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整劲的训练,看一下这个师傅是如何讲的?通俗易懂

整体劲是太极拳实战中表现其超强功力的主要形式,练拳之人,有谁不在孜孜以求太极的整体劲呢?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练出整体劲?对此,结合自己的练拳体会,总结出“松得开,合得住”方能练出整体劲的练拳要领。拳论要求“节节放松,节节贯穿”。整体劲是形关节合扣为整,内气团聚成混元气,技击靠重力打人。

拳谚:“得大松者得大道。”多位太极大师也都说过,不会松,空练功。大松大软,方能进入太极门径。说明了“松”在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拳经:“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也是这个道理。松沉才能与大地相合。当然,松不是丢,也不是懈,而是能松开。可以说,松,就是为了开,我们说胯要松得开,周身各部位的筋骨关节要松得开。“松开”可使周身伸筋拔骨、展筋舒骨,直至柔若无骨,呈龙蛇之相,可使心气下沉、气沉丹田,使劲能沉下去。松开有利于各部位的协调和重新组合,能充分调动人体的潜能,为超强的爆发力一触即发奠定基础。也就是说,松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合!从辩证法来说,没有松,又哪来的合?只有通过先松后合这样一个运动过程,才能产生奇妙的整体劲。

我们练习拳架的时候,要注意处理好骨骼、筋膜、肌肉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不断优化骨骼,使之处于最佳的力学结构上。要用筋膜和肌肉的协调,缓解身体重量对于骨骼的压迫,从而将骨骼调整到最佳的力学发力结构上,而不要让身体的重量压迫成为发劲的阻碍。

求整。首先,要在意念上有个认识。要对整体劲的理解。要以丹田为核心,劲达四稍;形成球体劲。其次,要在骨骼解放和合理优化的基础上,要求的是节节贯穿的效能优化。节节贯穿开始的涌动感和波浪感只是练习的中级阶段,要不断缩短支点到落点的时间差,使之脚发话,手应答,上下相随,内外相合,齐进齐退。意导四肢于丹田连接,同时,意导手脚的关节,内气的贯通。

整劲的训练。拳论讲:“其根在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拳论第一句话强调:行气的顺序是脚,腿,腰,手指。并要求劲要整,要在瞬息间完成。学者要细心体会。要用心求练。方可收效。第二句话强调了腰腿的重要性。技击的成功与失败都在腰腿。还要注意腰与腿的连接的关节——胯。第三句话是:上下前后左右皆然。提到了三维空间腰腿要有机得结合。要研究腰的虚实变化,内气的充盈。要研究节节放松与节节贯穿的矛盾。有了整劲,再求松,由松入柔,方能得混元一体的太极劲。松是太极拳的方法,不是目的。

要做到中正需要做到三挺,脖颈要挺。腰要挺,膝要挺。三平:头要平,肩要平,胯要平。还要做到三虚,三实。脚要实,脚心要虚。命门要实,气海要虚。脊背要实,前胸要虚。要在中,沉,立,挺几个要点下功夫。

放松与贯穿都要靠内气的主导。内气要以丹田为核心。建立一个运动系。巧妙使用以丹田为核心的三种形式。要达到一气贯通的目的。达到周身一家。动与静都要身备五弓。内气随外形的折叠与旋转。主要研究下肢的功能。研究腿的虚实变化,膝要有掤劲,要定位。脚要与大地相合。脚尖要会定角度方向。两腿要扎好根,要注意面积。特别注意胯的练习,胯是上下肢连接的重要关节。胯的松与紧辩证尤为重要。松紧决定裆的功能。松胯有三种,左右松,前后松,上下松。

所以,太极的奥妙也就在一开一合;一松一紧之中求整劲。要处理和调节好由对拉拔长造成的紧,松紧有度方为韧劲。有了韧劲加上优化内在爆发力的提升,方能逐日训练出太极拳的刚猛劲、冷脆劲、穿透劲、浑厚劲等,逐渐进入混元一体的混元劲。

求整劲须知:五松法。1,松肩肘,2,松胸腹,3,松胯臀,4,膝外撑。5,脚抓地。

须知五藏法。1,藏丹田,2,藏骨髓,3,藏足跟,4,藏命门。5,藏脊背。

要用意导,要有顺序,有计划,有目的,有总结。要先求质量,再求数量。关键是采用适当方法,以求技击成效为目的整劲。技击时能以整击散,一招成功。

练太极拳要练好两个劲:一,柔劲,二,刚劲。所谓刚劲就是太极拳的整劲,用整劲发放到落点上。刚劲是在柔劲的基础上,划圆出方,走圆的切线的。练发劲不要空发。没有内气时不要发,内劲不整不要发。练发劲有几个条件:

1,发劲前要做好自身准备。劲要蓄好,要明白劲的根源,在那个脚跟。要蹬地缠丝使内气上行,把气存在背脊。然后要会拧腰扣裆。用意将气流调到放点上。

2,研究自己使用的武器。远用手,近用肘,贴身要用靠。远用脚,近用膝,贴身用跨臀靠。全身都是拳,挨着何处,何处击。

3,发劲前要做好体外目标准备。四个假定。(1),发劲的机会假定,(2),发劲的距里假定。(3),发劲的对象重量假定,(4),发劲的落点假定。

求整劲发力的训练步骤 :

1,研究脚力的产生。用意指导十指抓地,螺旋向下,反作用到脚跟。让内气上行。每个动作都能来气于足跟。

2,转胯圆裆。胯的松活旋转,裆的开与合的变换。裆走后弧,裆走前弧,裆走下弧,裆走上弧。要求出裆劲运行。

3,腰劲的训练。前腰丹田的鼓荡,后腰的命门后撑。要突出腰的枢纽作用。

4,力由脊发。力由脊发的关键是如何运用时空观练拳。时间要求明白三法的先后顺序。身法是主,步为先行者,手法是战斗武器。步法要注意步型,角度,大小,虚实的变化;手法要注意手型,三节的功能,阴阳配合,开与合,两臂的先后,对称平衡。空间要注意四肢与腰脊的连接,上下空间,(就是研究高与低)脊柱的升降发力,左右,前后的空间变化。脊柱的垂直移重发力;定位生根的空间变化,脊柱的旋转发力。只有形体的节节贯穿,内气鼓荡,气流才能快分发到击点。

5,手型与手法的配合。出气于手掌。但要研究气头的变化。两手的配合。

整劲求练

太极阴阳,练拳为纲,

意导定位,功夫定长,

动静分明,划圆求方,

松沉常想,生根定桩,

空间求架,三维想象,

高低远近,角度定向,

三心定位,球体攻防,

时间定速,快慢适当,

动作先后,求功定讲,

五弓合扣,内气鼓荡,

上下相随,平衡有方,

内气催形,神意鼓荡,

刚柔相济,求功方向,

持之以恒,功夫定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