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奇才四川人:这些“妈带儿”“耙耙柑”,想咋个吃,就咋个吃

前阵子,50吨爱心蔬菜从四川雅安被送往湖北,四川菜名也随之出川。


而看到网友发布的“讲解”图片后,大家更迷惑了:

取名奇才四川人:这些“妈带儿”“耙耙柑”,想咋个吃,就咋个吃

图源网络


“儿离开妈”?这能是个菜名??


对此,四川网友继续科普:“儿”是青色的部分,用手可以轻松掰下来。“妈”就是掰不动的大头,这个被四川人改了名的蔬菜,学名原叫抱子芥。


网友的疑惑终于解开了,但四川人逆天的取名功力也开始引发热谈:

取名奇才四川人:这些“妈带儿”“耙耙柑”,想咋个吃,就咋个吃

图源水印


事实上,四川人的取名功力并不局限于瓜果蔬菜,万物生灵在四川人眼里,好像都自带“萌感”滤镜。看了那些名字,你一定会对四川人的想象力竖起大拇指。

四川人的取名想象


为了绘声绘色的表现四川人取的名字,往往还得用上点“中英结合”的方式。


樱桃被唤作“enter”,别误会,不是说樱桃有了什么“进口”的典故或和键盘起了什么关联,而只是“樱桃”结合四川话后的独特变音。类似的发音还有“桑per”(桑葚)、“葡ter”(葡萄),这里的儿化音不同于京腔的阳声,而多是一种不甚清晰的句末语气音,因此多发去声。

取名奇才四川人:这些“妈带儿”“耙耙柑”,想咋个吃,就咋个吃

爱喝茶的四川人,图源网络


可怕的蟑螂在四川被称作“偷油per”,屎壳郎叫“推屎per”。


原本混迹“文艺圈”的蜻蜓被叫成“叮叮mer”,蝴蝶叫“迷窝子”。


觉得一股乡土气息挥之不去?那是你还不知道蜘蛛叫“爪珠er”,“毛毛虫”叫“豁辣子”。


在四川的各种蛙类,都一律被叫作“去mer”,听起来很霸气,但依然难改被做成美食端上饭桌的命运。


此外,还有一些动物的名字让人迷惑:蝗虫叫“叫鸡子”,而公鸡叫“叫鸡”或“鸡公”,母鸡则叫抱鸡婆,还有一种鸡类的叫法很生动:“鸡咯咯”,这种拟声的现象放在蝉身上,就叫成了“咛哥er”,再把功能特性一凸显:螃蟹的名字叫“爬海”。

取名奇才四川人:这些“妈带儿”“耙耙柑”,想咋个吃,就咋个吃

爱“搓麻”的四川人,图源网络


去过四川会发现,在四川人的日常用语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叠词,比如:“打摆摆”(意思是摇摆不定)、“顶竿竿”(意思是承担重任,挑起重担)、 “起串串”(意思是成串,络绎不绝)、“xx铲铲”(意思是xx部分的否定,语气强烈)。


而在取名上,叠词也很常见,比如挖掘机被叫做“挖挖机”、吃肉要叫“吃嘎嘎”、吃饭要说“吃莽莽”,晚饭想吃点绿叶菜,是吃“莴笋尖尖”还是“豌豆颠颠”?吃鱼要说吃鱼摆摆、花生要说花生米米,偶尔兴致来了还可以自由发挥一下:“老板儿,要一份洋芋片片,加点葱葱海椒面儿!”

取名奇才四川人:这些“妈带儿”“耙耙柑”,想咋个吃,就咋个吃

四川狼牙土豆,本地人还会叫“折耳根”,图源网络


除了动物植物,四川人连人体的器官也有“新发明”:脑袋叫脑壳,手肘叫手倒拐,膝盖叫磕西头er,脚踝叫螺丝拐……


所以外地人乍一入川,大多会有种时刻在做“四川话四六级”考试的感觉,而这些奇特的称谓,正是国历君帮你划的重点!

四川话的特色发音


除了取名有特点,四川话本身也有许多独特的腔调和习语,一定程度上,这些给事物的奇特命名,只是四川话语料宝库里面一个极小的缩影。


比如这首佚名作者改编自普希金名作的《假如》:


假如生活,把你豁惨了

莫阴尸倒阳,焉啪啪咧

莫毛焦火辣,瓜兮兮勒

莫呛个瓜娃子样,到处切跟别个讲

也莫一天绿眉绿眼的,呛哪个借咯你勒米还你糠样

你个人找个茅死角角躲起,就再那儿孤到

莫杵起,笔直往前拱,像毛毛虫一样

一直拱

总有一天,你会变成

一只妖艳儿滴,飞蛾儿!

