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三川口惨败是必然的还是偶然,西夏又是如何慢慢强大起来的?

西夏毗邻宋朝,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两国的矛盾也是积怨已久。

而三川口之战就是宋夏两国交战中很重要的一战,两国对此战都是不遗余力,并且最终以西夏胜利告终!三川口的胜利意义深远,这一站直接奠定了西夏对抗宋朝几年中彻底拿到了主动权!

西夏在宋夏两国的战争中拿到主导权,这并不是一蹴而就或者是侥幸得来的,统治者的远见和努力占了很大原因!

一、西夏王朝一路高歌猛进,使得北宋王朝不得不加以重视!两国之间的摩擦日益加剧,两国主权问题刻不容缓

公元1038年冬天西夏建国,作为一个少数名族政权西夏只用了短短三年西夏就敢跟当时的北宋王朝发起挑战,这不得不说勇气可嘉也是非常的了不起!

西夏王国跟北宋王朝的交战基本上都是西夏王朝的优势,当然宋朝喜欢求和也是大家都知道的!虽然西夏取得了优势但还是选择了跟北宋和平发展!

宋朝三川口惨败是必然的还是偶然,西夏又是如何慢慢强大起来的?

然后西夏的最高领导者曾出现过政治分歧,从最初的以李继捧为核心到后来转化为以李继迁为核心的统治!

宋朝那边普遍观点也肯定西夏元昊三代领导者的能力,也正是他们三代人的努力,让西夏只用了三年时间就能跟当时的一方霸主北宋争雄。

西夏初期的领导者三代都是很有野心的,当时虽然西夏很强但是周边除了北宋之外还有一些小的国家比如甘州回鹤和吐蕃,西夏当时虽然强大,但是前有北宋这个大敌,后又有很多不稳定少数名族对西夏王朝虎视眈眈!

在经过长期的斗争和当时的西夏领导者李元昊的努力西夏终于征服了甘州、回鹤、青唐、宗哥等城,占据了肃、瓜、沙三州!此时的西夏才真正有能力跟北宋一较高低!西夏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跟北宋敞开一战,而北宋也开始渐渐重视西夏王朝的崛起!

宋朝三川口惨败是必然的还是偶然,西夏又是如何慢慢强大起来的?

西夏的领导者李元昊是党项族,党项族虽然很厉害但是周围也有很多的少数民族,李元昊的努力西夏终于征服了甘州、回鹤、青唐、宗哥等城,占据了肃、瓜、沙三州之后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继续占领了河西走廊,经过李元昊的努力西夏政权越来越稳固,西夏雄踞一方与北宋对峙!

二、西夏王朝稳扎稳打面对北宋好不慌张,从容应对!反观宋朝三川口之战节节失利顾此失彼

古代两军交战地形尤为重要,我们现在常听到的一句话兵家必争之地!这简单的几个字就能概括出古代打仗地形的重要性,两军交战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当时的北宋王朝在陕西偏僻地区都有自己的势力!其中鄜延路、环庆路、秦凤路和煕 河路与西夏恰好接壤,都是很有利的作战场所!当时的西夏统治者李元昊思前想后最终把作战地点定到了鄜延路,李元昊这个作战地点选的就很好,是三川口之战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一个好的作战地点是成功的一半!

李元昊从小就受祖父和父亲的熏陶,对兵法作战都很有研究,本人自身很有军事才华之外,自身有天赋也很努力!对三川口这战也是极为重视!

三川口战前李元昊就做过很多分析,充足准备让西夏的士兵迎战宋朝士兵时不卑不亢游刃有余!以前西夏的国土很多都是沙漠,在以小农为主的古代是很难发展经济的,李元昊也同样发现了这个问题,从德明时期西夏主动和宋朝交好,李元昊清楚任何的野心都是需要国家实力作为基础,然而国家经济就是重中之重,单靠畜牧业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宋朝三川口惨败是必然的还是偶然,西夏又是如何慢慢强大起来的?

西夏经济的崛起给当时的李元昊可以跟北宋争雄做了坚实的后盾!连范仲淹也说过,当时的西夏和北宋贸易西夏赚的数不胜数,而宋朝得到的好处却是杯水车薪!不得不说李元昊能屈能伸这一外交决策还是很有远见的!没有经济的支撑一切理想都是空谈!

李元昊从选址到战术,对三川口战争的重视都与宋朝统治者宋仁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边的国力相差无几,但是不管是统治者战意还是将领士兵的战役西夏确实完全碾压北宋,试问这样的西夏又如何能输给北宋呢?

