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当科长,年长下属不服使用怎么办?

年轻干部当科长,年长下属不服使用怎么办?

在职场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年轻有为的干部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从而领导一些过去的年长同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倘若发生年长同事不服使用的状况,该怎么办呢?结合我们单位的一些具体事例说一说。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单位是机关事业单位,所介绍的经验只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未必适用于企业部门。

2019年在国家大环境影响下,我们原先的局被撤销并入新单位,缩编为一个科室,相关人员也进行了调整分流,科室只保留我和其他3名同志,除1人32岁外,其他3人皆在44岁以上。出于年龄、身份及成长的综合考虑,新科室负责人由这名32岁的年轻同志担任,我担任副职,另外两人任办事员。虽然这是单位经过深入调研,慎重考虑做出的决定,有利于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推动工作深入开展。但这样的安排无疑造成这样的尴尬局面:科长在科室里最年轻、资历最短、威望最低、能力最差。

很快在科室运作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有个刘姓同志不服科长安排,对交办的事情推三阻四、置若罔闻,科长不得不接盘处理,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量,工作压力和心里压力很大。这种现象持续了一段时间,给年轻科长带来了很大苦恼,甚至萌生了辞职的念头。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给科长进行了鼓励和支持,并与他探讨分析了可能的应对措施,建议他这样做:

一是打好感情牌。首先理解一下这个同志的心情,由原来的科长变成办事员,面子上过不去,对职场后辈领导自己心里不舒服,出现不配合、不接受心里很正常。加上该同志年纪已经超过45岁,职称职务没有上升空间。而且现在机关事业单位普遍有吃大锅饭思想,干多干少一个样,没有额外的奖金福利激励调剂,有点消极懈怠也难免;其次是放低姿态。召开科室人员会议,表明自己的心迹。当科长是领导错爱,每个人都更有资格、更有条件。不过现在事实已成,需要仰仗各位老大哥给予帮助支持,共同把工作做好;再次私下里多跟这名同志交流沟通下,谈谈心。说明一下目前科室运行状态,需要他的帮助,让该同志明白,现在我们4个人是一个团体,代表着原来的局,倘若我们自己不团结、不配合,产生矛盾摩擦,不仅会让新单位的同事笑话我们原先局的作风和素质,也会让调整到新科室的老同事难堪。而且我们现在是风雨同舟,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科室出现任何问题,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毫发无损。领导会追责到我们每一个人头上,谁也无法幸免;此外,充分尊重该刘姓同志。私下场合称之为哥,多向他请教业务知识,公开场合还沿用原来的称呼刘科长,让他面子上过得去,维护好形象,避免因职务问题让其尴尬。

二是打好管理牌。根据原先局的工作职责及新局交付的工作任务,制定全年科室任务清单,依据以往每个人的负责板块、工作能力和专长,将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并按月按周分解细化落实到人头。邀请分管领导现场监督检查,每个人在纸质清单上签字留印。在工作实施过程中,根据序时清单安排任务,避免出现责任不清、任务不明,推诿扯皮的现象,保证各项工作按时推进,保质保量完成。

三是打好榜样牌。本着年轻干部多学习、多历练、快成长的原则,年轻科长发扬风格,在分配任务时候,除负责原先的业务板块外,将刘姓同志负责的业务工作适当切出来一块交由自己负责,减轻刘姓同志的工作量。这样通过年轻科长的身先士卒、榜样带头,赢得刘姓同志的认可和支持,减少工作中的摩擦和对抗,更好的保证科室的团结和谐,推动工作有序落实。

有人说,对于不服从管理的同事,大可通过制度约束和经济制裁的方式强硬开展,不能助长这种不服管理的不正之风。这话并非不可,但用在机关事业单位上面未必有效,掌握不好,容易酿成事与愿违的不良后果。

这是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都是实行阳光工资,手中没有资金调剂支配权,无法进行多劳多得的额外激励。对一些积极进取的年轻干部,尚可用优先提拔来激励,对那些年龄偏大,晋升无望、不奢求奖金福利的干部更多的是无奈。机关事业单位里很大程度上是凭借感情来维系,天南地北,在一起共事是缘分,相互帮忙,相互架势,通过感情运作,共同把工作完成。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对一些不配合的同事采取纪律处分或安排转岗甚至扣减绩效工作等极端做法,当然大家也都是明白人,一般不会这么不识趣。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中多种花,少栽刺是大家默认的规则,力求避免内部矛盾加剧出现死磕的局面,因为这种局面一旦出现,只有一个结果,双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