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機構在進行線上教學時,一定要注意的三點

面對疫情時,中學學校和高等院校都推出了線上教學,線下課程都暫時停課,校外的培訓課程也進行了相應的停課。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整個國家在慢慢復甦,但是現在除了個別省市都還沒有出臺開學開課的通知,教培機構一定要靜待相關的通知下達之後再酌情進行復課。

同時從此次疫情之中,也讓大家對教育行業轉型線上的前景更加看好,也提高了線下機構對於線上課程的重視!可是線上課程相較於線下課程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很多校長在還沒有進行深入瞭解的時候,就開始盲目的涉足線上,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

今天好機構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線上課程和線下課程的三點主要區別:

1、信任問題

2、教學質量

3、教學監督

線上課程和線下課程的主要區別就在這三點,我們要對這三點進行深入的瞭解之後才能明白為什麼那麼多機構的線上課程效果差。

一、信任問題

信任問題主要分為,付費信任問題和教學信任問題。

首先是付費信任問題,因為不同於線下課程,家長和學員能夠實地進行考察,尤其是在這個特殊的事情。線上付費課程就像2002年時候的網絡購物一樣會給人一種虛假和不踏實的感覺,學員和家長會擔心機構把錢收了之後就跑路的情況。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機構線上課程的開展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好機構在這裡給出兩個解決方案,一個是分段付費,一個是讓第三方進行背書。分段付費很好理解,就是交一月錢,上一個月課,這種模式能夠起到緩解學員和家長的經濟壓力和信任焦慮,但是不能夠完全的去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方背書,由第三方暫時保管學費。這個解決方案能夠很好的解決學員和家長的付費信任問題,當然這是有前提條件的:第三方必須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相關資質。如果你找了一個學員和家長都沒有聽過的第三方進行背書,這個問題就相當於沒有解決,同時你也不敢真把學費暫時放在他哪裡!

教學信任問題主要是針對教學質量的,這個問題我們就和教學質量一起來講。

二、教學質量

我們知道在線下課程中,學員和家長是能夠到機構進行試聽課,同時對於機構的環境等硬件設備進行考察,同時對於師資力量也能夠在線下看到。但是當這所有的一切都搬到線上的時候,雖然家長和學員也能看到,可都是機構想讓他們看到的,這些學員和家長也是知道的,所有對於學員和家長來說,信任問題仍然是其一塊心病。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通過免費試聽課來解決,但是雖然是免費試聽課,押金還是要交的,機構要承諾,押金在試聽課上完之後是可以進行全額退費的,這個押金當然也可以放在上面說的第三方手中,來取得信任。上完試聽課之後不滿意直接由第三方進行退款,滿意則補足剩下的課程費用。

試聽課在設置上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試聽課太長容易讓一些學員和家長養成既然能夠免費聽,為什麼要付費的習慣,太短的話就很難體現出課程的質量。所以好機構建議試聽課應該在2周左右,一週三到四節課。在這段時間裡,機構要將服務做到家,讓學員和家長體驗到與線下課程的服務,甚至於優於線下課程的服務,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吸引學員和家長,因為我們知道6~8節課是很難讓學員有真正好的學習效果的。既然難以在課程質量上再做突破,就需要從服務上找到突破點。

三、教學監督

由於教學方式的緣故,學員和家長會更習慣於線下課程的學習,有同學的陪伴,和老師的監督。同時參加培訓的學員其本身的自學和自我約束能力相信也不是特別強,這就更需要老師進行監督,家長在這方面的考慮也會更多,那麼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目前在技術上這個問題還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所以機構就需要花時間去進行遠程監督,比如:學員上了幾次課,交作業的情況,請假的原由等等,進行記錄,同時對於學員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跟進,並且把這些情況反饋給學員和家長,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學員的學習情況,對教學進度進行相應的調整。

線上課程對於在此之前專注於線下課程的機構而言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所以機構校長在進行線上課程開展的時候一定不要隨大流,要有自己的判斷!

私信我瞭解更多,教培機構運營的相關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