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公報》創始人,幫助她成名,後來她忘恩負義一度成為仇人

文 I 人文視角

在近代中國報業歷史上,英斂之有著重要的地位,他在1902年創辦了《大公報》,他除了是創始人之外,他還兼任總理和編撰工作。辛亥革命之後,英斂之雖然名義上海負責《大公報》的工作,但是他實際上已退居北京香山靜宜園,這時期他的重心放在了創辦女學、輔仁社等慈善教育事業,當時的輔仁大學就是由他創辦的。

所以說當時英斂之對於中國報業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他在當時社會上頗有名氣,因此也幫助過許多人,其中就有呂碧城。

他是《大公報》創始人,幫助她成名,後來她忘恩負義一度成為仇人

呂碧城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才女,她的家世背景雖然很好,但是隨著父親去世,家產遭到族人爭奪。後來雖然得到了解決,但是呂碧城的成名,和英斂之的幫助是分不開的。

呂碧城除了個人努力之外,幸運的是遇到了英斂之。當時正是英斂之看了呂碧城寫給舅父署中方秘書的夫人的書信,他被呂碧城的文采深深折服。正好當時呂碧城在找工作,在英斂之的幫助之下,她得以進入《大公報》當編輯,呂碧城也因此成為《大公報》的第一任女編輯。

他是《大公報》創始人,幫助她成名,後來她忘恩負義一度成為仇人

呂碧城進入《大公報》後,寫的文章頻頻得到發表,這都得益於英斂之的幫助。但是後來呂碧城卻和英斂之鬧翻了,這對雙方來說,都沒有落得好名聲,尤其是對呂碧城,她由此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

呂碧城和英斂之關係的破裂,在於兩人的主張不一樣。英斂之是滿族正紅旗,妻子淑仲則是皇族,所以英斂之雖然主張變法維新,但是不贊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他希望通過溫和、漸進的改良方式,實行君主立憲,達到富國強民的目的。

他是《大公報》創始人,幫助她成名,後來她忘恩負義一度成為仇人

然而,呂碧城卻對清政府毫無好感,相反她對激進的革命黨人抱有深厚的理解和同情。辛亥革命之後,清帝溥儀退位,清朝瓦解之後,呂碧城還為此寫了一首詩,抒發內心的喜悅之情。

呂碧城和英斂之兩人除了對待清朝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之外。在對待袁世凱的態度上,更是分歧巨大。英斂之曾多次發文罵袁世凱,引起袁世凱的通緝,而呂碧城和袁世凱還有私交。基於這樣的立場,對於兩人的關係來說,更是一道障礙。

他是《大公報》創始人,幫助她成名,後來她忘恩負義一度成為仇人

並且在個人層面來看,呂碧城是個很有主見的人,遇到事情後,和英斂之更是針尖對麥芒,兩人言語上經常失和。甚至產生矛盾爭執,這就在所難免了。

但是呂碧城卻不想想,當初如果不是英斂之的幫助,以及英斂之介紹當時社會名流給呂碧城認識,她的成名之路恐怕不會這麼順利。呂碧城後來和外商做生意賺了不少錢,成為上海的貴婦人,她打扮奢華,喜歡迎合新的潮流。

他是《大公報》創始人,幫助她成名,後來她忘恩負義一度成為仇人

呂碧城在穿衣方面,更是大膽,引起了英斂之的極度反感。英斂之曾經當面指責過呂碧城,但是她依舊我行我素。1908年,《大公報》上刊載了一篇題為《師表有虧》的短文,批評幾位教習打扮妖豔,不東不西,不中不外,招搖過市,有損於師德。

英斂之的這篇文章,直指呂碧城,她看完後,覺得英斂之是刻意寫出來諷刺自己的。於是發文在《津報》上,對英斂之一一進行駁斥。自從這次針鋒相對之後,兩人關係達到了冰點,可以說基本上成為了仇人。

他是《大公報》創始人,幫助她成名,後來她忘恩負義一度成為仇人

雖然後來兩人關係有所緩和,也有了一些書信往來,但是關係再也回不到之前了。後來呂碧城雖然前往香山探望英斂之,但相比於當日津門初見時的言笑晏晏、相談甚歡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從呂碧城對待恩人英斂之來看,難免有點過分了,也反應出呂碧城在處理人際關係上,還是欠缺一些火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