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並非都是文弱書生!唐代效力邊塞的詩人,豪情壯志與一絲哀愁

法國著名法國著名歷史學家,勒內·格魯塞在其《草原帝國》一書中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描述,“一個不可預知的中國,一個英雄史詩的中國,在令人驚奇的亞洲出現了……現在漢族人征服了遊牧部落,並改寫了幾千年來一直延續著的文明史”。

文人並非都是文弱書生!唐代效力邊塞的詩人,豪情壯志與一絲哀愁

  在這段話裡的中國,格魯塞指向的是由關隴軍工地主建立的唐朝。這個存在了近300年的王朝,堪稱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最為鼎盛的時期。此時的唐朝不僅建立了完備的政治體系,加快了封建經濟發展,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更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尤其在文化方面,唐朝堪稱是中國詩歌發展的巔峰時代,有跡可考的“唐詩作者三千七百多人,可見存世唐詩五萬四千餘首”。在如此眾多的詩人中,有一個流派的詩人,被稱之為“邊塞詩人”。他們中的代表人物有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王之渙、王翰等。

  在這些“白塞詩人”中,有的是王孫貴胄,有的是世家大族的子弟,也有的是名滿天下的文人墨客。所以,原本他們可以擁有高官厚祿,享受安逸的生活。但是,他們並沒有為了能夠“一朝選在君王側”而煞費苦心的鑽營,也沒有貪圖“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隱士生活。而是無一例外的選擇離開繁華的長安城,來到血雨腥風的塞外戰場。然後用他們的紙筆描繪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同時也描繪了塞外殘酷的戰爭和艱辛的軍旅生活。所以,在他們的詩歌中往往可以感到“金戈鐵馬,鼓角爭鳴”。那麼,在唐代為何會形成如此多的邊塞詩人呢?而他們的詩歌之中,除了“男兒何不帶”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豪情,也有“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的悲涼,更有對於主帥的讚頌,這又是為何會形成這種風格呢?

文人並非都是文弱書生!唐代效力邊塞的詩人,豪情壯志與一絲哀愁

  首先,就是這些人仕途被阻礙了。雖然,在唐高祖李淵建唐朝後不久之後,在武德四年(621年),就參照隋代成法開科取士,希望能夠獲得人才。到了,唐太宗時期,李世民更是宣稱“天下英雄,吾彀中矣!”。但是到了唐玄宗時期,尤其是天寶年間,由於李林甫把持朝政,利用各種手段開始打壓科舉。不僅以“舉人多卑賤愚聵,恐有俚言汙濁聖聽”為藉口,阻礙唐玄宗加封科舉考試的進士官爵,甚至在其主持考試過程中創造了科舉“零錄取”的紀錄。作為封建時代的文人墨客,他們心中的理想就是“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實現自己封妻廕子的夢想。但是,當科舉取士這條道路被堵死之後,他們建功立業的夢想就處於幻滅的邊緣。所以,他們中的一部分不得不選擇,遠去塞外從軍戍邊。希望能夠,一刀一槍建立工業,曲線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夢想。所以,此時他們內心,處在一種痛苦的掙扎之中,但是在別無選擇的基礎上。只能,帶著“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惆悵,離開繁華長安,前往“大漠孤煙直”的塞外苦寒之地。

  其次,唐代之所以邊塞詩人多,與唐代的強大也有很大關係。自唐太宗開始,唐代統治者就開始了對外戰爭。這些戰爭中,有反對北方遊牧民族南下騷擾的自衛反擊戰,比如唐太宗對於突厥的征討。也有統治者為了開疆拓土發動了戰爭,比如唐玄宗時期征服小勃律。但是,無論因為什麼挑起的戰爭,形成的結果是“邊庭流血成海水”,但是“武皇開邊意未已”。如此大規模的征戰,不僅為唐朝開拓了大批的疆土,為唐朝皇帝換來了“天可汗”的尊稱。同時,也讓大批文人墨客看到了在邊關,能夠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夢想的幾乎。於是,他們有人希望能夠守衛邊關的龍城飛將,守衛北方的疆土,“不讓胡馬度陰山”。有人希望則希望,能夠以一種“提攜玉龍為君死”的態度,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為帝王開疆拓土。所以,他們的詩句中,滿是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

文人並非都是文弱書生!唐代效力邊塞的詩人,豪情壯志與一絲哀愁

  再次,唐朝之所以能有這麼多邊塞詩人,與唐代一個項很重要的體制有關。那就是,在唐朝講求的是“出將入相”。也就是說,唐朝的宰相不僅需要能夠在朝堂上治理國家,也需要在戰場上抗拒強敵。但是,並非每一位邊塞的節度使,不僅能夠在戰場上耀武揚威,還能對朝政從容應對。尤其是很多行伍出生,乃至胡人出生的節度使,在文治方面更是棋差一招。所以,必須再其麾下徵召大批文人墨客,充實自己的幕府。讓這些人在為自己出謀劃策的同時,也能夠對於各種朝廷事物,錢糧統籌等等具體事物實施有效的管理。當然,在中國俗語,叫“良禽擇木而棲”。所以,並不是每一位節度使想要徵召這些文人墨客來自己帳前效力,就會得到他們的投奔。很多節度使,必須禮賢下士,對這些文人墨客禮敬有加,才可能換來他們的效力。或許,是因為這些節度使對於自己有知遇之恩。這些邊塞詩人,往往在自己的詩句中,對於自己的統帥進行了各種個嚴格誇耀,比如描寫哥舒翰的“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最後就是唐代之所以邊塞詩人多,與唐代的尚武精神有關。唐朝的建立者,屬於關隴軍統地主集團。這個集團最大的特點,就是靠軍功獲取爵位。所以,也就有了李世民16歲就上前線幫助李淵鎮壓農民起義的行為。除此之外,唐朝“出將入相”的制度,尤其是很多宰相都曾經擔任過節度使職務,這也讓唐朝形成了強烈的尚武精神。尤其似乎初唐和盛唐,能夠參軍是一件無尚光榮的事情,與後世的“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很多文人而在這種精神感召下,唐朝文人都有強烈的尚武精神,比如李白就時長掛著一口寶劍行走於長安。雖然,更多時候,李白是“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的詩仙。但是,在其內心中更多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俠客。當然,岑參、李頎、王昌齡等一眾邊塞詩人同樣也是如此行為,同樣也有“醉臥沙場君莫笑”的豪情。

文人並非都是文弱書生!唐代效力邊塞的詩人,豪情壯志與一絲哀愁

  由此可見,唐朝塞外詩人和塞外詩的形成,與唐朝統治者追求武功和“出將入相”的制度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才會促使很多文人墨客前往塞外效力。所以,在他們的詩歌中,往往是豪情萬丈。同時,由於李林甫阻礙他們仕途,很多人是被迫前往塞外軍前效力,所以其詩歌中又有少許惆悵。只能是“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