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仲父”張昭兩度落選相位 孫權兩次動殺機


吳國“仲父”張昭兩度落選相位 孫權兩次動殺機

張昭,《三國志》中位列東吳大臣列傳第一,孫策將張昭與自己的關係比著管仲與齊桓公,“一則仲父,二則仲父”,從此“吳中稱謂之仲父”。

孫策和吳夫人臨死時,張昭都是顧命重臣,受遺輔佐,對孫權有擁立之功,孫權對群臣多呼其字,對張昭則敬呼“張公”,曾說“孤與張公言,不敢妄也”,又說“入宮則拜孤(孫權),出宮則拜君(張昭)”。

孫權對張昭“待遇尤重”,但兩次選相,都力排眾議,將張昭踢出相位人選。

如此德高望重之人,卻“既不處宰相,又不登師保”,位不及三司,只是“養老而已”(陳壽原文),其中必然大有故事。

陳壽認為,張昭不被重用是因為“以嚴見憚,以高見外”,同時也說明“(孫)權之不及(孫)策”。

其實孫權不用張昭,原因有五。

吳國“仲父”張昭兩度落選相位 孫權兩次動殺機


一、張昭是孫策舊臣

孫策孫權兄弟關係並不好,主要是說孫權對孫策心懷嫉恨。

大家都知道孫吳是孫堅奠基、孫策打江山,孫權不過是坐享其成,守成而已。孫權初始的地盤和臣僚都是孫策留下來的,孫權稱帝后追諡父兄,孫策沒有帝位,只是長沙桓王,歷來受人譏笑。

孫權對孫策是羨慕嫉妒恨,即便孫策死後,他對這位兄長也很忌憚,畢竟自覺低人一頭,但又必須樹立威信。對孫策舊人,如張昭、太史慈都沒有重要。

周瑜也是孫策舊人,孫策與他和張昭都有升堂拜母的情分,為何孫權對周瑜尤重?

首先是吳夫人的作用,孫策周瑜如同親兄弟,吳夫人也把周瑜當乾兒子,孫策死後,老夫人便讓孫權把周瑜當兄長。

其次是孫權為將軍時,諸將賓客見了孫權禮節都很簡單,只有周瑜對孫權尤為敬重,率先執臣子大禮。

再次是赤壁之戰,周瑜魯肅主戰,力排眾議,一戰定東吳,孫權才有稱帝的資本。

孫權初置丞相,眾議以為非張昭莫屬,孫權選了孫邵,孫邵死後,百官再次推舉張昭,孫權卻選了顧雍。

孫邵的事蹟缺失,史書無傳,可以知道的是孫權統事後,他曾數陳良策。而選擇顧雍,還不是因為孫權和顧雍也有升堂拜母的交情。

孫權的託詞說得很漂亮,丞相事煩勞累,不是什麼美差,不選張公是愛護他。掌權者日理萬機,夙夜操勞,為何人們趨之若鶩?權力的誘惑,人們永遠不會嫌棄位高權重的勞累。

吳國“仲父”張昭兩度落選相位 孫權兩次動殺機


二、張昭的首選繼承人不是孫權

孫策死時,孫權還沉浸在悲傷中,是張昭親自將他扶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心知有所歸”。張昭雖然有輔立之功,但孫權並不是他首選的繼承人。

張昭屬意的是孫策和孫權的弟弟孫翊,《三國志》稱孫翊是孫家兄弟中最像孫策的一人,“驍悍果烈,有兄策風”。《典略》也記載:“(孫)翊名儼,性似(孫)策。策臨卒,張昭等謂策當以兵屬儼,而策呼(孫)權,佩以印綬。”

如果不是孫策臨死時還有一口氣交代後事,如果孫策只有一句“公等善相吾弟”,而沒能親手將印綬交給孫權,張昭還會輔佐孫權嗎?

張昭可是說過將兵交給更像孫策的另一個弟弟,這讓孫權如何放心?如何不耿耿於懷?

三、孫策遺言讓孫權耿耿於懷

據《三國志》記載,孫策臨終時曾對孫權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對這句話沒有什麼好說的,歷來以為公允。但孫權心胸狹隘,一生似乎都在“與天下爭衡”,不甘心做一個只能“保江東”一方的守成之主。以他對孫策的嫉妒,能否聽進這“卿不如我”之言,為未可知。

而孫策對張昭交待的另外一句,對孫權而言就非同小可了。據《吳歷》記載,孫策還對張昭說過:“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這句話和劉備的遺言差不多,不知道真假。孫權不比阿斗,孫策不應該說出這種話,如果確有這類話,也不過是一種權謀,千古以來,臨終時的君王們大抵都是用這種手段套牢了顧命大臣。

“如果孫權不堪大任,你就取而代之便是;如果江東保不住,投降曹操也無所謂。”孫權如果聽說了這樣的遺言,他對孫策和張昭得有多大的怨恨?曹操率領“八十萬”大軍南下時,張昭掂量著江東有覆滅的危險,跳出來主降,是否也因為孫策曾經有這句遺言?

