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曹操最大的剋星是劉備?

黃蜂二師兄


先從劉備的剋星說起,關羽如何失荊州的呢?就是劉備的大舅子糜芳投降造成關羽無路可走的,有了關羽的死,就有了劉備要替義弟報仇,結果命喪白帝城。



那麼曹操的剋星是誰呢?曹操本來可以得到呂布這員大將征戰天下,可是劉備三言兩語讓曹操殺掉了呂布,後來後悔也沒地方找藥了!


再說曹操要滅掉孫權,本來是板上釘丁的事,劉備出來插一槓,不但讓曹操損兵折將,大傷元氣,從此斷了進攻孫劉的念頭。

劉備實際上處處關注曹操,處處在輿論方面打擊曹操,劉備自己就說:曹操嚴,我就寬,曹操以軍事壓人,我就拿德行來得民心,據說世人都罵曹操是奸臣,也有劉備的一份功勞呢!劉備可是帶著衣帶詔出去跟曹操對著幹的!
有我劉備在就沒有你曹操好過


曹操曾經把劉備抓在手心,從內心中認為劉備再也興不起大浪,就沒有放在眼裡,可是就是這個看著就要蔫吧的劉備卻成了曹操日後的夢魘,後來劉備佔領益州,劉曄建議乘其未穩一舉拿下,可是曹操被劉備搞怕了,看出來劉備就是自己的剋星,每次遇到劉備就沒有好事,所以猶豫不決延誤戰機,最後想打的時候,人家已經得到喘息,結果夏侯淵也丟了性命,曹操從此再不與劉備鬥了!
鬼谷子曾說,如果一個人快到中年還一事無成,你就應該仔細看看你周圍,遠離能潛移默化消極影響你的人,專注於打敗或避開能成為你剋星的對手!


黃蜂二師兄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提問

曹操,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一代梟雄,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雖然自身強大到令人髮指,讓很多人吃癟,但是並不代表他沒有剋星 。甚至不誇張的說,他是曹操最大的剋星,只要他出手,曹操幾乎都是失敗。這就是“哭天下”的劉備!你沒有看錯,就是那個顛沛流離半輩子,整日自稱是“皇叔”的劉備。為何說劉備是曹操的剋星呢?我們來看劉備和曹操的幾次交手:

第一次;劉備借刀殺人,呂布被殺。呂布被俘虜後,希望歸降曹操,呂布認為如果曹操使用自己,很快將取得天下。這是一個致命的誘惑,曹操遲疑了。劉備出手了,他提醒曹操注意丁原和董卓的下場,結果呂布被殺。

第二次;劉備投靠曹操之後,卻心存異志。儘管不少謀士勸曹操,殺掉劉備以絕後患,但曹操還是很信任劉備。199年,劉備趁討伐袁術之機,拉走曹操的一部分兵馬,還高舉大旗對抗曹操。坦率的說,劉備這一行為很缺德,讓曹操很難受。

第三次;漢中之戰,劉備和曹操正面對峙,劉備再次獲勝。劉備全民皆兵拼盡全力和曹操打,而曹操則是有穩定的後方,兵力和後勤都要比劉備強得多。但是這一次劉備打敗了曹操,雖然曹操是自己退兵的,但是如果曹操有把握擊敗劉備的話,他肯定不會退兵的。

從以上幾點就可以看出劉備是曹操的剋星。


精典搞笑影視


曹操在三國演義出場時候已經是在朝廷任職校尉,而且曹氏家世顯赫,與朝中眾多世家都有交情。而劉備,已經將近三十了,還只是在老家織草鞋,雖然年輕時候與一幫官宦子弟一起上學,有些交情,但卻一直沒有人舉薦,連孝廉都當不上。

兩人第一次碰面,是劉備救了曹操,劉關張三人擊退了圍困曹操的黃巾軍,當時的曹操還是比較欣賞劉備的,劉備也認為曹操這人不錯,起碼比董卓好,這種相互欣賞的態度直到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直至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劉備還是不能得到一塊地盤,好不容易在徐州站穩,卻被陶謙當做了擋箭牌,曹操要報父仇,劉備要守住來之不易的地盤,然後呂布趁機摻和,最後二人還是被曹操通吃,這是第一次劉備被克住了。

