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农村赶集时,都有啥好吃的?

阳辰加油


我感觉还是小的时候赶集比较的开心,以前相对来说生活并不富裕,家里也没有钱。走在集上感觉什么都琳琅满目的,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吃,为此也经常受到父母很多的责备,现在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现在的集市在也找不到小时候的感觉了,一切都那么的冷清,没有了以前的熙熙攘攘!买菜买东西超市市里面全都有,随时也都可以买。但是,一些当地的小吃早点还是集市上的有滋味,比如我们当地的‘肉合’,早上起来买上一个,咬上一口,闭上眼细细品味,还是熟悉的味道和口感!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



华哥说生活


说了不怕人笑话,我们小时候大家都比较穷,水果也没有多少种类,基本上都是本地有的,苹果、桃子、李子、花红、梨、柿子、杏子这些,外地来的就是香蕉、桔子、橙子、西瓜然后就是甘蔗,其它基本上没有,要到县城才有,也买不起。

记得小时候吃的最多的就是桔子,基本天天都有,爸妈都买很多,要能吃到下次再上街的时候。

要说最好吃的,可能对于二十多年前的农村孩子来说就是米线了,有的乡镇街上走路要两个小时,那时候大人还背着一点粮食去卖,小孩子们走这么远的路就为了去街上吃一碗米线,就三色布搭的简易帐篷里,一元一大碗,(没有肉)不够再来个五角半碗,半碗有很多,可能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无法体会和想象,但是对于八零之前的农村孩子来说,那时候跟大人走很远的路去上街真的就是为了吃一碗米线,穷啊,坐车也舍不得那一两块钱,就是现在回过头去想象都难于接受,心中都还会有心酸,但是那时候就感觉那么幸福。

一碗美味的米线,这是儿时的味道,现在回老家也经常想着去回味一下,基本都搬进去房子里卖了,可是再也没有儿时的味道了……

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所以说大家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好日子啊!






云雾晓暖阳


当时没有什么像样的交通工具,一般都是走路或者骑自行车,到地方之后又累又饿,首先找个地方吃饭,我们家长最平常又非常出名的一种美食,逍遥镇胡辣汤来上一碗,随然是家乡美食,本人不擅长做饭,知道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做,胡辣汤上来以后,想要口感好,必须放上一点香醋,喝起来简直是人间美味!

喝胡辣汤是吃不饱的,然后再到隔壁去买点水煎包,我们那边的水煎包一般都是回民卖的,里面的馅是牛肉或者羊肉,看着水煎包在平底锅里滋滋拉拉的煎好,外焦里嫩,色泽金黄,端上来,夹起一个咬上一口,立刻满嘴流油,香味扑鼻!

集上有卖凉粉的,晶莹剔透,刮上一碗,里面加上一点人家自制的香椿叶,吃起来唇齿留香,肉盒子来上一个,面饼里夹上肉馅,在油锅里煎熟,馅是韭菜和猪肉,吃的时候别提多香了!

小时候那些感觉人间美味的小吃,此时吃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当年的那种感觉了





村去村又来


小时侯在农村赶集时,都有啥好吃的,这个问题引起了我深深的回忆,在过去的农村对孩子来说,有四大高兴事,过大年,赶大集,唱大口子,家里来亲戚,因为这时他们都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美食,几颗花生,糖果,几片面包,几个苹果,梨。而对于赶集来说,也是一种奢望,因为集在镇上,离村里很远,偶尔父母在去买东西时,也会带上我们,坐上慢悠悠的牛车上路了,父亲一边用鞭子驾哦的赶着牛,一边和过路的人热情打着招呼,有时上来两个捎脚的,说笑着到了集上,而我们的任务是看车,要求就是每人两串糖葫芦,否则罢工,父亲乐乐地答应,总不失言,集上有什幺好吃的,我们也不去关心忘记了,只盼望那红彤彤的糖葫芦,等到往家返时,我们手里多了两串糖葫芦,吃一口,糖丝拉好长,粘在牙上,用肮脏的小手去抠,就这样,一串糖葫芦能陪伴我们走上一个小时多的路程,而另一串糖葫芦化的也只剩光秃秃山楂了。现在镇上有集,村里也有集,一出门口就到集上了,碰到卖糖葫芦的大声吆喝"糖葫芦,又甜又脆的,不粘牙的糖葫芦"。上前买一串,没有小时候的又粘手又粘牙的糖葫芦好吃咦?