吳國“仲父”張昭兩度落選相位 孫權兩次動殺機


四、赤壁之戰前張昭主降曹操

張昭是主和(就是投降派)領袖,其實也是為了保全江東,以免生靈塗炭,和蜀漢譙周類似,如果孫權真是舉江東而降,張昭個人也會優寵曹魏,天下一統會更快實現。裴松之還因此認為張昭也屬於有心漢室的漢臣,雖然不能因此說張昭是大漢忠臣,但當時有心匡扶漢室的士人確實不少,就像曹營的荀彧之輩,東吳的張紘、太史慈等,其實都還是希望能重新收拾漢家河山。

在赤壁之戰中,張昭確實是沒看清形勢,站錯了隊,孫權對他失望至極,第一次動了殺機。

《江表傳》稱,孫權拔刀砍在身前奏案上,狠狠地說:“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曹)操者,與此案同!”

朝會之後,孫權又對主戰的周瑜說,“子布(張昭)、文表(秦松)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秦松,也是“並與(張)紘見待於孫策,參與謀謨”的前朝舊人,同樣不受孫權見待。

赤壁大勝,到孫權稱帝時,張昭“上還官位及所統領”,被退休了。

《三國志》上明面說以老病告退,《江表傳》則詳細記載了孫權稱帝時如何羞辱張昭。先不說記載是否可信,但確實符合君臣二人的不睦關係。

《江表傳》曰:(孫)權既即尊位,請會百官,歸功周瑜。(張)昭舉笏欲褒讚功德,未及言,權曰:“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昭大慚,伏地流汗。

稱帝朝賀,孫權歸功於周瑜,這不是打主降派領袖張昭的臉嗎?又當著文武百官說,“如果當初採納了您張公的計謀,我們現在都在曹操帳下乞食吧。”孫權是徹底拉下臉羞辱了一回“仲父”。

赤壁主降,確實是張昭一輩子的汙點,就連後生小子諸葛恪都曾拿此事譏笑詰難張老爺子。諸葛恪曾一語雙關地說,“今軍旅之事,將軍在後,酒食之事,將軍在先,何謂不養老也?”軍旅勞累不煩老將軍,咱們年輕人頂上,吃肉喝酒就請老將軍先動筷子,表面聽來是尊老敬老養老,還有一層意思則是,當年打仗你就躲在後邊扯後腿,降敵乞食你倒是跑得比誰快,這種德行不如退休養老得了。

吳國“仲父”張昭兩度落選相位 孫權兩次動殺機


五、張昭性格直言剛烈不討喜

張昭沒能做成丞相,除了以上原因,還有一點是他的性格使然。

張昭性格剛烈,直言不諱。《三國志》載:“(張)昭每朝見,辭氣壯厲,義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進見。”

孫權喜歡打獵,張昭覺得猛獸危險,又有孫策前鑑,每次不免疾言厲色諫爭,孫權開始可能還覺得自慚自愧,久而久之只是笑而不答。

公孫淵稱藩,在是否派人去遼東冊封安撫一事上,孫權和張昭意見相反,矛盾激化。如果是換了顧雍,與孫權意見不合,他就沉默不語,不再進諫,孫權自然也懂,就會再三考慮。如果換了諸葛瑾,與孫權意見不合,就會轉移話題,不再談論此事,然後借題發揮,繞到類似的事情上來做一番比擬,孫權自然就釋懷了。

但張昭和大帝爭論時卻越爭越帶勁,意志越來越堅決,言辭越來越激烈,讓大帝十分難堪。孫權狠狠按住刀柄,暴怒不已,“吳國士人入宮就拜我,出了宮就拜你,我對你算是敬重至極了,你卻每次讓我當眾難堪,我怕控制不住自己做出什麼意外之事。”

“孤嘗恐失計”,孫權自己也怕忍不住殺了這老頑固。這是孫權對張昭第二次動了殺心。

張昭卻又搬出太后遺詔、孫策顧命之言,一時涕泣橫流,“權擲刀致地,與昭對泣”。但他們互相忿恨還是沒完,孫權依然我行我素,張昭諫言不被採納,就稱病不上朝,硬剛,孫權更加恨他,就用泥土從外面封了張家大門。張昭毅然選擇繼續剛,自己從裡面再用泥土把門封一層,你不見我,我還不想見你,看誰求誰開門。

後來公孫淵殺吳使團,孫權低頭認錯,數次撫慰張昭,又假意路過張府,呼張昭出門。皇帝都曲尊降貴了,張昭卻又使倔脾氣,託詞病重就是不開門。孫權一怒,燒了張府大門,張昭依然是硬剛,竟關門閉戶,孫權只得叫人滅火,在大門外老實幹等,張昭終才吩咐兒子們將自己扶出。

孫權不讓張昭任丞相,給出的理由是,丞相一職太過辛勞,不是什麼美差,“領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他的意見沒被採用,就會怨忿不已。這雖是孫權的託詞,也點出了張昭的性格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