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被罵哭了還伸手讓父母抱?家長都該瞭解下

文|空谷幽蘭育兒

寶寶頑皮是常態,常常搞破壞,媽媽照顧寶寶久了,也許耐心也就慢慢被消磨,忍不住會衝寶寶大哄。寶寶被媽媽罵哭卻又想著媽媽能夠哄哄,仍然伸手要媽媽抱抱。寶寶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激怒媽媽,面對媽媽生氣的怒哄,寶寶第一反應就是害怕、被嚇哭,但又希望媽媽能夠向平常一樣抱抱他,有安全感,更是無法推掉的親密感。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被罵哭了還伸手讓父母抱?家長都該瞭解下

趙雲的女兒經常在家搗亂,趙雲每天時不時要洗床單或者擦地板。平時孩子吃飯的時候,吃到一半就拿飯來玩,倒在床上用手拍打。這樣一來,床上的床單和孩子身上的衣服都被弄潮弄髒了,一次兩次可能會讓媽媽原諒。

可是,這一天中午,趙雲午睡,讓女兒自己在一邊玩耍,旁邊放了孩子喜歡的玩具還有水杯,孩子渴了可以自己喝水。結果女兒把水倒在地上玩,造成地板比較滑,趙雲剛睡醒沒注意就摔倒了。哐噹一聲響,媽媽頓時臉色大變,大罵女兒:“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給我添麻煩,能不能安分點”。女兒突然被嚇哭,但還是拉著媽媽的手,嘴裡喊著:“媽媽,媽媽”,不自覺間伸手讓媽媽抱抱。

什麼原因讓孩子被媽媽罵哭還要伸手抱抱呢?

第一,寶寶心裡依然是愛著媽媽的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被罵哭了還伸手讓父母抱?家長都該瞭解下

媽媽十月懷胎才生下寶寶,又在家陪伴孩子成長几年,不論是睡覺還是吃飯,都是媽媽在身旁照顧著。即便媽媽一怒之下罵了寶寶,但是也不能割捨寶寶對媽媽的愛。寶寶通過自己細微的動作,拉拉媽媽的小手,伸手讓媽媽抱抱,其實就是向媽媽表達一種愛,一種寶寶對媽媽的愛。

第二,希望媽媽不要再生氣了

寶寶看到媽媽生氣了,能夠感受到媽媽的不開心,希望向平時媽媽哄寶寶一樣哄著媽媽。伸手讓媽媽抱抱,這是寶寶安慰媽媽的一種方式。伸手要抱抱也是寶寶的一種撒嬌方式,有多少父母能夠受得住孩子向他撒嬌呢?寶寶希望媽媽不要再生氣了。

第三,寶寶知道自己做錯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被罵哭了還伸手讓父母抱?家長都該瞭解下

不僅僅是媽媽懂自己的孩子,孩子也能夠感受到媽媽的情緒,知道媽媽生氣了,就主動走向媽媽,表達自己真的做錯了。寶寶的眼淚就是表達自己錯了,希望媽媽能夠原諒她的不懂事,希望媽媽依然能夠疼愛自己。如果媽媽依然向之前一樣還願意抱抱寶寶,寶寶就會感受媽媽原諒她了。

作為媽媽,在這個時候拒絕寶寶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1、寶寶心裡會很傷心,甚至會疏遠媽媽

寶寶在媽媽的大聲哄叫之下是受到驚嚇的,伸手要抱抱更多是希望能夠得到安全感,如果媽媽拒絕了寶寶,寶寶心裡一定十分難過,甚至覺得媽媽已經不愛她了。媽媽不再像之前那樣疼愛她了,寶寶心裡會有一個比較大的落差。如果寶寶感覺到媽媽不愛她了,那寶寶和媽媽心裡的距離會被拉大。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被罵哭了還伸手讓父母抱?家長都該瞭解下

2、寶寶當時可能會感到崩潰

寶寶對自己惹怒媽媽感到難過自責,可能意識到自己真的做錯了,但是,伸手要抱抱卻沒有得到媽媽的回應反而被拒絕,心裡會感到很無助,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辦。寶寶遇到這種情況只會不停地大哭,賴在媽媽身邊,希望媽媽能夠抱抱她。

3、容易導致寶寶缺失安全感

寶寶習慣了媽媽的擁抱,可是在面對媽媽怒哄時,心情複雜卻又擔驚受怕,希望媽媽能夠安慰一下。而此時的媽媽不但沒有抱抱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還將孩子推遠,容易導致寶寶在這一瞬間缺失安全感。這時的寶寶真的感覺到自己可憐無助,以後面對這種情況都有可能成為一種心理陰影。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被罵哭了還伸手讓父母抱?家長都該瞭解下

世上只有媽媽好,希望媽媽在情緒激動的時候也要照顧到寶寶的心理感受。不要小看“抱抱”這一個小動作,寶寶和媽媽的擁抱是最為親密的,一次的擁抱就能極大限度拉近寶寶和媽媽之間的距離。

如果寶寶真的有做不對的地方,希望媽媽能夠細心引導孩子,跟孩子互動交流,減少孩子激怒媽媽的機會,讓家庭多一份溫暖,讓寶寶和媽媽的臉上多一份微笑。媽媽要記得多回應和孩子之間的互動,繼續保持或者拉近和寶寶之間的距離,讓寶寶時刻感受到媽媽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