士,这两个忽视到了剃发易服的后期,给政策的推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在古代,伶人也就是唱戏的,有专门的户籍,不得为良。到了清朝,为了需要,还另外规定伶人伶人不得参加科举。道人则是“修仙养性”,婚嫁为少数;满清贵族在关外便多信仰藏传佛教,入关后更是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趋势,佛教大兴而道教衰微。道教早已没了在明朝的兴盛,影响力不再。道教在清朝时期更多的是作为风水先生的存在,而不能再如过去影响到国家层面。清朝放松对这两个群体的限制就是为了给士族和普通百姓看的,士族因为功名而傲世,好的伶人虽士族也喜欢听,但伶人的地位很低,士族实际上不屑于与之为伍。放松伶人的衣冠限制,就是为了让士族潜意识里产生抵制心理。明朝的遗老遗少逝去,新一代的衣冠概念更多的是清朝的,那么再看到伶人的衣冠自然而然产生轻视的心理。规定伶人不得为官,又从根源断绝了明朝遗老遗少们从伶人群体进入朝廷的路径。对普通百姓来说,伶人不得为官,那么加入伶人行业也就断绝了家族的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路,也就不会去加入了。衣冠更多的是停留在老一代人的目光中,新一代只有乐趣。旧人望悲,新人笑;斯人去,新浪来。

道士保留衣冠,只是清朝初期为了让遗老遗少有一个去处,让他们心里有个寄托,不让他们正面对抗朝廷。归隐山林,寄居山水间,不问世事,岂不美哉!满清贵族关注重点的是黄教,佛教,道教对于他们来说可有可无。道教讲究的是无欲无求,信众虽多,但在历朝有意控制下,已经对掀不起什么风浪。道教并没有大规模的“兵员”,也没有占据大批田地,所以为了稳定,朝廷也不会过分逼迫道教。道教大多身处山高林密的地方.,当道士出仕时,已经习惯了剃发易服的百姓只会认为道士的“发服”,那么只会认为导致的“衣冠”是奇装异服。

清军先通过武力来解决强硬的那一部分人,再通过道士来招抚不是那么强烈的一部分人,利用伶人来引导剩下的士族和普通百姓。清政府就这样,刚柔并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一政策中,最关键的就是伶人。为了自己统治的稳定,清王朝也不会把引导的重点放在道士身上,伶人是最关键的!戏剧最为过去士族和普通百姓休闲时候的乐趣很受欢迎,所以清政府很注意对这一方面的把控。京剧的产生和清政府的此项国策息息相关,清政府大力扶植戏剧产业,让他们可以更多人接触到。经过几十年,数代人的时间,士族之中几乎没有对明朝有念想的人存在了,百姓对清政府规定的衣冠规模也没有什么抵触心理。京剧从基础层面来完成自下而上的引导,一代又一代的士族和百姓经过这种引导,观念就这样根深蒂固!

京剧的产生对于清政府改革衣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怀柔避免了清政府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清政府通过怀柔,在乾隆年间几乎完成对“衣冠”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