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昭和是日本裕仁天皇的年号,时间跨度从1925年一直到1989年。对于绝大多数的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来说,这个年号更多的与侵略、抗战联系在一起。从日本人的视角看,昭和这个年号纵贯了日本从崛起到衰落到再崛起的全过程,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在二战后的日本和亚洲历史中,往往很少会再把他与二战联系在一起了。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昭和之前是大正,一般来说会将其称为大正民主时期,暗含着与随之而来的军国主义昭和年代相对应。对于日本如何迈入军国主义,相关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实际上不外乎两个方向。一是从明治维新开始的强势军人干政的传统,尤其是山县有朋操纵的陆海相现役制度将日本推上了军国主义之路。二是自甲午战争开始对于中国大陆的侵略野心,对赌国运成功后的日本一直觊觎着中国的广大领土。这两种说法前者过于着重在体制与军部的关系,后者是完全从中国的视角出发来分析。那么日本人是如何看这段历史的呢?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现今的研究更多的着重在战争的时代,而对于迈入战争前却少有着墨。有果必有因,我们就来看看对于日本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所谓昭和大恐慌这段历史。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事情的起源要从1923年也就是大正十二年的关东大地震说起。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前,关东大地震是日本所遭受过的最严重的地震灾害。1923年9月1日11点58分,东京以南90公里处的相漠湾海底发生了一次里氏7.9级大地震。24小时后,陆上又发生了一次强烈余震,随后还有上百次的大小余震。这次地震7.9级的定级是由于东京地震仪已经全部损毁,所以只能按照日本当时地震定级的上限7.9级来估算。按照今天的测算,可能会达到里氏8.3级,日本方面在1996年的重新估算为里氏8.1级。即使按照8.1级计算,依照里氏地震测量法,地震规模正好比7.9级大一倍。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由于当时东京几乎全部是木质建筑,地震发生在中午,各家都在生火做饭,所以地震酿成巨大的火灾,东京85%的房屋被付之一炬,死亡7万人。横滨市96%的房屋被荑平。地震总共造成约14万人死亡,25.3万所房屋毁于地震,44.7万所房屋毁于大火,200万人无家可归,东京地区瘟疫横行,直接经济损失65亿日元。而当时20日元就是重16.67克,含纯金接近半盎司的金币。最小的货币单位是5厘,即半分钱。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由于地震,日本经济遭到重创,金融业几乎停摆,关东地区众多票据债务面临违约,全面经济崩溃一触即发。于是日本政府出手干预,指定日本银行发放救济贷款,以大规模购买无力偿付的票据,政府给予贴息补偿的方式进行,这就是所谓震灾票据处理案。政府的本意是防止经济崩溃,挽救因为震灾而出现危机的企业和银行。但有大批金融机构和债主敏锐的察觉到了有机可乘,于是借着该法案的出台,将手中早期积攒的已经无法偿付的不良债务票据全部算作是震灾票据,一股脑转嫁给政府。这就埋下了日后爆发昭和大恐慌的毒瘤。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震后,日本经济开始陷入低迷,振兴计划的预算又由于政争而被一再削减,无法偿付的票据所积攒的压力越来越大。终于,1927年即昭和三年,3月14日,在藏相(大藏省大臣)即财政大臣片冈直温回答在野党议员提出,要求政府公开持有震灾票据的银行明细时,由于情绪作用“失言”道:“今天中午,渡边银行将破产。”实际上渡边银行确有一笔应付票据在当日下午1点即将到期,不过之后由于日本银行的宽限,结果是在2小时宽限期内筹集到了资金,度过了倒闭危机,并未破产。但藏相片冈的这句话直接引发了民众的恐慌情绪,出现大规模的银行“挤兑”潮。本就因为震后经济低迷而人心惶惶的日本社会,被彻底推入了恐慌的深渊。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3月15日,本来已经度过危机的渡边银行,因挤兑而宣告破产,由此引发连锁反应,挤兑潮逐渐扩大。政府祭出多种手段安抚民众,终于情况得到暂时的抑制。但是到了3月下旬,台湾银行又爆发了危机。