想咋个飞就咋个飞

还要甩别个一句

长的乖,该我歪

弄我撒!


同样的诗歌,还有一个版本:


假如生活豁了你,标开腔,标装神,你就在那儿孤到,一直孤到,黑起势的往前拱,像毛毛虫一样,架势拱,架势拱,一直板,总有一天,你会变成,有翅膀的偷油婆,产哈翅膀,想咋个飞就咋个飞。


取名奇才四川人:这些“妈带儿”“耙耙柑”,想咋个吃,就咋个吃

霸气的四川话,图源网络


作为当年角逐普通话仅以一票之差败于北京官话的四川话,除了一些特有的方言词汇外,大部分语法跟普通话基本一致,在语音、词汇上和也普通话相当接近。


比如被动句中的“被”字一般说“遭”,如“他遭开除了。”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遭”比被带有更强的感情色彩,因此运用有所限制。

取名奇才四川人:这些“妈带儿”“耙耙柑”,想咋个吃,就咋个吃

成都武侯祠一景,图源网络


四川话里也有一些特色形容词,如:


“热闹”,要说“闹热”;

白,不能说白,要说“迅白”;

轻,不说轻,说“捞轻”;

重,不说重,说“帮重”;

快,不说快,说“飞快”。


顷刻间,在谈话时绘声绘色誓要生动还原现场的四川人形象跃然纸上。


与此同时,四川话和普通话的主要区别就体现在语调上。


“爪子”是走在四川最常听到的话,它其实是“做啥子”的连读,“啥子”也是四川话,意在问为什么。


“你在爪子?”就是问你该做什么的意思。


取名奇才四川人:这些“妈带儿”“耙耙柑”,想咋个吃,就咋个吃

成都熊猫基地一景,图源网络


从四川人的取名风格中也能看出,四川话虽然表意直白,但是语气常常委婉,甚至常常辅助各种语气词,发挥强调、停顿之用外,还显得有几分可爱。如:狗末常出现的“哈”“哇”“噻”“噶”,都带有轻微的疑问,但又大多表示主人的友好态度。而经常以叠词形式出现的“兮兮”——神经兮兮、脏兮兮、瓜兮兮,又表现出四川人一丝丝的嫌弃。


普通话中的“软”在四川方言被称为“耙”,除了“溜耙”,还常说“捞耙”“稀耙”“耙溜了”等形式。


与普通话相比,四川方言中的称谓也多姿多彩,如:爸爸是“老汉儿”、妈妈是“老娘”,而用一个词概括女性长辈,省去普通话里用以区分“姑姑”还是“阿姨”烦恼的“嬢嬢”(发音为“niáng niáng”,但是在川音n l不分的语境下,就变成了“liang liang”),川味儿相当浓郁。

取名奇才四川人:这些“妈带儿”“耙耙柑”,想咋个吃,就咋个吃

成都“网红打卡地”,图源网络


与此同时,四川省内各地区之间的常用语也有细微的差别。


以“兄弟”这个词的说法为例。自贡地区称作“幺弟”,宜宾大部分地区喊“幺哥”,南充、成都、绵阳等地唤作“弟娃”,雅安汉源地区和普通话一样,称呼“兄弟”。


除了称呼不同,川内各地区的发音也有许多不同,以“哪吒”为例:


普通话——né zha

成都话——lá zuā

眉山话——lā zā

自贡话——nó zhuā

邛崃话——lé zá

大邑话——ló zā

乐山话——lé zā


是不是颇有点千奇百怪?


关于四川话的“道地”分解,就要请出四川人都爱的李贝贝(李伯清老师)来跟大家介绍介绍:


李伯清:四川人有一百种骂人方式,弯酸捣拐半天反应不过来


四川方言的历史文化


现代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曾经指出“在我国各地丰富的方言词中,累积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现象”,各地方言中的特殊词汇正是地方文化的生动体现。以四川方言为例,无论是颇具想象力的命名方式,还是川人的日常用语习惯,都是当地重要的地域文化成果。


四川方言发源于上古时期非华夏族语言的古蜀语和古巴语,之后,四川方言便随巴蜀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移民更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先是秦灭巴蜀后,巴蜀地区逐步形成属于汉语族但独具特色的巴蜀语。


其后在明清时期,由于大量来自湖广等地的移民进入四川,巴蜀语同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最终形成了当前的四川方言。