在獻帝發佈衣帶詔的時候,劉備身在虎穴,不敢妄動,他實在是對曹操又恨又怕,不然也不會在狩獵中制止關羽,在煮酒時一個驚雷嚇得掉了筷子。在曹操眼裡,劉備是落魄,但不能給他機會,不然單是這個皇叔的身份加持,就能帶來大大的麻煩,對於劉備殺還是不殺,曹操不僅自己抓不了主意,連手下謀士郭嘉程昱荀彧的意見都是不一樣的。劉備當時的目的也只有一個,在衣帶詔露餡之前,離開京城,脫離曹操的虎爪。這是劉備第二次被曹操克住。

直到劉備依附劉表時候,都快四十歲了,大腿肉都鬆垮了,還是一事無成,帶著關張趙幫劉表守著北大門。曹操打袁紹,劉備要北伐,劉表不給,劉表要死了,讓劉備領荊州,劉備不敢。這時候曹操已經殺到城下,雖然輸了劉備兩陣,但曹操兵強馬壯,還是把劉備殺得丟盔棄甲,老婆沒了,兒子差點也丟了。這次可以說是劉備輸得最慘的一次。

一直以來,曹操佔據著政治高點,劉備佔據的是道德高點,也就是一個天時,一個人和。兩人都是志比天高,不可調和,你罵我漢賊,我罵你大耳賊,曹操憑藉家族資源獲得先發優勢,在軍事上和政治上,甚至智囊團都能都全面壓倒劉備。如果你以為赤壁之戰是劉備打了翻身仗,那就錯了,赤壁之戰,歷史上是周瑜指揮的,主導力量也是東吳的軍隊,劉備只是叨光了。

如果你說漢中之戰,劉備大獲全勝,那你有錯了。劉備當時在軍事上斬殺了夏侯淵,讓曹操的西線軍團全面退縮,使漢中這個易守難攻之地納入西蜀版圖。但實際上,漢中的人口,財物,糧草,可以說原本張魯經營數十年的所有財富資源,都盡數被內遷到長安,劉備只是得到了漢中的空殼。要知道漢中山多路窄,本來就人少田少,現在漢中是得到了,卻又要從蜀中遷移人口填充,給內政治理帶來巨大的麻煩。雖然漢中能給蜀漢帶來屏障,但是落後的交通,也使得糧草運輸艱難。孔明六出祁山,每次失敗都與糧草不濟有極大關係。漢中可是曹操留給劉備的一個雞肋啊。

曹劉二人,相生相殺,但曹操一直佔據上風,甚至全面壓制著劉備,稱之為剋星都不為過。


鐵烏龍


歡迎來看子正尋道。

導讀:自從曹操與劉備相遇以後,就覺得他很有本事。尤其在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更是直接說出了: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可見在曹操的內心中,對劉備還頗有忌憚,若不是劉備假裝膽小,恐怕已經被曹操所害。還有曹操的志向是統一天下,讓百姓過上平靜安詳的生活。可劉備的志向是掃滅群雄,中興漢室,如此一來,劉備與曹操具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早在許昌的時候,劉備就加入了董承支持的滅曹計劃,也就是“衣帶詔事件”。從這一刻開始,曹操在劉備心中就是一個亂臣賊子,必須進行誅殺。由於漢獻帝控制在曹操手中,劉備不敢輕舉妄動,便暗中尋求機會脫離曹操的控制。後來曹操知道了“衣帶詔事件”,便對劉備充滿的憤恨。在曹操的眼裡,劉備就是自己統一天下的絆腳石。

由於劉備具有雄心壯志,又與曹操為敵,成了他最大的敵人。下面稍微分析劉備怎樣成為曹操的剋星。

其一:劉備阻止曹操南下,又在赤壁之戰中聯合孫權打敗曹操。

在打敗袁紹以後,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為了實現統一天下的夢想,曹操正在尋找時機,攻佔荊襄和東吳。本來曹操的預計是拿下荊襄後,再用武力逼迫孫權投降。由於劉備的摻合,曹操南下荊襄的第一步就遇到了挫折。劉備把兵力駐防在新野,並且打敗了他的先頭部隊,以至於曹操只能親自率領大軍來擒殺劉備。眼見曹操兵力強大,劉備便向東轉移,然後成功說服孫權來共同對抗。

若沒有劉備前來,面對曹操的軍事威脅時,孫權或許會選擇投降。從這一點來看,劉備破壞了曹操的統一計劃。後來的赤壁之戰,則更是曹操的噩夢,而參戰的主角之一,就是劉備。曹操失敗以後,又是劉備趁機奪取了荊州。可看出劉備的一系列行為,貌似處處與曹操作對,成了他的心腹大患。

