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到旁邊一位家長說,“讓孩子那麼優秀幹嘛?將來他只會離你更遠”,你怎麼看?

一切隨風 จุ๊บ


對於小地方的人來說,確實是這樣。可是孩子優不優秀可不是父母能左右的,給他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條件,剩下的就看他自己的努力和造化了。

優秀更好,不優秀也正常,大多數人本來也只是普通人,只要他開心,身體心理健康,平平穩穩安安逸逸過一輩子也未必不是好事。如果他有本事,天高任他飛,只有一條,不要出國,定居的那種,那就真的白養了一個孩子。


啥啥的花花


我覺得這是一種極其自私的想法。

孩子是他自己,有獨立的靈魂和思想,我們所希望的是他可以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去完成最好的夢想。



不過有這種想法的家長也是可以理解的,這讓我想起了兩個人:

一、鄰居獨生女兒遠行美國

我鄰居生了一個女兒,從小上著最好的學校,要什麼有什麼。高考那年,媽媽想把女兒送完國外,而爸爸不同意。

爸爸想著就一個女兒,萬一去了美國不想回來了怎麼辦,留著兩個老人在國內孤獨終老嗎?

但是爸爸拗不過媽媽,最後女兒還是去了美國求學。

國外的生活很新鮮,而且在大學裡她的理科居然拿到了全年級第一的名次,讓她異常興奮。要知道,在國內理科一直都是她的弱項。



轉眼間,畢業的日子快到了,而媽媽也生了一場大病。

視頻時,女兒和媽媽一個在電話這頭哭一個在電話那頭哭,但是媽媽始終沒有說出口的那句話是:"回來吧,媽媽想你了。"

只是說研究生畢業兩年內找不到工作就回國,媽媽沒錢供你了。(這時候的媽媽也是給自己和女兒打了個賭,如果女兒順利找到工作,她願意堅持初心讓孩子遠走高飛。而如果孩子回來了,其實也是皆大歡喜的事兒。)

而女兒也很爭氣的找到了工作。

上個月,鄰居夫妻說說要去美國一趟,女兒找到共度一生的人了。準備在美國舉行婚禮。

這也是一種愛,只要你好,我願意讓你遠行。

現在老夫老妻兩個人也過得很好,退休了。女方上了老人大學,跳舞唱歌。男方每天騎行,在院子裡種了蔬菜水果。隔段時間就出國旅遊一下,生活得可自在了。



就像中央電視臺新聞女主播張泉靈對兒子說的一樣:將來,我得狠得下心來目送你遠離的背影。 世界的大小,很多時候沒有捷徑,你要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

二、老家的姑婆和兒子的故事

我老家有位姑婆,從小是大小姐,工作順利,老公寵愛。

生活的很滋潤,但是兒子高考時壓力太大,最後精神出了一點問題。

其實表哥在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病情相對穩定了,平時也有按時吃藥,看起來和平常人沒有什麼區別。



他三十幾歲的時候,親人朋友們都勸姑婆:"給他在鄉下找個姑娘吧,生兒育女,有自己的家庭。以後你老了他也有個人照顧啊。"

但是姑婆對此不屑一顧,娶媳婦幹嘛,我還要幫他帶孫子啊?不要。

現在表哥四十好幾了,也沒人要了。整天和媽媽待著家裡,看著更抑鬱了。

前幾年還會問親戚能不能幫忙討個媳婦,現在他也不說了。

只是好幾年沒有喊媽媽了,可能對姑婆還是有些怨氣吧。


所以,為人父母,只希望孩子能好吧。"我希望你過上我從未見過的美好生活。"是每個母親對孩子最好的期許對嗎?

我是【因為是麻麻】八年幼教一線工作者,家有兩歲半萌娃小久久。我手寫我心,育兒路上你並不孤單。歡迎關注!