如今,四川方言被视作西南官话的代表,和云南话、贵州话构成了一致性较高的西南方言。


从语言本身来看,四川方言词汇中浓缩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人类活动,例如“窑裤”一词,时至今日仍旧被用来表示内裤,而它实际上是旧时四川民间流行的一种裤筒只到膝盖上下的接腰中式便裤。一般富裕人家只将其作贴身内裤用,但普通劳动人民则常直接单穿在外,既是内裤,也算外裤,尤其在温暖、燥热的季节和田间、作坊劳作之时更是如此。


李贝贝也曾经就“窑裤”一词做过解释,表示其“起源是:古代人在火窑(指砖窑,瓷窑,瓦窑等用火烧制砖瓦瓷器的窑口)里面高温作业,工匠们不得不赤膊上阵,只穿贴身短裤。所以称之为窑裤”。综合可见,这一词语的产生同当地气候环境和劳动人民的劳作方式分不开。

取名奇才四川人:这些“妈带儿”“耙耙柑”,想咋个吃,就咋个吃

四川金沙遗址黄金面具,图源网络


再如“打牙祭”这一俗语,则概括了旧时四川地区军事、民俗等方面的文化特色。厨师们理解“牙祭”是因为其供奉的祖师爷名为易牙,每逢初一、十五就要用肉祭他,并祈祷自己的事业顺利。军事说则显示“牙祭”本是古时军营中的一种制度。古时主将、主帅所居住的营帐前进,往往竖有以象牙作为装饰的大旗,称为“牙旗”。每逢农历的初二、十六日,便要杀牲畜来祭牙旗,称为“牙祭”。而祭牙旗的牲畜肉(又称为牙祭肉),不可白白扔掉,往往是将士们分而食之,称为“吃牙祭肉”。因此“打牙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作为“吃肉”的表达,进入新时期,其词义变得更为广泛,用以比喻各种令人惬意的享受。

取名奇才四川人:这些“妈带儿”“耙耙柑”,想咋个吃,就咋个吃

四川茶馆,图源网络


从四川方言延伸开去,则创生出更具艺术表现力的地域文学、方言剧(包括戏剧和影视剧)、方言歌曲。


地域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方言创作,而在川人中,李劼人的小说非常富有代表性。他在小说《死水微澜》中向人们展示了旧时川渝地区的特殊社会组织:哥老会,传达出“袍哥文化”的冰山一角,此外,也真实再现了辛亥革命前成都人生活的全貌。

取名奇才四川人:这些“妈带儿”“耙耙柑”,想咋个吃,就咋个吃

“袍哥”,图源网络


川剧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戏剧形式。从川剧的表演形式: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和灯戏来看,可以发现川剧博采其他地方戏剧之长的特点,虽然在声腔上是“五腔共和”,但是念白部分都使用四川方言来完成,而唱腔的咬字和押韵亦是建立在四川方言的语言基础上。


取名奇才四川人:这些“妈带儿”“耙耙柑”,想咋个吃,就咋个吃

川剧变脸,图源网络


在方言影视剧和方言歌谣方面,四川是最早将方言戏剧搬上电视媒体的地方。从早期的电影《抓壮丁》,到后来造成轰动的电视剧《傻儿师长》《山城棒棒军》,四川方言电视剧开启了方言影视剧创作的先河,打破了普通话影视剧营造的单一局面。而在方言歌曲上,近年来逐渐流行的民谣和说唱音乐,也有越来越多的川籍艺人将四川方言加入创作中。

四川方言的独特魅力只是区域文化中的一个缩影,我国各地区人们在经历千百年的传承和地域化发展后,都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同样地,文化特色也涵养了一方人的独特性格,具有想象力的取名方式和悠长的发音语调,也正是四川人风趣幽默、热爱生活的表现。