三、宋朝重文轻武,对待战事武将不重视!宋朝咎由自取自大轻敌最终三川口之战铩羽而归

不得不说天朝上国这个梦连当时的北宋也在做,最开始的北宋根本不把西夏当回事,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西夏都是蛮夷,虽然在几年的对战西夏的斗争中北宋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但是北宋国民和统治者还在沉浸在自己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另一边西夏却是积极备战,十年磨一剑,最终在三川口打出漂亮一战!

宋军三川口惨败也是让宋朝上下开始真正认识到西夏,西夏早不是那个跟大宋贸易求发展的小国了,现在的西夏不止能让宋朝重视甚至能让宋朝恐慌!

宋军三川口惨败,上到皇帝下到百姓一片哗然,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当时被他们看不上的西夏能有如今的实力!当时宋朝的统治者宋仁宗也不得不认真起来,遣夏竦担任陕西经略安抚使,命令韩琦、范仲淹为副使!希望能够挽救危难的王朝!

宋朝三川口惨败是必然的还是偶然,西夏又是如何慢慢强大起来的?

长时间的安逸让宋朝沉醉在天朝上国的梦中不愿醒来,三川口惨败像是当头一棒,逼的宋朝不得不重视!三十年没有外患的宋朝在三川口兵败如山倒,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或许在那样腐败的宋朝也就范仲淹敢直谏,也是到了三川口惨败宋仁宗在知道朝廷上谁忠谁伪!或许也就在这个时候宋朝上下开始注意到了宋朝不是那个不可一世的帝国,甚至他在西夏面前可能会不堪一击!

宋朝在三川口之战之前一直拿老眼光看西夏,殊不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跟北宋几年的贸易让西夏真正的发展起来,宋朝因为太祖赵匡胤本是武将出身却黄袍加身,宋朝避免重蹈覆辙对武将都是留有防备,整个宋朝的武将没几个是不窝囊的,那样的大环境即使岳飞那样的赤胆忠心也心寒了。

宋朝三川口惨败是必然的还是偶然,西夏又是如何慢慢强大起来的?

长时间的重文轻武和安逸,让当时宋朝的将领士兵早已没有建功立业杀伐果断的决心!飞鸟尽良弓藏,即使是再优秀的士兵在当时糜烂的环境下,也会溃不成军!我们从现在的角度去看天时地利人和大宋一样不占,三川口惨败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四、三川口之战两败俱伤,丝绸之路风光不再!北宋西夏经济皆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从结果和政治上来看,西夏大获全胜,然而从经济上两国都损失惨重,本来都是贸易合作伙伴,这都打过架了,两个国家都反目为仇了,经济贸易肯定受影响,原本的丝绸之路因为两国的反目为仇。

虽然两国之间的贸易没有彻底断绝来往,但也没有之前那么频繁了!古人有云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本就劳民伤财,打完之后两国贸易经济都受到影响,从经济上来看是两败俱伤吧!

当时的西夏和宋朝都是当时的霸主,两大国之前有矛盾导致旁边的小国在丝绸之路贸易上也是唯唯诺诺,丝绸之路盛世不再,让人唏嘘不已!两大国经济上互相伤害,旁边小国无奈也受牵连!

宋朝三川口惨败是必然的还是偶然,西夏又是如何慢慢强大起来的?

西夏能击败当时的霸主北宋,离不开建国三代人的努力!这其中的主要功劳当属李元昊,没有他之前跟北宋的贸易发展西夏的经济不可能崛起的这么快,没有他作战时的精密部署,西夏不可能在与北宋对抗的几年中都属于优势地位,总的来说西夏的崛起与他们的努力密不可分!当然也是当时的宋朝太不争气!

虽然在经济上两国都是各有损伤,但是这一战西夏真的打错了吗?并不是西夏这一战确是实实在在的把自己的气势打出来了,这一战对于西夏来说虽然付出了代价不过很有必要,想要让当时的北宋真正尊重起西夏,恐怕真的只能把他狠狠的打怕一次!

而对于北宋来说也是很有必要,几十年的沉积让这个王朝慵懒懈怠,西夏这一重拳让北宋通知者感受到了亡国的恐惧,北宋也需要一次惨痛的教训把他打醒!

西夏三代统治者兢兢业业,宋朝统治者却不思进取,重文轻武,此消彼长,北宋国力渐渐不如西夏, 李元昊丝绸之路与北宋合作求经济发展,宋仁宗则自大贪图享乐,长期的宋夏对抗中宋朝一直不占优势,却盲目自信,直到三川口大败才幡然醒悟,与其说是两国之间的差距不如说是统治者之间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