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曆史上的鎮國之寶,你知道幾件呢(一)

一、散氏盤,又稱夨(cè)人盤,西周晚期青銅器,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清乾隆初年出土於陝西鳳翔(今寶雞市鳳翔縣),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散氏盤,盤高20.6釐米,口徑54.6釐 。圓形 ,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圈足飾獸面紋。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記述的是夨(c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散氏盤與毛公鼎、虢季子白盤並稱為西周三大青銅器,與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盤並稱為晚清四大國寶均以長篇銘文和精美的書法著稱於世。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曆史上的鎮國之寶,你知道幾件呢(一)

二、何尊,國家一級文物,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今寶雞市陳倉區),收藏於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尊高38.8釐米,口徑28.8釐米,重14.6公斤。尊內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曆史上的鎮國之寶,你知道幾件呢(一)

三、曾侯乙編鐘,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曾侯乙編鐘,長748CM,寬335CM,高273CM,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曆史上的鎮國之寶,你知道幾件呢(一)

四、西周大克鼎,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陝西扶風(今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任村)出土,收藏於上海博物館。鼎高93.1釐米,重201.5千克 ,口徑75.6釐米。大克鼎通高93.1釐米,口徑75.6釐米,腹徑74.9釐米,腹深43釐米,重201.5公斤。大克鼎與大盂鼎(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毛公鼎(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並稱為“海內青銅器三寶”。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曆史上的鎮國之寶,你知道幾件呢(一)

五、大盂鼎,又稱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今寶雞市眉縣)。1952年藏於上海博物館,1959年轉至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鼎高101.9釐米,口徑77.8釐米,重153.5千克。銘文291字,記載了周康王在宗周訓誥盂之事。大盂鼎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大盂鼎銘文是史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與臣屬關係的重要史料,一向為史學家所重視。以書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時代當據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曆史上的鎮國之寶,你知道幾件呢(一)

六、虢季子白盤,西周周宣王時期文物,清道光年間出土於陝西寶雞虢川司,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虢季子白盤被視為西周金文中的珍品。虢季子白盤造型奇偉,酷似一個大浴缸,長137.2釐米,寬86.5釐米,高39.5釐米,重215.3千克。虢季子白盤被視為西周金文中的珍品。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曆史上的鎮國之寶,你知道幾件呢(一)

七、青銅神樹,共有八棵,夏代晚期青銅器。1986年出土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收藏於四川三星堆博物館。其中一號大神樹高達3.96米,樹幹殘高3.84米,這棵鑄造於3000年前的青銅神樹,極為壯觀,獨樹一幟世界罕見。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曆史上的鎮國之寶,你知道幾件呢(一)

八、曾侯乙尊盤,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全套器物通高42釐米,口徑58釐米,重約30公斤。曾侯乙尊盤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複雜、最精美的青銅器件。證實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戰國早期,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已經達到極高的水準。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曆史上的鎮國之寶,你知道幾件呢(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