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启蒙,这5点能让你少走弯路~


英语启蒙,这5点能让你少走弯路~


前段时间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渣和学渣之间的差别在英语,学霸和学霸的较量在数学,顶尖高手的过招在语文。倒不是英语不重要,而是大多数孩子早早地把基础打好了。

01.那英语怎么启蒙呢?


语言学习的四大技能——听,说,读,写中,听是第一位的。孩子学母语时,也是有了耳濡目染(听音看动作)的输入,以及前期的储备,才有了后面的说,上学后,有了阅读的基础,最后才有写的输出。英语也是一样的。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实验表明:12岁以下的孩子,约有45%的时间是通过听觉获取信息的。听觉信息的大量输入不容易让儿童产生疲劳的感觉。他们还有很强的模仿语音语调和韵律节奏的能力。很多小孩听上几遍英文儿歌就能模仿着唱出来,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听,孩子可以获得语感、听力词汇、培养因素意识等。这三个能力的获得,为以后学习自然拼读,以及读写,口语表达等打下良好基础。


02.听很重要,听什么?


可以听的资源很多,儿歌、音频、动画片、绘本。咱之前说通过听,可以积累听力词汇。积累词汇的前提是“可理解性的输入”。孩子理解了这个词的意义,才能变成自己能够听明白的听力词汇。所以,可理解性的输入是关键。那么怎么能够把输入变成可理解性的呢?咱先看一段视频:

对的,就是利用绘本、动画等资源,让孩子把听到耳朵里的东西,搞个大致明白。这点《彩虹兔》做的就非常好,所以才会受到孩子们的喜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孩只是单纯地听英文儿歌,不做其他任何辅助,英语启蒙效果不是很好的原因。因为只有可理解性的输入,才是更有意义是输入。关于这点,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院长助理刘宝胤女士也说过:我们让孩子通过“听”感受英语语音语调和韵律节奏时,要有意识地通过肢体语言、情境、图片或视频,让孩子感受和理解语义,获得“可理解性输入”,逐步积累听说词汇。这些听说词汇,在孩子掌握了自然拼读之后,就会转化为读写词汇。涵涵现在学习自然拼读,以及写简单句子了,对于听说词汇转化为读写词汇这点,我深有感触,确实是这样的。所以,再次强调一下,一定要保证“可理解性”的输入。


03.什么时候学自然拼读?


当孩子通过听儿歌、看动画、读绘本掌握了一定量的听说词汇后,这些单词的音和义就结合了起来,再通过自然拼读,把单词的音、义和形结合起来,孩子很容易就能理解书面的单词和句子。

所以,听力词汇是基础。这点咱在之前的文章《自然拼读很热门,却不适合英语启蒙》里面详细写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点标题查看。


04.自然拼读和汉语拼音会混淆吗?


据专家们说是语言存在正迁移和负迁移,在某一段时间,有的孩子可能会混,但是很快孩子就能很好地区分。个别有混淆,但混淆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个别反而有正迁移现象。也就是学1了汉语拼音,自然拼读学起来更顺畅。


05.父母英语不好,怎么启蒙?


现在孩子学英语实在是太方便了。你不用担心自己发音不标准,会影响孩子,因为你并不是孩子英语听力的唯一输入源。因为孩子的听音辨音和韵律模仿等能力强,孩子只要有原版音频可以听,原版动画可以看,原版儿歌磨耳朵,父母发音如何不是问题。甚至父母完全不会英语都没问题,因为我们有原版绘本、有原版动画、有的绘本还自带专业级原版音频,专业老师录的视频,甚至还有点读笔,你担心什么呢?所以,线上、线下资源如此丰富的今天,学英语真的不是大问题。问题是怎么学,才能少走弯路。问题是,你能不能够陪孩子一起坚持。你想要什么就陪伴什么。以时间为坐标,以行动为单位,结果只会越来越好。


望江*紫荆*建设路*金沙宾恩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