因為是麻麻


主要看孩子怎麼想了。。舉個例子,以前我有個發小閨蜜,經常一起玩樂,我媽媽對我的學習很嚴厲,她媽媽就不怎麼管,結果當然是不言而喻的,她沒考上大學,在老家做點小生意,也不算差,可是壓力很大,也非常累。她現在就很抱怨她的父母當年沒有管她學習,她父母也是農村出來的,不太懂知識的重要性。現在她對自己孩子的學習就抓的很嚴了。

很多孩子小時候不懂事,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可是等他們長大了,看見當年的小夥伴都比自己活的好,是否會埋怨自己的父母呢。肯定會的,他們會說,你們當年為啥不逼我好好學習呢,我那時候小不懂事,你們是大人也不懂事嗎。。這種事情我見過很多例,作為父母,不要輕易給孩子作決定,尤其不要自私的為了自己將來能有人陪伴就讓孩子放棄努力。。

所以我覺得在孩子能力所及時,該刻苦的時候還是要讓孩子吃點苦,除非你是官一代富一代,能為孩子創造一個很好的生存環境,否則,從小培養她*積極進取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力是必須的,遇到困難就撤,長大以後如何應對嚴酷的環境,畢竟這裡是中國,競爭激烈啊。經過題海戰術的洗刷,經歷最嚴格的高考,這世上還有什麼事能嚇倒他呢。

很多家長心疼孩子吃苦,可是我們放眼望去,有那麼多的孩子都在承受同樣的壓力,他們可以,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就不可以呢。你比別人多了什麼還是少了什麼呢。。


流浪的雪夭


我們這邊有個老教授,德高望重的,80歲了,我們單位經常請他來給我們講課和評審,女兒在美國定居了。有一年臘月二十九,老先生和他夫人去買年貨,出來打不到車,給我們辦公室打電話問能不能派車接下他,當時我們都好感慨,兒女太優秀了,不在身邊,有什麼意義,從那以後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就隨緣了,芸芸眾生,沒什麼不好的,


小白的自我修煉


我就是那位離父母很遠的孩子。

比起那些厲害的孩子,我算不上優秀,但在父母眼裡,倒是一個驕傲。



小時候父母沒有管過我的學習,到現在有時候爸爸還說,我和弟弟的學習,他沒怎麼操過心。

農村裡的父母,一心只想要把子女送出這一塊土地,也許,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身影,讓我們姐弟想要逃離這樣的生活,只有使勁地讀書。

我大學在重慶上的,畢業去了廣東一個學校,四年後考回重慶上研究生,畢業來了石家莊。我有時候自嘲說,咱也是走南闖北的人呢。

我第一次聽到李宇春的《南方姑娘》,我哭了。小時候想要脫離家鄉,長大後回不到家鄉的感覺,五味雜陳。

我一直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在地裡,爸爸把紅薯挖出來,我把泥巴扒拉掉放筐裡,爸爸對我說:“以後你讀書,能讀多高讀多高,找工作哪裡發展好,就去哪裡。”那是我第一次,對未來有了渴望。

也許,這是他唯一的希望:我能飛多遠,就飛多遠,他們不會束縛我。



不管是本科畢業還是研究生畢業,我就從來沒有想過回家鄉,回父母身邊。說實話,現在看來,回家鄉也許比我現在的發展會更好,我的人生軌跡也會大不同。

也許是世事滄桑,也許是人到中年,每次父母在電話裡囑咐我多保重身體的時候,我反而覺得慚愧:我為什麼跑那麼遠,不能儘子女的孝心?

正如龍應臺在描述父母子女的關係時描述的那樣: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而如今,我對兩個孩子的希望也是:他們能飛多高飛多遠,看她們的本事。但願她們是雄鷹,而不是線拽在我手裡的風箏。



您覺得呢?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在您的心目中,是什麼樣的?歡迎留言探討。


英語老師Minnie


本人從事書法文化工作多年,主要輔導高中書法藝術特長生,有豐富的教育經驗。

我帶過不少學生,並且一直與他們保持聯繫,對於題主這個問題深有感觸。我認為這位家長的觀點非常正確。也十分務實。

身邊的真實例子。

我的鄰居,老兩口都是中學教師。孩子從小就被嚴格要求,養成了很好的自控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考上了北航,緊接著又讀研,出國深造。剛開始老兩口逢人就誇自己的兒子,滿臉的驕傲,別人也十分羨慕。時間長了,老兩口就不高興了。因為看到別人家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以前這些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被這兩口瞧不上。現在卻羨慕別人家的子女孝順,對父母問寒問暖。


近幾年空巢老人家中去世多日,外地子女卻不知情的新聞越來越多。引起了極大的社會熱議和反思。

養兒防老,是做父母的最實惠的想法

這讓我想起了李玫瑾教授,她在最新的演講中說到:

培養孩子的價值在於:大可報國(社會受益),小可報恩(父母受益)

這是對孩子培養結果的最好的總結。

誰不想自己老了有孩子在身邊照顧,陪伴。如果孩子非常優秀,去大城市上學,工作定居。大部分家庭還要掏空六個錢包給孩子湊首付買房。真是越優秀,家長越操勞。晚年越沒有保障。

我認為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子女處於中間層,不太優秀,也不能太差。就在本地,工作穩定,壓力不大,還能照顧父母。

不要和老外比,因為國情不同。

目前,我國的國情,老人還是需要自己孩子贍養。讓家長們大公無私,像射箭一樣把兒女用力射出去,還不現實。


總之,家長們在培養孩子的時候要理性思考,究竟是為了什麼?如果家長們境界高,對孩子的培養完全是無私的奉獻,那就不要談什麼回報,否則就要考慮好怎麼樣引導孩子對未來職場,人生的規劃。


樹人園丁


我覺得我兩個孩子還算優秀吧,一個上海大學的研究生,一個鄭州大學的本科生,學的電子電氣,我所在的小縣城也沒有這樣的公司可以讓他們就業,估計這輩子註定要去遠方吧。

我覺得孩子優秀挺好的,不必再像父輩那樣,過著頭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了,不必靠天吃飯了。誰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享福呢?父輩的努力不就是希望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麼?

有的說孩子優秀了,就離自己遠了,我告訴你現交通這麼方便,北京到上海坐高鐵才六個小時。上次去車站送孩子上學,兒子坐的火車慢車,女兒坐的高鐵,一個去鄭州,一個去上海,結果同時到達。所以距離不是問題,有錢才是真理。比如春節過年來給老人拜年,有錢坐高鐵也就幾個小時到家,沒錢步行,也是幾個小時來到。你還怕孩子離你遠嗎?更不要說坐飛機了。

再者說:等退了,去外面的大城市看看,有兒孫陪伴,豈不比天天從村東溜到村西有趣。😂


早春二月蘭


我是80後,獨生女,如今快奔四了,算是第一代獨生子女吧,長春人,父母退休職工。從小學習一直中等生,高考考了延邊大學,不算名校,好歹掛了個211。大學時跟在部隊的老公談戀愛,畢婚族,當時父母還在長春沒有退休,他們陪著我去街道辦理軍婚政審,我在路上跟老媽說,將來你們退休了我一定把你們接到南方換一套樓層低的房子(當時家裡住的是六樓沒電梯),結婚十年時父親剛好60 歲退休,我實現了當初的諾言,在我在的城市給他們買了套小戶型的房子,如今他們生活在我方圓之內,每天去公園鍛鍊,跟新認識的叔叔阿姨們討論子女的生活,的確很優秀的教授夫妻們,子女都在國外,一年只能去探親一次,說起來他們還是有些羨慕我父母這種“今天去不了,去我女兒家幫忙接孩子。。。。。今天去我女兒家包餃子。。。。”的生活,知足常樂吧,雖然我沒那麼優秀,但是剛剛好習慣了這種小幸福[笑][笑]


Mirror吳


如果讓我說實話,不唱高調。這句話是對的!在現實生活中,我的幾個大伯的孩子,都供養成大學生了,他們分配在西安、上海、海南、北京等地。如今大伯們年齡大了,這些堂兄弟們都是逢年過節打打電話,然後寄來幾千塊錢,有的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大伯們看到別家的孩子就掉淚,好孤獨,後悔以前太努力供養孩子奔前途了。

如果跟著孩子,死得更快,沒有生活圈,都在忙著上班。幾個大伯現在都孤單地躺在養老院!心裡盼望孫子、孫女、兒女,能每星期看望他們一下,可是每年也只是打打電話,心裡好苦!


楊哥之翩翩舞


有道理,孩子優秀是家族的驕傲,娃兒一心為自己不考慮老人的疾苦就沒意思了,我單位一位幹部兒子讀書厲害慘了,讀北大去了家人覺得安逸的板好有面子哦,畢業後在北京安家,老人賣了重慶的房子來補差價,現在老人孤零零生活在重慶,娃兒他想過老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