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困潦倒的民辦教師如何成為湘軍名將,從他為曾國藩當媒婆說起

提到羅澤南,特別是羅澤南加入湘軍之前的生涯,總令人有種很苦逼的印象。大致來說是這樣的:羅澤南致力於道德學問,因而家庭生活十分貧苦。最膾炙人口的橋段莫過於這個:一次,羅澤南從省城趕考歸來,發現自家田園荒蕪,敲門後,回答他的卻是侄子的呻吟。入內查看,才知道鄉里瘟疫橫行,侄子被傳染,正在垂死掙扎,而他的三兒子已於前天離世。飢腸轆轆的羅澤南想吃些東西,吩咐妻子做飯,老婆卻只是哭泣。原來,妻子已經因為失子之痛哭瞎了雙眼。他只得自己下廚,這時,才發現米缸中早已顆粒無存。


窮困潦倒的民辦教師如何成為湘軍名將,從他為曾國藩當媒婆說起

羅澤南像

這還不算,羅澤南在某種程度上就彷彿是一個天煞孤星似的存在,自十九歲,羅澤南家便開始不停地死人,父母雙亡自不必說,兄嫂姐妹在十年中死去的竟然有十一人之多。

然而,當我入手查閱有關羅澤南的史料時,卻驚然發現,以理學先生自居的他居然在老婆之外還納了個妾。要知道,曾國藩可是堅持一夫一妻很多年啊!雖然,羅先生娶二房的目的絕不是好色,他的原配視力有問題,是需要另外一個女人幫忙持家。然而,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羅澤南的所謂家貧只是階段性的,他不是一直處於貧苦之中。否則,在晚清,如阿Q一般窮苦的男丁很多至死還是處男。沒有一定經濟實力,連婚都結不了,更別提娶第二個女人了。

窮困潦倒的民辦教師如何成為湘軍名將,從他為曾國藩當媒婆說起

晚清婚禮

那麼,羅澤南是如何改善生活水平的呢?

答案是辦培訓班授課。

即便是現在,辦補習班、奧數班、特長班也是廣大教育戰線職工的發家致富之路,何況在崇尚科舉的晚清?於是乎,雖然羅澤南以一寒儒辦教育慘遭左宗棠的嘲笑,他卻慢慢改善了生活。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不同意了。不是說,羅澤南是個鄉下的窮教書先生嗎?

羅澤南早年是以教書為生不假,但他絕不是坊間傳說的那樣,是個民辦教師。

咸豐元年,太平天國尚在廣西,被清軍剿的在幾個村子裡轉來轉去。曾國藩在北京,官拜二品侍郎。羅澤南在湖南教書。就在這時,曾羅二人建立了通信關係。

不久,羅澤南便在書信中為曾國藩的長子曾紀澤保媒,女方是賀長齡的女兒。後來,賀長齡的女兒嫁入曾家,成為了曾國藩的兒媳。

窮困潦倒的民辦教師如何成為湘軍名將,從他為曾國藩當媒婆說起

賀長齡像

賀長齡是何許人也?

他22歲考舉人,一舉中瞭解元,24歲中進士,從翰林院庶吉士做起,歷任知府、道臺、按察使、布政使,直至封疆大吏。

不但如此,賀家其他人也十分了不起。賀長齡兄弟八人,弟弟賀熙齡、賀桂齡都是進士出身。可以這麼說,賀長齡跺一跺腳,整個湖南都會顫三顫的。咸豐元年,賀長齡已死,但賀家在湖南依舊是呼風喚雨的名門望族。

所以,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所謂“羅澤南是鄉下窮教書先生”和“曾國藩很笨”一樣,都屬於炒作。試問,你見過哪個鄉村民辦教師能和國家部級官員通信,並給國家部級官員的公子保媒,拉來前省長的女兒當媳婦的?

羅澤南以辦教育為媒介,不但改善了生活,還集聚了廣大的人脈,想要成功發跡,就欠缺一個契機了。

窮困潦倒的民辦教師如何成為湘軍名將,從他為曾國藩當媒婆說起

那麼,羅澤南發跡的契機是什麼呢?

太平軍興!

