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之戰的李續賓真的是貪功冒進嗎?

作為湘軍第一悍將的李續賓可謂是一位傳奇的將領,在湖南跟隨恩師羅澤南編練湘軍並和太平軍多次作戰,李續賓作戰勇猛常為先鋒並取得了多次的勝利被咸豐帝提拔為巡撫銜。就這樣的一位實戰家會輕易的貪功冒進被全殲嗎?

投筆從戎入軍務,戰功赫赫急先鋒

李續賓是貢生出身,只不過太平天國運動興起,他毅然決定投筆從戎加入恩師羅澤南的湘軍。由於八旗軍戰鬥力低下不能阻擋太平軍北伐,因此清政府啟用漢族地主階級興辦地方團練,當然最出名的還是湘派的曾國藩老曾帥。而羅澤南也是湘軍的創始人之一,也拉起了一直強大的部隊。

在太平軍西征湖南的途中,李續賓隨著羅澤南同太平軍多次交手,嶽州之戰取得了勝利並逼退了進入湖南的太平軍。隨後羅澤南和李續賓帶兵直逼武昌,武昌太平軍守將黃再興和石鳳魁怯戰最終武昌被李續賓攻佔。

隨後太平軍更換主帥秦日綱被楊秀清派到了西征的前線田家鎮,但是李續賓延續了自嶽州以來的連勝氣勢最終在田家鎮擊潰了太平軍。

三河之戰的李續賓真的是貪功冒進嗎?

攻佔武昌後湘軍順江而下攻九江

此時的太平軍再次更換主帥,楊秀清將石達開派往西征前線主持西征軍務,石達開先是在皖北打開局面,此時的李續賓部正在九江同太平軍爭奪。為殲滅湘軍水師,石達開設計取得了湖口大捷而西征的局勢偏向了太平軍,太平軍順勢收復了武昌。

為了爭奪武昌,李續賓部被派往了武昌前線,在攻打武昌的戰役中羅澤南不幸中彈犧牲。此後李續賓接管了所部湘軍成為了真正的統帥。

1856年太平軍內部發生了天京事變,太平軍主帥石達開返回天京。作為韋昌輝的弟弟武昌守將韋俊在孤立無援、堅守無助的情況下於12月被迫放棄武昌。隨後李續賓部進駐武昌,並乘勝收復興國。

1857年1月李續賓部開往了九江,在湘軍水師的配合下,湘軍對九江實施了長期的圍困。太平軍守將林啟榮也是沉著應戰,在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裡李續賓也是無力攻取。最終被長期圍困的太平軍彈盡糧絕陷入絕境,由於沒有援兵解救,1858年九江被攻克,而李續賓因此升任巡撫。

三河之戰的李續賓真的是貪功冒進嗎?

進軍安徽竟成了最後之戰,陷入絕境最終被全殲

由於此時的西線太平軍主帥陳玉成制訂了先攻廬州再破江北大營的計劃,為了應對陳玉成咸豐帝急調李續賓部去安徽救險。由於廬州是安徽的臨時省會也是北上河南的必經之地,因此為防止太平軍北上,清政府對廬州的防禦尤為重視。

由於戰事的推進,陳玉成和李秀成還是一舉擊潰了江北大營,因此李續賓部被多次催促急救皖北。此時的皖北形勢對他十分不利,而捻軍各部也在此區域活動頻繁,他在連下潛山、桐城、舒城後感到了勢單力孤。可是此時的李續賓還是抱有一定的僥倖心理,畢竟在攻佔武昌以來的這兩年裡勝多敗少,因此他還是進駐了三河鎮。

按照他的計劃攻佔廬州後皖北的局勢就得到了極大的改觀,太平軍會被壓縮至皖南。但是此時的對手陳玉成和李秀成卻做了充分的準備,不僅三河鎮派了精銳的部隊防守還建立了諸多的營壘也是易守難攻。而反觀李續賓部在經歷了數次苦戰之後,還要分兵防守,兵力單薄且士兵疲憊。此時的李續賓應該退守桐城以待援軍,但是火爆剛強的性格讓他不願意退守。在明知道自己不能取勝的情況下,李續賓還是想通過決戰來絕處逢生,殊不知太平軍早已經用重兵把他團團圍住。最終李續賓所部6000餘人被太平軍全部殲滅,皖北被動的局勢被扭轉。

三河之戰的李續賓真的是貪功冒進嗎?

李續賓敗亡並非貪功冒進,孤軍深入犯了兵家大忌

沉著穩重的李續賓是不會一時興起而貪功冒進的,不然的話與太平軍對戰是勝多敗少的。可惜他對太平軍在皖北的經營和兵力的估計嚴重的不足。加上在皖北的初戰告捷也讓他對自己的孤軍深入太過於自信和樂觀。

在陷入重圍後依然能沉著指揮凸顯了他的臨危不懼,可惜一代名將就此隕落。湘軍圍攻安慶的大好局面因為三河的慘敗而被迫退守了,李續賓部的覆沒也讓湘軍損失的不僅僅是實力。

天時地利人和好的優勢均在太平軍一方,所以曾帥說李續賓敗亡無日,只不過六弟曾國華也死在了三河鎮,這場失利教訓是慘烈的,也讓曾帥認識到剿滅太平軍非一日之功,欲速則不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