你的故乡有哪些有趣的方言命名?快来留言区告诉国历君吧!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 129你以为他在卖萌,其实他在骂人
  • 59nice哇总于写到大我四川的方言了 huo(喝)茶莫盖盖盖儿
  • 40i蟑螂叫偷油婆 屎壳郎叫偷屎爬 蜘蛛叫贼蛛子 毛毛虫叫杨辣子 苍蝇叫苍蝇子 蟾蜍叫癞格宝 螃蟹叫爬海 蝗虫叫鬼头子 蚱蜢叫油炸妹儿 蚯蚓叫曲鳝子 打屁虫(瓜黑蝽)叫屁斑虫 螳螂叫切刀片 蚊子幼虫叫沙虫子 蝌蚪叫马屎咕噜
  • 36斯文这个嬢嬢 我达州人还是念niang的
  • 29行者身在重庆,天天听川渝方言脑壳疼,太上头了
  • 27allenwang明白了,公鸡叫鸡公,所以烧鸡公,就是烧公鸡
  • 22i蟋蟀叫灶鸡子 蝙蝠叫燕老鼠 老鼠叫耗子
  • 21敏丫头~蝗虫叫灶鸡子,母鸡叫抱鸡母,螃蟹叫还爬……
  • 18 雪兮姑娘我想起小时候有个歌谣 你是天上的叮叮mer 我是地上的推屎per 你在天上打旋旋er 我在地上攆趟趟er
  • 16子子土生土长的温州人。这么说吧,两个精通温州话的人可以分清对方的温州话是属于哪个县(市、区)哪个镇的
  • 11王小逗请注意,在屋头,妈妈还是妈,在外头,才是我老娘。在屋头,喊老娘,一批坨给你踪起来。
  • 8拈花一笑螃蟹,四川话多叫螃hai,四川话把鞋子叫“孩子”。
  • 8湖广填四川,湖南人表示有三四成的川话发音跟湘语一样
  • 7北冥鱼第一次去四川,当地人说去喝粑粑茶,我震惊了,口味这么重吗?后来才知道在平地摆得茶叫粑粑茶
  • 7沙漠之鹰好多钱塞?这句话我觉得最深入人心
  • 6田田田田田田不错
  • 5逗号还要投个票,比如普通话说的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四川话说的“爪mer官”
  • 5风雪夜归人乡音乡亲终难忘,天山蜀水共携行。我数拾年未回的故乡竞然变作了回不去的远方!
  • 5量產型80後我相信你们说的四川人起名最废,是调皮的废(zao),不是废物的废
  • 5王中王雄起,下课,尖货,锤子……等风靡全国的都是我重庆发明的。
  • 5阿汤哥不错不错,身为四川人,全部都读得懂
  • 4Time从小看我妈和舅舅们的对话就像在看小品,自带笑点,但其实他们很认真在商量事情。。。另外,我先知道一种野菜叫猪鼻孔,上班了才知道人家的另一个名字折耳根。。。
  • 4当梦谢幕成歌李伯清老师,四川人爱称“李伯伯”,“伯”在四川方言发音“bèi”,所以文中写作“李贝贝”。
  • 3何起何落哈哈哈哈 我大四川的方言说实话要实地体验才能说得清楚,拟音有的还是不够准的
  • 3Tan这是对四川人的科普,才晓得什么是抱子芥、笋子芥。。。
  • 2大明湖畔的容嬷嬷蚂蚁叫蚂蚂屁蜂,小鸟叫巧儿,公鸡叫鸡公,母鸡叫鸡婆,小鸡叫鸡娃儿,圆白菜叫包包菜,鞋子叫孩,蟾蜍叫癞呱子,蜘蛛叫走走,蛇叫长虫,屎壳郎叫屎爬牛,早上是早什家,下午是黑家老,中午是商午家,晚上是黑了
  • 2一路乾行叫鸡子是蟋蟀,蝗虫是油蚱zhua蜢mer
  • 2一只小小小兔子 成都妹儿悄悄咪咪来qio一哈~不开腔~
  • 2苏菲的世界折耳根是狼牙土豆的灵魂 还有烤脑花里面的折耳根
  • 2 风听她讲屎壳郎不叫“推屎per”,叫“推食par” 蛙类不叫“去mer”,叫“克mer” ~~~~一个深藏功与名的四川老妞儿
  • 2小青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作为四川人我很开心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平常不觉得这些话有好好笑,写成书面的感觉太可爱了!
  • 2楊均尤你不整这篇文章,我差滴的儿搞忘了黑了要打牙祭及了。
  • 2金锚飘带作为四川人,这篇文章说得很到位,小编是花了功夫的!
  • 2左右~WDJ这篇文章写的巴适哦,小编哥子,请你吃两根鸡爪爪
  • 1浩123武汉新洲的方言也有些类似
  • 1翠儿姐好听。
  • 1小宝青蛙叫茄猫儿 蟋蟀叫赵几子 蝗虫叫油渣猫儿 螳螂叫青孩儿 蝙蝠叫燕老鼠儿 鼹鼠叫地老鼠儿 胡蝶蛾子都叫沃玩儿 石斗剪刀布叫寺雀儿
  • 低头叶我们衡阳人说话跟四川也差不多,上次重庆玩住酒店,跟保洁大姐说普通话她听不懂,后来我用衡阳话与她无缝对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