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之間即使關係再親密,也要遵守這三條“底線”,別不當回事

文|西紅柿媽媽

不管男孩兒和女孩兒,都是媽媽身上掉下的一塊肉,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也開始注重自己身體的變化。在我們的生活中仍然有一些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小孩兒,企圖他們將他們的生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其實這樣做很容易產生不良影響。

“兒子是我生的,幫他洗澡怎麼了”,兒大母還不知避嫌,危害很大

王女士生了一個聰明活潑的男孩兒,因為身邊沒有老人能夠幫襯,所以孩子一直都是在她身邊長大的。所以母子倆的關係特別親密,孩子什麼事都願意跟她分享。

王女士的愛人發現了這一點,提醒他孩子年齡大了要給他獨立的機會,尊重他的隱私。但是王女士卻一本正經地說:“兒子是我生的,幫他洗澡怎麼了,就算他以後成家了也是我的寶貝。”

母子之間即使關係再親密,也要遵守這三條“底線”,別不當回事

一直以來,在王女士心中,她的孩子都十分的懂事聽話,可是老師的一個電話卻讓王女士心裡敲響的警鐘。

原來老師這次是專門叫王女士前去學校一趟的,因為她兒子在學校裡惹了禍,偷偷跑去女更衣室看女學生換衣服。因為孩子年齡小,所以老師並沒有追究太多,只把它當成孩子故意調皮搗蛋的做法。

但是有學生反映,王女士的兒子平常在班裡故意騷擾女同學,這才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

其實,像王女士這樣的例子還很多,由於家長他長和兒女之間有一種天然存在的親密關係,這是血緣帶來的,任何時候都無法割捨。所以即便孩子逐漸長大,在家長心裡仍然是小孩子的模樣。

但如果在孩子上小學後,也就是6歲以後,家長還過分想要掌控孩子,不給孩子適當的隱私權和空間,那麼會對孩子產生極大的危害。家庭關係是孩子性別養成和個性發展的主要來源,這其中就包含父母女孩子隱私權和分寸感的養成。

母子之間即使關係再親密,也要遵守這三條“底線”,別不當回事

就像案例中的王女士一樣,她毫不避諱自己和兒子的性別差異,甚至和上小學的孩子一起搓澡,干涉孩子的內心世界和隱私。這樣才導致孩子的自我成長失衡,促使他的“性”發育過早或出現偏差,不利於孩子正確性觀念的養成。

不光是母親和兒子之間,父親和女兒之間也要保留分寸感。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的身體也在不斷的發育,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形成性別意識。尤其是男孩兒,只有在家庭生活中得到了隱私的尊重,才會在生活和社會上學會尊重他人、尊重女性,培養正確的親密關係,為以後的生活幸福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母子、父女之間即使關係再親密,也要遵守這三條“底線”,別不當回事:

一、換衣服和洗澡時要懂得避嫌

孩子的觀察力是非常強的,再加上現在的社會促進了孩子的早熟現象,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養成性別意識。家長也不能在孩子面前充分暴露自己或者是穿著不得體,這樣都會影響他們的正常“性”觀念。

母子之間即使關係再親密,也要遵守這三條“底線”,別不當回事

尤其是在去公共浴池洗澡的時候,男孩子儘量由爸爸帶領著去男澡堂洗澡,這樣慢慢地便會形成自己的性別意識,在與女性相處的時候會更有分寸感。

二、給孩子適當的空間

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在不斷的發展成長過程中,家長不要過度干涉孩子的隱私,更不要妄想通過偷看孩子的日記或是其他方法來對孩子進行監控。其實這是控制慾過強的一種現象,嚴重的話會導致孩子的心理失衡,使性格更加偏激敏感。

等到孩子成長到了一定的年齡,一定要跟父母分房睡,對於他們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

三、尊重孩子的隱私權

父母給予了孩子生命,但是一定要在適當的時候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尊重孩子的隱私就是不過分地讓孩子按照家長的想法去做,不要總是把孩子當成小孩兒來看。

母子之間即使關係再親密,也要遵守這三條“底線”,別不當回事

家長進出孩子房間的時候一定要敲門,在詢問孩子一些事情的時候,不能強加個人情感,更不能隨意在孩子的隱私上過分批評指責。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隨意把孩子隱私當成玩笑和他人分享,這些對於孩子的內心都會產生巨大的傷害。

孩子的性別意識是從小建立起來的,有賴於父母的正確引導,有分寸感的親子關係才能培養出懂得尊重他人、擁有正確性觀念的孩子。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一定要注重培養他們的隱私意識,才能為他們以後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母子之間即使關係再親密,也要遵守這三條“底線”,別不當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