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沙场”显英雄本色

内容摘要:穿着黑色风衣,看上去身高约1米7,显示出军人特有英姿的40岁康明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康明俊出生于安龙县农村贫困家庭,18岁参军报效祖国,当5年“重庆兵”。他历经了5年部队生活的淬炼,曾经立1次三等功、2次被评为优秀士兵、3次受嘉奖,其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退伍后,在没有硝烟的“沙场”上,继续传承着“退伍不褪色”的红色基因,尽显英雄本色。

2016年4月,在响彻全国的脱贫攻坚战冲锋号角中,在安龙县财政局工作的康明俊,派驻到本县钱相街道麻油村驻村任“第一书记”。

麻油村属安龙县一类贫困村,共有182户人家829人,有33户贫困户122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14.5%。

康明俊刚到村任职时,有少数乡亲总是“勤奋”地找到他套近乎,缠着要戴“贫困帽”。可是,他没敢乱发“贫困帽”,让要“贫困帽”戴的人怏怏而归。“要把贫困乡亲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得让大伙们服气。”

村民杨益明家,是一个5口之家的特殊家庭。2015年,杨益明的爱人患慢性甲亢病,做了两次手术;他的父亲瘫痪在床,半年后撒手人寰。杨家的医药等花费,耗尽了全家的积蓄,还欠下外债10万余元。性格倔强的杨益明,只能背地里偷偷地哭:“这样的日子,该如何过下去?”

康明俊刚驻村没几天,得知杨益明家的不幸遭遇后,便带着几名驻村干部及村干部,到他家摸底调查,对杨家的不幸深感同情,也被30多岁的杨益明那份对家庭的责任心和孝心深深打动着。

“因病致贫”的杨家,通过了村民代表大会的评议、公示等程序后,最终被确认为村里的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

随后,康明俊三天两头往杨益明家跑,送去了530只“扶贫鸡”鸡苗,传授饲养、管理技术等,想办法帮扶其家增收脱贫。

2017年5月初,康明俊携手村两委干部,成立了安龙县麻油金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由土地、资金、技术、集体资产、管理劳务的“麻油五股”模式经营,为的是把全村2740亩退耕还林地、660亩耕地经营起来,让“沉睡的资本”生“金”,让所有贫困户受益。经村两委及贫困户“合议”后,杨益明被安排为公司的技术人员,每月工资3500元。

这年10月,杨益明家还利用享受到的9000元产业扶贫项目资金,来发展肉牛育肥7头、生态鸡养殖1600只,同时用10亩土地入股安龙县麻油金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享受“红利”,并分到安龙县五福新市民社区一套90平方米的易地扶贫搬迁住房……看着自家纯收入达到了5万多元时,杨益明把《脱贫申请书》递给了村两委。

这年,村里有22户贫困户像杨益明一样,得到相关帮扶,各项指示达到了脱贫线标准后,主动请求“退贫”,成了村里“新时尚”。

康明俊驻村两年间,与驻村干部及村干部一道共同努力,先后共争取到1000万余元项目资金,投入到公路、水利、产业等项目建设,让村里8个组组组通硬化路,户户通了自来水、有增收致富产业,39户贫困户如愿摘掉了“贫困帽”。

到了2018年3月初,康明俊因组织另有工作安排,不再担任麻油村“第一书记”。

这时,麻油村的乡亲急了!闻讯而来的100多名乡亲,在村两委打印的“联名申请”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并摁下鲜红手印,表达了真心挽留康明俊的愿望。

康明俊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麻油村乡亲,到安龙县宏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担任负责人。公司具体负责国有资产营运和国有资产经营,市政设施及其资产开发经营,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为产业融资,为处置突发事件诸备资金、物资等业务。

“每年,从我手里进出的钱有100多亿元。”康明俊感觉到,自己成了县政府的“军需官”。

今年1月24日,正值除夕。大清早,准备在兴义过年的康明俊,与妻子、儿子忙着上街购买肉、菜等年货,筹办年夜饭。

上午9时许,康明俊接到县领导的电话,要求赶到安龙县购置40张床及床上用品等物资,为安龙县医院送去,储备物资迎战“天大的事”。

康明俊当即驱车赶到安龙县城,在县城找了半天,找不到一家开门营业的家具店。正当一愁莫展时,他突然想到自己之前曾到安龙县金龙家私家具店购买过木床,手机里也存有店老板的电话,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店老板田小捌的电话,没想到店老板竟欣然同意卖木床给康明俊……这天,待店老板驾着小货车,把40张木床一一送到安龙县医院,康明俊把床上用品备齐,已是晚上9点多钟。

此时,在兴义等父母回家的12岁儿子康朝阳,不停地用电话催康明俊回家,声音哽咽:“大过年的,您们都不陪我。”

原来,康明俊的妻子胡艳,是黔西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门诊部一名护士,也因“天大的事”被单位通知“上班”。

那晚,待康明俊与妻子回到家时,已是深夜了。

次日,正值春节。大清早,兴义市雪花漫天,寒风刺骨。满身疲惫的康明俊,告别了家人,驾着自己的车,在已铺有一层薄薄雪花的汕昆高速路上,向安龙县城行进……

今年春节以来,康明俊在安龙县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沙场”一线上奋战,奔波于兴义、贵阳等地,筹备资金购买口罩、医用酒清等疫情防控物资,为全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当好“军需官”。

“曾经是军人,一辈子是军人!”康明俊在没有硝烟的别样“沙场”上,尽显英雄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