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之战的李续宾真的是贪功冒进吗?

作为湘军第一悍将的李续宾可谓是一位传奇的将领,在湖南跟随恩师罗泽南编练湘军并和太平军多次作战,李续宾作战勇猛常为先锋并取得了多次的胜利被咸丰帝提拔为巡抚衔。就这样的一位实战家会轻易的贪功冒进被全歼吗?

投笔从戎入军务,战功赫赫急先锋

李续宾是贡生出身,只不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他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加入恩师罗泽南的湘军。由于八旗军战斗力低下不能阻挡太平军北伐,因此清政府启用汉族地主阶级兴办地方团练,当然最出名的还是湘派的曾国藩老曾帅。而罗泽南也是湘军的创始人之一,也拉起了一直强大的部队。

在太平军西征湖南的途中,李续宾随着罗泽南同太平军多次交手,岳州之战取得了胜利并逼退了进入湖南的太平军。随后罗泽南和李续宾带兵直逼武昌,武昌太平军守将黄再兴和石凤魁怯战最终武昌被李续宾攻占。

随后太平军更换主帅秦日纲被杨秀清派到了西征的前线田家镇,但是李续宾延续了自岳州以来的连胜气势最终在田家镇击溃了太平军。

三河之战的李续宾真的是贪功冒进吗?

攻占武昌后湘军顺江而下攻九江

此时的太平军再次更换主帅,杨秀清将石达开派往西征前线主持西征军务,石达开先是在皖北打开局面,此时的李续宾部正在九江同太平军争夺。为歼灭湘军水师,石达开设计取得了湖口大捷而西征的局势偏向了太平军,太平军顺势收复了武昌。

为了争夺武昌,李续宾部被派往了武昌前线,在攻打武昌的战役中罗泽南不幸中弹牺牲。此后李续宾接管了所部湘军成为了真正的统帅。

1856年太平军内部发生了天京事变,太平军主帅石达开返回天京。作为韦昌辉的弟弟武昌守将韦俊在孤立无援、坚守无助的情况下于12月被迫放弃武昌。随后李续宾部进驻武昌,并乘胜收复兴国。

1857年1月李续宾部开往了九江,在湘军水师的配合下,湘军对九江实施了长期的围困。太平军守将林启荣也是沉着应战,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续宾也是无力攻取。最终被长期围困的太平军弹尽粮绝陷入绝境,由于没有援兵解救,1858年九江被攻克,而李续宾因此升任巡抚。

三河之战的李续宾真的是贪功冒进吗?

进军安徽竟成了最后之战,陷入绝境最终被全歼

由于此时的西线太平军主帅陈玉成制订了先攻庐州再破江北大营的计划,为了应对陈玉成咸丰帝急调李续宾部去安徽救险。由于庐州是安徽的临时省会也是北上河南的必经之地,因此为防止太平军北上,清政府对庐州的防御尤为重视。

由于战事的推进,陈玉成和李秀成还是一举击溃了江北大营,因此李续宾部被多次催促急救皖北。此时的皖北形势对他十分不利,而捻军各部也在此区域活动频繁,他在连下潜山、桐城、舒城后感到了势单力孤。可是此时的李续宾还是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毕竟在攻占武昌以来的这两年里胜多败少,因此他还是进驻了三河镇。

按照他的计划攻占庐州后皖北的局势就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太平军会被压缩至皖南。但是此时的对手陈玉成和李秀成却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三河镇派了精锐的部队防守还建立了诸多的营垒也是易守难攻。而反观李续宾部在经历了数次苦战之后,还要分兵防守,兵力单薄且士兵疲惫。此时的李续宾应该退守桐城以待援军,但是火爆刚强的性格让他不愿意退守。在明知道自己不能取胜的情况下,李续宾还是想通过决战来绝处逢生,殊不知太平军早已经用重兵把他团团围住。最终李续宾所部6000余人被太平军全部歼灭,皖北被动的局势被扭转。

三河之战的李续宾真的是贪功冒进吗?

李续宾败亡并非贪功冒进,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

沉着稳重的李续宾是不会一时兴起而贪功冒进的,不然的话与太平军对战是胜多败少的。可惜他对太平军在皖北的经营和兵力的估计严重的不足。加上在皖北的初战告捷也让他对自己的孤军深入太过于自信和乐观。

在陷入重围后依然能沉着指挥凸显了他的临危不惧,可惜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湘军围攻安庆的大好局面因为三河的惨败而被迫退守了,李续宾部的覆没也让湘军损失的不仅仅是实力。

天时地利人和好的优势均在太平军一方,所以曾帅说李续宾败亡无日,只不过六弟曾国华也死在了三河镇,这场失利教训是惨烈的,也让曾帅认识到剿灭太平军非一日之功,欲速则不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