其二:劉備從曹操手裡奪取了漢中,同時關羽北上攻擊襄陽和樊城。

在佔據了荊州和益州之後,劉備把目光投向了漢中。這是一塊戰略要地,若是想守住益州,就必須拿下漢中。於是在法正等人的謀劃下,劉備率領大軍來攻打漢中。關於漢中之戰,曹操遭到了失敗,手下大將夏侯淵也被黃忠斬殺了。曹操撤離漢中以後,不久關羽就發兵北上攻取襄陽和樊城。通過水淹七軍,打敗了于禁和龐德的援軍,形勢對曹操變得很不利。後來孫權派人襲取了荊州後,才徹底解除了關羽對樊城的圍困。相對於孫權,曹操需要花更多的精力來對付劉備,一不小心還會遭到慘敗。

總之,劉備就是曹操難以對付的敵人,說是最大的剋星,也不為過。若不是劉備的處處作對,曹操或許早就統一了天下。反過來曹操也是劉備最大的敵人,要中興漢室,首先得除掉曹操。這樣一來,劉備和曹操就互相成了對方的剋星。


子正尋道


曹操與劉備最大的區別是什麼?為什麼劉備可得一幫忠烈之士。而曹操卻是個個心懷鬼胎

最佳答案

1、曹操多才,善用兵(尤其是騎兵)多疑,走的是能力型路線。劉備走的是仁義路線。

2、劉備的忠烈之士,也就五虎將和諸葛亮,後面有個姜維,除此幾人外,其他的都是配角和路人了。

再看曹操帳下,北征途中,郭嘉病,曹操憂之,欲返,嘉勸之,可以說鬼才郭嘉只一心考慮曹操的大業,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完全忽視了的; “古之惡來”典韋,以死護曹操; 曹操被馬超追殺,曹洪讓馬於曹操,帶著必死之心護衛曹操。夏侯淵、夏侯惇、曹洪、于禁哪個不忠不烈?

看看在袁紹帳下的許攸、沮授的他們,在看看曹操帳下的謀士,許攸,荀彧、賈詡,一個個還是挺老實的,沒有在內部之間的相互拆臺(至少沒有暴露出來)

所以,曹操是個有能力的領導,他的帳下忠烈之人絕對多於劉備的(人家猛將多,謀士多,基數大啊)


夢幻優傷


曹操是非常有本領的人,劉備也是非常優秀的人,兩個人都是著名歷史人物,要說曹操最大的剋星是劉備有一定道理。因為劉備四處奔波,矢志不渝,最終建立和曹魏鼎立的蜀漢政權,粉碎了曹操一些計劃。

1、劉備參與的赤壁之戰,領導的漢中之戰都使曹操集團遭受巨大損失。

曹操189年在陳留起兵,征戰了一生。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曹操比劉備大6歲,作為同輩人來講,只是沒有徹底消滅劉備勢力,還被劉備集團的關羽造成水淹七軍,兵鋒所逼的危局。孫權與曹操、劉備年齡相差二十多歲,算是晚輩人。

2、曹操是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劉備是政治家。曹操用人唯才是舉,不太考究出身,品德如何。劉備用人以親情相處,以仁愛聞名。百姓都願意跟隨劉備。影視作品裡關羽曾對曹操說:“劉大哥為人你學不來”。曹操對關羽很好,最終也沒挽留住關羽,雖然有人說關羽離開曹操是由於沒有娶成秦宜祿妻子,也有說關羽忠於劉備,認可劉備為人,不管怎樣說,關羽還是脫離曹操處,又回到劉備身邊。曹操被認為狡猾奸詐,心狠手毒。劉備被認為寬厚仁慈,心地善良。劉備名聲比曹操好。

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忠心耿耿跟隨劉備,君臣關係融洽。曹操集團裡似乎找不出劉備集團裡那麼融洽的關係。暗殺、反叛曹操的人不少,曹操去逝後,政權最終被司馬家族篡奪。劉備陣營裡似乎沒有那麼尖銳複雜內部爭鬥,劉備去逝後,諸葛亮竭盡全力輔佐劉禪。

