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巴彥淖爾有哪些酒桌文化?

何三畏


內蒙古巴彥淖爾酒文化,很多當地人都說不清。因為沒有啥特殊的禮儀習慣,很多人都不太在意細節,反正喝就行了。如果說非要說點巴彥淖爾的酒文化,那隻能是【要想喝好,主家跌倒】、【點點不服,六六服】。常喝酒的我覺得應該還是比較認同這兩段形容詞的吧。在巴彥淖爾但凡聚一起喝酒的哥們兒,還是能喝不少的,最能喝的也是最愛喝的,到了下半場就算酒量不如他的也要和他喝點,所以在巴彥淖爾最能喝的基本也是醉的最厲害的那一個,俗話說:“猛虎架不住狼多”,在酒桌上可謂體現的淋漓盡致。廢話不多說,下面我們從多角度瞭解巴彥淖爾酒桌文化:

(一)從巴彥淖爾人口結構看酒桌文化

巴彥淖爾人口構成主要是由三個結構組成,這也形成了巴彥淖爾酒桌文化的多元性。

(1)因“走西口”成為巴彥淖爾人約佔52%左右,其中包括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甚至還有甘肅人和山東人等等。我們巴彥淖爾人很多祖輩的都是“走西口”來到巴彥淖爾定居的。

(2)原住漢族居民約佔43%左右,這些都是土生土長的巴彥淖爾人,通過最簡單的百度地圖就可以分辨,很多巴彥淖爾地區的地名都是以人名命名,如“楊家圪旦”“李家圪旦”等等,假如你祖上居住在上述地方且姓氏相同,那麼你是巴彥淖爾的原住民沒跑了,說不準你還是地主的後代呢。

(3)那就是大草原上的原住蒙族了,佔比約5%。

(二)從巴彥淖爾自然氣候看酒桌文化

巴彥淖爾市屬典型的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是中國日照時數最多的地區之一,夏熱冬冷。這也讓我們的飲酒類別變得很是分明,啤酒白酒的上桌情況基本也是看氣溫季節的變化。夏天冰啤酒,冬天全白酒。但蒙古族一般都是有白酒的情況下不怎麼喝啤酒。

(三)從巴彥淖爾風土人情看酒桌文化

說到巴彥淖爾風土人情,一個字形容“愣”,兩個字形容“闞(kan)貨”。當然這是從酒桌上來形容的,大家不要誤解。我用這兩個形容詞來形容酒桌上的巴彥淖爾人是因為你看看有幾個地方夏天喝啤酒用3瓶一缸,6瓶一缸的杯子喝酒的,這也不知道是哪家店先整回來的這大缸子的,後來大大小小的燒烤店全是這玩意,以前扎啤杯一杯三口我就忍了,這換槓子還是三口一杯,你說愣不愣。再說白酒,上了飯店涼菜還沒上來酒先倒滿,第一盤涼菜剛上來就有人說:“來來來喝個上菜酒”還沒吃兩口涼菜就說“來第一個先幹了”,等到最後熱菜還沒上齊,酒喝了三四瓶了。完了最後高喊“服務員,來個拌湯”。很多不長喝酒的就問啦,為啥最後要來了拌湯,是不是沒吃飽。孩子你還是太年輕了,這是為了喝多了出酒不難受。你說這風土人情硬不硬,闞(kan)不闞(kan).

(四)從巴彥淖爾社會環境看酒桌文化

巴彥淖爾一直都是養人的地方,人們的追求就是吃好喝好,錢夠就行。和所有城市一樣,在職場的酒桌文化中基本都是“打圈”,敬完一圈一杯酒乾了,有領導的情況下,一圈多喝一杯兩杯常有的事。在朋友兄弟間喝酒就沒那麼多講究了,基本都是“點點不服,六六服”,這裡也就不多說了,說多了全是淚。

(五)結束與建議

不管酒桌文化如何,身體是自己的。能喝多少喝多少,量力而為。沒有人會因為你不能喝而去灌著你喝,不要聽勸酒的人瞎起鬨,不喝不給面子,多少喝點就行。還有切記,管好自己的酒品,不要喝點酒就鬧事,這樣的人,沒人願意去和你交往,酒品看人品嘛。最後用巴彥淖爾通用語言來結束本次話題,祝大家以後在巴彥淖爾的酒攤仗上“吃好、喝好、玩好”。


巴彥專享



九門副提督


從小到大第一次斷片就在巴盟,感覺這邊喝酒沒啥文化,勸酒惹人煩,前幾天又聽說勸酒喝死人的事,酒桌上的人一個都跑不了。喝酒要適量,為了開心而喝,而不是爭強好勝。


頭丶條震驚部部長


啥文化也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