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善於察言觀色,究竟是為了什麼?

我們身邊總有一些孩子,會被周圍很多人誇獎說,聽話,懂事,但是我想說的是,那個明明是個孩子,怎麼會這麼懂事呢?這些孩子真的懂事嗎?我認為不是,孩子應該有孩子的天性,而不是察言觀色的世故,所以我們今天來說一下,孩子的察言觀色後面究竟是為了什麼?

孩子善於察言觀色,究竟是為了什麼?


如果是成年人的世界,察言觀色也許是在交際中的一種技能,是情商高的一種行為。但是如果是孩子的世界,我認為這個可能是一種孩子心理過於敏感的表現了,所以孩子為什麼會過於敏感呢?我認為絕大部分還是有跡可循的。

1:家庭教育的影響。


如果平常生活中,父母言行過於嚴厲,態度過於專橫,那麼長期以往,孩子會為了自保而練就這一身察言觀色的本領。

孩子善於察言觀色,究竟是為了什麼?


2:教育觀念的影響。

很多時候,我們有一部分家長都會用雙重標準來要求孩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在家的時候,我們很少教會孩子去分享,去謙讓,但是當外面應酬或者家裡有人來做客時,我們一般會讓孩子和孩子作伴,所以當孩子發生小矛盾或者小摩擦時,我們會不問青紅皂白的強烈要求孩子去謙讓,去分享,根本不會顧忌孩子的需求和他的原因,我們能想到只是要故作大方。

孩子善於察言觀色,究竟是為了什麼?


3:不被認可的影響。

如果一個孩子,經常性的被忽略,被無視,那麼他也會去投其所好,弱化自己的真正意願和需求,只希望你可以多重視他,多注意他。他需要在你的認可中找到那種被需要的信任感和幸福感。

我想大概就是這些原因,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但是我認為,萬事都有自然定律的,過猶不及,不要讓孩子去隱藏自己的內心和需求,給他一個自由的心靈空間,讓他肆意的走過人生中本就最該任性的這個階段。

孩子善於察言觀色,究竟是為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