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台湾银行是自1895年日本因《马关条约》得以殖民台湾后在台湾设立的最大规模金融机构,也是日本最大的殖民地银行。台湾银行在日本有众多的业务往来,其中最大的一家是位于神户的铃木商店。大正年间的铃木商店主要从事从台湾进口砂糖等殖民地商品的业务,发展的十分壮大,一时可与三井、三菱等大财阀比肩。因此也助长了铃木商店的野心,从而投入了巨额资金扩大生意。但随着震后经济的长期低迷,铃木商店陷入了巨大的财务危机,与之来往密切,给予其最大笔贷款的台湾银行就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随着挤兑风潮蔓延和铃木商店的经营不佳,产生了恶性循环。中小银行因挤兑缩紧银根导致铃木商店无法偿还台湾银行贷款,台湾银行为求自保只好对铃木停贷,这又导致铃木无法偿付其他银行贷款,结果就是多家银行被牵扯其中。这一消息的走漏使得本已稍微平复的民众心理再次受到刺激。虽然最后日本政府指令日本银行无限量放贷挽救了台湾银行等多家银行,但这一事件造成的民众恐慌与信心不振却再也无法挽回,是为昭和大恐慌。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随着1929年美国华尔街股灾演变为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的经济危机也随之加深。可以说从震后开始,日本民众基本就没再过上好日子。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农民生活更是苦不堪言。欠收时交不够收成,丰收时粮价又被打压,作为日本最大粮仓的东北地区,农民们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明治维新开始才正式并入日本版图的,而今称为北海道的这片地区,本来就因为气候恶劣导致早期开垦团备尝艰辛,随着全日本的经济危机蔓延,农民的日子愈发恶劣。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目睹了这一状况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以及农家出身的下级军官们形成了影响日本前途的关键势力,虽然他们的影响与他们的初衷最后完全相反。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日本在1925年发布了《治安维持法》,与所有恶法一样,该法律对相关犯罪行为的认定语焉不详,给了当局极大的弹性。于是此时,日本政府便开始利用《治安维持法》来打击左派社会党团和知识分子。随着右翼势力的逐渐壮大,通过指责左派与苏联勾结以及军部愈发强势,最终左派政党完全被取缔,社会主义者被大肆拘捕,日本彻底走上右翼道路。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军队方面则在1931年由关东军策动了柳条湖事件即918事变,并进而建立伪满洲国,以实现石田莞尔一派的满蒙生命线策略。但此时日本政界却不希望在国际过多树敌,并签署伦敦海军条约削减日本海军规模。到1932年,时任日本首相的犬养毅更是反对建立满洲国。这一决定直接导致了海军激进派下级军官发动了五一五政变,刺杀了首相犬养毅等政府官员。政变虽然迅速流产,但代表了军部利益的政变者得到了莫大同情与支持。从此文官政府逐渐势弱。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1936年,军队内部比较倾向于理想主义,希望天皇直接干政以弭平如百姓生活困苦等问题的所谓“皇道派”发动二二六事件,控制东京。但由于裕仁天皇对此事件不支持,据说主要是因为深受天皇信任的前海军大臣,现任内相斋藤实被刺杀,导致天皇极为愤怒,二二六事件迅速被瓦解。此前与皇道派一直争夺军队主导权的“统制派”,也就是较为务实,主张通过政府和军队来主导政治的一派从此成为了军部主流。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熟知的东条英机。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随着日本走上完全的军国主义道路,昭和大恐慌的余波在战争中消弭。但由于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走上了一条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的不归路。最终战败的日本变得一贫如洗。直到因朝鲜战争而再次逐渐复苏起来为止,日本民众的贫苦生活持续了三十多年。

钱币中的世界史:昭和大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