3、曹操識人用人有一套本領,劉備也和曹操共過事,聽從劉備提醒殺了呂布,還把劉備引薦給漢獻帝,推薦劉備做官。最終也沒控制住劉備。劉備反而脫離了曹操,組織力量對抗曹操,阻止了曹操的一些計劃。曹操也認識到劉備是豪傑,要不官渡之戰和袁紹正式交手前先著急把劉備擊敗,解決劉備問題。

4、曹操和劉備在討伐董卓過程中相識,兩個人都鎮壓過黃巾軍起義,組織過武裝,早期都在北方活動,當時割據勢力較大的很多,被曹操逐漸消滅,只有不顯山不露水的劉備後來投奔荊州劉表集團,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和孫權聯盟,在赤壁之戰大敗曹操,粉碎曹操南下的步伐。

5、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傑並起。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司馬懿等是其中佼佼者,曹操用十七年時間基本統一了北方。在統一全國過程中被劉備和孫權聯合擊敗。曹操算是遇到了剋星。


大白白野


劉備和曹操剛認識的時候,是十八路諸侯反董卓,劉備和關羽、張飛三人去參加,只有三人,但是因為關羽溫酒斬華雄一戰成名,成為了19路諸侯;

此時曹操開始重視劉備,劉備是劉邦子孫,名正言順,手下關張二人忠心耿耿;劉備又非常冷靜,善於拉攏人忍氣吞聲;故曹操覺得劉備此人日後必成為最大的敵人。

後期曹操官渡之戰大敗袁紹,從此稱霸中原,挾天子令諸侯,追殺劉備,就是想將威脅扼殺在搖籃裡。


鄉村熱哥


我也算半個三國迷。我講一下自己的分析。首先得先了解劉備這個人。我認為他是一個求賢若渴的人。這一點跟曹操很像,特別惜才。而其他的君主卻不具備這個特性。他們都高傲自負。再來分析一下這個優點的好處。韓信有句話說得好。點兵就得多多益善。那當然,將多的話更好。有了更多的賢才。何愁天下不統呢。


酷酷先鋒


陳壽在《三國志》中也給予曹操極高的評價,“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囂,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能得到陳壽如此之高的評價,可見曹操確實是當時的人中龍鳳。赤壁之戰前,曹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似乎沒有人能讓曹操吃癟。鮮為人知的是,有一個人只要一出手,曹操一定吃癟,這個人就是劉備。你沒有看錯,就是那個顛沛流離半輩子,整日自稱是“皇叔”的劉備。為何說劉備是曹操的剋星呢?我們來看劉備和曹操的幾次交手:

  第一次、劉備借刀殺人,呂布被殺。呂布被俘虜後,希望歸降曹操,呂布認為如果曹操使用自己,很快將取得天下。這是一個致命的誘惑,曹操遲疑了。劉備出手了,他提醒曹操注意丁原和董卓的下場,結果呂布被殺。

  第二次、曹操南征,企圖一舉攻下東吳。這次交手的結果家喻戶曉,孫劉聯盟,於赤壁大敗曹操,使得曹操飲恨而歸。可能曹操連做夢也沒有想到,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對劉備的評價,竟然成真了。

  第三次、漢中之戰,劉備和曹操正面對峙,劉備再次獲勝。建安二十年,考慮到劉備已經取下益州,而漢中是益州的門戶,劉備接下來一定會攻取漢中,曹操決定先下手為強,十一月張魯投降,漢中被曹操拿下。

  劉備再一次出手了,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親自率軍出征,雙方進行歷時長達兩年的漢中爭奪戰。漢中之戰的結果是這樣的,曹操的大將夏侯淵被斬殺,漢中落入劉備之手。漢中之戰的勝利,讓劉備來到了事業的頂峰,他得以進位漢中王,隨後稱帝。反觀曹操,至死也沒有稱帝。

  三次交手,都以劉備勝利而告終,是天意還是能力?三次交手,曹操敗的一次比一次慘,而且敗的毫無脾氣,劉備也因此堪稱是曹操最大的剋星。



於哥看影視


三國演義??作者強行為劉備加條件 尊劉貶曹 。。。曹操對屬下的態度和劉備對屬下的態度明顯曹操對屬下更好 犯錯都不殺 戴罪立功 時不時還悼念死去的屬下 劉備那邊就是莫名其妙厲害的人就要跟你劉備而且是死忠 曹操完全可以殺關羽 殺趙雲 演義而已 強行給劉備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