事實上,太平軍自廣西虎兕出柙給了許多如羅澤南一樣憑藉科舉難以發跡的小知識分子們一個晉身的機會。最初,江忠源和羅澤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太平歲月,即使他們金榜題名,也須熬過漫長的歲月才能獲得晉升。然而,在戰爭的硝煙裡,他們的官職便如同與火箭捆綁在一起一般,直線上升了。

不過,假如比較一下江和羅,能發現羅在其發跡之路上,其穩定性是要遠勝過江的。原因自然是羅澤南曾經廣收弟子。話說,靠學生兵發跡的不止羅澤南,還有民國時期另一位校長。

江忠源是如何覆滅的呢?太平軍的兇悍和清軍的援救不利自然是兩大原因,然而,他苦心帶出的楚勇因缺餉紛紛離他而去,光桿司令奔赴廬州才是根本原因。

相比起來,在凝聚人心方面,羅澤南明顯有利得多。師徒組隊打怪,團結部下那是得天獨厚,徒弟們更能放眼於長遠利益而忍受暫時的困苦。

窮困潦倒的民辦教師如何成為湘軍名將,從他為曾國藩當媒婆說起

李續賓像

羅澤南因為死的太早,因而在諡號上被徒弟李續賓和搭檔塔齊布都超越了,後二者皆為武將最高榮譽的“忠武”,羅澤南不過得了一個“忠節”。然而,就才能論,羅澤南卻俱要勝過這二人。

首先,我要說的是,羅澤南是帥才,而李續賓則是將才。

將才李續賓,當他的身後站著一流帥才羅澤南或胡林翼為其謀劃之時,他的將才會發揮到百分之二百,簡直是無人能敵,當者披靡。但羅澤南死去,胡林翼丁憂,他獨當一面時,李續賓的統帥能力可就象狐狸尾巴,藏都藏不住了。

以李續賓為反派主角的三河大捷,湘軍幾千人馬幾乎全軍覆沒,很多人歸之於孤軍深入。當時翼王正在福建一帶活動,清廷令曾國藩重新出山。坊間因此有如下奇談,即曾國藩握著湘軍幾萬主力跟石達開玩捉迷藏,卻連幾千人都不願意分給李續賓,讓李續賓帶著五六千人孤軍深入皖北。

然而,深入查了查資料,李續賓進入皖北,那是和孤軍沒有一毛錢關係。

首先,皖北有著其他非湘系的清軍啊!勝保、袁甲三、李孟群、江北大營不都是友軍嗎?最關鍵的是,李續賓“孤軍深入”時,湘軍系的騎兵多隆阿、步兵鮑超及水軍楊載福可都在安慶那邊圍攻呢!明明不是孤軍,卻硬是讓他生生搞成了孤軍。

曾國藩(攤手):人傻不能怪我喲?

窮困潦倒的民辦教師如何成為湘軍名將,從他為曾國藩當媒婆說起

曾國藩像

也許又會有人說了,李續賓雖然失敗了,但他是在幾倍,甚至十幾倍的敵人包圍下全軍覆沒的,雖敗猶榮。事實上,當時的清廷也是以絕對正面的形象宣傳李續賓的,他的諡號“忠武”便源於此。但作為一個統帥,你不是孤膽英雄打群架,你的身後,有著幾千個將士,他們把性命交在你的手上,可不是為了壯烈犧牲成全你一個“忠武”之名的。

作為主帥,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輸得一毛錢都不剩,與其怪咸豐怪官文,不如先找找自己身上的錯誤。

羅澤南尤其勝過李續賓的地方還在於他對全局的把握,換句話說,羅澤南是站在一個戰略的高度思考這場戰爭的。觀《羅澤南集》,有關太清之戰的文書不多,卻處處凸顯羅精妙的戰略思想,而看《李忠武公遺書》,卻能發現許多有趣的八卦。

那麼,何謂無情的政治正確呢?