农夫赶集666


85后,晋南人。小时候去赶集,最爱吃的就是集上的饼子夹肉了,那是真叫个香啊。猪肉切块在锅里加上调料炖上一天,卤味完全浸到肉里。饼子也是一绝,死面加上香油芝麻放到烤炉里烤上一阵子,拿出来后外表焦黄香脆,里面酥香可口。然后把肥瘦相间的卤肉切成肉沫夹到饼子里,绝对的人间美味呐!好吃不贵,一个一块五两块钱吧。还有卤鸡蛋也不错,一个五毛,也是真香呢。现在的饼子夹肉哪里都能吃到了,五六块钱一个,就是再也没有以前的味道了。



再有就是凉粉饸饹了,尤其是夏天最受吃货们欢迎。几个条桌,几个长凳,但常常是排队等座位,丝毫不比现在排队吃火锅的场景差啊。凉粉是米做成的粉,通透凉爽,饸饹是小麦面和荞麦面做成的,紫颜色。二者混合到碗里头,加上蒜汁,辣椒油,花椒沫。最绝的调料是芥末了,一吃就上头,但越吃越爱吃。就上饼子吃那更美了。想想都直流口水么,只是现在住城里,很少回农村,自然也就吃不到这样的美味喽。

看到这样的美味,你有没有尝尝的冲动呢?


阳辰加油


小时候每次到赶集的时候,孩子们都非常高兴,不仅热闹还有好多好吃的,记忆中的赶集时刻,还记的小时候经常陪奶奶一起去赶集,一般大人都会前一天晩上告诉你,明天咱们去赶集。这一晚上翻过来,调过去的觉都睡不着,嚷嚷着快点走呀,买好吃的,是不是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那时的交通基本靠走,走一段坑洼不平时土路,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有拉着小车去邻村磨面的,有挽着包袱领着孩子回娘家的小喜妇,有挎着篮子去卖鸡蛋的,逢集不是每天都有,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每当逢集的时候农村里面总是格外热闹,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小孩的,大人的,男人的,女人的,笑的,骂的声音此起彼伏。在不到五米宽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来回涌动,将马路挤的水世不通。

赶大集期待的吃包子,水煎包是集市的灵魂,没有水煎包集市如何能称的上集市,一条长长的案板,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就是一个包子铺,水煎包是两面煎,黄灿烂的,油滋滋的,包子真好吃,包子皮是脆的嘎嘣。包子又香又韧的。记忆里的爆米花,是那么的原汁原味,淡中却带着那么一些清新。那个时候膨爆米花的总是一个老大爷,在集上的角落里,听到那膨膨的声音,总会在自家玉米缸里捞上一勺,像奶奶拿上几毛钱,然后后冲过去,排着长队。新奇的看着老大爷摇着摇着,将我们带的玉米粒变成一袋袋可口的爆米花。糖瓜少有人知。农历腊月二十三有吃糖瓜的习俗,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糖瓜,脆甜香酥,别有风味,要是上年纪的老奶奶吃个糖瓜,特别可爱,咬不烂,化不了,在奶奶嘴里倒过来倒过去的,特美好的时光。

赶集留给我甜蜜的回忆,留给我温暖的记忆,过了无忧无虑的年纪,赶集也不再那么有趣。





小凤带你看农村


我小时候跟爸爸一块去赶集是去离我们村有三里路的一个镇子上,八十年代的东西比较便宜,而且那时商家卖的东西也比现在买惠!那时镇上最好吃的小吃,我认为就是牛肉火烧和羊杂汤!当时镇子上卖牛羊肉汤的都是清真的,因为镇上有回民,宰牛羊的都是回民,当时去镇上赶集,一个火烧挺大的,有现在见到的火烧两个大,这种火烧是发面的,中间放葱油和五香粉,烤出炉就被蒸气顶得鼓鼓的分两层了,乘热夹上切好片的上等卤牛肉,热火烧夹凉牛肉,热火烧捂热了牛肉,香味马上就出来了,而且这种卤牛肉现在吃不到了,因为那些煮了多少年的老汤锅里的卤汁煮出来的,那些牛肉颜色鲜红,肉纤维周围有一层白白的像筋膜一样的东西,但不是筋膜,应该是卤汁一样的东西,因为热火烧一捂,就变成了汁水软化了牛肉!咬上一口热火烧夹牛肉那叫一个香!那时火烧是两毛钱一个吧,夹牛肉最多夹五毛钱的,七毛钱当时非常奢侈了,羊杂汤也非常好吃,非常实惠,主要是羊脸,羊肝,羊肚,羊外腰等,满满的一碗,清真的香料配制,非常香!现在再也吃不到这样味道的小吃了!


梦-----


每个地方,每个人的童年都不尽相同。要说小时候赶集时有啥好吃的。我的记忆里是,只要能吃到的零食都是最好吃的。童年时,不像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没解决温饱问题,我家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每次父母或爷爷要去赶集了,我和弟弟都会缠着要跟去,偶尔也会得逞。小时候的印象里,爷爷是最疼我们的。每次赶集回来他都会带两个猪油糯米鸡回来给我们。所以那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猪油糯米鸡了。外面包了一层香脆脆面粉皮,里面是经过调配得香喷喷的糯米饭,那味道,现在想到都还非常的想念。童年的味道,童年的美好回忆,这都是属于我的。



退工还农


记得儿时在农村的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长辈们一起去赶集了,因为赶集就意味着可以吃好吃的小零食了。

1

农村的赶集和城里不一样,现在很多地方都还是沿袭着以前的传统,有的赶集是逢单数,有的是逢双数,反正就是要间隔一天,有的不管单数还是双数,只是间隔两天赶集。在农村赶集,我们家乡的土话叫赶场。

2

那个时候只要是遇到周末不读书,大人要去赶集的话,一定会缠大人带自己一起去,只要大人答应第二天一起去赶集的话,晚上睡觉心里都是美滋滋的。

3

农村的集市很是热闹,对于那个时候,小小的我来说,卖的东西简直太多了,吃的用的,穿的,好吃好玩的,啥都有,每次去赶集,感觉都像是见世面一样新奇有趣。

赶集除了可以吃好吃的,还可以见到一些好玩的东西,尤其是遇到要过年前的赶集,好吃好玩的东西就比平时多了,那才叫新鲜有趣呢。

4

现在还记得那个时候最喜欢,也是想最想吃的东西就是米花糖,这个东西算是儿时的奢侈品了,大人轻易不会给你买,因为大人觉得这种零食吃了也不管饱,过过嘴瘾而已,而且对他们的来说,与其买一块米花糖给你吃,还不如买点猪肉回去大家打打牙祭。跟着大人赶集好多次了,米花糖吃过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每次也都是买一小块尝尝而已,但是每次都吃的格外认真又仔细,恨不得把每一粒米都品出味儿来才咽下去。

有时候还会遇到买三角粑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做的,味道如何,放在一个三角形的容器里面烤熟的,烤的时候,香味飘出来,我每次都会一边走,一边扭头回去看。

5

赶集吃的最多的东西就是瓜子了,因为这个东西相对来说便宜,一两毛就可以买一两。但是却可以吃上老半天,真的是价廉物美的代表呢。那个时候的瓜子和现在不一样,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种类和口味,就连瓜子的颜色都只有一种,泛着淡淡的黄色。但是吃起来却是最香最香的,每一颗都吃的香的很啊。







绿色锡林


想起来我小时候,每到梨花开放的时候,乍暖还寒,镇上就会有庙会,有赶来的马戏团,歌舞团(大人们不让小孩看的那种),搭个大棚子,进门收费。整个庙会也就3-4个,没有很多,我们是小地方。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喽,那时候物质匮乏,不像现在,我最爱吃的就是羊角蜜,蜜三刀了。因为甜啊,还有爆米花,大米棍,糖葫芦,桃酥,饼干,煎包,蒸包,在我印象里,好像整个庙会也就是这些了。我当时5岁吧,看到一个小朋友拿着一把玩具枪🔫,然后我就一直跟在后面,想要。然后就追他,追着追着就迷路了,然后我就走丢了。剩下的就是哭了,一群大人围着我,我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腿,太阳都看不到了。你想想我是多么无助。幸亏我家大人没有放弃,幸亏没有人贩子看中我,然后我得救啦,哈哈。感谢党。虽然说了这些好吃的我都爱吃,可是我家里穷啊,吃不到啊。都是想吃也吃不上,最后为了安慰我,给我买了两根油条。真香。看看现在的孩子们吃的真好,直到后来我工作了,一次去超市,看到蜜三刀和羊角蜜,我一口气买了20块钱的,吃了几块,甜的我都流泪了。齁人。庙会还在,那些好吃的也还在,可是童年不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