窮困潦倒的民辦教師如何成為湘軍名將,從他為曾國藩當媒婆說起

湘軍做戰圖

咱們拿曾國藩的幾件軼事來舉例子。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曾國藩的座師吳文鎔被咸豐皇帝從閩浙總督平級調為湖廣總督。上任途中,吳文鎔經過長沙,聽說曾國藩正在衡陽辦水師,便讓人請他前來長沙會面。然而,曾國藩忙得很,委婉的回絕了老師的要求。

也許有人會說,這不過是件小事。然而,以小見大,曾國藩小事都毫無情感,貫徹著政治正確,大事更不必說。

不久,吳文鎔在湖北被太平軍吊打,非常希望曾國藩在湖南的水師前來幫忙,咸豐皇帝更是心急火燎,幾次在上諭中催促曾國藩援鄂。曾國藩據理力爭,他告訴老師和老闆:如果水師沒有辦好就冒冒失失的跑出去作戰,那就是送死去了。咸豐和吳文鎔雖然心急,但曾國藩說的在理,只有繼續等待。果然,老帥吳文鎔死後,曾國藩出山,從湖南一路打到江西九江,勢如破竹。

後來,胡林翼與曾國藩聯手,啟動了安慶保衛戰。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湘軍圍攻安慶,太平軍就圍魏救趙,把湖北打的南北開花。胡林翼是湖北巡撫,首先hold不住了,狂吐鮮血的同時打算撤軍。然而,曾國藩以大局為重,堅持不退兵。最終,湘軍拿下了安慶。

窮困潦倒的民辦教師如何成為湘軍名將,從他為曾國藩當媒婆說起

安慶保衛戰

安慶保衛戰耗死了胡林翼,曾國藩榮任兩江總督,開始籌辦圍攻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其實,最早圍攻天京的清軍是以綠營為主的江南大營,統帥是老將向榮。對向榮,曾國藩曾經有過這樣的評價,大意是說向榮擔任江南大營大帥時,朝野都說他的好話。曾國藩卻早已看穿了一切。原來,太平軍攻打哪裡,向榮就馬上派軍隊援救哪裡,屬於頭痛醫頭,腳疼醫腳。曾國藩則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可以犧牲掉局部,換取最終的勝利。

曾國藩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兩江總督,轄區是安徽、江蘇和江西。他割捨了江蘇,死磕天京,最後平定了太平天國。

曾國藩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但卻毫無情感。換句話說,他能夠毫不猶豫的犧牲掉老師和朋友,卻還讓犧牲者無處說理。有關曾國藩的雞湯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挺經”了。不過,學習者挺來挺去,比曾國藩本尊差了十萬百千里,因為人家是拿別人來挺的。

也許正因為這樣,曾國藩的歷史地位和軍事才能雖然遠遠超過了向榮,但在老百姓的口碑中,向榮的外號是“向大人”,而曾國藩的外號卻是“曾剃頭”。

窮困潦倒的民辦教師如何成為湘軍名將,從他為曾國藩當媒婆說起

晚清有關向榮的年畫

不過,在曾國藩一生中,只有一次他是被別人犧牲掉,拿去修煉挺經了。這個犧牲了曾國藩的好漢正是羅澤南。

那是湖口大捷之後,曾國藩蟄居江西之時。眼見圍攻九江湖口已成雞肋,江西地方官員又對湘軍頗不友善,羅澤南打算跳槽,去湖北投奔胡林翼。

曾國藩在江西的歲月,是他軍事生涯最困難的時候,羅澤南選擇在這個節骨眼離開,按說難逃千夫所指。然而,羅澤南只用了一封信,讓曾國藩不但歡送他離開,還不得不送上了一份厚禮。

羅澤南在信中與曾國藩大談特談東南大局武昌是關鍵。總而言之一句話,我離開你,去湖北才是平定太平天國的大勢所趨。

曾國藩自然不想羅澤南離開,但人家說的句句在理,在政治上完全正確。一向堅持政治正確的他無法阻止,為了大局,只有一咬牙,乾脆把塔齊布舊部一千五百人送給了羅澤南當陪嫁。

其實,羅澤南這麼幹,和天京之變後出走的石達開沒什麼兩樣。石達開為了使自己的離開合法化,只有拼命黑化領導,徒手把洪秀全撕成了個椒麻口水雞。羅澤南的辦法則漂亮的多,曾國藩賠了夫人又折兵,偏偏還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